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时代闽南石窟寺选址研究

2023-12-29卢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20期

卢虹

摘 要:龙湫岩是云霄地区唯一的石窟寺,明末清初由明末遗臣吴燮山主持开凿于东厦镇的白塔山仙人峰北麓,石窟寺选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石窟寺山门至龙湫岩下寺一带的山石崖壁、岩洞以及寺观建筑等处,至今保留明清至近现代题刻多种,是研究明清至近代当地文化、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文章从地理位置、地质环境、气候因素、风水因素、兴建背景进行分析,进而对石窟寺开凿的民俗习惯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侧面的研究。

关键词:龙湫岩、道宗、明清石窟寺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20.040

云霄县东厦镇龙湫岩由石窟寺和摩崖石刻组成,共计摩崖石刻9处,历代碑刻或石匾10处,通过开凿山岩成为该地区石结构建筑的一种特殊类型。它的修建体现了北宋之后南方石窟寺普遍往寺院殿堂形式发展的一种趋势。由于龙湫岩俯瞰漳江而揽山海胜迹,成了明末清初修建者的优选之地。自崇祯年间始建,之后的清乾隆、光绪年间、近代均有修缮。1985年被公布为云霄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该地政府对其开展了有效的保护管理。

1 基本情况

石窟寺是东汉时期伴随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原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龙湫岩的石窟寺及摩崖石刻是在石窟寺本土化之后,融合地方文化因素开凿的,集中体现了南方石窟寺、摩崖石刻的特点。它的摩崖石刻、碑刻石匾都是直接凿刻在自然山体、岩体、崖壁上,这些山体都是龙湫岩重要的文物组成部分。龙湫岩下寺(图1)就地取材直接从岩体上开凿石料,其中下岩三宝殿沿山崖修筑,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硬山顶,燕尾脊,抬梁式砖木混合结构。其山门北侧的崖壁上,集中了本岩诸多的摩崖石刻精华,包括:眼中杯渡、跫谷、迎仙屏、通海洞、“铃袈深处”石匾、“募建龙湫岩碑记”等。龙湫岩上岩有一堂两侧室,奉拜南海观音(俗称鸚哥佛),名“仙名堂”,该处“台基高砌,依山势而建,正门置踏步垂带,五级台阶。悬山顶,外配朗亭。堂前埕地平旷,四面栏杆古拙;两牌坊之间的山道西侧、筑赏心亭一座、三开间、重檐歇山顶”①。

龙湫岩的选址充分考虑了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风水原则、地质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它的修建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

2 地理位置

2.1 沿海名山

龙湫岩位于云霄县东厦镇白塔村的白塔山仙人峰北侧100米山麓上,它的选址充分体现了该地的地理优势: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地处漳江下游,依山傍水、坐南朝北,距离云霄县城东南约5千米,水路、陆路四通八达。据民国《云霄县志·山川》记载:“白塔山,距县治10里,上有龙湫岩,揽山海之胜。”仙人峰海拔534.4米,是东南延伸的丘陵地带,自北向东南倾斜。据清康熙《漳浦县志·卷十九·仙人亭》记载:“在云霄仙人山,相传有人在此修真。今山上有石棋盘,山下石壁上有巨人迹。”仙人峰东麓附近的佛教古刹龙泉岩,因其寺后有形似“仙人弈棋”的天然“石棋盘”,使整座山被奉为受仙人感应的仙山。明末清初,官场失意的士大夫不约而同地被此地的灵气所吸引,相继隐居于此。

下寺山门东北侧的石崖壁上有“迎仙屏”石刻一块:行书,字径0.5米。据考证,为南明隐居于此的士大夫所书;另有“铃袈深处”石匾,于民国十五年经日本大学法学学士、民国政和县县长吴有容考证为黄道周所题。明崇祯四年南明大学士黄道周“语皆刺延儒,体仁,上益怒,坐削籍归”②。回乡讲学,游历龙湫岩,途经东厦龙盘楼。“土豪廖龙盘闻黄石斋公来游龙湫,道经其楼,龙盘遣使邀公赴宴,公曰‘余愿饮调九清茶,不愿龙盘美味”。宴罢,作“铃袈深处”石匾镶于龙湫岩下寺二道山门门楣上,石匾长1.2米,高0.34米。

