APP下载

馆藏青铜器铭文分类研究

2023-12-29姚香勤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20期
关键词:铭文青铜器

姚香勤

摘 要:商周青铜器是新乡市博物馆的馆藏特色之一,数千件青铜器品质精良、类别齐全,多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典型器。其中带铭文的青铜器数十件,铭文一到五字不等,内容丰富,为研究商周历史、铭文特色及青铜器断代分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商周;青铜器;铭文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20.033

河南新乡市博物馆收藏的带铭青铜器有几十件,基本上是商代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内容简单,字数一般一到四五字不等。因馆藏青铜器多是平原省时期旧藏,缺失原始的出土资料,大部分不能确定具体出土时间、地点、墓葬,给详细分期断代以及研究工作带来了不便。但通过对青铜器铭文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商周青铜器铭文的内容、特点和规律,也可以作为青铜器断代分期的重要依据。

1 铭文位置

商周青铜器铭文在器物上的位置通常因器类不同而不同,大多数铸在器物不明显的部位。从新乡市博物馆馆藏带铭青铜器来看,铸铭位置并不是随意的,铭文分布一般有规律可循。

第一,器物内壁,如鼎、爵、甗的口沿内壁(图1)。“斐妇”鼎、“嫣”圆鼎、“父己”方鼎、“矢伯作旅彝”甗的铭文都刻在器物的内壁。一般来说,圆鼎铭文均铸在腹内壁,“父己”方鼎的铸铭在长边的器腹内壁,并且是在与正面纹饰相对的器腹内。

第二,圈足内壁。“斐妇”尊、“子”觚、“卫父己”尊铭文皆刻在的器物圈足内壁(图2)。

第三,器物的内底部。“车”簋、“斐妇”卣、“斐妇”簋、“止”斝、“祖辛”卣、“子庚”簋、“父甲”盘等器物铭文均刻在器物的内底部(图3)。

第四,器物的盖内。“斐妇”卣、“斐妇”爵(牛首爵)、“卫父己”觯、“祖辛”卣的盖内铸有铭文(图4)。

第五,鋬下外腹壁。“斐妇”爵(2件)、“己并父丁”爵(2件)、“父丁”爵、“戈”斝的鋬下外腹處都刻有铭文(图5)。

第六,戈内处。“子龙”戈、“◇”戈、“克”戈的铭文均出现在戈的内端(图6)。

2 铭文内容分类

新乡市博物馆馆藏青铜器铭文多为一字、两字、三字、四字铭文。从形式上看,除一般的铭文外,也有单个或多个图形性文字。按内容划分,铭文总体分为以下几类。

2.1 表示族氏名

2.1.1 “车”

“车”簋,商代,河南安阳出土,“车”字铭文铸在簋的内底。

车,象形,族名,记载做器的族氏。现知的铸有“车”字铭文的青铜器有几十件,但“车”字铭文特征有别。象形的“车”字有以下不同:曲衡、直衡之分,方轮或圆轮之别,直辐或斜辐之不同等。从以上不同特征可以断定其年代的早晚。

2.1.2 “子”

新乡市博物馆馆藏两件“子”字铭文器:

“子”觚,辉县出土,商代晚期,“子”字铭文在觚的圈足内。

“子”锛,西周,农具,双斜面刃、梯形銎,锛体一面有“子”字铭文。

子,象形字,为族氏铭文。带有“子”字铭文的青铜器有很多,如戈、爵、勺等。商代聚族而居,在殷墟西区墓葬、大司空村墓地、戚家庄墓地都出土有带“子”字铭文的青铜器,说明子族居住在殷墟及周围一带,也可能属于商王族。另外在山东、山西、陕西、湖北都有发现商、西周时期带有“子”字铭文的青铜器。现存安阳市博物馆的安阳殷墟二期出土的一件“子”觯,器内底中部铸有阴刻铭文“子”①,铭文与上述两件“子”字铭文器相似。

2.1.3 “戈”

