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训练护理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3-12-27李荣李欣辛均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22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梗死研究组

李荣 李欣 辛均平

作者单位:336100 万载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急性脑梗死作为脑梗死中病情较为严重且常见的临床亚型, 患者患病后的症状不稳定, 其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局限性脑缺血等呈进展式变化、阶梯式加重。该疾病患者常出现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狭窄, 对其病情的发展相当不利[1]。另外, 患者的情绪对病情的影响也较大, 如抑郁、恐慌、焦虑等消极情绪会促使病情加重。脑梗死急性期发病时间一般为3~7 d, 具体表现为言语功能逐渐丧失, 肢体活动逐渐困难[2]。这是由于患病后在动脉硬化基础上, 其血管狭窄问题越来越严重, 形成了更多的血栓, 进而导致更多的神经细胞坏死, 神经功能缺失情况严重。急性脑梗死需要接受扩血管药物和抗凝药物治疗, 根据具体情况判定是否需要介入手术[3]。根据资料显示, 急性脑梗死在全部脑梗死类型中占比高达40%[4]。因此, 人们对该类疾病产生了关注, 其中, 康复训练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讨论较多的话题。本次研究针对康复训练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替罗非班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2020 年6 月~2022 年6 月在万载县人民医院住院的70 例实施替罗非班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35 例。研究组男20 例, 女15 例;年龄63~80 岁, 平均年龄(73.42±4.52)岁;病程1~6 h, 平均病程(3.02±1.11)h。对照组男18 例, 女17 例;年龄62~80 岁, 平均年龄(73.44±4.51)岁;病程1~6 h, 平均病程(3.01±1.13)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与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 并且结合脑CT 检查结果确诊;②本研究得到了患者家属及医学伦理会认可;③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 患者和患者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①从发病到治疗>24 h 的患者;②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③凝血指标异常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 如密切关注与监测患者的血压、体温等指标, 若有异常或者指标变动等要及时告知医生并配合处理。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干预, 以低脂肪与高纤维的食物为主, 口味要清淡。

1.3.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训练护理,具体如下。

1.3.2.1 功能锻炼 脑梗死患者发病后会出现功能障碍等问题, 同时也会发生各种并发症, 为减少对患者的影响, 应开展吞咽功能训练活动。对患者实施护理评估,确保患者饮食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指导患者练习舌肌、咀嚼肌及鼓脸颊、咬上下牙等。如果患者不能完成上述活动, 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应该用手指帮助其完成舌头的运动。在患者进食时要经常观察其面部表情和咀嚼情况, 以免运动时食物倒流或吞咽;饮食应选择液体和半液体食物, 控制其进食速度。

1.3.2.2 健康教育 当患者疾病处于稳定期阶段时,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以此增强对医学与疾病知识的理解, 可以通过图文资料、通俗易懂的语言等形式进行沟通, 交谈中减少专业医学词汇的使用。护理人员在向患者介绍急性脑梗死的病因、治疗方案、转归等知识的同时, 应将脑梗死的诊断、治疗、护理方案、预期疗效等一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列出既往急性脑梗死的诊疗病例, 以此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脑梗死诊疗、护理方面重要性的认知。

1.3.2.3 体位护理 患者入院后24 h 内绝对仰卧, 每2 小时协助翻身1 次, 生命体征平稳, 可获得功能性体位。患者仰卧位时, 在偏瘫侧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部位下方放置软枕。当患者处于健康侧卧位时,先将患侧上肢向前伸, 肩关节屈曲90°, 伸直肘、腕关节放于软枕上, 患髋、膝关节屈曲90°, 再放于软枕上。患者侧卧时, 应将患侧上肢向前伸, 手掌朝上, 髋、膝关节置于软枕上。同时, 应在患者背后放置一个软枕,以保持此体位。

1.3.2.4 认知训练 为了帮助患者开展注意力训练,可以在两幅图片中找到相同的部分和不同的部分, 引导患者在图片中找到目标图形, 或者在随机排列的数字中找到一个特定的数字。训练过程中注意与患者进行互动, 增加眼神交流。如果患者注意力不集中, 如眼睛迷糊等, 可进一步提高说话音量, 或轻拍患者以吸引自己的注意力, 从而进一步实施相关的训练。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护理前后生理应激指标及炎症因子指标 护理前及护理2 周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 检测皮质醇(cortisol, Cor)、肾上腺素(epinephrine, E)、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C 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等。Cor、E 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 IL-6、CRP 检测采用免疫放射法。

