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视角下南京博物院文物说明牌的英译研究
2023-12-26路欣怡魏婧雯
路欣怡 魏婧雯
【摘要】南京博物院馆藏文物承载了传统文化,其对外展示具有重要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意义。随着博物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南京博物院中说明牌的翻译对于以上价值的实现尤为重要。本文从生态翻译理论的角度入手,以南京博物院为例,通过南京博物院现存英译资料,从“三维”转换出发,通过分析南京博物院文物解说词实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译者在博物馆说明牌英译中如何实现文本在语言、文化、交际上承载交流功能。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理论;三维转换;南京博物院;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8-0121-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8.036
基金项目:2022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生态翻译视角下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引导语的英译研究(项目编号:202210307160Y)。
一、引言
博物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重要场所,其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无疑对我国对外文化输出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态翻译与博物馆的相遇予以我们新的研究思路,即从生态翻译视角下研究南京博物院说明牌的英译文本。如何在生态翻译的理论体系内突破传统博物馆翻译的思路,寻找生态翻译和博物馆说明牌最契合的展示模式,建构文物中英生态翻译在博物馆中的话语体系,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使博物馆在南京博物院文物的展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生态翻译理论不同于传统展品翻译的模式,它们具有更鲜明的跨文化、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属性,基于生态翻译的“三维理论”,博物馆英译文本的研究具有极大地发掘意义。
南京博物院在文物展示方面的实践,可以为国内综合性博物馆内说明牌英译的建设提供借鉴经验。文物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展示和传承产物,其引导语的英译不仅要紧密结合文物本身的属性与特征,更要符合外宣翻譯中“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三个外宣贴近原则。
二、生态翻译学
(一)生态翻译学理论
生态翻译学是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来的全新翻译理论。胡庚申教授将生态翻译学定义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这也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论:适应/选择论”[1]。生态翻译学以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依归,以西方“适应和选择”理论为基础产生的。生态翻译学强调译者的中心作用,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胡庚申还总结了适应与选择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即“一是‘适应’——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二是‘选择’——译者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2]。“适应”指的是译者根据生态环境调整翻译策略;“选择”是双向的选择,一方面是生态环境选择有能力的译者,另一方面是译者对译文的选择。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方法主要为“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语言维、文化维及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3]。文化维强调译者与译文目的语相一致。注重原文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异性,避免曲解原文意思。语言维注重还原原文意思,保证词汇和语法结构。交际维强调表达出原文的交际意图,使原文更容易被目标读者理解。生态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译者以多种维度为出发点,使用各种策略技巧,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
(二)国内生态翻译理论下博物馆英译研究的综述
生态翻译是从原文内在的生态结构出发来对翻译作品进行选择,并且在翻译的过程中循环原作固有的生态结构来在另一种语言中进行再现,它不片面强调翻译过程,所以,生态翻译首先注定要带有特色,其中包括三项原则,整体联系原则,平衡和谐原则,体现生态美学原则[4]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示场所,博物馆在展示文物,对外传播,跨文化交流等方面作用显著,随着博物馆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顺应跨文化交流的需要,博物馆各类文本的翻译活动在实现其各方面价值上变得尤为重要。通过CNKI(中国知网)的条目检索,我们发现博物馆文本的翻译研究可以说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要知当时,国内的翻译学者正处于翻译研究转向的争论之中,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翻译研究不能只局限于静态的文本,语言使用的语境会左右着译者的策略[5]。文化因素逐渐兴起,并且强调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以及翻译对于文化建设的意义。在2013年以前,博物馆翻译研究者主要针对相关文本的信息传递是否准确,能够达到翻译追求的“达”,郦青在探究博物馆文物的英译时就指出了博物馆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其根本目的就是将信息传达给观众[6]。随后的近10年的时间里,博物馆相关文本的翻译研究如火如荼地展开,根据CNKI关键词检索的可视化线性分布,2013年到2021年出现了两大激增时段,博物馆翻译研究由以译者为中心,注重交际目的逐步向多维度转化,胡勇在探究遗址外宣英译时重点探讨了博物馆文本文物英译时的“多维度适应与选择”[7]。这种研究焦点的转变,也为我们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新的视角,为翻译理论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多维度”开展博物馆文本翻译研究的相关文献并不少,多数都是针对文物,解说词等文本展开,得出恰当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但是能够做到理论探索与现实实践融合得当的却廖若星辰。本文以期在生态翻译多维度的理论体系内,突破传统博物馆翻译的思路,寻找英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契合的展示模式,整体上提高博物馆英译质量,并且丰富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内容。
