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OA的第二语言习得自我语境构建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

2023-12-29汤树兰倪筱菊包蕾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8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汤树兰 倪筱菊 包蕾

摘 要:自我语境是指在接触语言时,不同个体对语境的选择往往受其所处社会文化环境、母语环境及语用策略的影响,这是一种围绕学习者自身基础和需要的语境,这样的语境极具个性化。基于POA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以自我语境构建为依托,重点是以读促写译和以听促说,以中国文化“输出”促英语语言的“输出”,通过自我语境构建解析“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本文围绕“基于POA的第二语言习得自我语境构建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这一题目展开思考,分析基于POA的第二语言习得自我语境构建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的实践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产出导向法;第二语言习得

作者简介:汤树兰(1976-),云南凤庆人,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英美文学、语言习得等;倪筱菊,包蕾,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大学英语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人文课程。作为一门语言,英语本身承载着人文习俗、社会心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突出思政教育内容与语言学习相得益彰。大学英语课主要通过听、说、读、写、译实现课程目标,语言的输入与输出过程中皆可实施思政教育。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应该结合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产出和应用为导向,服务于国家人才培养和文化输出战略。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通过内容实现中国文化的“输出”和英语语言的“输出”。大多数中国学生是在母语思维习惯下去习得一门外语的思维模式,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他们的个体背景对第二语言习得或多或少会产生影响。在十几年的汉语语言习得过程中,他们已经为语言习得构建了一种符合自身条件的语境思维模式,这种自我语境对第二语言习得自我语境构建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如何帮助学生基于自己渐趋成熟的语言习得自我语境构建第二语言习得自我语境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关键。汉语思维模式迁移到第二语言思维模式是不可避免的,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便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是在语言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另一方面通过第二语言教学实现中国文化的输出。

一、文献综述

(一)理论依据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产出导向法(POA)的教学理念中包含“全人教育说”,而课程思政指向新时代高校育人目标,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POA教学理念与课程思政相辅相成。

语境是语言的发生使用所依赖的有形无形的言内言外环境。大多学习者是在自己的母语语境中学习二语,大多缺乏纯正的二语习得语境。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对二语学习者而言,构建一个纯正的二语习得语境成为可能,这个语境符合个人的二语学习理解和接受方式。很多时候,这样的接受方式被理解为因人而异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可供选择的固有模式的延伸。在接触语言时,不同的人对语境的选择往往受其所处社会文化环境、母语环境及语用策略的影响,这完全是一种围绕学习者自身基础和需要的语境,这样的语境是极具个性化的,是一种自我语境。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应关注学生使用英语的交际需要及其关注学生社会文化环境、母语环境及语用策略,尤其所处对意义的协同构建与理解。多元文化情景下的语言使用更多体现为自下而上的多元文化互融性,这种互融性成为一种交际资源,为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英语使用者呈现或凸显自我文化提供了新的语境空间,这种新的语境空间促成了自我语境的存在。

(二) 现状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来说,以下问题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第一,缺乏有效语境。新媒体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英语学习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用英语建构意义,但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表面是学生拥有了语言学习环境,但这种杂乱无章的语言碎片要经过长年累月才能聚集,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自发学习都有效。第二,缺乏语用引导。语用意义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语用意义不能脱离语言意义而存在,应以之为基础。对语言意义有所依附的性质、类型、特点、程度可能会因语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语用意义对英语语言学习如此重要。《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明确将语用能力纳入测评体系,与语法、听、说、读、写、译能力并置,但大学英语教学却基本没有涉及这一块。第三,缺乏词汇训练。如果说结构是语言的骨骼,词汇就是最重要的器官和血肉。Singleton认为,学习和使用语言,无论是一语还是二语,其主要困难并不在于繁多的句法规则,而在于词汇本身。但我们似乎把教学定位在更高大上的英语国家文化传播上,完全脱离了语言教学本身。第四,忽视听力模仿。边听边模仿是语言习得的重要输出形式,但我们常常忽视这一环节。在听力课上,教师通常会问学生听到“说什么”,从师生的角度都是默认为所说内容,很少重复原句,一直認为“听说法”太过机械陈旧。第五,忽视有声阅读。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但我们的课堂教学除了教师讲解内容外,学生一直处于静默状态。第六,忽视原文背诵。语言习得需要积累,尤其是规范语言的积累。但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却侧重于翻译,而把富含文化的原文这种语言习得的工具给彻底忘记了。第七,忽视语篇概念。阅读是学生从词、句、段、篇中提取完整语言的过程。但大学英语教学的语言提取目标到最后变成了通过词来翻译内容,完全忽视了语篇之于语言习得的重要作用。第八,忽视写作语境。写作是语言习得的输出手段,写作除了技巧,更多强调思想和习惯。但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往往只是把题目、范围告知学生,自己负责批阅、评价好坏,完全忽视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更忽视了学生是写作思想和习惯的本源而不是任务的终结者。