“戈”斝,商代,1952年河南辉县褚邱出土,为商晚期器,铭文为象形。

“戈”是族氏铭文,戈国是商代一族氏。商代戈族青铜器比较多,戈形图像有多型,带“戈”字铭文的青铜器年代从商到西周时期,分布在陕西、河南、湖北、甘肃、北京等地。

关于戈族的来源,古文献中多谓戈族是夏代的后裔,甲骨刻辞中,戈是一方国。关于戈国的位置,有不同说法:因为安阳殷墟出土有戈族青铜器,有研究认为这一氏族应该活动在王郡一带,世代服役于商王,拱卫王畿,对王室承担着一定的义务;严志斌先生认为陕西泾阳县高家堡一带“是西周早期戈族的一处聚集地,可能就是甲骨文中西戈的后裔”②;何景成先生对戈族青铜器出土情况曾做一清理,他认为“从戈族铜器的出土地点来看,泾阳高家堡附近,在商末周初时期,可能是戈族的一个聚居地”③。

新乡市博物馆藏的“戈”斝,其“戈”字铭文是商代晚期铭文中常见的形式,殷墟二、三、四期都有此型戈的存在。

2.1.4 “止”

“止”斝,商代晚期,河南辉县出土。铭文出现在斝的内底,铸有四只脚丫,两两相并,其中一对还在圆圈之内,非常象形。

“止”字在青铜器铭文中常见,且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它的字形有多种形式:一种是四“止”,二“止”在圈内,二“止”在圈外;一种是二“止”,在圈内或在圈外等。新乡市博物馆的“止”斝铭文多出现在殷墟的二、三、四期,二期最多。

安阳市博物馆馆藏一件商代青铜簋,器内底铸铭文“止”,铭文为四只脚丫形状,两两相并,一对在方框之内,一对在方框之外④。此件簋的铭文与新乡市博物馆所藏的“止”斝铭文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铭文外缘的圈一个是方框、一个是圆圈。

在殷墟侯家庄西北岗的M1708、M1768、M1769墓葬中也出土了同样铭文的爵、觯、壶,但它们均出土于王陵区附近的小墓中,这些小墓基本是作为王陵的陪葬墓。根据商周时期往往是聚族而葬的情况推测,这个族氏铭文所代表的族氏也可能属于商王族⑤。古文字中,“止”通“趾”,应为“趾”的象形字。

2.1.5 “并”“己并”

“并”觚,商代,新乡市博物馆旧藏,出土地点不详。

“己并父丁”爵,商代,新乡市博物馆旧藏,出土地点不详。

甲骨刻辞中,“并”是地名,也是族氏名,服侍于商王朝,与商王朝关系紧密。目前发现带“并”字铭文器物有:陕西岐山县蔡家坡出土商晚期青铜爵,铭文“并”⑥;其他见著录的同铭文器物还有觚、卣、簋等,出土地点不详⑦;山东寿光古城乡一窖藏出土商晚期青铜器共64件,其中15件有铭文,包括鼎、尊、卣、觚、爵,铭文为“己并”⑧,器物年代多为殷墟二期到四期。

“并”除了与“己”复合外,还与“木”“单”“◇”等有复合关系,但不是分支族氏关系。安阳市博物馆馆藏一件商代青铜爵,内腹壁有阴文铭文“木并”⑨。

关于并国所在地,学界有多种观点。由于“己”“己并”器在山东寿光的出土,所以有学者认为并族的所在地也在山东寿光一带似较成立。

2.1.6 “告”

“告”觚,商代后期,高28.4厘米,口径16.5厘米,喇叭形口,体细长,腹微鼓,高圈足,圈足内铸铭文“告”字,为族氏名。

告是商代一重要方国,西周时期作为姬姓封国之一,故地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一带,据此推测,商代的告族(国)很可能也在此一带,在殷之东方。

告族青铜器发现有几十件,有鼎、簋、卣、觯等,时代基本在殷墟二至四期。1969—1977年,安阳殷墟出土有告宁觚、告宁鼎、告宁爵。告宁觚,殷墟三期,圈足内有铭文“告宁”二字;告宁鼎,1970年出土于殷墟西区第四墓区M1118,殷墟四期,腹内有铭文“告宁”二字;告宁爵,殷墟四期,鋬内有铭文“告宁”二字,1970年出土于殷墟西区第四墓区M1118⑩。

2.1.7 “◇”

新乡市博物馆藏有“◇”斝、“◇”戈。商代“◇”器能见到的有多件(图7)。◇,族名或人名,时代为殷墟二到四期。“◇”铭多见与其他族徽相连缀,如“倗舟”“大中”“並”等组成复合名称。安阳博物馆馆藏一件“◇大中”爵,铭文书写风格与新乡市博物馆馆藏的銘文十分相似。

