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宁波制造业竞争力研究
2023-12-23章大雍王跃龙
□ 姜 玮 章大雍 王跃龙
| 研究背景
(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背景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要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继续下功夫”。宁波作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制造业是其根基所在,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建设任务,擘画了未来五年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深入研究、准确研判制造业发展现状,找出发展的优势、短板和差距, 对于宁波把握战略机遇、有效应对困难挑战,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制造业竞争力的内涵及研究框架
竞争力的概念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含义,竞争力的内涵也是动态的,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充实。而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其中,动力变革是底层逻辑,质量变革、效率变革是重要推动力。因此,对于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可从质量和效率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从制造业发展质量看,表现为制造业总体发展水平、行业内部结构以及市场竞争优势等方面对发展质量的推进。从制造业发展效率看,表现为技术升级、管理改进、规模扩张等方面对效率的提升。
基于此,本文从“质量”和“效率”两个维度对宁波制造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首先,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通过比较宁波和杭州制造业的结构效果指数以及竞争效果指数,对两地的发展质量进行量化。其次,引入全要素生产率①全要素生产率是用来衡量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有三个来源: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指标,通过构建基于DEA 方法的Malmquist 指数模型,对宁波和六个国内先进制造业城市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进行测度和比较,进而揭示宁波制造业在发展效率方面的优势和短板。
| 宁波制造业发展演进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基本形成以临港重化工业为龙头、以传统优势产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新增长点的产业体系。近年来,宁波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临港工业加快向“集群化、循环化、高端化”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加速由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
(一)工业生产实现飞跃
2022 年,宁波工业增加值为6681.7 亿元,比2002 年增长8.3 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5%,总量跃居全国城市第7 位。规模以上(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从2002 年的569.1 亿元增长到2022 年的4133.8 亿元,增长6.3 倍。
(二)企业效益稳步提升
在规上工业规模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同时,发展潜能不断夯实、社会贡献不断增强。2022 年末,宁波规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为2336.1 亿元,是2002 年的8.7倍;吸纳从业人员167.0 万人,是2002 年的2.2 倍;规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3.0 万元/人,是2002 年的4.9 倍。
(三)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宁波聚焦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持续推动制造业向“大优强”“绿新高”升级。2022 年,宁波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263.9 亿元、2756.1 亿元和1374.3 亿元,分别是2017 年的2.4 倍、1.7 倍和1.6 倍。
(四)创新动能持续增强
2022 年,宁波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为8102.5 亿元,是2002 年的33.7 倍;新产品产值率为33.3%,比2002 年提高21.3 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投入研发费用为599.3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14 家,年末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5337 家。
(五)领军企业日益增多
2022 年3 月,宁波入库纳统的规上工业企业首次突破一万家。2022 年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0 家,截至年末累计达83 家,稳居全国城市首位。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01家,累计达283 家,居全国城市第4 位。
| 宁波制造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作为浙江的“双子星”,近年来宁波与杭州积极唱好“双城记”,呈现错位协同、竞合共赢的发展局面。因此,宁波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发展必然与杭州产生复杂的竞争与协作关系。基于此,本部分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2012—2021 年间宁波和杭州制造业竞争力状况。
1.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构建。以浙江作为参照区域,将宁波(或杭州)规上制造业产值在2012—2021年间的变动分解为增长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计算公式为:
总增长(G)=增长分量(N)+结构分量(P)+竞争力分量(D)
式 中,Ei0、Eit、ei0、eit分 别为2012 年和2021 年浙江、宁波(或杭州)规上制造业各行业的工业总产值。
R=(Et-E0)/E0,为浙江规上制造业在2012—2021 年的总增长率。
Ri=(Eit-Ei0)/Ei0和ri=(rit-ri0)/ri0分别为浙江、宁波(或杭州)规上制造业中第i 行业在2012—2021年的总增长率。
