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及物性理论视角下翻译语言意境表述研究

2023-12-26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物性译者意境

张 敏

(广州华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广东 广州 511300)

及物性理论源于语言所承担的感念元功能,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将及物性定位为概念功能之下的语义系统,也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最基本概念[1]83-89。在该系统中,人类在现实世界中所感知的各种见闻和主客观思想都能够被识解为可以操作的不同过程类别,包括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存在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和言语过程,每个过程所涉及的内容不同,分别为动作、认知和感觉等非行为动作、某物体和其他实体共存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心理和动作之间的行为,以及与言语相关内容等。每个过程都具备共同的环境、参与者和过程要素[2]75-81,能够帮助不同语言使用者在交流中透过语言表现更加准确地领会对方的思想意识和言语目的等。随着中国国际化水平的提高,翻译实践活动所发挥的作用更加深入,已经由解决语言沟通障碍问题转变为跨文化交流问题,对于翻译语言的要求已经由准确表达字面意思转变为实现意境美等新层面,转变了中国传统翻译观念中认为的“意境是虚无”的观点。事实上,意境源于意象之说,是涵盖不同文学体裁的审美概念,源自作者和受众内心世界和特定现实世界,涵盖作者、作品、读者、社会背景等一系列创作环节。意境可以被拆分为“意”和“境”,是原作者主观情思和客观环境相交融产生的艺术境界,属于动态发展的美学范畴[3]95-104,149。很长一段时间内,翻译语言意境是翻译实践中难以实现的更高目标,及物性理论能够揭示翻译语言表象和内在之间的逻辑,对于翻译语言意境表述的实现具有促进作用。如此,以及物性理论为翻译语言意境表述研究的新视角无疑是翻译活动的突破举措。

一、及物性理论视角下翻译语言意境表述研究的渊源

及物性理论视角下翻译语言表述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由国内外共同强调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中国生态语言学构建和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的条件共同决定。

(一)国内外翻译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具体体现

国内外关于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的问题论争已久。早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已经出现翻译服务行业。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不同领域从业者,甚至是部分专家将翻译等同于翻译学。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现代语言学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翻译实践的实质,明确翻译是人类语言之间的高层次转换活动,必须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才能够保证质素。这决定了研究者需要借助认知科学、语言科学和技术科学等,证实了翻译的科学性。同时,翻译审美已经是公认的翻译基本功,涵盖文学翻译之外的科技翻译、公文翻译等应用型翻译,因为一切翻译活动都需要建立在基本的选词酌句方面,需要对字词进行推敲,优中选优。即使是资深翻译或者语言学家,对于语言表达的选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此处的“思”指的就是审美判断。翻译学界专家、学者也是在翻译实践中不断锤炼翻译审美,才逐步提升语言敏感性,游刃有余地运用不同语种。从心理学视角看,人的语言形成建立在心理意象的基础上,而意象会在人的生活学习等经验中不断丰富,自然涵盖审美经验。这一点与及物性系统中的心理过程具有相似性。综合而言,翻译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是国内外公认的研究成果,其中科学性是基本属性,艺术性是基本功能,二者缺一不可,及物性理论有助于翻译语言艺术性的发掘[4]66。可见,及物性理论视角下研究翻译语言意境的表述无疑是国内外客观环境的具体体现。

(二)生态文明背景下生态语言学构建的具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等方面。究其根本,生态文明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宏观指引,根本目标在于发展生产力。随着中国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提升,社会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需要高等应用型人才处理好不同国家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是社会最基本的关系,是任何时代背景下都应该不断夯实的基石。中国经济发展目标转变为内涵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方面,生态语言学的构建是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反映的是人类与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建构问题。生态语言学主要任务是揭示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和生态观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以及和谐社会构建奠定思想基础,并且始终反映中国维护生态环境公共利益的立场。及物性理论视角下翻译语言意境表述更加聚焦语言使用,更加重视开展话语的生态性分析,更加要求翻译参与者注重所处国家和生活环境之外其他空间的个体、组织、机构、文化等生态价值观和意识相关的深层次问题,通过研究新闻报道、学校教材、网络语言、企业话语等话语类型,更加关注不同语言蕴含的生态意识的共性和个性等,以此促推人类生态素养整体提升[5]26,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

