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干黄鳝养殖场高死亡率原因分析和对策

2023-12-25陶志英贺刚张国华杨春华王洪秀王海华张志红占智高

江西水产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发病原因防治对策

陶志英 贺刚 张国华 杨春华 王洪秀 王海华 张志红 占智高

文章编号:1006-3188(2023)05-030-02

摘要:通过对余干县黄鳝苗种暂养场进行走访调查和场内鳝苗的取样解剖观察,较全面地掌握了鳝苗高死亡率的原因,并针对性的给予技术指导和解决意见。

关键词:鳝苗;高死亡率;发病原因;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94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江西省科学院包干制项目,编号为2023YSBG22006。

作者简介:陶志英(1983-),硕士,从事水产养殖研究。

通讯作者:张志红,博士,研究员,E-mail:312665645@qq.com。

余干县一大型黄鳝养殖场,从安徽、湖北等外地购回10~30 cm规格的黄鳝苗(50尾/500 g),在具有恒温和换水等措施养殖棚的网箱中暂养15~30 d,之后由养殖户去养殖场挑选健康的黄鳝放置到外塘网箱。养殖场的暂养模式可以减轻养殖户购买黄鳝苗的运输费用,降低黄鳝投苗后应激性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2023年6月份,该黄鳝养殖场反映,恒温暂养的黄鳝每批次大量死亡,暂养期间死亡率达到20%~40%,有时甚至更高。为了减少黄鳝死亡率,笔者进入养殖场采样研究,分析黄鳝病死原因,提出防治对策。

1 黄鳝苗种养殖基本情况

黄鳝苗种采用温室大棚养殖,养殖场中每个养殖棚面积为260 m2,养殖池水位高60 cm左右,采用空气和循环水加热方法维持水温在25~27℃。养殖池中设置1 m2网箱,暂养期间每个网箱中放置黄鳝苗50 kg左右,不投喂饲料,每天换水2次。采购的黄鳝苗运输时间一般为6 h左右,运输应激性反应比较明显,到养殖场后分拣网箱时,死亡率为10%左右。暂养期间,每天检查网箱,检出病死或者濒临死亡的黄鳝苗。随着暂养时间延长,黄鳝死亡率持续增加,死亡高峰时间集中在放养后一周内。黄鳝死亡之后解剖发现,内脏存在大量出血症状(图1)。

2 黄鳝死因分析

2.1 运输引起的应激性死亡

在黄鳝运输中,产生应激反应的诱发因素很多,如低氧胁迫、氨氮胁迫、振动胁迫和温度胁迫等,这些因素会导致黄鳝出现各种症状,如痉挛、翻转和出血等,甚至死亡。黄鳝等水产动物运输造成的应激性死亡与运输时间、密度、溶解氧和温度等关系密切[1]。高密度造成的拥挤胁迫行为会引起水产动物血浆中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是正常情况30倍以上,鱼体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死亡率增大[2]。水产动物随着运输时间的增长,成活率呈現下降趋势,1 h运输时间的成活率显著高于7 h,因此减少运输时间是提高鱼苗成活率最主要措施之一[3,4]。温度直接影响水产动物的代谢强度,采用冷链运输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不过若温度过低,低温胁迫会对水产动物的肝脏、鳃、肾脏组织造成损伤。运输过程中的急性温度变化会使水产动物的机体生化指标剧烈变化,也造成大量死亡。黄鳝在高密度养殖和长时间运输过程中,体表分泌的黏液在水中聚积发酵释放出大量热量,可使水温骤升,造成黄鳝焦躁不安,相互缠绕,引起大批死亡。为了降低黄鳝运输温度升高问题,可以采集中途每隔一定时间换水,换水水温不能相差太大。据报道长途运输4 t成鳝,中途换水,水温相差10℃以上,造成成鳝到达运输目的地后死亡45%以上[5]。无论是运输还是暂养期间,换水水温差异不要超过2℃,可尽可能减少温度变化造成的应激性死亡。

2.2 暂养期间高密度和水质问题

养殖场暂养期间每平方米围网放养的黄鳝为50 kg,暂养密度高也是引起黄鳝大量死亡原因之一。黄鳝暂养期间虽然每天换水,也不投喂饲料,但是由于黄鳝的黏液腺发达,分泌的黏液量非常大,而黏液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多糖类物质和粗脂肪等,这些物质分解会造成高密度下的黄鳝缺氧,另外水质也会恶化。取样分析暂养池中水体情况,氨氮(NH4+)为10 mg/L以上,亚氮(NO2-)0.04 mg/L,溶解氧(DO)3.5 mg/L,pH为6.93,而储存的水源中未检测到NH4+和NO2-,DO为4.2 mg/L,pH为6.20。尽管养殖池每天换水2次,水质问题还是十分明显,与网箱中投放的黄鳝密度高、分泌大量黏液有关。余瑞兰等在研究氨氮和亚氮盐对鱼类的危害时发现,在氨氮含量为0.18~1.00 mg/L 的水体中暂养72 h后,鱼体碱性磷酸酶活力和溶菌酶活力显著下降,鱼体出现游动缓慢、呼吸急速等不良症状[6]。