(三) 研究重点

语境是语言交际的基础,除了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外,语境伴随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语境是动态发展變化的,对于不同个体而言,构建自我语境非常重要。新媒体时代,自主学习变得非常便捷,语言的自主学习本身就是语言自我语境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得学生在语言学习意识的驱使下为自己建构语言学习的语境。本研究的重点是构建“边输出边输入,学用一体”的语言学习语境。以POA模式为基点,科学有效地构建语言学习的语境,实现英语语言边输出边输入,学用一体。而自我语境的构建离不开中国国家现状及学习者个体的天然语境,基于POA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以自我语境构建为依托,重点是以读促写译和以听促说,以中国文化“输出”促英语语言“输出”,重中之重是通过自我语境构建解析“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二、基于POA的第二语言习得自我语境的构建

自我语境是指在接触语言时,不同个体对语境的选择往往受其所处社会文化环境、母语环境及语用策略的影响,这是一种围绕学习者自身基础和需要的语境,这样的语境极具个性化。不同学习个体由于受到母语或者其他因素或多或少的影响,二语习得方式千差万别。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习者会有意无意地根据自身具备的各方面条件构建适合自己的自我语境。这种语境无论是有声还是无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学习者语言学习的自我语境。自我语境的构建形成过程往往比较复杂,不同个体有不同的机制,形成构建的时间长短不一,如若单单仅靠个体的自我推进,语言学习的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已经有一定学习基础的大学生来说,通过教学机制推进他们二语习得自我语境的构建无疑可以实现教学相长。基于POA的大学英语学习自我语境的构建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来看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词汇语境

词汇习得是语言习得的基础,基于POA的二语习得自我语境的构建中,词汇输出与输入从语义和句义两个层面着手。从语义层面出发,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重点是词汇类义关系的问题,强调词汇的聚合关系(同音、同形、同义、反义及同源)和组合关系(搭配)。通过词类的汇总,减少汉语在二语习得中的负迁移。应将每个学期所涉及课内课外阅读文章中的所有生词与其他词的关系搞清楚,无论是篇章内还是词典里。每个学期以小组为单位,把每个单元找到的词汇关系词做成小词典,以电子版形式汇总。句义层面主要针对汉语与英语的语言表达差异,如汉语的链状结构和英语的树状结构之间的差异。在英语的树状结构中,从句关系词是句子的信号词。在句与句之间,连贯衔接往往也是由关系词来体现,关系词自然而然就是信号词。找准关系词,判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篇章阅读的关键。

(二)语音语境

语音既涉及输出也涉及输入,语音是大多数二语学习者长期掌握状况不尽如人意的部分。英语是一门表音语言,只有在有音的语境中,语言才能再次还原到学习者的脑海中,并且促使学习者开口,尤其是对自己说,这是自我语境构建的基础。基于POA的语音语境的构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跟听跟说。语音语感对表音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语感的形成基于语言本身的特点。跟听跟说别人的语音,输出与输入同时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构建起符合自身状况的自我语境。在这个过程中,模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不同个体在模仿过程中逐渐形成与自己先天因素相融合的后天语境。