2.2 交通便利

龙湫岩的佛堂依山高筑,北望漳水如带,隔岸是梁山主峰。“在白塔山,有石室石洞,石洞可坐百余人,庵中大石镌刻杯中眼渡四大字俯瞰大江。”③据“龙湫岩考实记”碑的碑文记载:“白塔山龙湫岩,风景为云邑冠。容自幼屡随先君子如江公游其地,而洞而台而泉而石,凭栏远眺,流连忘返。”龙湫岩占地方圆里许,古木参天,居高临下,可俯瞰漳江。下寺北侧下方的崖壁上有一字径0.4米,竖排、楷书的摩崖石刻“通海洞”,相传石刻所在的崖壁有与漳江相连的通道,龙湫岩无疑是进出海洋的优良通道,下寺碑刻刻有“胜迹表云霄特启南天图画,禅堂滨岛屿遥分涨海旃香”。

3 地质环境与气候环境

3.1 地质环境

龙湫岩屹立于白塔山山麓,山麓四周的环境特点极为相似,此地绝佳的地质构成、优良的山势成为修建者选址的重要因素。按地质学分析,龙湫岩所在的白塔山位于福鼎—云霄断陷带,东南部为闽东南沿海变质带。“混合岩化强烈,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广泛出露,并有变质交代的二长花岗岩侵入。此外,还有燕山早、晚期黑云母花岗岩及晶洞钾长花岗岩侵入。”④岩附近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丘体比较破碎,呈馒头状,植被覆盖中等水平”⑤,冲沟发育,基岩裸露,部分由变质岩组成。另有典型的南方喀斯特石灰岩,以碳酸类为主。白塔山的岩石特点与岩性成为龙湫岩得以持续开凿的关键。佛堂上方有巨石悬空,远古海洋沉积岩形成的石灰岩层理清晰,形成典型的单斜构造。修建者依山势筑上下岩,殿阁内部的空间宽阔,利用山体挖掘出石窟,窟连殿、殿连窟。“又按自然形胜筑‘凝翠阁辟‘通海‘跫谷‘别有天‘蟾洞‘听泉等天然景观。”⑥大部分石窟寺被开凿时,修建者已深刻体会到雨水冲刷会给石刻(图2)等带来危害,雨水会越过石刻流到地下,不会渗透到石刻表面,可避免水的干湿更替造成盐分凝结、霉菌滋生等,石刻可以保存长久。岩厦或者凹进去的位置就成为摩崖石刻的最佳选址。下寺(图3)后殿的洞穴岩壁上有题刻及楹联一对,上横镌“悬圃处”字径0.5米,左右两侧刻对联“数椽悬空便成须弥宝岸,一带回曲自有功德慈帆”。该处岩檐进深较大,可像木构窟檐一样遮蔽风雨及日晒。有的石窟宽度有限,为了体现较好的视觉效果使岩檐向外伸展一定的长度,雕琢时就将造像以一定的角度向外倾斜,与佛像构成必要的斜撑,有效减少雕像与造像被自然侵蚀,如下寺依山崖而筑,寺上方有巨石沿山崖倾斜,修建者将此处辟为一堂一室,祀观音。

