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减负增效的策略研究
2023-12-25王艳荣
王艳荣
摘 要:“双减”要求全面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成为每一位教育者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然而校内的“减”一定要合理化,不能盲目地“减”,否则容易造成减负同时减质。有“减”就要有“增”,增什么?增后会不会给学生以及教师带来新的负担?这类问题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双减”政策;科研变革;课后供给
一、尊重教育的守恒,欲“加”先“减”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只有在教师和学生身上实现“双减”才有可能迎来“双增”。
(一)减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诚然作业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负担,可造成负担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可能是不够扎实的认知造成的。第二可能是不良的习惯造成的。第三可能是作业布置的不科学性造成的。
1. 理论引领提高课堂实效性和课后辅导精准度
学生的认知一方面是在课堂中逐渐形成的,另一方面是需要课后进行弥补的。可以尝试如下做法:
第一,对课堂教学进行重新定位,将以“教”为主的课堂变成以“学”为主的课堂。减少低效的学习活动,增加学生主动讨论、实践和交流的时间,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实效性。同时以大单元的教学策略引导教师从高站位看待知识体系,从知识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去进行教学设计。将日常琐碎的问题串式的课堂发展模式变成以大情境、大主题引领的课堂教学。通过一两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进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理念改变的同时还需要一个有力的抓手,使这个改变更据理论化,这个抓手就是“SOLO评价理论”,也称“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它可以判断学生在回答某一具体问题时的思维结构处于哪一层次。学生的思维层次按照从低到高分为: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目前该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科学、数学、地理、历史和语言等学科上。利用该理论进行教学设计、课堂评价以及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上,把学生的认知从前结构、单点结构引向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上,实现从低阶思维,到最近发展区甚至是高级思维。
第二,解决精准的课后辅导方面同样依赖于SOLO评价。首先,要利用“学习单”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视化。其次,借助该理论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课后评价进行诊断,以此判断学生的认知处于哪个阶层,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以此实现精准的答疑辅导。同时该理论也反作用于课堂教学,可指导教师更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此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初步尝试,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参与度也提高了。同时教师明显感到辅导有依据,辅导有系统、辅导有时效。
2. 夯实养成评价促学生良好习惯形成
学生的习惯分为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关于学习习惯的养成,学校依托于国家提出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大背景对评价进行全面改革,将以结果性评价为中心过渡到兼顾过程性评价;将以往只重视学业评价过渡到兼顾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例如将结果性评价的占比定在50%,将过程性评价的50%细化到学习习惯、学习过程、任务完成、学科素养评估、综合实践活动等几个方面。而学习习惯又分为表达习惯、听讲习惯、任务完成情况、学习品格几个方面,并给予一定的赋值。从将学习习惯与评价结合的初期来看,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也相应减少了一些因非认知因素给教师带来的答疑辅导的工作量。
行为习惯即日常养成教育,学校基于一日生活常规、学习、文明、健康生活、卫生、安全习惯等习惯养成,各年级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别设计。每一节一个好习惯,可分“小故事大道理”“知识小金库”“小小方向盘”“我当小裁判”“成长点滴”“好习惯训练儿歌”等教育环节。通过班队会、校本课程等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明理、践行和反思,并指引学生不断前行。
3. 课题引领实现分层布置作业
在“双减”的背景下要重新审视以往再寻常不过的布置作业环节。有关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教师认为作业的最大功能为“巩固课堂学习内容”。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作业功能的窄化是导致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过于关注知识与技能本身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作业还可以发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毅力、兴趣、元认知、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作用。
所以,设计或者布置符合学生发展的作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为此仍然可以依托于SOLO评价理论,借助思维发展的五个阶段评价,准确定位学生的认知情况,结合具体情况按类布置作业,而不是一味地根据成绩优劣去划分。实现这个改革的前提是:结合评价准确定位好每一个学生;重构单元作业设计。将作业划分为理解与巩固类、迁移与联系类、实践与拓展类,以此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第一类主要是结合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将教材上的习题进行归类布置;第二类主要对接教学目标第二条,并对接教材上的另一部分习题;第三类对接教学目标第三条将知识与生活或其他学科进行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对于作业的布置,既有教师结合学生的情况定向布置,也有学生自选部分。
(二)减去教师实效不高的工作负担
教师的负担一是备课,二是批改作业,三是繁重的无效工作。
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不代表不备课,而是要提升备课质量。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要充分利用優质资源,引导教师结合自身情况,在读懂教材、读懂学情、读懂设计者意图的同时进行电子备课。不仅如此,还要发挥团队备课的优势,年级组长在讲授下一个单元之前先带领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共同读教材、分析学情,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确定单元的教学难点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教师分工备课。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结合难点课例进行同课异构,寻找出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今后的再次教学奠定基础。
