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彩超、血清D-二聚体检测、Wells 评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3-12-27彭红艳孙雪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22期
关键词:二聚体下肢静脉

彭红艳 孙雪莲

作者单位:116113 大连辽渔医院超声科

近年来, 由于受交通、建筑等行业发展, 部分体育运动种类增加, 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等多方因素影响, 骨折患者发病率较前有所增加[1,2]。因骨折后患者多活动受限, 需长期卧床静养不能下床活动, 长时间的卧位体位可能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形成, 而DVT 可以导致瓣膜功能不全及肺栓塞, 严重时能在极短时间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第一时间诊断并干预治疗尤为重要[3-5]。本研究选择骨科既往创伤骨折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 收集近年内发生下肢DVT 患者资料并将其与同期未发生下肢DVT 患者做对比, 应用血管彩超、血清D-二聚体检测、Wells 评分等进行对比,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本院骨科2016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静脉造影检查创伤骨折患者术后并发下肢DVT 患者20 例为观察组, 并从同期创伤骨折住院患者中选择20 例术后无并发下肢DVT 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男12 例, 女8 例;年龄25~75 岁, 平均年龄(55.05±10.02)岁。观察组男13 例, 女7 例;年龄26~76 岁, 平均年龄(55.30±9.77)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病历资料完整;②伦理委员会批准;③意识清楚, 知情配合。排除标准:①有血液疾病患者;②精神类疾病患者;③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性别 平均年龄(岁)男女观察组 20 13 7 55.30±9.77对照组 20 12 8 55.05±10.02 χ2/t 0.1067 0.0799 P 0.7440 0.9367

1.2 方法

1.2.1 血清D-二聚体检查 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 枸橼酸钠抗凝管中以9∶1 与枸橼酸钠血液凝固, 离心处理, 离心速度为3000 r/min, 时间10 min, 去除血浆后检测血清D-二聚体水平。使用全自动血凝仪器ACLADVANCE, 以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进行定量分析, D-二聚体水平>0.5 mg/L 为阳性[6]。

1.2.2 血管彩超检查 检查仪器使用Philips 彩超IE33 L11-3, 设置探头频率为7.5 MHz, 辅助患者取平卧位, 检查、记录患者血管走向。

1.2.3 Wells 评分 采用Wells 评分量表评估DVT 可能性, 取该量表中临床症状如沿深静脉走形局部压痛、下肢水肿、与健侧相比小腿肿胀>3 cm、既往有DVT病史、凹陷性水肿等项目, 每多1 项加1 分。Wells 评分>1 分为高风险、Wells 评分0~1 分为低风险[7]。

1.3 观察指标 以静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 统计两组经血管彩超检查检出下肢DVT 的情况, 比较两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Wells 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管彩超检查观察组下肢DVT 的检出情况分析血管彩超检查显示, 观察组检出下肢DVT 19 例, 检出率为95.00%(19/20);对照组未检出下肢DVT。

2.2 两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Wells 评分比较 观察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0.60±0.20)mg/L、Wells 评分(0.70±0.2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0.20±0.10)mg/L、(0.20±0.10)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Wells 评分比较

表2 两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Wells 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D-二聚体水平(mg/L) Wells 评分(分)观察组 20 0.60±0.20a 0.70±0.20a对照组 20 0.20±0.10 0.20±0.10 t 8.0000 10.0000 P 0.0000 0.0000

3 讨论

下肢DVT 即血液在深静脉系统中液态转固态的表现, 严重阻碍血液循环状态, 是临床常见并发症, 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是主因, 集中多发于大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中[8]。临床发现, 骨科患者术后下肢DVT 发生风险非常高, 与骨科疾病手术、卧床等有关[9]。下肢DVT 发生增加了患者的身心负担, 延长术后恢复时间, 增加经济负担, 甚至影响医患、护患关系[10], 需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以保障患者安全性, 提高生活质量。结合疾病诊断经验, 静脉造影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但属于有创检查, 增加了患者的身心不适[11]。血管彩超检测是常见检查方式, 用于诊断下肢DVT 方面可确定患者下肢深静脉是否有严重血栓状态, 根据检测结果鉴别静脉阻塞原因[12]。结合临床研究工作经验, 发现下肢DVT 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 且病情越严重、水平上升情况越明显。病情控制后D-二聚体呈下降趋势, 因此D-二聚体也是判断下肢DVT 的主要指标。Wells 评分是DVT 可能性评分, 具有预测价值。患者下肢DVT 情况下, 血栓脱落后可随血液流动侵犯患者肺部、脑部,引起肺部栓塞。基于此, 下肢DVT 患者行血管彩超、D-二聚体水平检测及Wells 评分, 能够预估下肢DVT发生风险, 进一步降低疾病的误诊、漏诊风险, 助于临床早期治疗,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提高患者的安全性与生活质量。相关研究指出, 血管彩超、D-二聚体增高、Wells 评分用于诊断下肢DVT 具有较高的价值, 助于疾病早期检出、治疗, 促进患者预后[13]。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0.60±0.20)mg/L、Wells 评分(0.70±0.2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0.20±0.10)mg/L、(0.20±0.10)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血管彩超检查检出下肢DVT 19 例, 检出率为95.00%, 具有较高的检出价值。说明进行合理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可以成功提高下肢DVT 检出率, 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提升治疗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 血管彩超、血清D-二聚体、Wells 评分对下肢DVT 具有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二聚体下肢静脉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