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中诊室”探索传统纸媒转型发展之路
2023-12-28邓榕
邓 榕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无纸化阅读已成趋势,如何占领移动终端进入受众视野,这是传统媒体人所面临的时代难题。习惯了传统采编模式,固化流程,转身迎接新时代浪潮,顺应用户的需求变化,这不仅需要更开放的思维,更开放的平台,更需要革新自变的勇气。
近年来,广东江门日报在卫生健康领域,以“健康+”模式,提供融媒宣传、现代服务、社交互动、数据平台、技术支撑等全方位服务,为广大卫健部门、医疗机构全面赋能,助力健康江门好声音传得更深更远。
一、“空中诊室”的两大创新点
2016年,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直播元年,数百家网络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传统媒体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冲击,其生产力、传播力、影响力等,都呈现了下降的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江门日报主动出击,与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联合打造健康公益直播项目“空中诊室”,顺势开启了“直播时代”。
作为广东省卫生健康系统首开先河的健康促进项目,“空中诊室”没有成功经验可循,它的运作称得上是“摸着石头过河”。在经过数月的准备和无数次的沟通后,习惯了在纸上长袖善舞的江门报人,尝试着在移动终端开拓新领域——借助直播江门APP、江门日报微信号、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微信号这些平台,打造“空中诊室”项目。
创新是“空中诊室”最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形式新,创新医患沟通平台。为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步伐,“空中诊室”打破了以往与医疗单位合作的单一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手机通信技术,将App、微信融入进来,实现了医患沟通的无缝对接,具有开放性、及时性、互动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市民可随时通过手机进行免费问诊,实现了与专家的“零距离”沟通。从第九期开始,“空中诊室”从静态的图文直播升级为动态的视频直播+图文直播;从单纯的线上问诊,再到线上线下融合。节目加入主持人,形式更为直观,可看性更强。第十期,“空中诊室”从室内转至室外——在育德社区举行。节目有主持串联,观众现场提问,医生普及医学常识现场解答,节奏感强,现场气氛浓厚,给用户提供不一样的体验。
二是内容新,创新解决就诊痛点。每期的“空中诊室”,江门日报都会策划不同的主题科普。截至2020年3月,“空中诊室”已推出36期不同主题的专题,来自医疗单位各领域的60多位专家和多位国家级医学“大咖”为网友解答了儿科、妇科、产科等不同领域的健康问题。为进一步扩大“空中诊室”的知名度,借助江门日报青苹果学生记者团队,在节目第十二期,组织了25名小记者走进江门市妇幼保健院,体验生命起源。在之后的节目里,“空中诊室”不断扩大普及面,比如让江门日报直播车走进社区,开展医疗帮扶公益活动,缓解基层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首次走进高校,实现医生与大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为大学生普及青春期保健知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正确了解自我,关爱自我;借助“健康促进侨乡行”义诊活动,邀请到全国知名生殖医学专家,为不孕不育患者解答他们所关心的生殖健康疑难问题,圆他们的生育梦……
三年多的时间里,“空中诊室”完成了三季共36期节目,在直播江门App阅读量约300万人次,成为江门市健康科普园地、市民与专家直接沟通的平台。对用户来说,足不出户,一部手机解决了看病难问诊难等难题;对医院来说,使医生由原来的一对一变成了一对多的增效,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患者手上,解放生产力,缓解医患矛盾;对报社来说,锻炼队伍,开拓视野,探索转型之路,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对社会来说,智慧医疗的普及,可进一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二、将视频直播应用于健康传播的几点经验
近年来,“空中诊室”项目先后荣获广东新闻奖、2018中国传媒项目拓展创新奖、2017-2018年度中国报业新媒体项目创新30强、2018中国报业重大主题报道+服务年度双十佳案例奖等四个奖项。这些奖项的获得,既是对这个项目的肯定,也是对传统媒体人探索转型之路的鼓励。在实操的过程中,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坚守底线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给人们带来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讯,新闻的来源、渠道、内容、传播等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当有了微博等平台以后,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各种虚假新闻不断冲击人们的道德底线,新闻的客观真实性作为新闻曾经的最为基本的属性,又一次次考问传媒人的良知。和自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优势是权威信息的来源,比如官方信息、专家看法等。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也要保持权威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形象,并应继承其主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切忌对两个平台采用双重标准。