2.2 记器主(作器者)名

2.2.1 “子龙”

铭文出现在馆藏商代銎内戈的后端。

“子某”之称常见于甲骨文于商代青铜器,有上百例之多,常指时王之子或宗族之长子,“子龙”也应是“子某”的一种。

“龙”是商代的一个重要方国,学者推测,商代的“龙”方国应在安阳西北的山西中部一带,这一地带正是商文化与羌等敌对方国势力的交错地带。

目前能够收集到的带有“龙”字铭文的青铜器有多件,如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子龙”鼎、现藏美国的“龙”鼎2件。但龙族铜器有确切出土地点的是1971年山西保德县出土的商代晚期的提梁龙卣(图8),该器器底有一龙形族徽k。新乡市博物馆馆藏的这件“子龙”戈的铭文(图9)风格与现藏国家博物馆的“子龙”鼎铭文风格一致,有专家推测“子龙”鼎、“子龙”戈应出土于同一地点,也就是河南辉县地区。

2.2.2 “子庚”

铭文出现在商代簋的内底,器物为安阳出土。

从新乡市博物馆馆藏的子庚簋中的“庚”的型式来看多见于殷墟三、四期,以四期最多。

2.2.3 “妇”

此铭文出现在“斐妇”组器中的牛首爵上,盖内有“斐妇”四字,鋬内有“妇”单独二字。“妇”是器主之名号。

商代青铜器铭文中出现的“妇某”也有二十多例,比如“妇羊”“妇好”“妇竹”“妇己”“妇姑”等。在甲骨刻辞中“妇”指商代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妇女的称号或标志,这基本成学界共识。在商代金文中,有学者研究认为,“妇某”的身份常常指商王或王室贵族的配偶,妇名中“妇某”之“某”的性质则是族氏名,即父国或夫国的名号。

2.3 记族氏+人名

2.3.1 “斐妇”

铭文出现在七件青铜组器上,分别为一鼎、一卣、一尊、一簋、三爵杯(分A、B两型)。铭文铸刻位置:鼎的口沿内壁;簋内底的正面;卣的盖内和内腹底部;尊的圈足内壁;A型两爵杯的鋬部外腹处;B型爵杯(牛首爵)的盖内和内壁。

“斐”应为复合族名,“妇”为作器者或器物的主人,像这样为一人制作的成组的青铜器,除“妇好”组器外,确实很少见。另外,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一件觚,铭文与此七件组器相同。从形制、纹饰和铭文来看,此器与新乡市博物馆所藏七件应是同一人制作的铜器。只是商“斐妇”铜觚的铭文为阳文,与新乡市博物馆所藏同铭的七件铜器为阴文者不同,故此,石志廉认为“随葬的铜器在当时应有两组”l。

带“妇”字铭文的青铜器有很多,大概有一百多例,形状也不大同。从“妇”字铭文的形体来看,这一形式出现在殷墟三、四期,尤以四期最普遍,由此可以断定这一组器为殷墟四期可能性最大m。

2.3.2 “子工单”

“子工单”铭文出现在一件新乡市博物馆馆藏青铜爵上,该爵为商代晚期,鋬下有“子工单”三字铭文n。“子工”为族氏名号。其他地区发现的“子工单”铭文器还有故宫博物院的“子工单”爵、山东省博物馆的“子工单”箕等。

2.4 记族氏+祖先称号

2.4.1 “卫父己”

铭文铸在安阳出土的两件同铭组器觯、尊上。“卫父己”觯的盖内铸有三字铭文,“卫父己”尊的圈足内壁铸有三字铭文(图10)。“它记载的是卫氏为祭祀‘父已而作器。‘卫是作器人之氏,从甲骨文资料看,卫属武官,卫氏应是商代有职位的族氏。”o

2.4.2 “己并父丁”

“己并”为族氏,父丁为日名,它记载的是“己并”氏为祭祀“父丁”而作器。

2.5 记祖先称号

在商代青铜器铭文中,祖先称号由亲属称谓+天干组成,前一字是亲称,即表示被祭祀对象与祭祀者的辈分关系,后一字是被祭祀对象的“日名”,由天干字组成。这类铭文有祖甲、祖戊、父乙、父丁、父辛、母戊、母辛等。

2.5.1 “父己”

