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城市群经济竞合关系研究

2023-12-23张维伟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3年9期
关键词:竞合城市群长三角

□ 张维伟

2018 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紧密协同、共建共享,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蹄疾步稳。随着长三角城市间联系日益紧密,要素流动愈加频繁,探讨长三角城市经济竞争和合作关系,对引导区域良性竞争、以更高水平嵌入全球产业链体系、在更高起点上推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城市间经济竞合的内涵意义

(一)经济竞合是城市与其他城市间在经济领域的一种交互关系

城市作为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是各种要素流通的枢纽,是产业和企业的运行载体。城市通过选择发展战略,与其他城市开展“竞争”“合作”或“竞争合作”,尽可能多汇集信息、技术、人才等稀缺资源,以实现城市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竞合”是城市与其他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互关系的一种,本文重点探讨城市间的经济竞合关系。

(二)经济竞合是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和战略选择

传统城市间的经济关系往往强调对抗和争夺,竞合则是将竞争和合作结合,城市间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竞争,并在某些领域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竞合的基础是竞争,城市应意识到在资源、科技等方面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差距,从而激发竞争动力;竞合的关键是合作,城市应摒弃零和思维,通过合作实现共赢;竞合的核心是互补,不同城市在产业特点、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竞合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实现共同发展。

(三)经济竞合是动态的、变化的博弈关系

竞合不是“竞争”与“合作”的简单组合,而是动态博弈的关系。一是竞合态势是不断变化的,一些城市在某个时期具有竞争优势,但其他城市可能通过创新、政策调整等赢得竞争主动。二是城市需要根据自身实际及其他城市动向,不断调整发展战略,保持自身的竞争地位。三是城市间没有永远的竞争,也没有永远的合作,合作与竞争的紧密程度随着不同阶段现实情况不断变化。

(四)经济竞合是增强城市群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竞合在城市群内表现为群内城市间竞争资源,同时又互相合作、功能互补,以不降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竞争力为前提,在提升个体城市竞争力的同时又增强整个城市群的竞争力。城市群开展竞合,一方面,能优化内部城市分工合作,推动区域以更高水平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体系;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区域整体形象,吸引更多的企业、人才、资金流入。

|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概况

(一)长三角城市群基本情况

长三角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和我国第一大城市群,包括1个直辖市(上海)、3 个副省级城市(南京、杭州、宁波)和37 个地级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22 年,长三角地区以全国16.7%的人口创造全国24.1%的经济总量,构筑了支撑全国经济大盘的强劲增长极。

从人口规模来看,主要呈“橄榄型”分布,大城市和中等城市数量较多。按照城区常住人口规模分级,目前长三角地区共有1 个超大城市(上海)、2 个特大城市(南京、杭州)、16 个大城市、17 个中等城市以及5 个小城市(表1)。从经济总量来看,2022 年长三角41 城GDP 全部越过“千亿线”,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其中,有8 个GDP 超万亿元城市。

表1 长三角城市常住人口规模对比

(二)城市间经济发展基础的异同

从经济规模、区位条件、科技创新能力来看,长三角41 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基础存在差异。一是经济规模方面,安徽除合肥外,其余城市经济实力相对落后,经济总量均在5000 亿元以下。沪苏浙城市经济实力越强,对资金、人才的吸引力就越大,对安徽各市虹吸效应也越明显。二是区位条件方面,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与上海靠近的城市如苏州、南通、嘉兴等,在承接上海产业转移、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优势,而安徽城市离上海相对较远,承接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有限。三是科教资源方面,长三角地区各城市间科教资源分布不均。上海、南京、合肥、杭州等科教资源丰富,上海拥有的“985”“211”高校数量仅次于北京;南京本科高校数量占江苏省的43.6%;合肥是全国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和五座重大科学装置。与此同时,苏州、宁波等经济强市及苏北、皖北、浙江其他城市科教实力相对不足。

