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义波理论的VR多模态中华文化教学模式探究*

2023-12-25吴勇毅王婍璇

关键词:中华文化语义模态

吴勇毅, 王婍璇

(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应用语言研究所、国家语委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上海 200062)

一、引 言

文化理解与分享是国际中文教育的基本工作(1)吴勇毅.文化的理解与分享——《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华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之要义[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1).,如何进行中华文化的教学也成为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文化教学能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进行文化体验(2)祖晓梅.体验型文化教学的模式和方法[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5,(3).。在真实的文化背景下,文化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传统课堂教学中,时空限制、文化情境缺乏常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3)王济军,王丽丽,尹盼盼.外语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以日语跨文化交际虚拟仿真项目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21,(3).。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特有的模态再建功能为文化教学提供了新思路(4)李颖.虚拟现实(VR)与外语教学模态再建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0,(1),它能够构建超越时空的多模态沉浸式文化环境,满足学习者的文化体验和体演需求。通过模态再建,文化表现与接受呈现出一种新样态(5)李颖,刘倩.VR模态再建中的具身认知探析[J].外语电化教学,2021,(3).。可以帮助学习者身临其境地感知文化和社会,激发学习热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6)吴勇毅.《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华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与教材编写[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2,(2).,促进中华文化教学的发展。

虽然VR优势明显,但目前VR文化教学模式尚未成熟,现有教学与研究较少关注传统语言模态与VR多模态的配合,忽视了知识讲授与VR沉浸式体验的有效衔接融合。在VR运用中,教师又过于关注知识的分解,忽视知识的重新归纳和提炼(7)毛佳玳.智慧教育导向的VR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探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2,(3).,阻碍了文化知识的转换提升。

文章基于Maton(2013)提出的语义波(Semantic Waves)理论中“抽象→具体→抽象”的知识转化过程,以多模态理念为导向,以知识讲授与VR沉浸体验的融合为切入点,尝试构建“知识教学(抽象)→沉浸体验(具体)→知识教学(抽象)”的VR中华文化教学新模式。选取《中国研习》(8)吴勇毅.中国研习[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文化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为案例,具体阐述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并通过实验研究与问卷调查验证新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说明其对中华文化教学中学生文化知识学习效果、学习兴趣、中华文化接受度的影响。

二、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一)语义波理论

Maton提出语义波(Semantic Waves)理论,解释知识逐步积累的内在规律(9)Maton K.Making semantic waves: A key to cumulative knowledge-building[J].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2013,(1).。语义波指语义引力(Semantic Gravity,SG)和语义密度(Semantic Density,SD)强弱变化所产生的结果。语义引力表示语义与语境的联系程度,语义引力越强(SG+),语义对其所在语境的依赖性越大。当抽象概念通过实例具体化时,语义引力增强(SG↑);而从具体情景抽象概括出较为普遍的原则时,语义引力降低(SG↓)。语义密度表示语义内涵的浓缩程度,密度越大(SD+)单位语义所承载的意义越多。长篇意义压缩到一个符号中时,语义密度增强(SD↑);符号浓缩意义被分解时,密度减弱(SD↓)。

语义引力和语义密度的强弱多为逆相关关系,语义波可以呈现不同的起伏框架(如图1)。

图1 三种语义框架的语义轮廓和语义变化幅度(Maton 2013)

图1描述了不同的语义轮廓(A1,A2,B)及其变化。A1与A2语义波变化幅度较小。A1表示高密度、低引力的语义轮廓,知识较抽象,脱离语境;A2表示高引力、低密度的语义轮廓,依赖特定语境。B表示语义引力和密度有较大起伏,波峰语义引力弱、语义密度强,波谷语义引力强、语义密度弱,表明知识在建构过程中,既能由抽象演绎为具体,又能由具体归纳为抽象。

依据语义波理论,理想的知识学习应是“解包→重新打包”,“抽象→具体→抽象”不断循环递进的过程。如图2,将SG-/SD+的抽象概念利用语境演绎为具体的知识,进行“语义解包”(unpacking)。从具体语境中总结归纳抽象的知识概念,完成“重新打包”(repacking)。二者共同构成知识“解包→重新打包”的单个语义波。(10)张德禄,覃玖英.语义波理论及其在教师课堂话语分析和建构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2016,(2).在实际教学中,可形成多重语义波,推动知识完成累积式构建(cumulative knowledge-building)。