铭文出现在商晚期长方形鼎的内壁。该器为安阳出土,商代晚期,鼎高21.5厘米,口长17厘米、宽12.7厘米。内壁铸“父已”二字铭文。该器造型端庄、纹饰精美,为商晚期青铜器佳作。

“父己”铭文也出现在商代其他器物上,如“父己”敦、“父己”尊、“父己”觚等。“父己”尊,商代晚期,传河南北部出土,收录于《美帝国主义劫掠的中国殷周青铜器集录》,现藏美国旧金山美国亚洲美术博物馆,该器内底铸铭文“父己”二字。河南博物院也藏有商代“父己”爵一件,鋬内铸铭文“父己”二字。1977在殷墟西区第三墓区的M856出土一件“父己”觚,圈足内有阳文铭文四字。

2.5.2 “父甲”

“父甲”盘,商代,高12.8厘米,口径30厘米。器内有“父甲”二字(图11)。

2.5.3 “父丁”

“父丁”爵,商代,高20.3厘米,流尾长17.1厘米,鋬下有“父丁”二字(图12)。

2.6 其他

2.6.1 “夨伯作旅彝”

“夨伯作旅彝”甗,铭文出现在铜甗的口沿内壁,铸铭五字。“夨”是古代小诸侯国,带有“夨”字铭文的青铜器出土地域很广,不仅有宝鸡地区的扶风、岐山、凤翔、陇县等地,还有河南洛阳、山西、江苏等地。

1981年9月在陕西宝鸡市西关纸坊头村一座较大的西周墓葬中发现一批青铜器。其中一件青铜鬲,有“夨伯作旅鼎”五字铭文(图13)p与新乡市博物馆的青铜甗上的铭文(图14)风格相似。

2.6.2 “嫣”

“嫣”鼎,铭文出现在褚邱出土的一件蝉纹圆鼎的口沿内壁。铭文构形目前著录仅见此一件。“嫣”是族徽符号还是人名有待考证。

2.6.3 “□家”

“□家”戈,商晚期,长21.2厘米,直援,杏形銎,内端近方形,上有铭文“□家”二字。

安阳市博物馆藏有一件商晚期(殷墟四期)青铜爵,这件青铜爵的鋬内壁铸铭“□家”二字,阴文,其铭文与新乡市博物馆馆藏的戈铭文相似。

3 小结

纵观馆藏青铜器,多为商周时期,尤以商代最多,所以青铜器铭文具备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字数少。铭文字数不多,一般为1~4个字,西周青铜器有五字铭文,符合青铜器铭文发生、发展的规律。

第二,字体象形。象形文字多为族徽铭文,如“车”“戈”“止”等。“车”,有轮、轴、辕。“戈”,带銎,有柲,柲下有三角形鐏。“并”像两个并肩行走的人。“止”画的是小脚丫的形状。

第三,具有典型性,时代特征明显。新乡市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上的铭文大部分在其他青铜器上也存在,而且铭文形式很典型,为对比研究同字铭文及青铜器断代研究提供了依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注释

①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安阳市博物馆.安阳殷墟青铜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9.

②严志斌.商代青铜器铭文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281-282.

③何景成.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9:123.

④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安阳市博物馆.安阳殷墟青铜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139.

⑤何景成.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9:225.

⑥庞文龙.岐山县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录遗[J].考古与文物,1994(3):28.

⑦何景成.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9:391.

⑧寿光县博物馆.山东寿光县新发现一批纪国铜器[J].文物,1985(3):1-11.

⑨朱爱芹.安阳市博物馆藏商代有铭铜器[J].文物,1986(8):73-75.

⑩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考古所.殷墟青铜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474-475.

k吴振录.保德县新发现的殷代青铜器[J].文物,1972(4):63.

l石志廉.商妇铜觚[J].文物,1980(12):93.

m严志斌.商代青铜器铭文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21.

n唐爱华.新乡馆藏殷周铜器铭文选[J].中原文物,1985(1):26-31.

o朱爱芹.安阳历史文物考古论集[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26.

p胡智生,劉宝爱,李永泽.宝鸡纸坊头西周墓[J].文物,1988(3):20-27.

猜你喜欢

铭文青铜器
启簠、启戟铭文小考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释宗人簋铭文中的“渍腬”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熟习不同类型的青铜器
君有远行镜铭文释解
认识“晋式青铜器”
我是怎样走上青铜器研究之路的
梁带村里发现的微型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