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类专业人才 培养体系构建初探

2023-12-29张烨 何玮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7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应用型本科高校

张烨 何玮

摘 要:国际语言服务学科中学生数量最多的英语类专业(英语、商务英语、翻译)所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行业需求,对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和行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梳理当前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现状,认为应用型高校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或修订应遵循“解构—建构—重构”的理念,构建“课—践—赛—证”人才培养体系,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进而提高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间的适配度。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简介:张烨(1986-),男,山东德州人,山西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教师专业发展;何玮(1986-),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汉对比翻译、英语教学。

一、研究背景

(一)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确立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这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提出了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即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要达成这个目标,要有与之匹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二)语言服务行业的实际需求

国际语言服务学科于202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这无疑对语言服务行业人才培养起到了助推作用,同时也对相关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2中国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指出,从语言服务行业产值来看,与其他行业不同,该行业近几年并未受到新冠疫情的过多影响,无论是全球范围还是国内,其产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发展势头良好。此外,语言服务的内涵也在逐渐扩大。中国翻译协会于2022年调查发现,语言服务需求最多的八大垂直行业是教育培训、信息通信技术、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会议会展、金融财经、跨境电商、国际传播。行业的不断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助力,因此语言服务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特别是跨学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将会上升。

(三)山西省高校课程建设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

2021年,山西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了山西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指导标准,遴选了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试点院校,这都是山西省促进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具体行动,必将推动山西省本科高校高质量转型发展。为进一步推进山西省高校课程建设水平的提升,促进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以课程建设带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2019年山西省专门成立了山西省高校精品共享课程联盟,组织开展省级精品共享课程和一流课程申报,开展课程建设研究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突破口。

二、相关研究现状

笔者以“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关键词,在知网共检索出45篇论文,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出台(2018年3月)后的有12篇。按照研究对象来分,有关商务及会展英语人才培养的6篇,有关英语师范人才培养的1篇,有关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4篇,有关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的1篇;按照发表年份来分,2018年4篇,2019年5篇,2021年3篇。

有关商务及会展英语人才培养的6篇论文中,有关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论文2篇,其他4篇论文的研究焦点分别为地方高校比较研究、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研究、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细分领域(会展英语)人才培养的研究;有关英语师范人才培养的论文聚焦非师范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有关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4篇论文中,某一学校的个案研究有2篇,其中理工科院校1篇、财经类院校1篇,有关人才培养体系课程研究的1篇,有关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研究的1篇。

其中,蒋洪新的文章阐述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研制过程、基本原则,解读了英语类专业实施方案、核心课程、荐读书目等,旨在推动本科阶段中国特色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同时,对英语类专业的组成进行了说明,指出“从专业定位来看,《国标》将传统的英语专业细分为英语、商务英语和翻译三个专业,统称为英语类专业,这表明三个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理念

人才培养,理念先行。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或修订应遵循“解构—建构—重构”的理念,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从而在执行过程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1.《国标》为基,突显特色。《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划定“红线”,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则为外语类专业的“内涵发展”“多元发展”和“创新发展”指出了更为明确的定位。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既要遵循《国标》和《指南》,又要依据专业建设情况明确专业特色,即对《国标》中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解构”。

2.校情为本,服务区域。《指南》的前言中明确指出,鼓励各高等学校依据分类指导、内涵发展的原则,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彰显办学特色。各高校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时,均会出台本校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指导意见,对学时学分、课程编码规则、课程体系架构、毕业要求等内容进行说明。因此,依据《国标》和《指南》,参照学校指导意见,要对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建构”。

3.需求导向,尊重规律。《国标》的前言对需求导向有清晰的表述:“教育部将推动行业部门(协会)依据《标准》制定人才评价标准,促进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行业需要紧密结合。”因此,专业人才培养应对接行业需求,课程群建设应对接岗位需求。课程作为课程群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也是专业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课程建设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对已重新建构的课程体系依据岗位需求进行再次“重构”,使课程间的纵横关系显性化,才能使教师和学生更明确岗位要求与课程目标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实现课程教学“有的放矢”。