图2 语义波变化过程

国内外已有学者将语义波理论用于指导教学实践,(11)Shalem Y,Slonimsky L.Seeing epistemic order: Construc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evaluative criteria[J].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2010,(6);Matruglio E,Maton K,Martin J R.Time travel: The role of temporality in enabling semantic waves in secondary school teaching[J].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2013,(1).有少数学者将其应用于外语教学。(12)张德禄,覃玖英.语义波理论及其在教师课堂话语分析和建构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2016,(2);朱莉莉.语义波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外语研究,2017,(4);张宜敏.构建语义波实现再语境化——一项基于SFL和LCT的累积式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索[J].外国语文,2017,(2);于晖.基于语义密度的教育语篇累积性知识建构分析[J].中国外语,2018,(3);刘靖.二语学习者多模态隐转喻能力发展模式: 语义波理论视角[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4);罗载兵.论语义波的显性识解: 以科学语篇为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2).但目前将语义波理论应用于教学的实证研究较少,应用于国际中文教育尤其是VR文化教学的探索几乎未见。

(二)VR多模态构建与中华文化教学

人类通过感官与环境互动,多模态综合运用视听、触觉等感觉,(13)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通过语言、声音、动作等手段和多种相互强化的符号表达意义。(14)Kress G,van Leeuwen T.Multimodal Discourse: 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 Arnold,2001.信息技术能力是近年来各国人才培养重点关注的横向能力。(15)王添淼,刘薇,赵杨.欧洲《教师语言教育能力指南》及对国际中文教师标准的启示[J].汉语学习,2022,(1).Mayer提出多模态学习认知理论。(16)Mayer R.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ultimedia Learn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顾曰国认为恰当的模态转换可以增强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内化(17)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Francesconi指出多模态提供多感官体验,能够维持学习者注意力,激发愉悦精神。(18)Francesconi S.New Zealand as the Youngest Country on Earth: A Multimodal Analysis of a Tourist Video[J].New Zealand as the Youngest Country on Earth: A Multimodal Analysis of a Tourist Video,2011;Francesconi S.Multimodally expressed humour shaping Scottishness in tourist postcards[J].Journal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Change,2011,(1).

VR技术具有模态再建功能,能打破时空限制构建虚拟环境,(19)甘容辉、何高大.5G时代外语智慧教学路径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21,(2).从视听等多种感知觉营造临场感和交互感(20)Di Natale A F,Repetto C,Riva G,et al.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in K‐12 and higher education: A 10‐year systematic review of empirical research[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20,(6).,为文化教学提供身临其境的沉浸空间,改善学生感知效果。(21)毛佳玳.智慧教育导向的VR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探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2,(3).

VR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潜力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在VR应用于外语/二语教学方面,英语教学研究成果突出(22)Hsu T C.Learning English with augmented reality: Do learning styles matter?[J].Computers &Education,2017,106.; Blyth,2018(23)Blyth C.Immersive technologies and language learning[J].Foreign Language Annals,2018,(1).;Andujar&Buchner,2019(24)Andujar A,Buchner J.The potential of 3D virtual reality (VR) for language learning: an overview[C]//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obile Learning,2019.。国内对VR应用于外语教学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广度与深度都存在拓展空间,尚未提出融合VR的教学模式设计。对VR应用于二语/外语、文化教学的效果研究也存在不同结论。VR应用于国际中文教育的研究指出VR适用于汉语教学,国际中文教育也需要VR(25)李馨逸,范氏秋庄.VR技术与远程网络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用的对比研究[J].山西青年,2017,(17).,有研究进行了案例分析(26)徐沁钰,李晶津,宋航莉,等.虚拟现实(VR)技术下对外汉语中国传统文化课堂活动设计的研究——以唐朝行酒令为例[J].汉字文化,2021,(19).,但并未涉及教学模式设计,其教学效果仍需更多验证。

在VR应用于文化教学方面,教学效果实证研究较少,尚未就其有效性达成共识。仅有Shin(27)Shih Y C.A virtual walk through London: Culture learning through a cultural immersion experience[J].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2015,(5).考察了虚拟沉浸对文化学习的作用。王济军等指出虚拟仿真教学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28)王济军,王丽丽,尹盼盼.外语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以日语跨文化交际虚拟仿真项目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21,(3).。吴勇毅、王婍璇进行VR文化教学模式设计,并通过实证研究说明VR沉浸式学习利于提高文化学习效果与接受度,激发学习兴趣(29)吴勇毅,王婍璇.VR技术应用于中华文化教学的效果研究——兼谈具身认知情境的构建[J].中文教学与研究,2023,(1).。