虽然目前处于尝试阶段,但实效明显。第一,解决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订以及教学环节的设计问题。第二,教学理念的问题有所改变。第三,能够借助教研,商榷单元教学的核心问题以及处理办法。第四,教师撰写的课后反思更加有针对性,为今后的再次教学提供了指导。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整合,重新梳理日常的工作内容,去掉重复的,优化相近的。加强了各项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教师的存档意识,使每一位教师学会管理。
二、明确学生需求,增加供给
只有做好“减法”才能迎来合理的“加法”。育人的核心在于五育并举,使学生全方位发展。学校必须在全面深化素质教育,落实“双减”工作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学生乐学、好学,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及合作精神,丰富学生课余活动。
(一)丰富课程供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需求,学校不断完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确保在不增加学业负担的情况下,使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增强活动趣味性,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全面了解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学校可以统筹校级、区级优质资源,开设艺术、科技、书法、体育、阅读、种植、传统文化等七大类丰富的特色校本课程,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以期通过丰富的课程提升学生的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科学与探索等核心素养。
(二)创设学科类课程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启发学生潜能,对于学生体验人生,关注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交往能力。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第四,有利于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第五,有利于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的转变。
学校可以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依托的实践课程。语文类的综合实践活动侧重于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关结合,既有文字的演變,也有二十四节气,还有历史的名人、历史著名事件的研究等。从兴趣使然到关心历史,从单一结构到多角度的了解中国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数学类活动侧重于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提出问题。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逐步实施。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炼方法,进而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英语类活动则是侧重于口语交流和绘本研究,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又发展其兴趣爱好。
课后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不仅有效解决了部分学生接送和监管“空档期”难题,还为学生自主学习、快乐阅读、特长发展提供了指导场所。真正实现学生在“双减”后“增效”带来的乐趣。
三、教科研在“增减”之间稳固根基
要想发展必须创新,要想创新必须有根基,这个根基就是教科研。要想让“双减”的成果能够更久地保存下去,必须提高学校的教科研能力。一个没有目标、不思考的教师是带不出一批会思考的学生,一群不会思考的教师则不能支撑一个学校的发展。可现实是广大教师没有时间、没有经历搞教科研。长此以往教师不会有成就感,学校也就没有发展的底蕴和创新的活力。
(一)构建课题体系,引领学校发展
很多学校的课题都在为职称服务,很难成为学校发展的支柱,更不用提课题间的联系。构建完整的课题体系,加大研究力度,使成果共享彻底扭转教师“死教书、教死书”的现状,才能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创造能力。例如,构建一个中心、两条主线、N个延伸点的科研架构。即以管理课题“学校文化建设促学校管理体系优化的研究”为中心,教学部门两个课题“SOLO评价理论下的诊疗式教学实现减负提质的策略研究”和“多元评价促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为主线,下辖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研究、单元整体教学之评价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效能探究、学生过程性评价研究、学科作业设计研究、差异性作业有效性的研究和作业单的开发与运用方面的研究。通过课题体系发展达到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最终形成科研成果,为今后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课程化的内容,形成属于学校特有的教学特色。
(二)夯实教研团队,激发教研能力
教研组是学校最基本的研究团队,其特点是灵活、随机。它对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对学校“双减”工作的落实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诊断作用。将科研与教研整合在一起,可避免出现科研与教研不沾边的情况。只注重教研忽视科研则没有高度,只注重科研忽视教研则没有根基。每个课题都有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团队成员既是参与者也应该是承担着。
总之,“双减”的核心在于人的发展,既有学生也含教师。只有正确的理解“双减”,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长远的规划,才能有效地落实“双减”,做好培育学生和教师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周娟. 德育心育融合教育策略的实施[J]. 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2(09):24-25.
[2]游学军. “双减”背景下小学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的策略[J]. 教学与管理,2021(32):9-12.
[3]杨倩. “双减”政策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方式[J]. 数学大世界:下旬,2023(12):42-44.
[4]王雅丽.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J]. 第二课堂:D,2023(08):15.
[5]苏周. 创新融合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对“双减”政策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J]. 安徽教育科研,2023(04):40-42.
[6]王陈. “双减”政策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01):66-68.
[7]田敏. 如何优化语法课堂教学模式,落实“双减”政策[J]. 英语画刊:高中版,2022(22):88-90.
[8]樊鑫炜. “双减”政策下小学高效课堂的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J]. 文教资料,2022(07):125-128.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