第二,背书。语音积累靠记忆的堆积来实现。基于POA中的“选择性学习”,从输入材料中挑选出有用的部分进行深度加工、练习和记忆。对片段、篇章的识记可以促进自我语境的构建。识记往往是从不理解到理解再到内化的过程,背书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快地习得语言本身固有的语言结构,尤其是句子模式和篇章模式。储存在记忆里的语言结构片段,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内化,从而构建起学习者的自我语境。

第三,音频视频。POA中的“学用中心说”主张边学边用,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语言学习的音频视频输出就是学用一体的基础。语音输出在新媒体时代是非常便捷的,学习者每天录制语音或者视频进行语音输出,这是语感形成的基础之一,也是自我语境构建的重要环节。在语音自我交流中,与学习者自身条件相符的自我语境也就慢慢形成了。

(三)篇章语境

篇章是语言习得的目标也是手段,基于POA的篇章语境构建以输出驱动为基础,涉及听、说、读、写、译的篇章构建各有其重点。阅读篇章语境的构建以总结概括文章中心为目标,实现词汇语块的运用。写作篇章语境的构建以输出问题叙事模式为目标,重点是解决“W”问题模式在题目及材料中的次序及内容填充问题,实现写作篇章结构及语言点的重构。听力篇章语境的构建以输出听写篇章和语感为目标,实现语音模仿后内化成自我语境模式。口语篇章语境的构建以听后复述为输出目标,实现跟听跟写跟读而后复述,实现输出驱动输入,输出输入一体而后形成自我语境。

(四)翻译语境

翻译语境的构建以汉译英为主线。POA中“输入促成假设”认为,在学生现有基础上,教师提供恰当的输入材料,这些材料能起到“专家引领”的作用,这些材料能够推动输出。汉译英时,应适当强化句子主干结构,语块和同近义词功能。无论是句子结构还是语块都涉及程式化语言,加上语词的同近义选择,译者会潜移默化地学会拆解句子和语词,常规的词对词翻译模式会逐渐变成“拆文游戏”,这种“拆”的心理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译者的学习自信心和提高其语言习得的活力,同时促进译者基于自己的特殊背景构建翻译自我语境。

三、自我语境构建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

汉语背景下,英语的实用性更多体现在意义范畴,也即以思想构建英语学习。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很有必要。语言到任何地方都会发展变化,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汉语语境下的第二语言自我语境构建必然影响课程思政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实践。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一)POA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首先指向的是新时代高校育人目标,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而POA的各个教学理念均可以促进该目标的实現。 第一,“学习中心说”强调教师在设计每一个教学任务和教学环节的时候应该关注学生能够学到什么,而不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作用。“学用一体说”强调输入和输出的紧密结合,符合中国“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这两大理念指导教师怎样培养人,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文化交流说”强调正确处理目的语文化和学习者本土文化的关系,秉持平等交流的态度,同时该理念也强调文化学习融合于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这一理念符合课程思政教学对于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并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要求。“关键能力说”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确定关键能力的范围。一些研究者指出,大学英语核心素养应该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这恰恰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即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融入文化、历史、社会等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历史、国情,客观全面地看待中国与世界各国,坚定“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自我语境构建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自我语境构建以内容为核心,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为语言学习者自我语境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内容。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思想有一定了解,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以思想教育和文化输出为导向的课程思政,有助于大幅度提高学生语言习得的效果。通过另外一门语言的形式,课程思政的内容也得以深化,学生可以从新的角度构建以中国文化和教育模式为基准的自我语境,这更符合中国学生的实情。

