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教研文化 提升教研实效

2023-12-25吴云新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新课改教学活动

吴云新

摘  要: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教研活动则是教师入职后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教研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文章以莆田市小学语文学科基地校校本教研建设为例,分析了实践中基地校切实解决新课程改革中学校、教师所面临的新问题,从而提升区域整体教研水平。

关键词:教研水平;教学活动;新课改;校本教研

学校教研文化的打造,是在市、区两级教研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系列教改实践与探索。在七年多的校本教研建设中,学校逐渐成为莆田市、荔城区唯一一所市区两级语文学科基地校,在有序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质量、推动区域教研方式变革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较有特色的学科教研文化,开始了以基地校的教研实践,推动区域教育发展之路。

一、声声“慢”——在静心中沉淀

建校之初,区委区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密切关注。学校位于主城区,是一所占地面积最大,设施相对较好的新学校。建校初期,语文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年轻经验不足。正如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指出:“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一些有用的东西。”张文质先生也旗帜鲜明地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因此,学校不急于求成,立足校情,开始苦练内功,打造“静”文化,“慢”课堂。

(一)教学技能须勤练

多年来,学校实行固定时间的学科教研制度,规定每周二下午为语文学科教研时间。在每周教研中,所有的语文教师都不安排课程,集中进行教研,以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朗读课文等基本功练习形式开展互惠互动式教研,既能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实现教师个体内部的自我修养,又能为教师创造一种良好的“静心”环境。

(二)经典共研读

教师是学生与智慧阅读之间的桥梁,要引领学生更好地阅读,教师首先就要成为阅读者,在阅读中提高业务水平,完善自身。为此,学校建立了阅读保障机制—阅读分享机制—阅读评价机制,全方位推进教师的阅读。

第一,学校征订了《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师》《福建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建设》等专业期刊,图书馆有教育类阅读书籍1300多册,且时有更新,基本满足了教师的阅读需求。在每周的校本教研会前,每个教研组推荐一篇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进行推荐阅读、摘抄共享、交流探讨。

第二,成立专门的教师读书会,培养种子教师,每个年级设有专门的阅读指导师,引领带动本年段教师上好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推进课和交流课。学校的12位阅读指导师还录制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微课视频,指导各年级学生进行线上阅读,在全校、全区进行推广分享。每学期推荐教育经典阅读,举行读书交流会,以引读的方式,共读教育经典,并在公众平台推出教师读书心得,进行交流。每位成员在每月共读一本书的基础上实施多渠道分享,实现以点带面的辐射。

第三,学校每学年进行“书香教师”“书香班级”等评选,在参加阅读培训上给予支持,在阅读时间上给予课时保障,在年度量化考核上予以认定,使阅读成为大部分教师的常态化行为。

阅读不仅能帮助教師静心养心,还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目前,学校有两位教师被评为“莆田市优秀阅读工作者”,两位教师被聘为“莆田市阅读指导师”,五位教师被评为“莆田市优秀教师共读者”。教师在读书中提高了业务水平,不断完善自我,以广博深厚的学识感染学生,以教和学的点滴影响学生,让教师阅读成为校园内的一道风景线。

(三)骨干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共成长

正所谓“独行快,众行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要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学校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以名师、骨干教师为引领,以“师徒结对”为平台,以学科为纽带,通过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等活动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式培养,促进教师教学理念和技能的提高。

新教师入职第一天,首先要进行片段教学,按各自的教学特点,安排合适的岗位。入职两周后进行随堂听课,安排骨干教师进行师徒结对,从思想交流、备课、上课、课后反思、辅导学生等全方位进行跟踪跟进,切实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引领、激励作用。入职一学期后,举行新教师汇报交流,充分发掘潜力,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交流的舞台,使更多优秀教师能够脱颖而出。

二、步步“稳”——在研讨中生长

(一)共享式研备

功夫在课前,关键是备课,学校采用了“三备两研”集体备课制度,三备即“独立初备—集体研备—个人复备”,由主备人以片段教学的方式进行集体展示,教研组探讨并进行修订,然后再进行授课。两研即“初研—二研”,把每一节课的集体备课分成两次,全员参与,立足课堂,互听、互评、互教、互学,充分发挥教师个人自我反思、集体同伴互助、领导专业引领在教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主题式引领

主题式教研是学校校本教研的一大亮点。校本教研要做到“精准教研”“深度教研”,活动主题需要明确化和系统化,活动分项内容和形式需要更加丰富、灵活。基于此,2017年起,学校借鉴了上海、厦门、福州等地区的教研模式,外地经验与本地融合共生,在原有的常规教研活动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优化活动设计,从原有的“说课—上课(观课)—评课—反思”的“三课一反思”的校本教研活动模式,转变为“问题驱动—研训一体—协同发展”的教研模式。

对教研活动的组织,要求明确“主题”,通过围绕鲜明的主题开展教研活动,产生持续探索、研究的效应;对主题教研活动的设计,要求增强“系统性”和“规范化”,提升教师的参与广度和深度,从而开启以主题式教研引领教师教学的优化,形成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有序推进、纵深研讨的教研活动模式,提升教研工作品质。