(二)提前谋划
每一个优质的融媒体产品,都离不开前期从内容到形式的精心策划。在全新的领域,纸媒人要跳出单纯报人思维——只对写稿负责,要学会提供组织、策划、统筹、协调、张罗、联系、沟通、现场掌控、出镜主持、技术更新等全要素的服务。
每期的“空中诊室”,江门日报都会提前定好选题,撰写文案,组织好问题,加强与医生沟通,安排各渠道宣传扩大节目的知晓率;节目直播前,要做好预告,准备好场地、做好各环节的沟通工作;节目直播中,要做好现场记录、图文、视频发送;节目直播后,要做好总结,在报纸上刊发。为此,“空中诊室”专门组建了一个直播微信群,里面包含了报社、医院的相关成员,方便大家沟通协作。
(三)互动要强
从移动视频直播的最大优势来看,其社交功能成为促进信息流动的重要动因之一。以往广播、电视端的直播,属于单纯的聆听或观看行为。而在移动视频直播中,传统的“传—受”模式发声质变,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以留言的方式发表看法,与直播方或其他观众交流。
“空中诊室”把用户的体验感放在首位,增强服务性和互动性。针对网友在线上提出的问题,为确保答复的严谨性,每周,“空中诊室”合作的医疗单位都会组织专家进行解答,实现了市民与专家的“零距离”沟通,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江门日报》的《健康周刊》也会择优刊登热点问答,既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也创新解决了当下医疗就诊痛点,且资料长期保存,方便查阅。
(四)技术为要
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要求传统纸媒工作者不仅要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还要对新兴技术如微信、微博、H5、抖音、网页制作等熟练运用。同时,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向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兴媒体贴近,学会运用无人机、VR眼镜等,把最新的科技成果用于实践当中,从“专业文字”“专业摄像”的记者向“全能型”“多面手”记者转型。三年的实操,“空中诊室”让传统报人的思维模式更为开放,除了在选题上紧扣热点外,还注重移动互联的传播模式,注重用户体验,在实用性、服务效果上更为人性化,变单向的传播模式为双向的传播互通,真正实现市民与专家的“沟通无障碍”。
(五)团队作战
协同推进成为常态,外部合作渐起。与传统纸质媒体大多单兵作战的模式不同,直播后方所涉及的人员众多。每一场直播都要有视频编导技术编辑、前线记者、后台编辑等一批工作人员参与,因此,团队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这既包含了现场的互相配合,也包含了前方和后方的默契协作,部门之间的互相呼应。可以说,每场成功的直播,都是多部门协同作战的结果。
三、传统媒体路在何方
有了“空中诊室”的成功试水,近年来,江门日报主动出击,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直播活动。陆续推出了揭开手术室神秘面纱的《手术直播间》,科普心理健康知识的《心灵之旅》,科普健康素养知识的《健康大讲堂》等多个卫生健康直播项目,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走进企业、社区、学校、机关单位,科普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累计受益人数破百万。
由此可见,虽然新媒体的横空出世,给传统纸媒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但二者从来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优势互补”的关系。过去,各家媒体比拼的是谁能讲个好故事,而在当下,可能还要加上一条,就是谁能用更多的形态讲故事,讲好故事。因此,对于纸媒而言,必须加快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媒体人,更要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型,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理念,无融合不传播,要传播必融合。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内容生产始终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根本,如何以优质的内容吸引读者才是最重要的生存之道。
一方面,纸媒要充分利用好大数据,通过后台技术分析用户属性,以用户需求来指导内容创作的方向。通过一场直播、一条推文,我们会掌握阅读人群、阅读数量、态度评论、点赞数量等多维度数据,从而更了解用户,继而生产更符合用户口味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内容呈现方式上,纸媒也要运用好互联网语言和技术,使新闻产品更加有趣、有用、有情,而不是直接从纸上到网上的机械搬运。
传统纸媒只有和新媒体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创造出适合读者口味的更优质的新闻产品,才能变危为机,实现长足发展,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