总体来看,VR技术特有的模态再建功能可为教学提供新思路,已有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但VR多模态在中华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不足,教学模式设计十分欠缺。现有研究重介绍,轻实证,可靠性有限(30)高媛,刘德建,黄真真,等.虚拟现实技术促进学习的核心要素及其挑战[J].电化教育研究,2016,(10).,且多基于情境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仿真情境,较少考虑课堂知识讲授与VR沉浸体验的衔接问题。因此,进一步探讨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教学中理论知识讲授与VR体验教学的有效融合十分必要。

三、教学模式设计

本研究基于语义波理论,发挥VR技术多模态优势,参考泰勒(2015)的课程编制步骤,结合已有VR文化教学模式(31)吴勇毅,王婍璇.VR技术应用于中华文化教学的效果研究——兼谈具身认知情境的构建[J].中文教学与研究,2023,(1).,进行了VR中华文化教学模式构建。

(一)教学模式设计理念

1. 核心理念

中华文化教学是一个累积式的知识建构过程,包括对知识不断的演绎与整合。基于语义波理论的“抽象→具体→抽象”知识转化过程与VR文化教学中“理论教学→VR虚拟沉浸体验→理论教学”的过程高度契合,因此,该理论可为教学模式的建立提供指导。

VR技术具有模态构建功能,能够创设沉浸式文化情境,辅助文化体验和理解,适合演绎低语义引力、高语义密度的文化概念,进行知识的解释。而知识讲授和讨论等思辨性活动适合抽象出高引力、低密度的文化知识。因此,沉浸式VR服务于文化知识理解,承担从抽象到具体的“解包”(unpacking)任务,同时为文化知识归纳提供支撑;知识讲授助力文化概念的呈现和抽象总结,完成具体到抽象的“打包”(repacking)任务,同时为沉浸式文化体验与体演提供指导和补充。两种方式紧密衔接、互为补充,牵引语义波前进,促进学习者理解文化。

图3呈现了语义波理论指导下的VR文化教学理念,波峰代表抽象文化概念,如文化术语、价值理念;波谷代表具体文化场景,如园林风景、节庆活动等。语义波由曲线连接,表示文化知识打包和解包的过程。这一过程中,首先通过理论讲解呈现知识概念;接着进行VR沉浸式体验,进行概念“解包”;最后再次归纳,促成概念“打包”。

图3 国际中文VR文化课教学模式单个语义波示意图(32)毛佳玳.智慧教育导向的VR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探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2,(3).

在实际文化教学中,可能存在多个文化知识点,形成多重语义波,循环往复,进行知识的“呈现-解包-再打包”,推动知识完成累积式构建。其教学模式如图4所示。

图4 基于语义波理论的教学模式设计

2. VR文化课的4个维度阐释

VR融入文化教学,与知识讲授衔接融合,需配合相应的教学模式设计,创新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组织教学环节。

首先,设定层级化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位于顶端,牵引教学走向,指引语义波前进。确定教学目标后,“解包”和“打包”等分级教学活动才有方向。教学目标一般是语义引力小、语义密度高的概括性原则或规律,处于语义波波峰,如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中国人口概况、网购的概念等。设计基于语义波理论的VR文化教学模式的前提是构建层级分明、不断递进的教学目标,形成目标导向的探究式学习,逐级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抽象→具体→抽象”的螺旋式上升,使教学设计更有层次性,促进文化知识的不断积累。本研究参照Maton判断语义引力的标准和《中国研习》文化教材教学目标要求,制定了VR文化课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语义级别高低对照表,如表1所示,以期为教学模式设计中的层级化教学目标确立提供依据。

表1 文化课教学目标语义级别高低对照表

其次,安排可分解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既要做到传统文化教学要求的突出重难点,内容丰富,容量合理,又要基于层进式文化教学目标,对内容进行整合重组,选取可分解演绎、抽象整合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应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确保知识讲授环节“呈现”的概念准确清晰。(33)张德禄,覃玖英.语义波理论及其在教师课堂话语分析和建构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2016,(2).在理论教学的“重新打包”阶段,能够总结归纳,促进概念升华。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应与真实文化体验相关联。在VR沉浸体验中对抽象文化概念、知识“解包”,助力真实情景中的文化理解。