宁波(或杭州)与浙江的相对增长率L 的计算公式为:L=W×U
式中Kj0=ej0/Ej0,Kjt=ejt/Ejt。
W 表示结构效果指数,U 表示竞争效果指数。如果G 值越大,且L>1,说明宁波(或杭州)增长快于浙江;若P 值越大,且W>1,说明宁波(或杭州)产业结构良好,快速增长的新兴产业占比较大;如D 值越大,且U>1,说明宁波(或杭州)制造业总体竞争力较为强劲。
2.制造业总体竞争力分析。根据偏离-份额分析,2012—2021年间宁波制造业相对增长率L 大于1,且高于杭州,说明宁波制造业发展速度快于杭州。宁波和杭州的增长分量表现相当,说明两地如果按照浙江制造业总增长率同比例增长,则增量水平差不多,但总偏离(P+D)宁波大于杭州,制造业结构和竞争力均具有相对优势。从结构效果指数(W)看,宁波为1.12,略高于杭州(1.05),说明2012—2021 年这十年间宁波持续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制造业转型升级效果优于杭州。
3.制造业细分行业竞争力分析。根据结构分量(P)和竞争力分量(D)两项指标的表现情况,将制造业行业中产值超300 亿元的14 个大类行业①将行业关联度较高的化学原料和石油加工归并为石化行业,纺织服装服饰和纺织业归并为纺织服装行业。进行聚类分析(表1)。
(1)电气机械、汽车等行业发展均衡。2012—2021 年间宁波的支柱产业电气机械、汽车制造业等发展势头良好,产业结构合理,竞争力较强。其中,汽车制造业总偏离为1917 亿元,在全市31 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排名第一。电气机械总偏离为857 亿元,居第2 位。
(2)石化、计算机通信等行业竞争力不强。近年来宁波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致力于产业链延伸拓展,石化等传统行业结构趋于合理,但随着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宁波石化行业竞争优势被削弱,发展速度明显低于浙江平均水平,竞争力分量(D)仅为-919 亿元。
(3)纺织服装行业结构失衡亟待升级。纺织服装是宁波发展历史悠久的传统支柱产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压力下,产业结构陷入“低端锁定”的困境,纺织业和纺织服装服饰两个行业的结构分量(P)为-605 亿元,在31 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居末位,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4)黑色金属行业劣势突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是主要行业中唯一结构分量(P)和竞争力分量(D)两项指标均为负的行业,随着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环保政策的深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发展步伐持续放缓。受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两方面因素拖累,行业发展整体景气度不高。总偏离(P+D)为-389 亿元。
(二)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制造业发展比较优势分析
为进一步剖析当前宁波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和短板所在,本部分采用基于DEA 方法的Malmquist 指数模型对宁波和六个国内先进制造业城市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进行测度和比较。
1.模型建立和指标选取。
(1)基于DEA 方法的Malmquist 指数模型构建。Malmquist 指数模型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变动和技术效率变动,其中,技术效率变动又包含纯技术效率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一般而言,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要素带来的生产效率改善,纯技术效率是指制度、管理、改革等因素带来的生产效率改善,规模效率是指行业(企业)规模经济带来的生产效率改善。
测度全要素生产率的Malmquist 指数模型可表示为:
根据对Malmquist 指数进行分解,EC 为技术效率指数,TC 为技术进步指数,技术效率指数(EC)又可进一步分解为规模效率指数和纯效率指数。当指数大于1 时,说明生产率呈增长趋势;指数小于1时,说明生产率呈下降趋势。
(2)参照城市及指标选取。本部分选取的六个国内先进制造业城市分别为深圳、苏州、无锡、杭州、青岛和合肥。选择的指标为2017—2021 年规上制造业工业总产值②以2017 年为基期,使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将工业总产值调整为可比值。青岛和合肥因工业总产值数据缺失,以营业收入指标代替。(Y)、平均用工人数(L)和固定资产净额(K),其中平均用工人数和固定资产净额为投入指标,工业总产值为产出指标。
2.制造业发展比较优势分析。从七个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①根据2017—2021 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计算几何平均。来看,2017—2021 年,苏州、宁波、无锡、杭州和深圳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正,宁波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仅低于苏州,在七个城市中居第2位。
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来看,深圳制造业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5.1%,在七个城市中居首位,宁波和杭州并列为第2 位;苏州、宁波、无锡制造业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4.3% 和3.5%,在七个城市中居前3 位。由此可见,宁波制造业技术进步、转型升级、管理机制等方面在七个城市中居前列,但对标深圳、苏州等制造业先进城市,仍存在一定短板。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先进制造业“领跑者”,七个城市的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均为正增长,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已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驱动力。技术效率的两个分项指标中,规模效率指标表现较差,多个地区规模效率年均增长率为负增长,制造业发达城市往往是要素高度集聚的地区,随着要素的不断积累聚集,规模扩张未能充分转化为增长优势,这种过度集聚反而造成资源配置的错位、经济效率的下降。
3.制造业细分行业发展特征分析。根据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情况,将制造业行业中产值超300 亿元的14 个大类行业②将行业关联度较高的化学原料和石油加工归并为石化行业,纺织服装服饰和纺织业归并为纺织服装行业。进行聚类分析。