三、南京博物院英译文本现存问题
(一)现存英译文本概述
南京博物院展馆内文物按材质陈列,历史馆主要分为金银、青铜、釉陶等,每件文物依次标有阿拉伯数字,博物馆文物说明牌按阿拉伯数字序号分布,包含展品中文名、展品生成年代、出土地点以及对应英译。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译者应以自身为主导,博物馆展厅生态环境为依托,在翻译工作时充分考虑博物馆展示场地中的每一个要素,结合博物馆本身的特色,如展品、文化、游客、展厅设置、语言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生态环境里。这样的译文才能在文物所在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更好地承担文化交流的媒介作用。然而从实地调查的结果看,南京博物院英译文本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问题上仍有大量调整和进步的空间。译文未能准确传达文物蕴含的丰厚语言、文化、历史背景,则译语读者在游览博物馆时会产生疑惑的情绪,这不仅有悖于南极博物院对外宣传的预期,甚至会使译语读者对文物承载的传统文化产生误解。
(二)语言维
语言是翻译的载体,译入语言与译出语言在语境鲜有完全等同的表达,翻译上的恰到好处的遣词与造句无一不是译者深厚翻译功力的体现。博物馆说明牌的英译文本面向大众,参考年龄覆盖范围为9—60周岁,这也要求了译者在选词上有所偏向。运用恰到好处的语言精准表达一直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译者需要根据要求翻译出符合语言表达习惯的译文。生态翻译理论虽然主张译者为中心,但并不意味着译者的绝对自由。在翻译实践中,译者为了得到完美的、能和文本生态取得完美平衡的译本,必须处理好翻译实践中的每一项细节。而绝对的自由会导致译者因为态度问题导致错译或漏译,这类错误并不涉及高深的词汇量或巨大的文化差异,很可能是译者在翻译时态度不够严谨造成的。这类错误对读者带来的负面影响是较为直观的,往往会给读者留下不专业的印象。南京博物院现存英译文本在语言维上主要有以下的问题:
1.译文不统一
举例:
嵌宝石银器 Pavilion Silver inlaid with gem
嵌宝石银器 Silver ornaments with jewels
造型不统但命名相同的文物应当做到译文统一,“gem”是指经切割、磨光的宝石,而jewel通常指各类珠宝,既指佩带或衣服的珠宝饰物,又指用普通金属、塑料或假宝石制作的装饰物,二者不可等同。
2.信息缺失导致文化内涵的缺失
举例:
错金银铜蹲立虎 Tiger-shaped bronze mat weight inlaid with gold and sliver
错金银卧虎铜镇 Tiger-shaped bronze mat weight inlaid with gold and sliver
笔者认为,即便同材质文物工艺相同,在原文命名不同的情况下,译文也应该做到不同,这样译语阅读的目标游客在游览时,能在对比观察中对原文的差异进行比较,如第三组,倘若细心的译语语言游客在阅读译文时发现英文相同而原文不同,则游客会质疑“铜蹲立虎”与“卧虎铜镇”是否等同,但译者若身处现场,便会发现错金银铜蹲立虎与卧虎铜镇虽然肖似,但后者几乎是等比例放小的前者,较大者可用于雕塑展示,精巧者用作镇纸。
(三)文化维
由于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差异,为了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不仅需要注重原语的语言转换,还需要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并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8]南京博物院在文化维上的转换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过度使用英译
公示语翻译在充分考虑了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后,首先应该考慮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8]。展品命名中含有生僻字,对应翻译时也只是使用汉语拼音,对非中文母语的英语使用者而言不易理解。生僻字是我国汉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汉语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意义,南京博物院的文物说明牌中有许多生僻字的出现,解决这些生僻字的翻译是顺应语言维的重要方面。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等的不同,文物具有地区特色,南京博物院文物中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即文化差异的存在,很难将这些特色文化传达给译语语言使用者。
音译虽然能够简洁并且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文的特点,但过度的音译却很难使读者接受或理解。南京博物院原译在处理翻译时出现了滥用英译的问题,且译名不统一。
对于“直译+音译”形式,由于原语系统与译语系统的文字差异,音译部分对译语读者仍存在不理解的可能性,因此,译者应该在原译后加上括号注解,解释文物的用途,对于以“材质+名词性生僻字”命名的结构侧重于解释名词,虽然原文用词源自古代,词义生僻,但不必挑选晦涩不常见的古英语单词,而是以简单日常的用于加以阐释,示例如下:
(1)铜豆
原译:Pottery Dou
改译:Pottery Dou(food vessel)
青铜豆盛行于两周,它既可以用来盛放干食如煮好的肉类,也可盛放调好的汤汁如羹类。此处括号内加注了铜豆的使用途径,有利于游客迅速准确地把握到该件文物的历史意义,从而感受到中华文化传承的历史。
2.文化意象缺失
错金银铜轭足饰的译文是“E-shaped bronze foot ornament”,这条译文缺失了“错金银”和“轭”这两个意象。《后汉书》曾提到“金错钩佩。金错,以金间错其文(纹)”。错金银这种技艺是利用不同金属的色泽对比在青铜器表面创造出色彩鲜明、具有光泽的金属图案[9]。主要技法是在青铜制品上镶嵌,其上金银交错,瑰丽斑斓。《牛津大字典》对inlaid的定义是“decorated with designs of wood,metal,etc.that are set into the surface”,南京博物院同类别采用错金银工艺的文物都被统一译为“inlaid with gold and silver”,从语言维层面上看是较为符合生态翻译理论的。
“轭”是一个汉字,读作è,本意是指驾车时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此处译者直接将其音译为 “E-shaped”,译文使用者会将它理解为英语字母“E”的性状,这显然不符合轭的原意。此外,在实地考察时,博物馆上对应说明牌的“ornament”中“r”-“n”由于印刷问题看起来肖似“omament”,这也是说明牌的瑕疵处。
