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动手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培养

2023-12-21☉许

小学生 2023年24期
关键词:动手美术小学生

☉许 晨

小学教育教学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教育阶段,老师不但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育,还要注意训练他们的动手技能,以全面适应他们的知识需要。学校美育课程是素质教育下的一项重点科目,它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动手能力是小学阶段必备的能力之一。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应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是有效教学的内在动因。所以,教师应重视营造轻松愉快的教育氛围。如,在美育课程上,艺术教育的特色是指导孩子展开思考,给他们提供发散的情节思路,在课程内容上应根据课程的不同,在语言方面多使用励志语言。语言增加学生的思维活力,教学时可以表现学生的优秀作品。以《七彩靠垫》的教学为例,教师教学的重点是训练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综合思考后,用自己最喜爱的图形和色彩设计靠垫。作为学生生活中最常用的家具物品,老师亲自动手设计会使学生觉得特别的新奇,学生们也乐于投入课堂练习。教师要向学生提问“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有什么区别?”“设计靠垫的形状、图案和颜色要注意什么?”“你喜欢什么花纹图案?你打算怎么搭配颜色?”这个时候,学生会积极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和教师一起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想象力,让其用美术的方式展示出来,使学生在兴趣探究的过程中自由求知,并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1]。老师也可采取物品展示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陈列物品,这样便于学生理解新内容,由老师引导他们联系已有的内容,加以创新。例如,在《生活日用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日用品的造型和用途,并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联想进行装饰,使之生动有趣。学生通过联想装饰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猜猜这是什么(谁)”的小游戏。美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猜物品的小游戏,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进而最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艺术教育源于日常生活。然而,许多学校却不能意识到这一点。老师们可通过创造教学情景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动手兴趣,也可使用自己的语言创设教学情景。例如,在《留住春天》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提问“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有些学生可能会说“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的树叶会变绿,花儿也开了”,还有同学会说“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可以穿漂亮的花裙子”……学生发言后,老师问:“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留住春天呢?我们能把春天画下来吗?”老师要不断地指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

二、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动手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首先要在思想上提高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科学对待美术教学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辩证关系,经常总结以往美术教学活动中成功或失败的教训,结合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美术教学的现状,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学校还应适当增加美术课时长,优化升级美术课程体系,提高动手能力在美术教学目标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加强美术课堂的学科管理,端正美术教学态度,促进小学生美术学习的意识形成,增强小学生美术学习的内在动力。此外,教师还应通过讲座或艺术主题的探究交流,帮助小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艺术学习观,加速小学生艺术学习态度从敷衍到认真努力的转变,探索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扩大小学生动机的作用,促进其美术技能的提高[2]。在学校绘画课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发散学生的思维,并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如此就可以保证学生在想象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从而进一步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如,可以采取引导学习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利用绘画中的自然景物和绘画对象来制作和比较绘画对象,可以显著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日常的绘画课程中,老师可以对学生的简笔画、水彩画或者蜡笔画进行相应的绘制和上色处理。教师要照顾好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提高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很多小学生在初接触绘画的时候,并不了解绘画的实际意义,在初学习绘画课程时也仅仅学会了绘画的基本理论,学习了一些绘画技巧,另外,因为部分教师对美育缺乏关注,认为学校的美术教育是基本课程,不拓展美育课程,使他们不能形成科学的美育观念。基于这种情况,小学美术教师要不断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小学美术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做一些事情来扩大他们对艺术的认识,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教学内容,向他们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佳作,指导他们鉴赏与阅读[3]。观看优美的作品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使他们有创作欲。例如,在设计题材的课程上,教师应该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美设计的画面,包括水立方、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使学生享受审美感受,然后,可以介绍自己的作品和他们讨论分享,使他们了解到自己也可以参与艺术创作。最后,老师可以选取班上孩子的作品为观察对象,与他们共同讨论,这样可以启发他们的创作。

