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现代乡村的嬗变映照时代之变
——网络新闻专题《“百村行吟”泰州乡村价值新发现》编辑手记

2023-12-28姜景旸

中国地市报人 2023年10期
关键词:泰州

姜景旸

第二十六届江苏新闻奖日前揭晓,江苏泰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平台——泰州新闻网的网络新闻专题《百村行吟——泰州乡村价值新发现》入选。该专题用江苏泰州68个村庄的今昔嬗变展示了新时代的乡村变化,用音视频和图文动漫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受众一起循着乡间小路,细听庄稼的呼吸,触摸村庄的肌理,在绵密的字里行间,在乡言乡语乡音中,在民俗和传统文化里,读真实和淳朴,读奋进和坚守,读收获和幸福。

专题在泰州报业旗下的泰州新闻网站和泰州发布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社会反响良好,成为泰州报业媒体融合创新实践的又一成功案例。回顾作品的编辑过程,有以下几点体会。

聚焦:以现代乡村的嬗变揭示时代之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江苏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底层逻辑其实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全面现代化就没有真正的现代化。“强富美高”的内涵不仅在于经济强、人民富、更在于环境美和社会文明程度高。这几个要素互相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在农村的成果最后集中体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又和谐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乡村新画卷上。

专题通过应用网络聚合编辑和技术呈现,通过系列作品充分挖掘新时代泰州乡村“风貌、风俗、风物、风情、风味”,为泰州的乡村文化塑形铸魂,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彰显和放大江苏中部农业重镇泰州的乡村价值,让兴文化人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灵魂和保障。

(一)选题焦点集中,直击人心

乡村是卷读不完的书,专题聚焦泰州一个个村庄的历史、现今和未来,挖掘展示村庄的历史渊源、兴村富民的尝试探索、能人乡贤的乡梓情怀,聚焦几代村民的精神传承。用媒体的力量刻画当代农民群众精神新风貌、焕发乡村新气象,见人见事的价值取向,把个人和乡村命运嵌入时代背景的结构设置,让专题具有史诗的意象,有了拨动人们心弦的力量。

(二)材料积累丰富,香醇厚重

专题体量比较大,已经刊发推送稿件涉及的就达68个村,计划整个项目的规模在100个村以上。这些村的老故事经过长时间的提炼淳化,具有非常生动的细节和感人的力量;新故事又给人清风拂面之感,这些故事给我们的感觉就像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历史的印记经历风雨依然清晰,在时代的脚步中新生也慢慢成了过往,前路依然在延伸铺展。记者编辑200多万字的笔记、录音记录和3个G容量的图片、音视频留存了这些香醇厚重,也为“边走边唱”的继续打下了基础。

(三)角度以小见大,典型性强

专题以一个个村庄这样的小切口来“解剖麻雀”,从不同维度展示乡村的面貌之变,人的面貌之变,进而映照时代背景下的乡村变迁。这些村庄,有自然禀赋好、经济发展快的村,也有发展较慢、经济相对薄弱的村;有文化品牌靓丽、综合实力强的村;也有乡贤文化昌明、招商引资做得好的村,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在观察角度上,注重展示村庄的不同层面,有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思路碰撞,有乡贤能人回乡创业的曲折故事,有农村民主议事制度创新的前因后果,也有以绿色发展铺就乡村振兴底色的思想统一。以小见大的案例形成泰州现代农村的“群像”,立体丰满,具有标本价值。

聚合:以作品的多样化形成跨媒介传播

专题名为“百村行吟”,以文字和声音为表达工具的低吟浅唱自然成为专题的艺术调性。而刊发推送平台的技术属性,也让专题有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