(三)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效

创新协同发展方面,2021 年长三角地区研发经费投入达8368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为3.01%,已实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25 年达到3% 以上的发展目标;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71.18 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截至2022 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1.37万公里,其中高铁6704.4公里、占全国高铁总里程的六分之一,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二的日本、第三的西班牙高铁里程总和,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间基本实现城际客运高频次1 小时至1.5 小时快速通达。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方面,截至2022 年底,长三角“一网通办”应用于140 项政务服务事项或场景,实现身份证、驾驶证等37 类高频电子证照共享互认。长三角区域跨省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直接结算制度覆盖41 城超1.5 万家医疗机构,累计结算约1300 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36 亿元。

| 长三角城市经济竞合的现状格局

(一)产业发展规划的异同

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心区重点布局总部经济、研发设计、高端制造等产业链环节,大力发展创新经济、服务经济;苏北、浙西南、皖北和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大健康、医药产业、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及配套产业。

(二)产业发展状况比较

为进一步分析长三角41 城产业发展现状,本文首先采用区位熵测度41 城各个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其次运用产业竞合关系指数来测度城市间的竞合强度。

1.长三角41 城各行业专业化水平度量。区位熵反映了某地区某一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若区位熵大于1,表明该产业在此地区专业水平高于全国,是此地区的优势产业。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ij指i 地区j 行业增加值,Qi指i 地区总产值;Xj指全区域j 行业增加值,Q 指全区域总产值(本文使用全国数据作为全区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对长三角41 城2018—2021 年各行业专业化指数进行计算,结果如下(表2):

表2 2021年长三角优势行业统计表

一是苏皖农林牧渔业专业化水平相对较高。2021 年,长三角共有17 个城市农林牧渔业为优势行业。其中,江苏苏北5 市作为粮食主产区优势明显;浙江只有舟山的农林牧渔业是优势行业;安徽皖北5 市(宿州、亳州、阜阳、蚌埠、淮南)、皖西的六安农林牧渔业专业化水平较高,区位熵分别达到2.33、1.87、1.98、1.86、1.40、1.80。

二是长三角工业优势明显、城市间竞争最为激烈。2021 年,长三角共有30 个城市工业为优势行业。其中,江苏12 市(除南京外)、浙江9 市(除杭州、丽水外)、安徽9 市。表明长三角地区工业专业化水平较高,同时也提示若不在竞争基础上开展产业合作、垂直化分工,势必会造成产业、项目的重复建设。与2018 年相比,41 城中有32个城市的工业区位熵出现下降,其中合肥、蚌埠、阜阳和六安4 市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工业退出优势行业。

三是建筑业、批发零售业等传统优势行业发展具有一定延续,竞争较为激烈。2018—2021 年,长三角地区传统优势行业如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展现了在全国范围内所具有的持续性竞争力。2021 年长三角41 城中,分别有25 个城市建筑业为优势行业、26 个城市批发零售业为优势行业。

四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加速发力,专业化水平快速提升。2021 年,共有18 个城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优势行业。与2018 年相比,优势行业城市增加14 个,增量列第2 位(第一位是房地产业),其中有13 个城市在安徽。南京、连云港、合肥等城市受道路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营业性客运量增势较快等因素拉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区位熵提升较快。

五是非传统优势城市住宿和餐饮业“后来居上”,竞争愈加激烈。2021 年,共有25 个城市住宿和餐饮业为优势行业。与2018 年相比,徐州、盐城、合肥等非传统热门旅游城市快速发展,带动住宿和餐饮业成为优势行业;而无锡、苏州、舟山住宿和餐饮业区位熵持续下降,退出优势行业。

六是苏浙城市金融业发展较快,助力实体经济发展。2021 年,长三角共有10 个城市的金融业为优势行业。其中上海金融业区位熵达到2.34,列41 城首位。2021 年,长三角共有上海、杭州、南京、无锡等14 个城市存贷款规模超过了2 万亿元;舟山、连云港等8 个城市存贷比超过1,信贷有力服务了实体经济。受此带动,无锡、常州、镇江、湖州和台州等5 个城市的金融业发展较快,新增为优势行业。