此外,运用互补配合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应有助于推动语义解包和重新打包的波动过程,包括理论资源和VR资源。理论资源如教材、PPT等,抽象性较强,利于学习者构建知识网络,承担中华文化知识点的打包任务。在传统的中华文化类课程教学中,有时抽象概念描述困难,文化情境体验困难。而沉浸式VR教学资源以多模态的协调还原文化场景,助力情境教学。VR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资源,能使文化知识更形象具体,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感知,同时极具趣味性,适宜承担知识解包任务。基于理论资源、VR资源的特征,教师应合理利用,在发挥传统教学资源作用的同时,综合使用多模态VR资源,互补配合,更好地诠释内容,辅助文化理解。

再次,创设衔接式的教学环境,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在教学环节设计方面,应将知识讲授与VR沉浸体验两大环节紧密结合,实现自然的转换衔接;同时应关注各环节中的教学活动组织,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如在VR沉浸体验中,可以运用情境教学和体验教学法,组织项目闯关、体验游览等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虚拟现实环境也存在一定缺陷,过多情境和练习易导致学习者过于关注场景,忽视知识学习(34)Macías-Díaz J E.Numerical study of the transmission of energy in discrete arrays of sine-Gordon equations in two space dimensions[J].Physical Review E,2008,(1).。因此,在理论教学环节,可以设置抽象性和思辨性较强的活动,通过教师讲授、师生讨论、随堂测试提炼整合知识点,使概念框架、脉络体系更加清晰。

(二)教学模式设计

在语义波理论指引下,基于以上设计理念,关注4个维度,提出新的教学模式设计。整体可分为知识呈现、沉浸式知识“解包”、知识点“重新打包”三个阶段,如表2所示。其中VR沉浸体验与实践活动包括VR实景参观、VR游戏等形式。

表2 基于语义波理论的“多模态VR中华文化课”教学模式

(三)教学模式案例

《中国研习》文化教材在呈现方式上以探究、活动等多维度方式为主,而非传统的内容灌输形式,(35)吴勇毅.中国研习[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符合VR多模态沉浸体验与知识讲授结合的教学模式。

本研究以《中国研习》六年级的《苏州园林》一课为案例,具体阐述上述基于语义波理论的VR文化教学新模式的应用。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特点,匹配合适的教学环节安排。详见图5。

图5 VR文化课教学案例——《苏州园林》

1. 知识呈现——课堂知识讲授

多数外国学生对中国园林不熟悉,“苏州园林的特点”“沧浪亭的历史”“廊榭轩亭的区别”等对他们而言较为抽象,语义引力小,语义密度高,处于语义波波峰。

教师先通过教材讲解和课件演示,呈现高度概括的文化概念,介绍其特点并详细解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学生搭建相对抽象的文化知识框架的同时,为VR沉浸体验教学提供知识概念基础。

2. 知识“解包”——VR沉浸体验与文化感知

欣赏苏州园林的美,了解沧浪亭的外观、游览廊榭轩亭等是与真实文化情境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点,语义引力大,语义密度低,处于波谷。

这一阶段的教学利用VR技术,设计了触景识词、苏州园林一日游、廊榭轩亭游览等VR体验活动(见图6),解包抽象概念,提高语义引力,降低语义密度,以帮助学生将文化概念与现实事物相关联,加深对苏州园林的直观感知。该环节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将理论知识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丰富了文化知识的内涵,为后续理论教学的分析与概括总结提供了依据,为文化评价与对比提供了充足的素材。

图6 苏州园林一日游VR资源效果展示

3. 知识“重新打包”——课堂知识讲授

Maton发现若过度依赖特定语境(SG+),削弱符号意义(SD-),容易脱离旧知识,也难以重新构成新知识(36)Maton K.Making semantic waves: A key to cumulative knowledge-building[J].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2013,(1).。因此,如何在VR沉浸体验后对已解包的知识重新打包,完成语境重构,使之成为抽象系统的文化概念至关重要。

对苏州园林的整体认知和对廊榭轩亭的对比,涵盖了较多抽象意义和整合型概念,语义引力小,语义密度高,是文化知识的总结升华。在这一教学环节,通过理论性、概括性较强的打包活动,重新归纳文化知识点,使其与语境的联系再度减弱(SG↓),转化为浓缩的意义(SD↑),深化学习者对文化概念的认知。

综上,针对一个文化知识点,可以根据其目标与内容特征进行拆解,分阶段教学,实现三个教学环节紧密衔接,共同推进文化认知能力提升和知识的积累,逐级达成中华文化教学目标。

四、教学模式应用与教学效果分析

(一)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为验证基于语义波理论的VR中华文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我们进行了为期5周,共20课时的教学实验,通过中华文化学习情况测试、学生自我评价,说明这一新教学模式对学习者文化教学效果、文化学习态度、文化接受度的影响,运用多元标准评估新教学模式的作用与价值,同时调查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

具体研究问题包括:(1)与直接加入VR沉浸体验相比,基于语义波理论的新教学模式对学生中华文化学习效果的影响如何?(2)与直接加入VR沉浸体验相比,新教学模式对学生中华文化学习兴趣与文化接受度的影响如何?(3)学习者对新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的实现、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资源的运用、教学环节与活动组织的满意度如何?