(一)彰显语言的经久魅力

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浅阅读成为时下的主流习惯,而语言作为表情达意的终极载体,有着经久的魅力和生命力。专题叙事风格主打“平实”,语唯其平方显写作功力,文唯其实才有内在张力。比如泰兴黄桥祁巷村,文章从祁家巷“礼耕堂”丁氏家族以丁氏宗祠为依托兴建小学,到丁氏“绿野堂”、钱氏“缵绪堂”绵延数十年的故事,言语平实,但情节生动,人物鲜活。小小祁家巷走出的丁西林、丁文江或是科学巨匠,或是文学大家,让人不由心生向往。专题语言像小溪流水潺潺轻柔,像耳边呢喃娓娓道来,流进受众心里,以一种浸润滋养的样态,形成文字的画面感和美学意向的律动。从微信的后台留言和其他渠道的反馈来看,效果良好。

(二)发掘音频的美学价值

专题的重点篇目,制作了主播品读音频作品。坚决不使用AI生成的语音,而由主播通过心灵内化而出的深情朗读,配以抒情的背景音乐,让讲故事成为现实情境的“讲”故事。主持人的音色、故事的情节、契合性强的背景音乐形成要素完整的美学意象,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的内容一般放在傍晚时分,受众经历一天的喧嚣后,在需要静心品茗,舒缓身心的时刻,点读文章,任思绪飞扬,既符合目标受众的审美旨趣,也符合精准推送的传播目标,更有利于受众形成点读习惯,达成品牌传播效果。

(三)凸显新呈现样态的吸睛作用

由于专题跨平台进行传播,我们注重发挥各个平台的技术优势。充分运用视觉展现手段,发挥图像的传播优势,在专题中嵌入小视频、H 5、展开式海报、横屏海报、触觉变色等等,提升了专题视觉表达含量和趣味性,也扩大了受众面。

聚力:以融合的合力形成传播的张力

专题在泰州新闻网站和泰州发布微信公众号推出,和《泰州日报》副刊形成纸媒与新媒体跨平台传播。

(一)形成主题旗下的系列作品

“百村行吟”在不同媒介的传播可以形成不同系列的作品。在《泰州日报》形成的纸媒系列,具有版面语言特性,68个整版拼合起来非常赏心悦目,具有视觉冲击力。音频作品如果单独拿出来,也可以形成这一主题的音频系列作品。它的海报系列也可以单独成为套系。这样“聚”成为网络专题;“分”成为多形态的系列作品,具有较强的组合性。用不同媒介形式对这一个主题多次展示和表现,充分发挥各种媒介形式的传播优势。

(二)成为国际传播的题材素材

现代农村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好题材。我们通过泰州国际社交媒体账号——Taizhou City of health,撷取村庄的生活片段,如海陵区罡杨镇罡门村把鲜花种植业作为支柱产业,16万株蝴蝶兰春节期间一售而空;姜堰区三水街道小杨村探索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不占耕地的优良菌菇产业火爆“出圈”;兴化市千垛镇东罗村春季种油菜,碧水东罗垛上黄花成为水乡标识,秋天菊花种植喜获丰收,实现了“蟹黄菊肥时风景又一季”。这些鲜活事例提升了国际社交媒体泰州形象的丰满度,为世界了解真实、全面的泰州提供了现实图景。

(三)与精品图书出版结合起来

文化的归集沉淀最后还是要落脚到图书出版上来。“百村行吟”有诗样的美学意象,丰富的内涵,宏大的体量,厚重的历史感,和精品图书出版自然形成了结合点,下一步可以考虑结集出版,还可以组织翻译外文版本,作为伴手礼,成为宣介泰州的精美文化名片。

结语

新媒体时代早已到来,但是我们还在不停地强调新媒体,个人感觉是因为媒体技术迭代越来越快,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今天的新媒体很快就会成为传统媒体。作为媒体人,面对这样的局面往往容易彷徨和茫然。

其实,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人应该是历史的职业记录者,记录时代的变迁,记录社会的变迁,担起记录的责任,作为一个媒体人应该遵从内心的召唤。

猜你喜欢

泰州
泰州姜堰区坚持“学 查 改” 织牢安全防护网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作品精选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作品精选
泰州海陵区刚柔相济 深抓中小企业责任落实
幸福水天堂——泰州
泰州姜堰区 实行“三检查、两确认、两注意”
泰州大桥主缆纵向湿度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泰州古韵
Communication error prevention model 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泰州出土的两方北宋木地券 栖身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