七是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房地产业快速发展。2021 年,长三角共有27 个城市房地产业为优势行业,包括上海、江苏10 市(除无锡、常州、镇江外)、浙江6 市、安徽10 市。近几年,长三角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带动各地房地产业专业化程度大幅提升,与2018年相比,优势行业城市增加18 个,是所有行业中增加最多的。

八是其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21 年,仅有上海、南京、杭州、丽水、合肥、黄山等6 个城市其他服务业是优势行业;与2018 年相比,扬州、温州、亳州退出优势行业。有27 个城市区位熵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舟山、宿州分别从2018 年的0.83、0.99 下降至2021 年的0.6、0.79,下降幅度达27.5%、20.5%。

2.长三角41城竞合关系分析。产业竞合关系指数基于两地分行业增加值比重差距进行计算,竞合关系指数越大,意味着两地产业结构差异越大,互补性越强;数值越小,意味着两地产业结构差异越小,竞争越大。根据数值正负和大小,将竞合关系指数区分为4 种类型:强互补合作型(≥0.5)、一般互补型([0,0.5))、一般竞争型([-0.5,0))和强竞争型(≤-0.5)。经计算,2021 年长三角41 城的820 对比较关系中,有192 对强互补合作关系、123 对一般互补关系、176 对一般竞争关系,而剩余329 对为强竞争关系。

一是上海,与南京、杭州因优势行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相近,所以是一般竞争型关系,而与其余38 个城市均为互补合作型。二是江苏,苏南5 市和南通与杭州、宁波、嘉兴在工业、批零、金融和房地产业等行业竞争较为激烈,是竞争型关系;而苏北5 市主要与上海、合肥、温州等城市形成互补关系。三是浙江,杭州、温州、金华的优势产业结构偏轻,所以与徐州、马鞍山等产业结构偏重的城市形成强互补关系;嘉兴、舟山的优势行业集中在工业、建筑业,而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等行业优势相对较弱,与上海、合肥等形成互补合作关系,与南通、宁波等城市形成竞争关系。四是安徽,16 个城市全部与上海形成强互补关系,且互补指数均排名前50。合肥与上海、无锡、徐州、南通等城市形成互补关系。

| 长三角城市间经济竞合存在的问题

(一)竞争多于合作

在长三角41 城820 对城市竞合关系中,只有10 对城市的产业相似系数低于0.9(但均高于0.85),属于典型的竞争型产业关系,竞争多于合作。比如,无锡与宁波、常州与芜湖、安庆与舟山等等,相似系数已接近于1,产业结构趋同。梳理41 个城市的“十四五”规划,发现所有城市均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热门领域,相似度较高。一些发达城市低配产业,既挤压了中小城市的产业发展空间,也使大城市功能难以提升。

(二)都市圈内外城市合作有待加强

目前,长三角有六大都市圈,分别是上海、杭州、南京、合肥、苏锡常和宁波都市圈。产业分工合作存在从都市圈中心逐渐向外传递的特征,圈内城市间多是产业内分工,而与圈外15 城多是开展产业间分工,合作范围和层级有限,使得圈外15 城融入产业分工体系进程略缓。

(三)重硬件轻软件

一方面,软资源共建共享能级还需进一步提升。虽然国家统计局已印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统计监测制度(试行)》,但行业管理信息系统条块分割,三省一市省级层面“信息孤岛”普遍存在,城市间信息数据共享利用依然困难。另一方面,公共资源共享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公共资源和重要政策相对集中于大城市,“极化”明显,如2022 年上海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3.8万元,为宁杭的2 倍、苏北的3 倍、皖北的4 倍以上。