(三)文化“走出去”战略下实现文化自信的具体举措

中国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及物性等理论不断涌入国内,彰显中国重视西方先进研究成果和优秀文化知识的现实,主客观上必须重视中西方文化的互动。国家已经意识到文化积极“走出去”的迫切性,将文化“走出去”战略作为高等外语教育教学的指导原则之一。中国文化体系涵盖内容极为丰富,历时几千年之久,包括传统优秀文化和现当代社会主义文化体系,语言特点和形式区别较大,本国民众尚未全部深入了解中国优秀文化,更遑论外国民众,无疑给文化“走出去”造成很大挑战。及物性理论下翻译语言意境表述研究有助于缓解该挑战带来的窘境,因为该理论要求翻译语言在实现忠实基础原则的基础上,更加靠近并且尽可能体现美学价值。将及物性理论运用于翻译过程,重点强调语篇和语境中词意的构成,以及构词变化引发的语言变体,在确定词句意义的基础上更加精益求精,从译者、读者、原文到译文等,皆透露出及物性理论分析痕迹,体现中国特色的及物性理论与翻译语言之间的匹配度,展示中国完善自身话语和文化体系的目标和实践过程,让参与者能够在翻译语言中感受中国文化自信逐步构建的过程和痕迹[6]85,在体会翻译语言意境美的同时感受文化之美。

二、及物性理论视角下翻译语言意境表述差异性

基于及物性理论研究翻译语言意境表述,有必要分析中英文语言的差异性,主要从民族意识形态倾向、接受者层次、原文语言结构和时空因素等方面论述。

(一)民族心理不同,产生不同的审美意识系统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是用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另一种语言文字意义的过程。语言是思维表达的工具,语言背后隐藏和反映的是不同的思维习惯,更深层次反映的是文化习俗,因而翻译语言意境表述很难实现对等。中英翻译是中国最重要的一类翻译。汉语和英语分别反映不同的思维和文化体系,其中汉语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追求整体的和谐统一,认为世界万物之间没有绝对对立的关系,因而形成曲线思维;相比之下,英语受西方哲学思维影响较深,重视事物之间的不同之处,忽视事物之间的共性,认为事物之间的关系一般处于绝对对立状态,因此形成直线思维。受曲线思维影响,东方人善用形象思维,习惯借助一些具体物体形象描述抽象事物;而西方人受直线思维影响,更加注重概括和推理,由此形成较为严密的逻辑思维,也叫“抽象思维”。用及物性理论进行解释,东西方民族心理和思维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所处环境不同,包括地理环境、历史和宗教发展等不可逆的既定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的价值观体系,进而形成不同的民族意识和心理体系,赋予中英语言系统本身以不同的审美特色。

(二)参与主体层次不同,影响话语权构建

及物性理论视角下翻译语言意境表述涉及更加多元化的作品、译者、原作者等参与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中国文化、语言国际化交流水平,对译者提出更高要求,且翻译语言表述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反映参与主体水平,带动译文接受者自主了解译者知识水平等背景。事实上,中英文专职译者的受教育背景、语言环境、翻译水平、语言运用能力和外语水平等差别较大,受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的影响,整体表现为中国译者翻译英语作品水平相较于英语译者翻译中国作品的水平较低,于是涌现出一批较为知名的汉学家,但中国知名翻译家却屈指可数。这反映出中国译者话语权缺失的问题。本质上讲,不同领域发言人权力和地位能够通过话语权得以诠释。译者作为翻译语言意境表述的最重要参与者,其双语转换能力直接关系受众对于译文的接受程度,关系原作的二次传播效果,更加关乎自身和所在领域作品话语权构建效果。而中国译者话语权相对缺失的原因较为复杂,综合体现在英语源语言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渗透到中国,英语在中国翻译教育教学中处于高位;中国部分本土译者和翻译人员长期坚持源语中心论的观点,大多数译者和翻译教育主体认为应无条件从属原作者,限制了译者的翻译创作水平的发挥。种种原因使得中国译者很多情况下处于隐身地位,削弱了话语权构建效果。