1.4.2 并发症发生率 并发症主要包括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压疮。

1.4.3 护理满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评分, 评分范围为0~100 分, 0~40 分表示不满意,41~65 分表示基本满意, 66~100 分表示非常满意[5]。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4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及肢体运动能力 对患者护理前及护理2 周后的生活质量、肢体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生活质量采用BI 评分评价, 分值0~100 分, 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肢体活动能力采用FMA 评分进行评定, 主要包括上肢功能和下肢功能, 上肢功能评分范围为0~66 分, 下肢功能评分范围为0~34 分, 总分为0 ~ 100 分, 评分越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越强[6]。

1.4.5 护理前后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主要包括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 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及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 MFV), 由南京金科实业有限公司提供的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型号:KJ 系列)。参考值:RI 为0.6~0.8, 颅内动脉PI为 0.50~1.19, 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MFV 为90~120 cm/s。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生理应激指标及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护理前, 两组Cor、E、IL-6、CRP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研究组Cor、E、IL-6、CRP 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生理应激指标及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生理应激指标及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Cor(nmol/L) E(ng/L)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35 655.16±25.32 464.55±21.45 164.56±4.36 85.53±4.43研究组 35 655.13±25.36 241.47±21.41a 164.53±4.33 68.26±4.45a t 0.005 43.547 0.029 16.271 P 0.996 0.000 0.977 0.000组别 例数 IL-6(ng/L) CRP(mg/L)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35 133.55±5.35 105.06±4.45 23.15±4.13 12.18±2.03研究组 35 133.52±5.32 94.36±4.44a 22.12±4.12 9.32±2.05a t 0.024 10.070 1.045 5.865 P 0.981 0.000 0.300 0.000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

2.4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 两组BI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BI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表4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BI 评分 t P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35 58.28±2.13 65.22±2.33a 13.006 0.000研究组 35 58.25±2.12 70.73±2.32ab 23.493 0.000 t 0.059 9.914 P 0.953 0.000

2.5 两组护理前后肢体运动能力比较 护理前, 两组FMA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FMA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前后肢体运动能力比较

表5 两组护理前后肢体运动能力比较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FMA 评分 t P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35 56.26±2.16 62.12±2.36a 10.836 0.000研究组 35 56.29±2.12 68.29±2.32ab 22.530 0.000 t 0.589 11.030 P 0.953 0.000

2.6 两组护理前后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护理前, 两组RI、PI、MFV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研究组RI、PI 小于对照组, MFV 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护理前后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表6 两组护理前后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RI PI MFV(cm/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35 0.69±0.11 0.54±0.07 0.80±0.12 0.74±0.10 65.71±5.07 70.13±2.62研究组 35 0.72±0.13 0.48±0.06a 0.82±0.14 0.63±0.11a 65.63±6.04 75.15±7.79a t 1.042 3.850 0.642 4.378 0.317 4.950 P 0.301 0.000 0.523 0.000 0.752 0.000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一定的致残、死亡风险, 给予有效的康复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常规护理往往会忽略患者及家属心理方面的护理需求, 加之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较低, 所以实施常规护理容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 如焦虑与抑郁, 因此会增加并发症发生几率[7,8]。本次研究对实施替罗非班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与康复训练护理。观察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容易忽略细节, 患者总是被疏于照顾, 如用药时由于对药物的服用方法不了解, 导致漏服或错服药物;饮食护理的疏忽导致患者食用了不利于病情发展的食物;心理情绪发生了消极变化[9,10]。而康复训练护理作为临床上较为先进的护理方案, 强调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开展护理服务, 注重患者在院期间的需求;另外, 急性脑梗死患者还会出现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情况, 进一步造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激活, 从而引发多种诸如Cor 的大量分泌, 会对神经功能的恢复造成限制[11]。因此, 康复训练护理中加强了对患者生理应激方面的考虑, 给予患者体位与生活方面的指导与帮助, 进而促使神经元重建自身功能, 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护理后获得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此次的结果与相关研究[12]中的数据相似。由此可以看出, 针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护理可有效构建和谐与良好的护患关系, 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次研究中, 护理后, 研究组Cor、E、IL-6、CRP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BI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FMA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RI、PI 小于对照组, MFV 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 将康复训练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中, 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机体的生理应激反应及炎性反应, 并且明显提升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 改善脑动脉血流。

综上所述,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实施替罗非班治疗过程中应用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理应激、炎症因子指标及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提升生活质量及肢体运动能力, 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脑梗死研究组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