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高职“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023-12-26乔万俊

林区教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双师型文科双师

乔万俊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300)

引言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AI、VR等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与各个学科的融合日益密切。在这种跨学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大力推进新文科建设。在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1]中,师资队伍建设被作为一项重要选题领域,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建立一支具有远大理想信念、崇高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实践能力,能够有效实施英语教学的教师队伍是新形势下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一、新文科教育理念及其与高职院校“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关联分析

(一)新文科的起源与内涵

教育部高教司原司长吴岩在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提出,我国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自此,新文科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2019年4月,新文科建设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召开后正式拉开序幕[2]。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文科建设全面启动,同时《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此后,国内诸多学者开始对新文科的内涵进行探讨和剖析。魏琛认为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建设的交叉融合性、开放包容性与技术人文性,以求同存异、互鉴共进、协同发展为核心基准[3]。刘艳红认为新文科的“新”主要体现在学科协同之新、信息技术融入之新、人才培养模式之新等方面[4]。黄启兵、田晓明认为新文科建设不仅仅是“政府主导型”的国家工程,更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和传承[5]。张俊宗认为:学科交叉和科技整合成为推动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大数据、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浪潮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高效便利的工具,变革了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6]。新文科区别于传统文科主要在于其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6]。基于此,本研究从新文科建设的思想价值维度、学科融合维度和信息技术维度出发,对标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二)新文科背景下“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其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应与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高度契合。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进程中,“双师型”英语教师的培养已成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大议题和重要取向。

1.职业教育的特性要求高职教师具备“双师”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最主要在于其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发展职业需求和服务社会为导向,强调技术技能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前,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教师工作,重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7]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8]同年8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9],旨在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解决职业教育教师数量不足、来源单一、校企双向流动不畅、专业化水平偏低等问题,培养造就兼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

2.新文科理念下的外语教学要求高职英语教师具备“双师”素质

新文科理念是对传统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对相关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就外语学科而言,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与方法受到了冲击,外语人才的培养需求也发生了变革。加上“一带一路”倡议、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对于高职类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精湛的技术技能,而且还应具备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简而言之,外语学科的人才培养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既要凸显“知识”,又要体现“能力”和“素质”。而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就需要有一支具备相应能力素养的外语师资队伍。英语教师尤其是高职英语教师应当抓住发展机遇,主动求变,打破定式,在新文科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快速适应新形势、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全面发展自身专业能力,积极实现角色转变,向“双师型”教师转型。

3.高职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高职英语课程作为高职学生的必修课,是高等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英语教学与普通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更加强调语言的工具性,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和应用英语的能力为主要任务,旨在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够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1]。教育部办公厅于2021年3月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12]则对高职英语教师的基本条件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要求高职英语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还应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反思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同时,对新形势下英语教师的专业提升提供了方向性的政策指引,指出高职英语教师要定期到行业、企业实践,提升“双师”素质、专业化水平以及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新文科背景下高职“双师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目标

新文科建设的推进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高职英语教师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语言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思想价值的引领者。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新文科背景下高职“双师型”英语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养。

(一)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教育情怀

新文科建设在人文目标上强调立德树人,与高职英语课程标准中培养具有中国情怀、 国际视野、文化自信,能够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课程目标相一致。新文科建设的价值性要求教师关注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与高职英语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衔接。高职英语教师应该把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摆在自身发展的首要位置,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于育人的全过程,坚持立德和树人相统一。同时,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正确认识和把握高职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熟悉高职教育特点,坚定职业自信和自我身份认同,厚植职业教育信念和情怀,全身心投入到职业教育生涯中,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定的文化自信,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引领和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外语学科知识和行业英语素养

新文科建设在学科发展上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高职各学科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使得高职英语教学更加强调语言的工具性和实践性。新文科建设的学科交叉性要求高职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强调语言实践应用能力,这与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职业特色属性相契合。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懂语言、精技术、能沟通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在这一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逐渐向专门用途英语和行业英语转变,旨在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服务“一带一路”经济技术交流的具有跨学科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职“双师型”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应具备相应的行业英语知识和实践工作能力,熟悉职业教育的特性,理解职业教育的要义。

