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幼小联动机制实现多方有效衔接

2023-12-25王咪咪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有效衔接

王咪咪

摘  要:文章阐述幼小联动机制实现多方有效衔接的意义,分析幼小联动机制的方法与模式,探究幼小联动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得出构建幼小联动机制实现多方有效衔接的策略。希望进一步构建幼小联动机制,保障幼小联动机制的质量以及效率,从而完善儿童学习的个性化需求,让儿童通过实践活动成长,激发出儿童的兴趣与创造力。

关键词:幼小联动机制;联合教育;有效衔接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帮助儿童科学过渡,顺利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关系到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家庭和谐幸福,是社会关注、家长关心的民生问题。

2019年教育部开展了两次以“青年连线”为主题的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2022年,“青年连线我们在行动”再次被确定为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幼小联动机制的主要变化之一是加强学段之间的联系,注重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联系,以儿童为本,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的课程,注重主动、游戏、生活化的学习方式。可见,幼小之间的联系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

一、构建幼小联动机制实现多方有效衔接的意义

(一)加强幼小合作教育

在幼儿园到小学教育中实施联动模式,可以将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具体来说就是实施幼儿园到小学的准备教育和适应教育,有效地减缓教学进度,在为儿童搭建过渡教育阶梯的教育实践中达到加强幼儿园到小学协同教育的效果。

幼儿园和小学是教育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通过构建幼小联动机制,可以实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衔接,确保学生在转入小学后能够顺利进行学习,避免因教学内容的断层而造成学习困难。幼小联动机制可以帮助学生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和生活。通过共同组织过渡活动、举办家长会议等方式,幼儿园和小学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规律,减少过渡期的适应困难和压力。

(二)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幼小联动机制体现在幼儿的所有因素和环节教育,具体来说,幼儿园和小学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幼儿园、家长和小学形成幼儿联合教育机制,联合教育相关部门对幼儿进行综合教育,旨在加强对幼儿的科学指导,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幼小联动机制促进家校合作,形成家庭、幼儿园和小学三方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家长作为学生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可以通过幼小联动机制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师密切合作,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幼小联动机制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交流,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可以通过联合备课、研讨会等方式,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和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幼小联动机制的方法与模式

(一)合作教学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与小学的合作是幼小联动模式的主渠道。幼儿园和小学是互相衔接的两个教育阶段。做好幼儿入小学的预备教育和适应教育,需要让幼儿、家长以及教师都配合开展幼小科学衔接教育。幼儿园和小学共同组织过渡活动,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些活动包括幼儿到小学参观、小学教师到幼儿园进行讲座、小学生到幼儿园进行互动等,旨在让幼儿提前了解小学的情况。幼儿园和小学定期与家长沟通和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和期望,与幼儿园和小学共同制订学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二)幼小双向连接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首次提出幼小双向衔接,为支持幼小联动模式的发展提供了途径。教师要通过小学的预科教育把儿童送进小学,小学教师要通过小学的适应性教育开展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达到幼小双向衔接的教育效果。

三、幼小联动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第一,长期以来,幼儿园只是单边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并不能保证学生顺利进入小学,而小学教育只关注一年级入学新生环境的心理适应的研究。双方缺乏交流沟通和良性互动,教学衔接各项工作就没有真正形成有效合力。

第二,公办幼儿园和一般民办的幼儿园在组织实施幼教活动衔接程度上出现的显著区别。由于大多数民办的幼儿园和公办的幼兒园之间在幼儿师资培养和幼教课程的管理能力上有显著差距,很多民办的幼儿园与年轻幼师的学前教育衔接与课程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很多民办私立的幼儿园,为了尽可能满足年轻家长多样化的学前教育需求,强调学习基础知识理论和教育技能,忽视了教师对同龄儿童个性的全面培养,缺乏教师对学前幼儿的衔接性工作全过程的科学监督评价和跟踪评估,导致幼儿园教师开展有效学前衔接培训工作之间的时间差异很大。

第三,幼儿园和小学在认识方式上不能达成共识,导致很难推进幼小衔接的工作。建立教师联合教育培训机制与联系,有利于转换教师的观念,使教师获得更科学的规范系统指导。联合实践训练中心是把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联合起来组织实施承担幼小教育衔接工作的一个核心教师培训机构。通过集中教育培训,教师可以很快掌握该技术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联合教育训练也可以先由各级业务和主管有关部门联合组织,骨干教师应通过积极参加这种联合素质培训,进一步认识幼小联动机制的重要目标,研究与制订开展幼小衔接的详细实施方案。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带摸着石头过河,互相请教,然后带着经验回到学校,负责带领其他教师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从而形成有益的教学策略。

四、构建幼小联动机制实现多方有效衔接的策略

(一)构建双向互动机制,变“单向”为“双向”

双向互动意味着让幼儿园和小学双方共同探索构建一个无缝衔接模式。其已不再是幼儿园一方或小学一方的单向接近。幼小衔接模式将让幼儿园和小学共同参与研究创新教育理论,探索新教学方法,研究儿童心理状态,调整课堂活动设计的基本内容体系和内容组织形式,从而有效避免衔接出现故障。

(二)形成区县联动机制,变无序为有序

目前,很多省市地方已经陆续建立了跨区县的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协同共建管理创新模式,小学也普遍设立了省市区县幼儿园联合共建研究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儿童管理区域联动管理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确立。地区之间有效沟通、协调、利用校园优质教育的资源,规范教育管理,明确学校工作内容要求和管理要求,有利于调动各个小学工作的有效积极性。

