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小棒 让数学课堂“玩”出精彩

2023-12-21☉胥

小学生 2023年24期
关键词:小棒数量概念

☉胥 梅

在数学课堂上,对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的探究,不能让学生机械记忆知识,而是要顺应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在寓教于乐中启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力。[1]小棒作为低年级数学最简单的教具,既直观又便捷。巧用小棒来辅助数学教学,能够引领学生从操作小棒中建立数的概念、认识算理与算法、感知数学空间观念、提升数学综合能力,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一、利用小棒,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具的应用,便于学生直观体认数学,感受数学信息。数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对数的认识,通过小棒的形象化、直观性操作方法,能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2]举例来讲,对于“0 ~9”数的大小比较问题,很多学生能够快速读出数字,但对数的大小关系却存在思维阻碍。为什么?学生只是流畅背下了“0 ~9”这几个数,并未深切体认各个数字所代表的数学意义。通过引入小棒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去摆小棒,去操作每个数字所代表的小棒数量。“3”代表3 根小棒;“9”代表9 根小棒。通过直观地比较,“9”的小棒数量多于“3”的小棒数量,所以得到“9>3”。同样道理,对于任意的“0 ~9”的数,都可以借助于小棒来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对于“8”与“9”谁大谁小?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说一说,为什么“8<9”。很快,学生从摆小棒中发现,“9”有9 根小棒,“8”有8 根小棒,“9”比“8”多一根小棒,所以“9>8”,或者说“8<9”,两者所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

同样,小棒的辅助教学,为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理解数学语言的逻辑关系创造了条件。在学习“6”的分解时,对于一个数,可以表示为哪几个数的和?我先让学生利用小棒,摆出“6”,然后,对“6”根小棒进行分配,左边可以分“1”根,剩下的为“5”根;可以将左边分为“2”根,剩下的为“4”根……以此类推,对“6”的分解,可以有好几种方法。最初,学生在分小棒时,思维上是混乱的、随意的。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左边“1”根开始,逐步变为“5”根,从而得到“不重复、不遗漏”的学习目标,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无序”到“有序”的数学思想。由此,我们再逐步延伸“8”的分解,鼓励学生利用上述思路,动手体验一下,对“8”的分解有几种。

对数的概念及数的认识,随着数字的逐渐增大,学生也感到疑难。如“13”这个数,很多学生将“13”看作是“1”和“3”。当小棒的数量超过9 以后,满十进一,将十根小棒看作“10”,可以利用扎成一捆的方式,让学生感受“10”代表10 根小棒,一扎小棒,代表“10”。对于“13”,就可以看作一扎小棒,再加“3”根小棒,学生就能够跳出前面的认知错误,对“13”中的“1”,代表的是一扎小棒,即“10”根,对于个位的“3”,表示的是3 根,让学生慢慢理解“数位”的意义,对“13”的理解也更深刻。同样道理,再看“17”,其中的“1”表示为一扎小棒,即10根,个位的“7”代表7 根,“17”表示为有17 根小棒。

二、利用小棒,帮助学生明晰数学算理

在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除了认识数、理解数量关系,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算理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对小棒的利用,可以避免学生单一性、枯燥性的计算。[3]如对“凑十法”的学习。小棒让学生认识有意义的数,通过自己动手,来强化学生对数学关系的演绎过程。对于“9 加几”进行计算时,很多学生利用数小棒的方式,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地加,机械计算出结果。对“凑十法”的分析,我们要让学生理解“9 与1”相加后得到“10”,让学生能够快速通过扎成一捆的方式,找到“凑十法”诀窍。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将“9”与“1”进行相加?除了“9”与“1”外,还有哪些数可以凑成“10”?显然,有“2”与“8”“3”与“7”“4”与“6”“5”与“5”。因此,在进行数学加法运算的教学时,可以用“凑十法”来帮助学生快速计算,增强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在低年级数学中,对两个数的和,满十进位的理解,很多学生搞不懂。加法运算,很多学生习惯于数数、扳指头、摆小棒来计算。如对于20 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15 +8 如何计算?看到这样的题目,学生会伸出手指头,从15 开始,向后数8 个数,得到23。这种算法不错,但是效率很低。“满十进一”,要让学生从加法中认识“进位”的规则。我们先让学生摆出15 根小棒,再摆出8 根小棒,然后让学生观察两堆小棒的关系,在8 根小棒中找出5 根,将这5 根与左边的15 根小棒组合在一起。数一数,左边的小棒有多少根?学生通过计算得到“20”根,因为“15”与“5”相加,正好为“20”。再观察右边的小棒,还剩下多少根,由“8”根减去“5”根,剩下“3”根。左边为“20”根,右边为“3”根,两者求和正好为“23”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实体验了从15到20 的演示过程,也从中明白了:利用“凑十法”,可以简化计算,提高计算效率。更重要的是,在“凑十法”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摆小棒,理解了“满十进1”的算理。