(三)信息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新文科建设在信息技术维度强调不同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当前,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要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并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使得线上教学迅猛发展,加速了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变革。职业院校“双高”建设强调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需求,推进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共建共享,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新文科建设的技术创新性要求高职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大数据、多媒体、AI、VR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这与高职英语教学要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探索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要求相适应。英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融合运用新技术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优化自身课堂教学模式,为国家培养学科视野宽、专业素养高、思维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

三、新文科背景下高职“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及实现路径

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普遍薄弱。就教师自身而言,部分英语教师知识结构较为单一、转型意识不强、发展动力不足;就高职院校而言,普遍存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顶层设计不完善、激励机制缺失以及培训力度不足等问题。高职院校除了通过外引,即招聘具有行业英语学习背景或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增加“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的数量外,还应更加重视内培,为教师向“双师型”转型搭建平台,提供外部保障和内部驱动,多措并举提升“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的质量。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双师型”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及英语教师队伍的发展和转型是高职院校“双高”建设水平提升、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深化认知,高度重视英语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将“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纳入院校师资建设和“双师”素质提升的整体规划之中,建立健全“双师型”英语教师的引进、培养、培训、认定、考核等制度。同时,强化领导责任体系,建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等,从政策规划和资金保障层面为英语教师的发展和转型创设条件。

(二)强化激励机制,调动英语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的积极性

多元科学的教师培养、激励、评价机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指挥棒,决定教师能力提升的方向。高职院校应建立更加多元、公正、合理、科学的发展性评价指标,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将行业英语素养、实践教学经验、信息化教学能力等纳入英语教师的核心素养范畴,鼓励英语教师跨学科参与教研活动,跨学院开展学习交流,与专业课教师合作开展教学研究,进入企业实践锻炼,深入了解不同专业就业岗位对英语应用能力的现实需求,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等。将英语教师的“双师”素养纳入教师个人发展、职务评审、评优奖励的指标体系,深化英语教师对于高职“双师”的认知,促进其不断发展自身能力素养,主动向“双师型”教师转型。

(三)健全培养体系,搭建英语教师“双师”素养提升的渠道和平台

高职院校需不断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体系,有针对性地制定“双师型”英语教师培养方案,通过多样化的培训形式,保障英语教师“双师”素质提升的需求。“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发展要同时关注英语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团队建设,重视英语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融合发展,关照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信仰的同步升华。通过建设“双师”实践教学基地,强化校企合作,搭建英语教师进入企业实践锻炼、提升“双师”素质的平台。通过加大培养力度,增进跨学科交流,打通英语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开展教研、考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通道,拓宽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通过加大职业道德、师德师风、职业知识的培训力度,增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自我身份的认同和职业信仰的坚定。

(四)完善软硬件建设,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信息素养的提升

高职院校应多措并举,构筑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潜移默化地助力师生信息化素养的全面提升。通过系统优化高职院校的内部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保证互联网宽带、智能设备以及智慧教室的普及;通过搭建智慧化教学平台、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以及教育管理服务平台,为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优质稳定的环境与技术支撑,助力实现信息化教学与应用覆盖全体师生,信息化手段融入教学各个环节。同时,高职英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更新观念,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创造性地设计和运用以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模式。通过开展培训研修、交流研讨、教学比赛等活动,促进英语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与教育教学水平。

结语

在新文科建设、教育信息化以及职业院校“双高”建设的大背景下,建设“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是大势所趋,更是一项历久弥新的艰巨工程。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高职英语教师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不断丰富自身学科知识结构,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将行业英语知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应当关注英语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过程中的发展诉求,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改革评价机制、健全培养体系、加大培养力度等措施,促进英语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提升。

猜你喜欢

双师型文科双师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