(四)交际维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层面上,关注原语系统中作者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语系统中得以体现、是否传递给了译语读者[hugensh].南京博物院英译文本在交际维上的转化问题如下:
举例:
金缕玉衣 Jade clothes sewn with golden thread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和文化传播。金缕玉衣作为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在直译的基础上还应该增译,对它的独特功能做解释以传达其背后蕴含的丧葬文化。对于译语语言背景的游客而言,“金缕玉衣”由玉片和金线构成,译语读者可以从译名上捕捉到这一信息,但蕴含在文物背后的文化,即古人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故而以其为原材料制成殓服的丧葬文化应当标注,应该在括号内补充“jade burial suit”,以更好地向译者传达信息。译文的最终目的是让译语读者理解文本,并能理解原语文化背景以及译文传达的意向,达到博物馆宣传和发扬文化的目的。
四、南京博物院英译问题对译者的建议
(一)统一翻译标准
在文物翻译上,按照统一翻译标准和参考平行文本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同一博物馆内的同一类器物的翻译应该有统一的标准,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不同翻译版本之间出现差异。译者在翻译时应端正态度,仔细核对,确保译文的规范性。
(二)参考平行文本
参考平行文本也是文物翻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参考平行文本能够有效避免误译。可以借鉴国外博物馆的陈列和官方网站、有关介绍中国古代艺术品的赏析图集以及国外考古学、历史学、博物馆学等方面的文献。通过参考平行文本,可以引入一些译入语中已经接受的术语和表达方式,有利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播。在参考过程中,如发现参考原文有不同的译文,可结合各家观点做出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参考平行文本并不意味着逐字翻译汉语,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翻译,避免出现死板的翻译方式。因此,在文物翻译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结合统一翻译标准和参考平行文本,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文物翻译的准确性和易懂性。
(三)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无中生有”的增译
从文化角度看,为了让西方观众更好地理解中国展品,博物馆英语解说词应该注重介绍展品的背景知识,以填补西方观众的文化“空白”。这种策略可以参考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的模式,通过增加展品背景知识介绍来更好地发挥中国博物馆解说词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双重功能。
(四)译者提高自身对历史文物的认识水平
为了让西方观众更好地领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译者本身也应加强对所译文物的了解,例如与文物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译语语种相关语言文化知识。此外,译者也需严格按照博物館文物翻译的规范条例,使译文相对统一,具有整体美感。博物馆解说词应该采用注重人性化、具有中国自豪感的跨文化翻译策略。解说词应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英语解说词信息传递与文化传播的双重功能,让中国灿烂辉煌的文明大步走向世界。
五、结语
本课题以南京博物院历史馆展品为例,通过田野调查整理和收集其中的说明牌文本,从展品本身出发,发散地利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分析围绕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综合提出了改进意见和翻译示例。博物馆展厅生态环境为依托,在翻译工作时充分考虑博物馆展示场地中的每一个要素,结合博物馆本身的特色,如展品、文化、游客、展厅设置、语言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生态环境里。
分析其中的翻译错误和展示方式,一方面为南京博物院文本英译质量提供建议,另一方面从展示角度为参观者提供更好的理解。这样译文在传递译者力图表达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时才能更好地承担文化交流的媒介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86.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1,8(6):96-99,109.
[3]胡庚申.例示“适应选择论”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3):49-52+65.
[4]周楠,吴俐霓.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研究——以重庆武隆非遗外宣英译为例[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0(1):49-56.
[5]喻锋平.国内外翻译研究转向及范式转换综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2):78-81.
[6]郦青,胡雪英.博物馆文物展品英译研究——以浙江省博物馆为例[J].中国科技翻译,2011,24(03):46-49.
[7]胡勇,余传莲.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外宣英译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4(05):136-144.
[8]束慧娟.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以上海世博会主题标语为例[J].上海翻译,2010,(02):39-42.
[9]郑利平.中国古代青铜器表面镶嵌工艺技术[J].金属世界,2007,(01):48-51.
作者简介:
路欣怡,女,汉族,江苏盐城人,南京农业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翻译学。
魏婧雯,女,汉族,山东德州人,南京农业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翻译学。
凯丽比努尔·艾尼,女,维吾尔族,新疆喀什人,南京农业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