(四)竞合水平偏低导致国际竞争力不强

与其他世界级城市群相比,长三角41 城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还有差距。长三角人均GDP 按2022年全年平均汇率折算约为1.82 万美元,为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中最低,仅是其他五大城市群2017 年时人均GDP 平均值的1/3 左右。从产出效益看,长三角单位土地面积地区生产总值为1203 万美元,仅为2017 年时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的1/8、英国中南部城市群的1/4。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而发达国家已达到40%,2022 年长三角发明专利数仅占授权专利数的15.9%,比2018 年下降了5 个百分点。

| 影响长三角城市竞合的原因分析

(一)发展本地经济、提升地区综合实力

城市的发展目标是集聚、吸收和利用各种资源和文明要素,以实现本地经济高速或高质量增长。为最大程度发展本地区经济,各地对经济支撑能力强、有潜力的行业,往往都采取鼓励发展的政策。但一方面,容易导致各城市产业同构、产业体系大而全,无法形成差异化分工。另一方面,造成各城市在项目、资金招引方面竞争激烈的情况。

(二)中高端产业处于集聚发展阶段

从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方面看,目前长三角地区产业中,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还处于集聚发展阶段,还没有进入分散转移阶段,对于这些产业,各城市间还存在发展竞争,如多地在布局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而且,苏浙皖三省各城市主要是面向上海接受辐射带动,均在强化与上海的合作,积极承接上海产业转移,三地之间的合作不足,承接上海产业转移也使得产业结构有趋同倾向。

(三)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偏弱

目前长三角六大都市圈中心城市,除上海外,其余5 市在带动圈内其他城市经济发展的方式上相对偏少、效果相对较小。杭州、南京、合肥作为各自都市圈的中心城市,2022年杭州人口密度分别为衢州、黄山的2.8 倍、5.4 倍,人均GDP分别为衢州、黄山的1.7 倍、2 倍;南京人口密度分别是扬州、镇江的2.1 倍、1.7 倍,人均GDP 分别比扬州、镇江高出15.2%、14.7%;合肥人口密度分别为六安、滁州的3 倍、2.8 倍,人均GDP 分别是六安、滁州的2.8 倍、1.4 倍。表明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人口虹吸效应较为明显,但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偏弱。

(四)一体化体制机制尚待完善

一方面,尚未建立起统一的要素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并不顺畅,人才向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集聚趋势明显,部分产业向周边城市转移,面临着缺乏技术人才和熟练产业工人的制约。2018—2022 年长三角常住人口增长近1160 万,其中近五成在沪宁杭合。另一方面,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制度协同水平还有待提升,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待遇的跨区域互认还不够。

| 构建长三角良性竞合关系的几点思考

(一)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基础,形成纵向分工协作格局

长三角不同城市确立相近的主导产业并不意味着竞争加剧,可以通过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垂直分工,引导各地结合自身禀赋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确定在产业链中的定位,深化纵向合作,变“同业竞争”为“协作共赢”。重点推动上海、苏州等城市优化生产性服务业供给,支持研发、设计、采购分销、运营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专业化发展;充分发挥其他城市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推动终端产品专业化制造。

(二)以密切城市合作为重点,鼓励都市圈内外结对

鼓励圈内城市与圈外城市探索开展结对合作,使制造业分工突破都市圈范围,有效辐射带动周边城市以及远离都市圈的城市发展。积极推动宁马宁滁、“一岭六县”等省际毗邻地区深度合作,化省际边缘为区域性中心。推动沪苏浙皖之间建立更加多元化的产业联系,打破所有地区围绕上海开展分工合作的状况。

(三)以建立统一规则制度为抓手,推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

制度建立方面,重点围绕技术、信息、数据等要素,加快建立规则统一的制度体系。探索增减挂钩和增存挂钩的节余指标在长三角三省一市范围内调剂。人才交流方面,加强人力资源协作,实行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继续教育证书等互认互准制度,推广“星期天工程师”等弹性引才模式。信用体系方面,依托长三角大数据建设,进一步建立三省一市整体层面的跨区域信用体系共享互认机制。

(四)以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为目标,加强政策协同

一方面,着力推进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跨区域共享以及就业、养老等待遇跨区域互认,着力解决非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享有同等基本公共服务待遇、异地认证、异地社保养老等问题。另一方面,鼓励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合肥等大城市通过人力技术及资金支持、定向援助、对口支援等形式,帮助中小城市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竞合城市群长三角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银行理财子公司:开辟大资管竞合之道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不作为的过失竞合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