在数学解题中,往往有好多种解法,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开动脑筋,寻找不同的解法。例如,将小棒摆出“14 +7=1”的样式,让学生思考,如何移动一根小棒,使等号两边相等呢?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在头脑中快速思考各种计算的可能性,究竟是动“竖”棒还是“横”棒? 14 和7 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改变运算符号会有什么不同呢?以此来锻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又例如,在学习“23 - 9”时,对于该题的计算,可以采用列算式方式,也可以利用摆小棒方式,让学生认识“借位”减法的算理。先在左边摆出23 根小棒,然后,数出9 根,将之移到右边,看左边剩下的小棒数量是多少。另一种算法,观察23,直接用3 来减9,显然是不够减,这时,我们向十位借“1”,即“一捆”为十根,与个位的3 构成“13”根,利用“13”减去“9”,得到4,再与十位上剩下的“1”相加,得到“14”根。由此,让学生从摆小棒中理解“个位不够减时,可以向十位借1”的算理,为后续多位数减法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利用小棒,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在数学中,空间观念是重要内容。从观察实物形状,到对几何图形的抽象认识,最常见的有认识几何体、了解三视图、展开图等。对于低年级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可以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活动来渗透。[4]如认识“图形”时,我们利用小棒来摆放不同的几何图形。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想摆出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如果摆放两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通过动手摆放,让学生体认三角形是由“三条边”构成,即三根小棒。接着,逐渐增加难度,对于两个三角形,请同学思考,能否用最少的小棒来摆出?如果单独摆放一个三角形,所用的小棒数量较多,要想减少小棒数量,就需要学生能够尝试“共用一条边”的方式。由此,学生从中发现了窍门,对三角形的本质意义理解更深刻,也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感知力。

在学生初次认识平面图形时,很多学生在脑海中无法构建直观的平面图形,导致对图形的认识出现错误。如对于“平行四边形”,一些学生会将之与“正方形”的概念混淆。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正方形也有四条边,学生会认为,只要是四条边就是正方形。事实上,我们让学生用小棒来摆图形,由于小棒的长度都相等,导致平行四边形与正方形具有相似性。抓住这一点,我们通过变换小棒长度,让学生把握“正方形”的四条边是相等的,在结构上是方方正正的,而平行四边形,可以是方方正正的,也可以是“扁”形的。两者进行比较,增进学生对其区别的认识。

四、利用小棒,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兴趣

数学不仅仅是对于“数字”的研究,更是一门将“数”转化为“能”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建立最初的“数学”概念时,所接触的究竟是数学思维、数学概念,还是表面的“数字计算”,对于学生未来的思维逻辑建立至关重要。[5]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数学必须要从培养数学兴趣开始。一方面,兴趣的培养方式要贴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需求,以游戏和互动的形式、欢快和紧凑的氛围,让小学生能够快速活跃大脑、集中精力;另一方面,将数学逻辑思维的概念巧妙融合于看似简单的小棒中,让学生能够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理解数字的奥妙,学会变被动为主动地去“玩数学”。

例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电子面板上显示的“1、2、3、4、5、6、7、8、9、0”,每一个数字基本都有不同数量的小棒组成,在认识数字的初级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小棒尝试摆出这些数字,并比一比谁摆得又快又好。学生可以像摆积木一样来摆数字,在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对数字的书写方式、结构形式有一个快速熟悉的过程,也能建立最初的“数”与“量”的概念,认识到当数字越复杂,所用的小棒就越多,“多”即是数量“大”。当学生学会了基本的数数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记住每个数字所需要的小棒数量。教师给学生规定时长,要求学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记住每个数字所使用的小棒数量,然后提问下列问题:“使用了两根小棒的数字是哪个?”“使用了七根小棒的数字呢?”“哪个数字用的小棒最多?”“数字‘6’用了几根小棒?还有哪些数字跟自己所用小棒的数量是一致的?”……让学生通过快速抢答来回答问题。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十分考验学生耐心、细心、果断的品质,也能够让学生在快问快答中快速积累学习自信,提升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同时,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要与品德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从低阶数学的学习中就树立起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很多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前就有了充分的学习经验,但同时也养成了很多看似“勤奋”实则有害的学习习惯。例如,一些学生上课的时候无法集中精力,觉得课下可以问家长、同学;有的学生喜欢将老师讲的都记下来,却只顾着记录,不注意好好听……这些习惯都是本末倒置的,尤其是对于数学这种注重思考和自主逻辑构建的学科而言,一味死读书所产生的后果是难以挽回的。

另外,在数学的学习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数理不扎实、马虎等问题。数学的研究讲求的是严谨性。因此,小学数学的兴趣培养也要从乐于“自查”“自省”“慎独”中着手来进行。教师可以在“记忆数字中小棒数量”的环节中融入“专注课堂学习”的概念,记忆数字的过程中必须集中精力从各个角度记好,一旦计时结束,就不可以再返回去查看。以此让学生理解扎实打基础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记数字的过程是不能重复的,就如同课堂学习的过程,如果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那么就会错失最新鲜的知识和最宝贵的学习时机,课后不得不花费成倍的努力去弥补。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不仅要竖起耳朵、开动脑筋,紧跟老师的思路和步伐,同时还要敢于开口、善于提问,及时将自己的不理解表达出来。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知识漏洞成为后期学习的隐患,另一方面也能让大家一起来解答疑惑、增进知识。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小棒的灵活运用,让学生从真实的动手体验中,认识数学、掌握算理、发展空间观念,增强数学想象力、创造力。

猜你喜欢

小棒数量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统一数量再比较
一起数小棒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巧移小棒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头发的数量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