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康复护理对肠造口新生儿家属造口照护技能、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2023-12-20兖锐王红利高峰魏瑞红陈思妤
兖锐 王红利 高峰 魏瑞红 陈思妤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护理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郑州 450000
肠造口术是通过尽早恢复肠道功能和血液供应,挽救肛肠先天性畸形、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坏死合并休克,以及腹腔感染等危重急腹症新生儿的有效术式[1-2],也是新生儿肠道分期手术的重要过渡时期。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皮肤屏障功能不健全,加之患儿家属造口照护知识水平较低,术后易出现肠造口回缩、脱垂,以及造口周围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后期造口还纳术的实施和预后结局。因此,做好肠造口新生儿的康复护理,对改善新生儿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评价整体康复护理应用于肠造口新生儿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01—2022-12在我院行肠造口的80例新生患儿。纳入标准:(1)均为足月顺产分娩的新生儿,符合肠造口术相关指征且为首次手术。(2)家属知情且签订同意书。(3)术后病情稳定,身体机能正常。排除标准:(1)住院及随访期间死亡患儿。(2)存在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先天性疾病的患儿。(3)对造口袋等用品过敏的皮肤病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每组40例。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肠造口康复护理:(1)严密观察造口肠管的血液循环,警惕发生缺血坏死。(2)注意造口排便情况,根据造口大小裁剪造口袋底盘,使其与造口吻合良好并妥善固定。排便后按无菌原则将造口及其周围皮肤用温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待局部皮肤干燥后,涂抹防漏膏,采用3M敷贴并及时更换敷料。(3)向患儿家属讲解并现场展示造口的护理方法、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指导家属练习1~2次,再次告知各步骤注意事项,并纠正其错误方法。(4)出院时给家属发放造口护理手册,保留家属的有效联系方式。出院后通过电话定期回访,请家属注意观察新生儿腹部状态、造口排便情况等,嘱其定期复诊。观察组实施肠造口整体康复护理:(1)组建以科室护士长为组长垂直管理,由有良好临床解决问题和沟通协调能力、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 5名N3级护士参与的整体造口康复护理小组。设置1名联络员负责组内及科室工作沟通。当工作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配合组长组织会诊,尽快解决。干预前所有护士均接受为期一周的造口专科培训,熟练掌握护理知识和技能后方可入组。每个患儿入院后均分配一名责任护士,实施一对一专科护理,并建立肠造口档案。(2)优化造口康复护理干预,每次更换造口袋时,使用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量表(neonatal skin risk assessment scale,NSRAS)[3]评估皮肤风险,至少1次/d。充分考虑相关粘胶产品的透气性、拉伸性、舒适度、柔软度,尽量减少使用化学成分强及含药物的皮肤用品,减少造口袋更换频次。造口袋封闭时,在肠管周围涂抹防漏膏前,用棉棒将造口护理粉均匀涂抹在造口周围皮肤上,并喷涂3M皮肤保护膜。将造口袋由上而下粘贴在造口处,用手轻压造口袋。仔细检查造口袋与造口粘贴处是否有缝隙。应在患儿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安静状态下,喂养0.5~1 h后更换造口袋。更换前准备好奶嘴、摇铃等安抚玩具,以避免患儿哭闹等。配合营养师结合患儿病史并依据耐受情况制定专用配方乳,尽早开始肠内营养支持,以改善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3-4]。(3)术后患儿住院护理期间,加强对其家属的康复教育,提高其照护技能。每天告知家属患儿的实际情况,指导家属与患儿进行简单交流和亲密接触。出院前 2~3 d,采用集中式健康教育方式讲解前期发现的重点问题,包括更换造口袋与皮肤的基础护理方法。由责任护士操作、 演示,并制作成视频等供家属重复观看,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待家属具备更换造口袋及识别造口并发症的能力后,方可出院。(4)患儿出院后采用微信、QQ视频等延续康复健康教育,强化患儿家属掌握更换造口袋操作、观察造口和排便的正确方法。告知家属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便于及时识别并发症。嘱家属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造口袋,避免劣质造口袋损害患儿。不定期在群内发送与造口管理相关的知识及视频,家属可随时学习最新的护理方法,在日常护理中出现的问题,也可及时在群内提问,由护士给予专业解答[5-6]。2组均护理至患儿出院并随访3个月。
1.3观察项目及疗效评判标准(1)家属照护技能: 参考有关文献自行设计《肠造口新生儿家庭照护中技能考核项目表》, 由专职人员对患儿家属现场进行理论与模拟实践考核,内容包括喂养、造口袋更换、造口皮肤管理、并发症识别及预防等造口照护技能。每项考核满分为 100 分,≥80分为掌握度良好,<80分掌握度不佳。(2)造口相关并发症:造口出血、肠管坏死、狭窄、感染等。(3)采用自制工作满意度评价量表,评价家属新生儿肠造口康复护理工作满意度:设置服务态度、技能操作、健康教育水平、沟通能力等4项,每项分值0~25分,总分100分。<60分为不满意,60~79分为一般,80~90分为基本满意,≥90分为满意。满意度包含满意和基本满意。
2 结果
2.1新生儿的基线资料2组新生儿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新生儿的基线资料比较
2.2新生儿家属各项造口照护技能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各项造口照护技能掌握度良好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新生儿家属各项造口照护技能掌握度良好率比较[n(%)]
2.3新生儿造口相关并发症观察组新生儿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新生儿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4家属对新生儿肠造口康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家属对新生儿肠造口康复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家属对新生儿肠造口康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小儿肠造口术以新生儿时期最为常见,由于新生儿原发疾病严重,且通常需行二次手术,导致术后康复进程缓慢、康复难度较大。整体康复护理是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根据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和康复需求,制定系统性、个体化的康复护理计划,以达到提高治疗和康复效果的一种科学干预方案。
本研究针对肠造口新生儿皮肤娇嫩、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配合度差等特点,以及出院后家属缺乏造口照护的知识和经验等,实施整体康复护理干预。通过动态皮肤风险评估,利用造口凝胶牢固粘贴于造口周围的皮肤,有效保持造口周围皮肤的清爽、干净,极大减轻了排泄物对皮肤的刺激[6]。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加强院内对新生儿家属的造口术康复教育;通过院外微信群为其提供持续康复护理指导,强化持续家属照护对预后的重要性。激发了患儿家属学习肠造口照护知识及技能的兴趣,并熟练掌握造口肠造口照护技能。结果显示,与常规康复护理比较,对新生儿肠造口实施整体康复护理,能优化患儿家属的各项造口照护技能,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风险,有利于提升新生儿肠造口的护理质量和家属新生儿肠造口康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充分体现了整体康复护理的人文关怀理念和优质康复服务核心。
目前临床对肠造口新生儿群体的研究较少[7],新生儿肠造口专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延续护理等相关干预尚处于探索阶段;加之本研究纳入样本量少,且大多为急诊造口术,随访时间有限,各项量表评分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稳定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结果的偏倚。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不断完善随访及循证支持等研究系统,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参考。
综上所述,对肠造口的新生儿实施整体康复护理,能提升其家属的造口照护技能,降低新生儿造口相关并发症风险,患儿家属对肠造口康复护理的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