3.2 气候因素

修建者既考虑了本地的植被环境,又判断了环境对石窟建筑的自然影响,论其根本都是从当时的气候因素做出判断。龙湫岩所在地的东厦镇属东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1.2摄氏度,年降水量1714.5毫米左右。植被丰富,林地面积3.14万亩(约2093.3万平方米)。修建者选址于此的目的在于避世,该处植被丰富,符合选址要求。龙湫岩主持道宗作为明崇祯末年天地会的创始人之一,在反清复明的活动中相当活跃,在他投入反清复明的活动之前在龙湫岩石窟寺担任主持,清幽的环境有助于他观察时局。另外,因山体主要是岩石的构成,白塔山的植被覆盖率也相对低于同一纬度的山区,使石窟寺有一定的林荫遮蔽又避免由于植被蓄水滋润导致的岩石渗水氧化造成的侵蚀。

4 风水因素

龙湫岩的选址完全遵循了古人朴素的风水学观念,通过判断白塔山的地表生态和气候关系来确定建筑的生态环境及风景生态环境。龙湫岩大门两侧有“碧山清天朝秀地,青山明月照龙湫”,修建者充分注意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将沟通天与地的观念运用到龙湫岩的选址中,讲究部分与整体的协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用白塔山来充当龙湫岩的背景支撑,龙湫岩旺盛的香火也提升了白塔山的灵气,通过“青山”与“明月”的联系,体现出龙湫岩这一部分与天沟通的重要性,“人法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⑦,如朗亭三间八柱所刻联句“百年兰若时闻馨,一缕篆烟应本心”,借自然之力促进居住修行、环境优化。

白塔山风光绮丽、环境适宜。附近有新石器时代横山遗址,该遗址出土有石刀、石斧等。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祖母、唐开国元勋夫人陈太祖母魏氏葬于此。龙湫岩石窟寺选址者勘探白塔山的环境,充分重视了人工自然环境与天然环境的联系,勘查白塔山龙湫岩的自然环境又有节制地利用其山体的规律,改造其部分岩石结构,选择并修建适合隐居者修行、使隐居者身心健康的最优建筑环境,“背山、面水、向阳”,达到了修行者选择在安静的山间、人迹罕至之处集中注意力修行的目的。大门刻联句“仙山奇岩蕴龙气,名刹胜景泛秋光”。龙湫岩石窟寺依山而建,寺后树木参天、绿树成荫、奇石嶙峋、石径通幽;龙湫岩石窟寺依山傍水,漳江冲积平原收于眼底,“湫水流波”又“眼中杯渡”,绮丽山水尽收于龙湫岩之眼中。

5 兴建的时代背景

龙湫岩石窟寺于明崇祯四年由明末遗臣吴燮山主持募建,至今已有390年。据《云霄厅志》卷十六记载:“崇祯四年,云霄白塔村吴士鼎募建龙湫岩,当年十一月五日落成,聘请道宗为主持,收纳信众所捐缘金、缘米。”“龙湫岩考实记”碑记载:“始知崇祯四年五月廿四日兴工,十一月十五日庆成,六年癸酉之吉,吴燮山立石于岩。”记载吴燮山归隐后募建。又据《云霄厅志》载:“吴燮山白塔我二房祖裔也。其父养中公,万历己酉科举人,持授瑞安知县。公讳士鼎,字调九,天启辛酉副榜,任盐下知县,居官变产以赈饥民,甚德之。后升潼川府州牧。”吴燮山隐退之后在白塔山选址修建龙湫岩石窟寺,时值明末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官场失意者不约而同前来该地隐居,1926年民国学者吴有容留有碑刻,记“明末士大夫多隐居山谷中,如少林寺等,皆有志恢复者也。燮山公其亦少林之亚欤!”1631年龙湫岩初步建成,吴燮山聘请道宗为主持,立于岩上的“募建龙湫岩碑记”载:“主持僧道宗收。”