(三)原文语言结构不同,加大语言转换困难

及物性理论和翻译语言意境表述研究皆需要将原文语言结构作为重要内容。中英文源语言深受思维差异影响,在主语、选词、句子、语法、语句层次和俗语等方面皆呈现出很大区别。翻译语言意境表述深受原文文本覆盖的整个语言结构,包括语音体系所产生的韵律感、音乐感,或者不对称性影响,呈现出中英文不同语系的语言表述注定很难取得等效的属性。同时,中英文原作文字体系涵盖的图象所承载的语义或者文化含义,以及更小单位语素的配列组合所产生的独创性也难以取得等效[7]150-154。具体而言,汉语中的主语多以“人”为主,主观性较强;英语中无主语或者以事物作为主语的情况较多,这一点加大了译者思维的转换难度。选词方面,中文语言和翻译在近几年将“信达雅”奉为圭臬,惯用概括或者模糊的词表达一定的意境,实现以意统形的效果,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和人民精神追求不断丰富的大背景息息相关;而英语选词大多数情况下呈现平铺直叙特征,这一点在译文中表现得最为直观。句子方面,汉语往往将时间顺序作为逻辑语序,将动词作为句子结构中心;英语使用被动语态的情况较多,多运用动词时态和句式结构表示先后顺序,对译者把握细节提出更高要求。

(四)时空因素较为复杂,影响翻译效果

及物性理论视角下翻译语言意境表述探究作为一个较为崭新的课题,与人类文明进步共同发展,将翻译作为促进文明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方式,在特定文化发展过程中甚至将翻译定位为一种捷径。单从及物性理论发展而言,它起源于西方国家,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国际上很多国家语言学研究和教育的重要理论,具有跨地域和跨时空性质。再从翻译语言审美表述视角而言,翻译涉及的原作和译作在多数情况下跨越了较长时间,更遑论空间。完全可以说翻译是译者与作者之间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8]。可见,及物性理论和翻译语言意境研究之间具有时空因素影响的内在联系性。具体而言,时空因素包括历时因素和共时因素。不同时代诞生不同的经典作品,只有小部分作品能够在当时的时代成为经典,多数作品湮没在历史洪流中。在时代发展的某个阶段,可能由不同地域的人对作品产生新的感受和兴趣,重新研究作品,甚至经过英语等外语翻译之后将原作转变为经典,借助翻译与原作描述的时代进行对话,产生跨时空的共时效应。不同的时代感是翻译语言意境表述一直都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对于译者的历史、学术、地理、政治等知识储备是较大挑战,同时涉及地理距离产生的地域差问题,这是互联网信息化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翻译前人作品或者西方国家经典作品时,时空因素的复杂性更加凸显,翻译语言意境表述需要考虑的时代变化、文化缺省、跨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等因素更多[9]106-109,对翻译策略提出更高要求。

三、及物性理论视角下翻译语言意境表述策略

及物性理论视角下翻译语言意境表述需要相关主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共同构建翻译语言意境表述得以改进的生态环境、注入情感、文化等元素,完善语言分析框架、丰富翻译过程。

(一)多方优化环境构建,注意文化融合

及物性理论衍生于及物性系统,能够反映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感受;翻译语言意境表述亦是在原作客观存在的基础上通过主观意识和知识等传达源语言意义。显然,及物性理论和翻译语言意境表述都无法脱离客观环境而发展,二者随着时代发展,更加需要与生态语言环境构建相契合。事实上,韩礼德已经提供了初步的生态语言学研究范式,将批评话语分析作为研究视角,力图运用语言唤醒人类的社会生态意识。中国语言学家、翻译学家等应该对作为及物性理论的提出者韩礼德予以重视,将及物性理论和生态语言学研究范式作为基础模板,结合中国现实情况搭建新的翻译环境,将中英文语言定位为生命体,将语言多样性类比为生态环境中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将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地域环境等作为翻译语言生存环境构建的重要因素,注重在多元文化融入翻译语言意境表述过程中,完善生态语言学的隐喻模式。以新闻翻译为例,网络新闻生态话语构建已经成为现阶段和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流,译者在参与国内或者国际各类新闻翻译时,应始终扮演好讲好中国故事的角色,引导大众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话语理念[10]136-144,树立自身营造健康生存环境的责任,为翻译语言意境表述实现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