1. 被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式,抽取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俗称“国际学校”)六年级学生,年龄为12~15岁,性别分布均匀;汉语水平无显著差异,此前均无使用VR学习中华文化的经历。采用基于语义波理论的新教学模式进行中华文化教学的教学对象为40名学生;同时,将另外40名平行班的学生设为对照组,同样采用VR教学设备,但只是直接简单加入,与知识讲授相对割裂,界限分明。

2.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主要为自主设计的中华文化知识测试题、学习兴趣与文化接受度量表与教学模式评价调查问卷。测试题为选择题,采用百分制;量表与问卷主体使用李克特5度量表进行评价。旨在通过多元评价标准,共同说明该教学模式的作用。

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参照周丙锋等制定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37)周丙锋、谢新水、刘星期.高校微课中的教学要素及教学效果评价[J].现代教育技术,2015,(9).。着重调查在新教学模式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体验。内容对应教学模式设计的4个维度,包括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的实现、教学内容的安排、沉浸式教学资源的使用、教学环节与活动组织和开放式问题。

以上测试与问卷填写均不限时间,仅要求学生在教学实验结束后及时完成。

3. 研究过程

教学实验前,进行文化知识与学习兴趣、文化接受度前测。教师演示Cardboard VR眼镜的使用,并通过体验素材给学生时间适应VR文化教学资源。教学实验过程中,以教学模式为自变量,将VR技术融入中华文化课堂,控制其他变量,由同一教师进行教学,其他内容仅使用教材和传统二维多媒体呈现。实验结束后,请所有学生完成文化知识测试与文化学习兴趣、中华文化接受度量表,实验组同学需额外完成教学模式评价调查问卷。总体实验流程如图7所示。

图7 教学实验流程

(二)数据分析与应用效果

教学实验结束后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文化知识学习测试

前、后测中,文化知识学习测试采用客观题,满分为100分,试题内容为教学中涉及的文化知识点,以文化知识掌握程度为评价指标。两组学生前测成绩分别为58.8和61.5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无显著差异,见图8。

图8 文化知识测试平均成绩

完成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文化知识学习测试成绩均有提升,详见图2~4。实验组后测均值为93.50,学生均分大幅提高,且均分高于对照组后测的79.25分,见表3。

表3 文化知识测试成绩前后测差异性分析

由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对照组、实验组的前后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VR直接加入的文化教学与采用新教学模式的教学都帮助学生掌握了更多中华文化知识,见表4。

表4 对照组和实验组后测差异性分析

但两组后测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文化知识测试后测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见,基于语义波理论的VR中华文化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文化知识学习效果上具有明显优势。

2. 文化学习兴趣与中华文化接受度

如图9所示,实验前学生学习兴趣和中华文化接受度无显著差异。教学实验完成后,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中华文化接受度均值上分别为4.39和4.53,均有所提升,见表5。且得分处于同意与非常同意间,说明新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与中华文化接受度较高。

表5 学生学习兴趣和中华文化接受度前后测差异性分析

图9 学生学习兴趣和中华文化接受度前后测对比

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学习兴趣和中华文化接受度实验前后的变化,结果如上表所示。对照组前后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实验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由此可见,与VR的简单直接加入相比,基于语义波理论的VR文化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文化学习兴趣与中华文化接受度上具有显著作用。

3. 教学模式评价

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组开展问卷调查,回收40份有效问卷。数据结果通过了信效度检验,问卷质量理想。

学习者对各维度的评价情况如表6所示。

表6 各维度描述统计分析

对教学模式4个维度的评价中,最大值均为5,最小值为3.25,均值在4~5间,处于同意与非常同意之间,且数据分布较集中。学习者对这教学模式评价较高,认为VR沉浸体验与知识讲授的融合充分实现了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理想;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沉浸式多模态教学资源运用得当;教学活动丰富,教学环节衔接有序。

