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与优化

2023-12-21☉徐

小学生 2023年2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小学生游戏

☉徐 丽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进行数学学习时要求学生必须要保持专注,但小学生正处在好动的时期,很难对学习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而数学教学内容本身又具有一定的枯燥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方式也会让数学课程显得枯燥乏味,从而使学生无法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达不到预期效果,无法达成学习目标。而游戏作为一种现代化娱乐方式,对小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学习。

一、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价值

(一)理论知识具象化

在对数学进行探究时会发现,多数的数学原理和定理是由细节问题引出的,随后数学家利用各种推理和演算,反复地对这一过程进行核验,从而得出一个新的结论。而游戏教学法就是把晦涩的数学教学内容通过数学游戏转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数学知识,利用游戏的娱乐性来缓解数学学习的枯燥,让学生在游戏参与中掌握老师传授的教学知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解[1]。

(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提升学生将现实问题用相关数学知识进行解决的能力,将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

(三)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游戏教学法就是将原本较为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的过程,借助游戏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能够对数学的运算方法等理论知识进行掌握,并理解数学的专业术语,让学生能对数学知识点产生发散性的联想,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性思维。数学学习难度较高,很多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需要提升,利用游戏将数学问题具体化、模型化、实际化能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

数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差异化比较明显,因此,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是教师的重要目标。而数学游戏的灵活之处在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设置,因此,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用游戏来满足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尽可能覆盖到每一个学生。

(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环节,不仅能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在认知与感观等方面进行提高。教育游戏中的故事大多都非常贴近现实生活,或者说源于现实生活,可以使学生轻松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让学生学以致用。由于教育游戏中通常会包含图形、文字、声音等元素,因此,这样生动形象的教育,可以让学生的身心都受到教育和启迪,帮助学生培养出更综合的能力[2]。

二、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原则

(一)针对性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数学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到数学知识,让教师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对数学游戏进行设计和选择时,要与教学内容和课后习题紧密结合,通过与课程要求、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相结合,设计适合小学生参与的数学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互动来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二)趣味性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数学游戏,是为了缓解数学课堂本身的枯燥乏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创造小学生日常较为常见的情景,通过与现实相结合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进行游戏设计时,教师可多融入图片、音频等元素,让游戏更富有趣味性[3]。

(三)全面性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要明确教学目标,不是为了教会一部分人,而是要将全班的学生都教会。因此,在进行教学时,要多鼓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引导他们参与到游戏之中,不能仅仅对学习能力强、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进行关注。对于较为腼腆的学生,教师要多对他们进行鼓励,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游戏中,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的性格变得开朗,在游戏中受到快乐的感染,综合提升学生的素质。

(四)实践性

由于数学游戏需要学生亲身参与,因此在参与过程中,学生要多思考、多动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通过思考,利用学习的数学知识对游戏问题进行解决,学生不仅收获了数学知识,还能获得较强的正反馈,获得较强的学习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对游戏中的问题进行复盘分析,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4]。

(五)严肃性

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一旦陷入游戏的状态中,可能会忽略掉时间和学习任务,甚至会大吵大闹,从而影响到整个课堂的秩序。因此,教师在进行游戏时,应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特点,游戏规则应简单明了、操作性较强,让每个小学生都能轻易地进行游戏。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对秩序做好管理,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的引导,确保整个游戏能够有序进行,完美达到教学目的。

三、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游戏应用现状

(一)教师对游戏的教育意义缺乏认识

在现阶段,部分学校招聘了较为年轻的数学教师,这些教师普遍接受了近些年的素质教育理念,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较为深刻,选择在课堂中引入数学游戏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样做让原本较为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轻松愉悦,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但一些教师对于数学游戏引入课堂浮于表面,只是利用了游戏的娱乐性来活跃课堂气氛,并未将游戏与数学课程相结合,没有发挥出数学游戏的功能,未能发挥辅助教学作用。

(二)教师对游戏设计缺乏创新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发展,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复杂,抽象性和概念性较强,虽然采用游戏能让课程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但由于教师在游戏形式上不思变更,没有对游戏设计进行创新,以致在重复的游戏中,学生逐渐失去了兴趣和好奇心,对于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再渴望探索,甚至可能会产生厌学的情况,导致教师的教学目标无法达到预期。

(三)教师的角色不够清晰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应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和研究。但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代表教师放手不管,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没有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学和游戏过程中没有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耽误了课程的推进,降低了课堂的效率,而对于存在困惑的学生也没有及时进行引导和教学,让数学游戏失去了帮助学生学习的意义。

(四)教师对游戏把控较弱

在数学课堂中引入数学游戏是为了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提升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究性。因此,合理引入游戏,才能发挥出游戏该有的作用。但部分教师对于游戏的把控较弱,在课堂中没有对游戏的时长进行把握,时间太长或太短,都会消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放在学习上,无法达成教学目标。

四、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优化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态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能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游戏能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数学态度。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较为压抑枯燥的氛围会导致学生产生孤独感和挫败感,而挫败感的增加和缺乏成就感会导致学生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暴自弃。小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阶段。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比直接掌握知识更为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以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在未来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

(二)游戏是数学内容获得的有效方法

在游戏中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也会慢慢地塑造学生的性格。由于小学生处在对于新鲜事物非常好奇的阶段,通过吸引学生参与游戏,能让学生在无形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而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也会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探究。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交流和探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数学教学课堂氛围变得和谐融洽,使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提升情感和知识。

(三)通过游戏培养数学思维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扮演演讲者,而学生只需要听教师讲解即可,不能对教师进行提问,课堂氛围严肃且枯燥,难以吸引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小学生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对于课堂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维持,枯燥乏味的课堂会使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传统教学模式压制得发挥不出来。

而利用游戏辅助数学教学,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合理的游戏,能有效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同时,教师和同学在游戏中的鼓励也会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游戏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也能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教师在游戏结束后,要对学生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及游戏过程进行分享,让学生不仅掌握了扎实的数学知识,也提高了综合能力。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引导学生依靠现有的知识进行创新应用,解决在游戏中面临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游戏联系实际生活

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入数学游戏,就需对数学游戏进行设计,让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联系,从而最大化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小学生普遍对大人的生活较为憧憬,而买菜又是小学生随父母上街时经常会遇到的事件,教师就可以以买菜为情景,创建出游戏,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来模拟买菜的过程。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也让学生有了较高的参与热情。将数学知识反映到生活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在每一组的学生进行表演后,可以让其他同学对其进行打分,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游戏的竞争性,增加学生的自豪感,让学生不仅能体会到游戏的快乐,学习到相应的数学知识点,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塑造了更好的性格。

(五)保证游戏环节的体验性

游戏教学拥有的优势就是提高学生的体验感。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要结合各种资源,引导学生参与到游戏之中,让学生通过对游戏的参与,体验依靠自身能力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促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很重要,通过游戏的最终目的实现程度,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五、结语

数学游戏是一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迎合小学生的性格和思维特点进行教学的新型教学手段。游戏可以吸引小学生的关注,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等,同时,游戏也能让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快,避免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和恐惧心理。在游戏中,设计合理的现实情节,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现实之中,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对于日常生活的帮助,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从而帮助学生锻炼数学的学习思维,为学生在初中、高中及大学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小学生游戏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爆笑游戏
我是小学生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