1.自我语境构建与立德树人。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学英语单元教学,以“一课一得”促进“一课一德”,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语言输入强调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第二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两篇课文均为记叙文,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讲述了亲情和家庭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Text A以母亲的视角切入,用女儿留下的 clutter(杂乱的东西)以及母亲的反应之间的联系作为文章主线,用母亲的视角来回顾女儿的成长并透过细节描写了母亲对女儿的牵挂。Text B以女儿的视角切入,讲述了她在不同年龄段(5岁和19岁)与父亲进行的两次户外活动,讲述了父亲因病无法行走,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余生的状况和女儿的内心感受。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文体来融入阅读和写作技巧,并学习词汇,让学生完成词汇、阅读、作文和翻译等练习,实现语言学习的自我语境构建。同时通过自我语境构建引导学生探索课文主题,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对比中国的“孝道”和西方的“自由平等”,发掘“天下父母心”“同理心”等,同时使用复述和评论对比方式实施课程思政和构建语言学习自我语境,实现语言和文化输出。

2.自我语境构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自我语境构建中的语言语境基于内容,个体因素是关键,但语言学习者在自我语境构建过程中,往往会有教与被教的概念渗入,学习变成既是个人输入语言又是个体输出语言的过程。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个体发展与共同发展相统一的理念是一致的。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第三册第七单元,单元主题是“经济与社会”,经济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Text A聚焦经济危机,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对普通人的影响。Text B 通过经济学理论深剖经济泡沫的成因与条件。2008年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延续至今,每个国家的经济活动都或多或少受其影响,中国也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次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之后扩散至全球。学生通过背景知识构建了语境。通过对文章主题关键词及基本知识框架的理解和对故事的复述,学生构建了属于个体的语言学习自我语境。通过内容的不断深化,学生自然而然建立了“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地球村(Global village)”等概念,同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所了解,把握其内涵,从而丰富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延。

3.自我语境构建与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要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可借助词汇语境、篇章语境和翻译语境的构建,从而有效实施课程思政。通过阅读英语文章并提取文章主题,学生将中国文化中的同一主题类型与英语语言进行对接,从而培养学生用英语阐释中国文化、弘扬中国文化的能力。同时通过写作和翻译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服务于我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学生依据中国文化内涵构建英语语言学习的双重自我语境,形成以中国思想政治文化教育为依托的英语意识,接受以英语读写译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国文化涵盖了世界多元文化的精华,文化底蕴决定话语权,话语本身就是一种权力、要捍卫这种权力、用好这种权力。过去多年对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为学生自我语境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为其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有力支持,推进了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现在不少大学英语教材已经把翻译分为英译汉和汉译英,英译汉译的是英语国家文化,而汉译英是中国文化的英语输出,学生在翻译要实现两种语言间灵活对接。在两种文化的对比中,英译汉为汉译英提供了语境,汉译英是语言输出的重要环节。大多数学生的英语作文以生活中发生的事为背景,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不知不觉运用中国式话语,而且大多是能被理解可以接受的语言形式,从而逐步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四、结语

课程思政以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标,以思想和文化为基础,以语言为媒介,促进新一代大学生健康成长,为培养合格人才奠定基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可以凸显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语言教育目标。作为母语为汉语的二语学习者,基于母语框架构建的二语学习自我语境有助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基于POA构建的语言学习自我语境是课程思政实践的基础,以词汇、语音、篇章和翻译为基础构建起的自我语境构建能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中有效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使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大学英语读写”项目、云南省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德树人引领大学英语‘一体两翼’教学模式构建研究”和云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受方言迁移影响的云南大学生英语语言习得有效路径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David Crystal.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姜晖.《语用能力与关联性》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3):468-472.

[3]李建军,苗昕,张玉亮.以学术话语讲好中国故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7.

[4]裴泽慧.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后续影响探究:基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视角[J].知与行,2019(5):20-26.

[5]冉永平.多元语境下英语研究的语用关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5):669-680,798-799.

[6]冉永平,刘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交互文化语用学[J].中国外语,2018(4):27-33.

[7]冉永平,杨青.英语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能力及其重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2):287-299,321.

[8]冉永平,宫丽丽,杨青.从“现实世界中的语用学”看研究的前沿态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1):133-141.

[9]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558,640.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产出导向法驱动下的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