2.3 寄生虫造成的死亡

从养殖场取黄鳝解剖,17尾黄鳝中15尾都检测出寄生虫,每尾寄生虫数量都在8条以上(图2)。黄鳝体腔中大小不同的寄生虫盘曲在一起,有活体穿行于黄鳝消化道壁等内脏器官,损伤内脏组织和体壁内肌肉层,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严重的黄鳝整个体腔均有分布。其中位于尾端肛门上行腹腔最多,紧邻雌性黄鳝性腺卵细胞。经观察和分析,寄生虫是一种线虫,体长为3.5 cm左右,体宽约为250 um,该虫头部扁平、尾部尖细,食道清晰可见,头部及躯干因食道中血汁充盈而显现血色。尾部一段因血汁被消化吸收,显现肉色,经查阅文献和比对,初步判断为胃瘤线虫属(Eustrongylides sp.)[7]。胃瘤线虫(幼虫)在黄鳝体内只有1个感染高峰,发生在春末夏初,其感染率和平均丰度具有显著性季节变化[8]。黄鳝体内存在大量寄生虫也是造成大量死亡原因之一。

3 降低黄鳝死亡率措施

3.1 运输中降低应激反应

黄鳝运输中,为了降低应激性死亡,在水体中按2.0 g/m3 维生素 C 和 3.0 g/m3黄芪多糖溶入到水中,调整 pH 值为7.0~7.5,运输过程中每隔 3~4 h换水一次,保证袋内水体的水质新鲜。将黄鳝与运输用水按 1∶1的比例装入水产专用氧气袋内充氧封口,含氧量为6 mg/L。气温高时,运输车厢内要放入冰袋,以利降温。为防水温因微生物发酵升温,运输时加入水产养殖批准使用的抗生素,控制细菌繁殖[9]。

3.2 暂养期间提高黄鳝免疫力

黄鳝到了养殖场入池前,采用3%~5%食盐水浸泡消毒10~15 min,降低死亡率。暂养3~5 d之后,在少量诱食飼料中添加0.1%甘露寡糖改善运输引起应激性死亡,同时拌饵投喂乳酸菌微生态制剂提升暂养阶段的成活率。为了降低寄生虫对黄鳝机体影响,饲料中加入杀虫剂和抗生素,使用阿苯达唑拌饵投喂黄鳝,用量为每天每100 kg黄鳝用0.4 g,也可以同时加少量恩诺沙星或氟苯尼考等水产批准使用的抗生素药物杀菌,连续投喂3 d。

3.3 暂养期间环境杀虫和杀菌

每天养殖池使用90%晶体敌百虫(0.3 mg/L)全池泼洒一遍,以更好地对黄鳝胃瘤线虫病进行防治,巩固治疗效果。在胃瘤线虫爆发期高峰(4—5月)前,环境和水体定期进行杀虫和消毒。

3.4 其他措施

为了改善暂养期间黄鳝免疫力,恢复体力,需要降低围网中投入的黄鳝密度,可以设置每平方米投放30 kg和40 kg不等,降低小范围内黄鳝分泌黏液多引起的过多氨氮,进而改善水质环境。

参考文献

[1]袁圆玥,岑剑伟,李来好等.活鱼应激反应观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23,42(02):331-338.

[2]刘波,何庆国,唐永凯等.饥饿胁迫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09,16(2):230-237.

[3]李昊.离水运输和免疫制剂对克氏原螯虾成活率影响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4]王文雯,杨静茹,付正祎等.运输时间对高体鰤幼鱼应激、代谢、抗氧化和免疫的影响[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3,13(2):25-36.

[5]胡凯,秦贤如.舒城县黄鳝运输“发烧”的原因及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808-809+813.

[6]余瑞兰,聂湘平,魏泰莉等.分子氨和亚硝酸盐对鱼类的危害及其对策[J].中国水产科学,1999,6(3):73-77.

[7]万国湲,徐先栋,马本贺等.黄鳝苗种感染胃瘤线虫诊断及防治[J].江西水产科技,2022,185(5):42-43.

[8]宋锐,李文祥,邹红,王桂堂.黄鳝体内寄生隐藏新棘虫和胃瘤线虫的频率分布及季节动态[J].水生生物学报,2013,37(06):1044-1050.

[9]刘洋,敖礼林.黄鳝的暂养和活鳝装运技巧[J].渔业致富指南,2016(10):38-39.

猜你喜欢

发病原因防治对策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究
关于淡水鱼养殖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及防治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