道宗和尚,俗家姓张,名云龙,生于1613年,据考证为诏安官陂人。17世纪30~40年代,道宗在闽南地区结交名士,十分活跃,虽然隐居于偏僻山区,却密切关注時局,与著名的“明朝遗老”张士良产生交集。张士良“崇祯七年迁任河南按察司副使、兼大梁兵备道、驻河南信阳州,为正四品官衔。旋因群雄蜂起时局动荡,遂于同年夏秋间弃官归里。他返乡后一面为其岳父庄诚斋夫妇筑墓于马铺凤仙墩,一面着手在家乡营造菜埔堡。竣工后隐居平和灵通山潜心修佛”⑧。道宗与张士良皆为佛教徒,常有来往,张士良浓厚的忠君爱国思想深刻地影响了道宗。在道宗作为主持管理龙湫岩期间,龙湫岩便成了早期归隐或是失意于朝廷的士大夫暗中观察时局变化的场所。明崇祯末年,道宗与其堂兄张耍、乡友郭义、蔡禄等18人在诏安二都九甲社结拜聚义,创立“以万为姓”的集团。早期“万姓集团”以杀人越货、海盗劫掠的行当维持,百姓称其为“九甲贼”或“老万贼”。道宗在龙湫岩修行时也参与“万姓集团”的勾当,但在与道德境界较高的明代士大夫接触时,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不久就慢慢改变其“杀人、劫掠”的观念,竟在老家诏安官陂拓建了长林寺,“长林寺弟子报恩题名志”碑记载:“禅林第五和尚建一梵刹。”顺治六年五月郑成功派麾下将领施郎(施琅原名)将其招抚,“万姓集团”逐渐成为闽南地区清初抗清的主要势力。顺治十八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湾传令万义、万禄等率部离开铜山赴台,道宗叛郑投清。“铜山之变”后,“三日反清,四日反明”。但是明末士大夫对道宗的影响是深刻的,一同投清的蔡禄被清廷捕杀后,又激发了道宗的反清决心。康熙十三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在诏安官陂聚集了“万姓集团”的残部及佛教教徒,正式建立天地会秘密组织。

尽管道宗最后遁于长林寺隐入山中,龙湫岩石窟寺却与天地会的产生结下渊源。当代部分学者认为道宗与天地会创立有深刻渊源⑨,龙湫岩与“天地会”起源地的存在密切联系。白塔山附近有高溪庙,祭祀开漳圣王,其正门楹联“地镇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龙湫岩岩上的“通海洞”印证了天地会《会簿》所描述的活动环境,体现了东厦这两处民俗场所性质的一致性,都是为“反清复明”活动提供秘密场所的。总之,从1631年吴燮山募建到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明亡,龙湫岩石窟寺极佳地缘因素被作为明末爱国士大夫的联络点,极有可能成为复明之士的一个秘密据点,乃至之后的“天地会”的发源地之一。

综上所述,龙湫岩石窟寺的开凿是在严格勘察地理环境、石质情况及判断山势水脉之后选定的优良位置。它的选址原则(与自然相协调、因地制宜)受当时时代背景的深刻影响。明清时期士大夫隐遁山林、参禅悟道的现象司空见惯。“长林寺弟子报恩题名志”碑记载:“禅林第五和尚建一梵刹。”龙湫岩石窟寺的选址原则与建筑理念,都是国内石窟寺建筑中较为罕见的,它现存的碑刻(图4、图5)为研究闽南地区的民俗、建筑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注释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云霄委员会.云霄文史资料修订汇编:下册[M].云霄:福建省云霄委员会,2006:1198.

②钱海岳.南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6:1963.

③吴文林.云霄厅志:卷十六名迹[M].薛凝度,修.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5-6.

④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地质矿产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6:12.

⑤[佚名].闽东沿海区[EB/OL].(2019-09-06)[2023-07-22].http://baike.baidu.com/view/3955052.html.

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云霄委员会.云霄文史资料修订汇编:下册[M].云霄:福建省云霄委员会,2006:705.

⑦老子.老子[M].汤漳平,王朝华,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95.

⑧汤毓贤.明朝遗老张士良研究:兼谈万姓集团与天地会起源[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3(4):65.

⑨秦宝琦.“香花僧秘典”、“万五道宗”、“西鲁故事”与天地会起源[J].清史研究,2007(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