(1)技术进步成为行业共识。2017—2021 年,14 个大类行业的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均为正,说明近年来,宁波制造业企业将推进技术进步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成为制造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共同路径。
(2)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推进。2017—2021 年,有7 个行业纯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不为正,说明在现有市场条件下,这些行业的管理机制尚不完善,还未能转化成推动行业发展的强大动能,有些甚至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进一步深化管理机制改革,释放改革红利刻不容缓。
(3)规模效率递减问题凸显。2017—2021 年,有9 个行业规模效率为负,而宁波制造业规模效率年均增长率仅为零增长。一般而言,在行业(企业)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时,往往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增,而随着要素的高度集聚,如果不能实现资源的充分有效配置,反而会导致规模效率的损失。近年来,制造业在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后,逐渐步入行业趋于饱和且充分竞争的市场状态,低层次的规模扩张、要素集聚难以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的驱动力。比如:汽车制造业在经历多年的高速发展阶段,2017 年达到顶峰,之后几年增速大幅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资源过度集聚和行业同质竞争反而造成效率损失(表2)。
表2 2017—2021年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分解聚类表
| 宁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聚焦资源保障,筑牢生产要素根基
1.科学分配资源用地。建议进一步完善“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探索评价对象从工业企业向工业区块(园区)拓展,加快推动园区整合归并、企业入园升级。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建立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机制,依法依规实施用地、用能、用水、排污、金融、税费、财政等差异化政策,合理分配资源用地。
2.扎实推进金融服务。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聚焦重大战略、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加大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长期资金支持。加大企业上市推进力度,提升资本市场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能力。持续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不断降低融资成本,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提高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和覆盖面。
3.全力保障用工需求。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零工市场建设。积极拓宽用工渠道,搭建招工平台,稳定就业主体,扩大就业容量。继续优化人才引进扶持政策,完善区域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引进高科技人才的竞争力。
(二)聚焦供需矛盾,促进经济统筹发展
1.倡导供给侧资源有效配置。针对要素过度集聚、效率损失的问题,要提升供给体系与生活需求的适配性,形成供给与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供给侧的质量、效率、结构变革,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以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市场,为推动产业重组提供系统性的制度及政策支持,引导供给侧产能减量和结构调整,进一步适应需求侧的结构升级,实现产能过剩行业再平衡和转型发展。
2.推进需求侧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链接枢纽,通过激发市场活力,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双向平衡,不断提升实体经济质量效益。努力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由成本、价格优势为主,向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优势转变,巩固和拓展产品竞争新优势。
(三)聚焦项目短板,推动产业稳步提升
1.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部分行业处于技术落后、产能低下、利润微薄的困境,已严重制约企业发展,走向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要突出政府管理服务职能,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速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持纵向加快进军高端市场和横向加快拓展产品线的方针,从制造业向生产型服务业延伸,建立新的持续的利润增长点。
2.坚持技术创新促发展。鼓励企业组建研发创新机构,加大研发投入,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实施传统制造业行业重点技术攻关,突破一批行业“卡脖子”关键技术。推进产业创新综合体的能力建设,提升为传统制造业、小微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工业设计、检验检疫等的服务水平。
3.提升石化行业竞争力。加大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绿色石化国家级产业集群建设。实施产业链龙头企业产业协同创新和本地化配套对接活动,加速产业链企业组建,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推进产业链关键环节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摸清市场需求和行业特点,发挥石化产业链及区域优势,通过错位竞争和差异化发展,形成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
4.调整汽车行业新布局。高水平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聚焦整车引领,加强统筹规划,充分发挥投资关键性作用,强化全产业链“双招双引”,壮大产业规模和竞争力。聚焦全链升级,加快推动制造变智造、低端变高端、产品变品牌,加速推动全行业向新能源化、智能化转型。聚焦核心技术,锚定主攻方向、建强科创平台、畅通转化渠道,以技术飞跃引领能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