4.复合培养,通专结合。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充分且广泛调研兄弟院校同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以及校企合作单位和行业的用人需求,借鉴各类“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王立非等认为,培养“外语+X”的复合型人才是以学生为本、学以致用的具体体现,语言服务专业的学生除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信息调研、项目管理、资源整合、跨文化沟通、市场营销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也需持续发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服务能力。因此,英语类各专业课程体系除语言基础课程外,还应设置通识类文化、“大商科”管理类课程。

(二)“课—践—赛—证”体系

以上述理念为基础进行重构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包含四个子体系,即课内理论课程体系、实践类课程体系、竞赛类体系和证书类体系,并通过对“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课程或项目的整体建构进一步规范课程及项目内容,创新师资队伍建设途径,进一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及课程教学质量,强化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的内涵式发展。

1. 课内理论课程体系,主要采用以下措施:

(1)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科学确定英语类专业及课程培养目标,并结合之前版本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设定各专业课程体系。

(2)加强专业教研室课程研讨,使课程间的关系显性化。同学期教研活动,着重研讨同学期所开设课程间的关系,提升同学期所开设课程的协同效应;针对不同学期所开设课程,重点梳理后续课程和先修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

(3)调整专业认知实施措施。第一学期期初在新生入学教育时,教师介绍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情况;第一学期至第五学期期末,教师需对下学期开设课程的情况以讲座的形式加以介绍,将课程的纵横关系、課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进行梳理,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课程/项目间的相互关联及其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

2. 实践类课程体系,主要采用以下措施:

(1)提升课内实训的效果。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任课教师对所教实训课程进行重新定位,并对实训课程目标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载体为教学大纲);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根据实训课程目标对实训场所、设施设备提出要求,并对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进行优化。

(2)保障集中实训项目符合行业企业要求,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提升学生“真题真做”的能力,缩短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

(3)落实并深化校企合作,特别是在实训内容扩展、企业真实案例或场景引入、企业一线人员指导等方面。

3.竞赛类体系,主要采用以下措施:

(1)完善参赛师生选拔机制。参赛学生方面,充分发挥社团纳新机制优势,同时加强社团“以老带新”梯队建设,专业教研室要求任课教师推荐班级专业知识扎实且专项能力较好的学生积极备赛,充分利用校赛机会选拔省赛的种子选手。指导教师方面,选拔指导经验丰富的专业竞赛指导教师组成团队,同时对指导教师团队的成员进行动态调整。

(2)注重平时培养积累。梳理课程体系中与竞赛相关的课程,对接竞赛内容将课程内容体系进行调整,通过课内实训,锻炼学生的备赛能力;打造优质竞赛类实验室开放项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竞赛技巧和能力;社团指导教师定期组织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3)以赛代练,提升能力。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学科或专业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持续锻炼学生的参赛能力和教师的指导能力。

(4)加强合作与院际交流。学科交叉较为显著的商务英语专业需与商学院、会计学院等相关学院开展院际合作,建立交流平台,进行优势互补。

4. 证书类体系,主要采用以下措施:

聚焦各专业相关证书,例如翻译专业学生取得CATTI三级口、笔译证书等,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取得阿里巴巴操盘官证书、阿里巴巴金牌讲师证书、国际贸易师等,英语专业学生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等,在“课”“践”环节加强内容调整,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锻炼语言应用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的证书获取率。

四、结语

高校转型发展,特别是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的内涵是培养更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应用型高校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应满足语言服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师应遵循“解构-建构-重构”的理念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或重新编制,逐渐构建起“课-践-赛-证”有机融合、环环紧扣的整体,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以满足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社科联2022年度“山西省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专项课题”重点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质量提升路径与评价标准研究”(课题编号:SXSKLY2022SX00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崔启亮,黄萌萌.基于行业需求分析的语言服务核心课程设计[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4):34-40,92.

[2]蒋洪新.推动构建中国特色英语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的研制与思考[J].外语界,2019(5):2-7.

[3]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上)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

[4]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5]王立非.语言服务产业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体系应用型本科高校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定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