例如在“感受汉字内涵,启迪文化自信”这个主题研讨活动过程中,教师以“如何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为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写字。为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教师认真撰写了“人”“旦”“荷”等20多篇汉字故事,在指导书写的过程中以故事引入,并发表在《读写》刊物上;录制书写视频,同时进行线上指导;自行设计了二十四节气书写纸,一年四季根据时令进行推送,供全体学生练习;推出了书法考级制度,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相应考级内容,每学年举行书法比赛,既能激发兴趣,又达到了以赛促练的作用。

零散的、即时性的教研活动成效较为有限,持续跟进式的教研活动往往更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在“弘扬传统文化,诵读中华经典”主题研讨活动中,教师以举行“群诗阅读”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以举行全校诗词大会为推动,每年读书节在低年级举行诗词诵读活动,中高年级举行诗词大会,自行设计了奖牌与奖杯,以及诗词达人奖章,至今已举办八届。

又如,通过一次问卷调查可见,教师教研需求最大的是习作教学,于是在每学年的下学期,重点进行习作教学的主题研讨,这样的教研准确切中了教学的难点和关键点,不仅落实了统编教材培训的任务,也使教研更具延续性。比如在习作单元教学中,“如何理解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是指向习作的阅读教学?”教师共读了福建省普教室黄国才的《整体观照,边读边写,优化习作单元教学》《语文课程评价:构建素养导向的教学评良性互动的教学生态》等文章,掌握教材研读的方法,把握整体的内部结构,找到精读课文与习作例文之间的支点,学校教师在市级送教下乡活动中执教四年级的《生活万花筒》,区基地校研讨活动中执教《我想对您说》深受好评。

三、时时“新”——在创新中飞跃

(一)以“校研”推动“区研”

学校的研究成果只有推广应用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因此学校为教师搭建了各种展示的平台,借助送教送培、教学开放日、专题教研等活动,打造区域教师共同体,让青年教师在实践中成长。

例如,2017年12月,学校首次举办了以“关注教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为主题的市级开放日活动,崭新的学校孕育着灿烂的教育梦想,在经历两年的沉淀,厚积而薄发,在仰望他人的同时,学校也逐渐成长为别人眼中的一道风景。

2020年11月,学校举办了以“聚焦群文阅读,提升语文素养”为主题的市级小学语文统编教科书教学研讨活动,各县区的教研员和教师代表近300人参加了这一活动,在线直播观看人数达3万多人。

2020年12月,学校举办了以“教学评一致性”为主题的2020年省级教改示范校开放日活动,旨在促进各区之间教学研究互通,力求形成“百花齐放话语文,千帆竞渡共成长”的研讨氛围。

2022年11月,学校成功举行了以“大单元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为主题的市语文学科基地校活动,活动报道先后在《人民日报》等重点中央媒体推出,引起热烈反响。

教学,是一次永不止步的旅程。如果说校内公开课是为了让青年教师进行一个自我感悟、自我提升的过程,也就是入格,那么,展示课就是为了让青年教师敢于展示,敢于出格。在一次次的区域展示,观摩研讨活动中,学校青年教师成长迅速,参加各级各类语文教研活动、教学技能比赛硕果累累。目前,教师参加全市教师技能比赛、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质课比赛、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作业设计等比赛或执教市区级观摩研讨课达70多人次。除了指导本校教师参赛获奖,也不断发挥区域辐射作用,例如有两位教师参加省技能大赛获得二、三等奖,以及本校教师指导全市20多位教师参加各县区送教下乡活动,反响较好。

学校以教研共同体的方式推进教研活动,实现了教学问题改进和教学经验分享,也让“市—区—校”形成了一种上下沟通、三级联动的教研共同体,以此推动教育的发展。

(二)以“卓越”带动“优秀”

近年来,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改进中,学校语文组呈现强大的向心力,集点点滴滴的智慧,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各项工作出色完成,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得累累硕果,学生核心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

在全市的质量检测活动中,学校语文学科成绩在全市600多所学校里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因教育质量突出,学校连续多次评为“莆田市教育系统初等教育先进学校”“莆田市小学教育管理先进学校”“荔城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共有14名教师被评为莆田市小学教育先进个人,学校成为“小学语文学科双基地校”——莆田市小学语文学科基地校、荔城区小学語文学科基地校。这对一所新建的学校来说,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激励教师继续努力前行的动力。

润春华毓秀,结秋实满园。学校自建校以来,学生核心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抛开荣誉的光环,学校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的专业提升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涤荡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学校将继续着力打造优秀的教研文化,推动区域教研方式变革。

参考文献:

[1]黄国才. 语文课程评价:构建素养导向的教学评良性互动的教学生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 福建教育,2022(27):42-46.

[2]汤亚梅,陆虹. 小学语文教研样式的突破和创新[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21(11):66-69+76.

[3]沈伟. 主题教研规程设计的区域实践探索[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淳  洁)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新课改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浅谈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策略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