地区间联动办学机制即指区内的幼儿园与小学教研基地学校建立联盟校区。幼教联盟校区也将进一步根据目前本区幼教的工作实际情况,讨论提出并积极制订成熟可行的加强幼儿教学衔接的具体方案。按照区内小学统一就近招生教学的总体原则,做好学前教育联盟校区规模的区域划分,统筹、组织、协调、利用联盟各幼儿校区资源,从而提高各幼儿间联合教育的合作深度和覆盖广度。

(三)构建幼小班级对接机制,变分区为整合

让各幼儿园的适龄儿童可以和小学一年级的同龄儿童进行对接。根据各幼儿园和各小学的特点,以及幼儿的特点,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对接机制,规定各种活动形式的基本做法形式和参加频率,指定幼儿园一些特色活动主题,协调整合小学现有的特色活动资源和优质课程资源,让幼儿园同龄儿童能够有机会参加小学提供的各种特色活动,比如走进小学课堂、参加小学少先队、加入班级仪式等,并能参加各个班级社团之间开展的大型联合文娱体育活动。

参加学校社会和综合教育实践类活动,参加各类兴趣小组活动比赛等,可以帮助增强儿童的各方面的能力,让儿童更了解小学中的实际学习内容和小学生活,让每个儿童自身的真实经历展现出来,并吸引儿童走进小学校园。这无疑有利于使儿童尽快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以及增强对整个小学过程学习的正确认识。这将有效解决父母对儿童进入小学阶段产生焦虑的问题,也有助于父母解决子女对幼儿园生活环境的留恋感问题。

(四)设置定期评估机制,变随机为可评估

为了确保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实施,在衔接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相互评估,以明确前一阶段的实施情况、成果以及需要调整的部分。因此可以设置一个定期评估机制。受我国传统观念教育的影响,家长大多认为进入小学阶段后就应该尽量掌握小学课程的全部知识内容技巧和教育方法,却对儿童入学一年后的综合适应能力提升关注不够。入学的焦虑心理会直接对儿童性格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心理影响。事实上,有鉴于此,幼儿园、小学领导和家长可以着手建立三方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各项活动,如幼儿家长学校、家教沙龙、专题讲座、课例研讨、专题活动等,让所有的父母充分了解自身在加强与幼儿之间情感联系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及重大意义,进一步通过加强父母对学龄前儿童良好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习惯和初步独立生活勞动能力的培养,改变消极影响,将幼儿父母的影响变成积极正能量,支持学龄前儿童尽快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

(五)构建幼儿成长联动的机制,形成凝聚力

在我国幼儿智力的早期发展教育中总是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如个体差异、个体水平智力低下带来的发展滞后和个体社会心理适应社会能力偏弱等。主要原因是儿童自身教育特点和学校家庭教育环境的不同。因此,有必要同时建立学校家庭困难辍学儿童教育支援服务机制和幼儿园家长辅导培训机制,以给儿童及其监护人提供更多切实的物质帮助和政策支持,同时能够减轻幼儿园以及小学教师在工作后产生的家庭教育压力。

凝聚力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家长、小学、幼儿园组织和相关社会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儿童顺利、科学、规范、快速地发育进步,并以此协调起相关平行学科机构的合作。由于公办幼儿园和小学都是相对封闭独立的教育机构,分属着两个相对不同功能的业务板块,缺乏相互之间的正常沟通渠道和业务交流平台,这类协调联动业务机制的快速推进也有赖于相关行政部门大力的协同推动,这其实是实现幼儿业务之间有机衔接与顺利、规范发展幼儿园的关键。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儿童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保障儿童进行良好的学习和成长。首先,相关教育工作者需构建双向互动机制,变“单向”为“双向”,探索新教学方法,研究儿童的心理状态,调整课堂活动设计的基本内容体系和内容组织形式。其次,需要形成区县联动机制,变无序为有序,统筹、组织、协调、利用各方面教育资源,提高各幼儿园之间联系教育的合作深度和覆盖广度。再次,进一步构建幼小班级对接机制,变分区成整合,让儿童更了解小学中的实际学习内容和小学生活,将每个儿童自身的真实经历反映展现出来,并吸引儿童走进小学校园。

与此同时,设置定期评估机制,转变随机评估模式,改变负面消极影响,把父母的影响变成积极正能量,支持学龄前儿童尽快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构建幼儿成长联动的机制,形成凝聚力,构建符合目前社会对创新教育的需求,满足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曲,方红娣. “政校园家”四位一体协同推进幼小衔接的实践进路[J]. 早期教育,2022(43):8-11.

[2]余夕凯. 幼小科学衔接的区域性探索——来自南京市玄武区的实践[J]. 教育视界,2022(19):22-24.

[3]常宏,李一凡,孙璐,等. “双减”背景下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 学前教育,2022(09):4-7.

(责任编辑:汪旦旦)

猜你喜欢

有效衔接
浅谈农村高中化学教学与初中化学有效衔接问题
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认同差异的实证分析
浅谈护理专业中高职贯通体外衔接的建设研究中遇到的问难及对策
解析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从《杨氏之子》到《陈太丘与友期》
书海无涯“读”作舟
中高职公共课有效衔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