综上,通过测试、量表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教学模式的合理性、适用性得到了教学实践的验证。基于语义波理论的VR中华文化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中华文化接受度。学生总体上对该教学模式评价较好,认可度高。

五、讨 论

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语义波理论的VR多模态中华文化教学模式设计合理有效。这一教学模式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在其实际应用中,仍应注意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

(1)基于语义波理论的VR多模态文化教学模式优势分析

VR赋能的文化教学模式以技术为依托,强调多模态教学理念。本研究的教学模式设计将其与语义波理论结合,关注知识讲授与VR沉浸体验的有效衔接融合,助力中华文化教学创新,其优势具体体现在:

首先,传统资源与多模态VR资源融合互补,发挥技术优势。文化知识的打包通过传统教学资源实现,抽象文化知识的解包借助多模态VR教学资源实现。不同形式的资源互为补充,充分发挥了VR技术优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文化教学缺乏具身情境的问题,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文化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学模式设计将知识讲授环节与VR沉浸体验衔接,既包括VR沉浸体验等有助于文化知识具体化的解包环节,也包括知识呈现、对比分析、概括总结等有利于抽象归纳的知识打包环节。知识讲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呈现和“打包”,也能为VR多模态沉浸体验提供指导和补充;VR沉浸体验不仅是知识的“解包”,也为知识讲授环节的概念理解与体系构建提供支持。两大环节循环转换,相辅相成,衔接自然有效。

再次,基于语义波理论的教学模式利于促进学习者在语义的解包与打包过程中不断实现文化知识的有效积累(38)马晓雷,葛军,胡琼.线上线下混合式外语教学的有效实践模式探究[J].外语界,2021,(4).。文化知识点既包括抽象概念,又包括具体场景。以语义波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理解抽象概念,还能构建由易到难的知识结构体系,有助于在多重语义波的循环递进中实现中华文化知识的获取和积累。

(2)新教学模式的应用建议

这一新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避免一些问题,以充分发挥教学模式设计的优越性,实现中华文化教学效果最大化。

首先,多模态搭配应有效、适配、经济。该教学模式促进了传统语言模态、听觉、视觉模态与VR多模态的融合衔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多模态的搭配,实现有效、适配、经济的模态组合。张德禄提出将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作为模态选择和搭配的原则,强调选择模态时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前提,避免无效模态和会产生负效果的模态;强调最佳搭配(39)张德禄.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中国外语,2010,(3).;要求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模态搭配简单化。因此,VR沉浸体验不宜过多,避免增加额外负担(40)王雪琴.低龄学生汉字课的多模态教学设计[D].北京: 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在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应适量选取和适时应用,避免过多占用学生的认知资源。若过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可能会导致VR资源干扰教师知识讲授。虽然技术含量增加了,但会弱化甚至破坏教学效果,影响语义波的前进。

其次,应灵活调整教学模式。作为理想化模式,其实际运用并非一成不变。教学模式的关键不在于明确分工和严格限定,而在于融合协调。只要能够促成知识不断解包与重新打包的语义波动,实现文化理解与知识积累,就是有效的。教师可以灵活调整知识讲授与VR沉浸体验比例。例如,如果发现“知识呈现”环节的抽象文化知识学习目标尚未达到,可以适当延长教学流程,合理调整知识解包的教学活动。针对部分文化学习能力强、兴趣足的学生,可以在VR沉浸体验之余开展更多挑战性的文化思辨活动,进行文化知识的再打包。语义波波峰与波谷是文化知识传递方式转变的临界点,因而可以在转折前设置评价检测,评估教学效果,基于教学模式框架,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合理安排后续教学活动。

六、结 语

本研究立足多模态教学理念,发挥VR技术优势,基于语义波理论“抽象→具体→抽象”的知识转化过程,构建了“知识讲授→VR沉浸体验→知识讲授”的VR文化教学新模式。我们从教学目标、内容、资源、环节和活动4个维度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阐释。此外,选取案例具体阐述了教学模式的应用,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新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这一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及中华文化接受度,其适用性与科学性得到了教学实践验证,学习者总体评价较高。

据此,文章归纳了基于语义波理论的VR多模态文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并提出关注多模态搭配的有效、适配、经济,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调整等使用建议,以期改善目前VR中华文化教学中理论知识讲授和文化沉浸式体验脱节的问题,深化多模态技术与文化教学的融合,促进中华文化教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语义模态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语言与语义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识别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由单个模态构造对称简支梁的抗弯刚度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