三、挖掘身边的资源,从生活找灵感,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具有现实意义的课堂开始延伸到课外。走出课堂,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在美术学习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教师带学生走出教室,吸入新鲜空气,观察逼真的鸟兽、虫、树木、小草,体会一些东西的立体表现形式,这样有利于他们在作画中充实头脑,创作出更写实、颜色更丰富的作品。例如,在《画树叶》的教学中,我们并没有多媒体的表现,而是直接将小朋友们带出课堂,老师教小朋友找各种各样的叶子:树木的叶子、小草的叶子、花卉的叶子,然后让他们仔细观察树叶的样子,比较各种叶子的颜色,让他们体会真正的树叶的造型、质感、构图、色彩,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回到教室后,他们可以通过观察收集的叶子颜色来画树叶,并且能够运用不同的线条来表达叶子的特征,训练他们的观察力和造型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真挚情感。

对于熟悉的事物,学生往往最感兴趣,因为这样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增强他们上课复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参加教学活动的兴趣。而身边的事情也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陶行知主张在生活中教导学生,利用生活调动学生求知的愿望,并强调以日常生活为课堂。所以,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事情作为课堂。例如,利用校园周围的社会文化场馆作现场课堂。教师还可以带领小学生去参观美术馆、文化宫等地方,让学生通过欣赏这些地方,陶冶情操,进而不断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另外,教师还要积极使用小学生喜欢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多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多鼓励他们,提高他们自信心。例如,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都很喜欢动漫,教师就可以选择小学生喜欢的动漫作为题材,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推荐一些富含文化底蕴的动漫题材让学生观看,进而促进他们更加热爱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教学情境,选择适合学生的视角,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活动当中,进而不断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自己进行构思、绘画,制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动画主题[4]。

四、开设手工课程,通过实践开拓学生动手能力

要实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目标,除了讲解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这也是教师必须给学生安排手工制作任务的原因,让学生围绕主题独立创作,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手工制作的主题丰富多样,给学生提供了强烈的学习体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师在布置手工作业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手工作业合理化、科学化,尽可能使主题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同时,他们也可以采取奖励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手工作业,老师要进行科学客观的美术评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加强[5]。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较少,对于单一的课堂书本教育无法很好地进入课堂讲解当中,因此,教师要组织一些关于教学的实践活动。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遵循传统的课本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美术动手能力的发展,学习兴趣逐渐降低,会影响学习的进程和学生的积极性。近年来,课堂开发的活动越来越广泛,也开设了很多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从多方面丰富学生学习的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把这些课外活动逐步渗透到各个年级段。在现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年龄小,所以要让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这对学生美术的启发和学习也很有帮助。将学习课程拓展到生活中,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还必须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和日常学习的氛围,加强日常的学习氛围,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五、实施激励评价,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交流互评

艺术作品的评价是艺术作品完成后不可或缺的环节。不管是多么著名的作品,当他完成之后,都会有很多的专业人士对其进行评价。作者接受这些评价之后,会重新观察自己的作品,进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达到更高的境界。小学美术教学中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但在运用这种方式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评价机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考虑到他们的心智还不完全成熟,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还不能进行全面的评价,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的心智不断成熟,就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或者相互评价的方式。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对作品提出更合理的评价,指出作品的优点和缺点,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改进作品[6]。评价是对学生艺术态度、过程和效果的总结,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效果的检查和判断。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肯定、激励、表扬、客观”的学生学习评价指导方针,对教师在学生美术学习中培养能力的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增强评价激励的方法和途径。首先,教师必须从“师爱”的角度来界定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评价,并将评价作为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举措。其次,要明确学生心理情绪的重现性,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动手意识给予必要的鼓励,通过发展性客观评价学生的美术动手能力。最后,结合美术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主题明确、趣味性强的实践活动,从参与性、技巧性、艺术性等方面积极评价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展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小学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形成综合能力,这对小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小学美术教学中包含很多的文化元素、审美元素等,这需要小学美术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内容,让小学生能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并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动手动脑的教学活动,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动手美术小学生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创意美术
动手画一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动手演示找错因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