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2023-12-26朱修学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化意识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品质

摘 要:课程思政是新时期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新要求。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教材为例,探讨大学英语课程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实现英语学科育人功能,落实课程思政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思政;文化意识;思维品质

作者简介:朱修学(1991.07-),女,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基础部,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国家文化。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终身学习和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推行,“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被提出,并将其作为教育整体发展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来指导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改革的实施。《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相关概念,认为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提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及实践创新六大二级素养和十八个三级要素,进一步具体、细致地回答了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了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二、英语核心素养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关系

实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须落实到学科课程教学中。英语学科贯穿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整个教育阶段,覆盖全国课堂面积广,课时量大,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兼具“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的使命任务。

英语学科是一门兼顾知识性、人文性、工具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其工具性,即将其视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此外,在应试教育觀念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常常将重点放在积累语言基础知识和提升听、说、读、写语言应用能力上。

充分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是实施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在本质上和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一脉相承。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应始终明晰“教书育人”使命,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目标框架下,培养知识与德行并蓄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一)语言能力

英语语言能力是英语学习的必备能力。一般来说,英语语言能力包括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能力和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英语语言知识通常包括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等知识。语言使用者要能够利用语言知识构建和表达意义,还要对语篇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和分析,作出反应。

当下通用的大学英语读写教材一般涵盖多种主题和不同体裁的文本。语篇内容涉及社会、历史、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主题涵盖爱情亲情、学校教育、创新发展、道德品质、运动健康等。这些语篇内容包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天然构成了实施课程思政的资源库。

第一,教师要立足语篇主题,在单元设计整体层面确立贴合单元主题和社会发展的育人目标。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第一册第一单元“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中,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自己从小学到大学以及通过线上课程学习英语的经历,教师在带领学生理解语篇的同时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对个人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二,教师可以选取紧贴当前时事热点的相关语言素材作为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和提升语言能力的学习资源。以往的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在讲解单词和词组的含义及用法、句型,以及进行听力和翻译练习时,所选取的例句和段落篇章大多来自英语词典或者比较陈旧的教材。如今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上不乏双语新闻和政府文件资料的英文版,这些紧跟时事热点的语言内容既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又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提升社会责任感。

第三,教师要协调好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进行课程思政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鉴于英语学科的人文学科的本质,脱离这一目标单一地进行课程思政就会把英语课程变成思政课,使之变了性质。因此,广大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实践,通过英语教学,将“传授知识”“能力提升”和“立德树人”融为一体。

(二)文化意识

英语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意识、态度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的发展目标为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文化意识充分体现了英语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将课程思政这一教学理念落到了实处。

第一,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善于挖掘语篇中蕴含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多元文化,提升国际视野,但与此同时,教师自身也应了解英美国家文化的基本知识,清楚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主要异同,并且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敏感度以及思辨能力。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第二册第一单元“Time-Conscious Americans”为例,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向读者介绍美国人的时间观,帮助初到美国的人们降低文化冲击的影响。教师在授课时应帮助学生明确文中所展现的时间观是美国主流文化遵守的时间观。文中描述的在美国人“时间就是金钱”的时间观催化下的种种现象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美国文化呢?教师应在理性分析语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冷静、客观地解读文中传达的文化信息。

第二,文化意识的核心是文化自信,教师在授课时要牢牢把握住“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问题,要恰当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第一册第十单元“Being honest and open”教学中,“a man of integrity”类同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的概念,教师在授课时即可将文中较为难以理解的分论点对应学生比较熟悉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成人之美,小人反是”等。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能提升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认同和自信,在强化于心的基础上,继而外化于行,真正做到“德育”。

第三,教师要努力培养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人才。而今,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事务中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我们需要继续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我国长治久安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培养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而课程思政是实现该目标的必经之路和根本保证。

(三)思维品质

英语核心素养中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指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思维方式之间有着显著的不同,学习和掌握英语有助于学生发现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别,学会多角度看待和思考事物,提升思维的深刻性,也有助于学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提升思维的广阔性。除此之外,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还能够发展思维的逻辑性和批判性,对实施课程思政起着思想引领的作用。

第一,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考察文本的客观性,敢于质疑,在教学过程中同样要注意培养学生谨慎判断、公正评价、善于探究的思维品质。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第一册第六单元中,文中的一位垃圾工面对他人的鄙夷表达了自己的愤怒,说到自己做这份工作是为了薪水而不是因为自己智商低。虽然本篇课文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记录垃圾工工作的真实情况,中心思想在于呼吁读者对垃圾工这一职业对社会做出的贡献给予肯定。但是教师和学生在分析文本也应注意尊重事实,那就是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该职业的从业者学历水平和薪酬水平都处于较低的水准。因此在备课时,教师有责任查阅数据,做出判断,在授课时,有责任向学生讲清事实,否则可能会让学生产生疑惑,留下错误印象。教师平时应鼓励学生课下多查阅资料,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求真务实的思维品质。

第二,教师在授课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即质疑、反思和评价语篇内容、文章中包含的各种文化现象以及作者写作的观点和立场的能力。相较于具有实证性的自然科学学科,如数学、物理等,大学英语课程的教材内容的可解读性更强,教师在带领学生吸收和学习语篇的观点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合理提出质疑,围绕论点和观点进行辩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这样的课程思政方式远比全文吸收、“照搬照抄”和直接說教更能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第二册第四单元为例,本篇课文是一则可读性强、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爱情故事,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通过让一位比自己年长许多且相貌不佳的妇女假扮自己来测试男主人公对她是否是“真爱”的故事,反应了女主人公认为“真爱”不应该建立在外表之上的爱情观。如果教师只是带领学生读完课文,了解这一观点,那么学生接受到的思政教育就略显浅薄了。教师不妨更进一步,跳出故事男女主人公和作者的思维,引导学生反思女主的这一“考验”是否有效,思考“真爱”的试金石又是什么,充分点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提升课程思政的深刻性。

(四)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能力这一核心素养目标强调学生一要对英语学习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秉持积极、主动和努力的态度,二要能够自主探索学习方法和策略,并通过自我管理推动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对完成英语学习目标,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和践行终身学习理念有着决定性意义。

第一,英语教师必须谨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帮助学生明确自身所承担的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的责任使命,树立远大志向,激发内在学习动力。

第二,教师要发挥自身榜样示范的作用,无论是课上的教学活动还是课下与学生的交流中,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面对困难不畏惧、不躲避,努力寻求解决方法的积极乐观的心态。教师可以通过分享自己在英语专业领域探索的经历,展现自己在平时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日复一日坚持学习的态度,正向鼓励和带动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升对英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热情。

四、结语

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大英语教师要在不断提升自身科学素养的同时,加大政治理论学习,提升自身课程思政建设水平,深入挖掘英语学科课程思政元素,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实施途径,在教学全过程中将传授知识、提升能力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安丰存,李柏年.新文科视阈下外语课程思政与外语人才核心素养培养[J].外语电化教学,2021(6):45-50,7.

[2]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3]夏谷鸣.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能力内涵分析[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4):96-100.

猜你喜欢

文化意识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品质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途径
基于文本框架的英语阅读教学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大学英语阅读课程资源开发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研究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