(二)全面考量参与主体,注意情感投射

及物性理论中,参与者是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翻译语言意境表述以及物性理论为指导进行改进,需要特别注意对译者、译文接受者等参与主体进行全面考量。尤其译者应注意适当的情感表达,以恰当的翻译方式将个人情感表达在译文中,在激发当代不同文化背景读者共鸣的同时,使得翻译语言接受主体的情感和阅读需求基本得到满足。这一点在文学作品翻译中体现较为明显。尤其是在英译中国诗歌、小说等经典作品时,由于中国作家善用意象表达个人心理变化和意境,需要译者在翻译时做出较大的变动,使译文更加符合英文读者阅读习惯。同理,译者在翻译英文文学作品时,对于不同的意象所象征的内在含义,应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查阅资料,请教业内专家,甚至实地求访,并运用中国本土读者熟悉的意象进行转述,从而营造较为熟悉的意境。在此过程中,译者应对变译理论进行较为深入的实践,更为尊重读者对译文较为特殊的需求和内心渴望得到的情感满足,灵活运用增译、减译、并译、改译、缩短句子等翻译手段[11]104-110。可见,翻译语言表述的接受者始终是译者变通翻译活动的动力。

(三)完善对比分析框架,夯实翻译语言基础

及物性理论从西方发达国家传播到中国,兼具东西方特征;翻译语言意境表述的研究也涉及东西方不同国家。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翻译实践层面都涉及中英语言对比分析方法和过程,翻译语言也从“第三语码”转向对比分析框架,伴随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深入,提升意境表述的层次和目标指向,将翻译服务于文明互鉴和世界和谐关系共建作为终极目标。专职译者、高校翻译教学主体等皆应从不同的途径加深对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将汉语和英语置于同一分析框架模型中,重点分析中英文语言本身和翻译语言与源语言之间的差异。当然,语言学家和高校学者等研究主体应积极发挥辅助作用,通过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英汉平行语料库构建,丰富中西方国家特色词汇语料库,带动译者和一线翻译教师等不断丰富英汉翻译语言对照研究的案例,总结中译英和英译中不同方向语言转换中对于源语言的处理方式,给翻译语言审美表述的细节处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例如,译者在英译中文体裁文本时,一般都会扩大句子容量,增加一些解释性内容,这不同于将英语内容翻译为中文之后字数增加的固有现象,需要译者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掌握系统的语法、词汇等知识,养成中英语言不同的表达意境的习惯,适当对句子长短、断句做出调整,逐步构建母语之外的翻译语言体系[12]8-13,进而拥有更好的语感,将语言对比分析自然而然融入翻译语言中,使得意境表述基础牢固。

(四)突破跨时空对话瓶颈,完善翻译过程

及物性理论视角下翻译语言意境表达难度加大。互联网信息化技术能够以被动方式渗透翻译信息查找过程,其中不乏一些未经考证的数据信息,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猎奇心理而传播,不想却给翻译研究和实践人员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国家翻译管理部门应该发挥统筹作用,发挥思想“指挥棒”的作用,让译者明确“意境能够在译入语中得以重现”的正确论证,明确意境虽然是超越意象本身存在,而后由读者或者译者进行思维放空的一种感觉或者精神对话,但是意境完全能够被视为升级版的意象,是以翻译语言为载体的不同语言之间的画面对话。简言之,翻译主体应该明确意境是意象整合之后营造的艺术境界。而意象包罗万象、融贯古今,且在国家化环境中具有跨时空和跨文化属性,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转换角色,将自己置于原作者或者读者位置,从权威史料库获取原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民俗风情,尽可能感受作者创作动机和作品传达给时代的思想,不断与作者或者读者进行超时空对话,必要时借助虚拟技术,适当转换原作者国别和身份,通过虚拟换位思考的方式推理作者在当时大时代中所处的社会地位,确立翻译语言意境表述的风格,使得原作者心境和思想感情等在跨越时空的译文中得以再现,实现文中意境自如转换的目标[13]42-47。

四、结语

及物性理论强调翻译语言意识形态层面的内容,要求翻译语言表述充分考虑译文意境,使得翻译更加贴合原文意义,并且确保译文简洁和准确。鉴于此,翻译相关主体明确自身使命、结合及物性理论构建更契合时代发展的翻译环境、翻译过程和翻译语言意境表述分析框架等,是亟待采取的策略。

猜你喜欢

物性译者意境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中韩天气预报语篇的及物性分析
LKP状态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参数计算的应用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低孔低渗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及其适用性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