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术期麻醉复苏护理联合保温干预应用于老年择期全麻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3-12-20李鑫支慧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苏醒围术根治术

李鑫 支慧

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郑州 450003

我国已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30余年,目前正进入高位平台期[1]。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全麻能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而确保手术顺利完成[2]。由于老年患者重要器官的储备功能下降,体温调节能力衰退,全麻时由于受药物刺激、皮肤消毒、低温冲洗液冲洗、手术时间过长等多种因素影响,可导致患者在麻醉期发生低体温,进而引发药物代谢速度下降、凝血功能异常,以及患者苏醒时间延长等[3],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加强全麻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麻醉复苏护理和保温干预,对保证手术效果和改善患者苏醒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分析,以探讨围术期麻醉复苏护理联合保温干预应用于老年择期全麻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01—2023-01在我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行择期全麻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年龄≥60岁,符合择期全身麻醉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相关指征。(2)BMI 18.5~29.0 kg/m2,ASA分级Ⅰ~Ⅲ级。术前体温正常,无感染性疾病。(3)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方案及用药相同,并由同一组医生顺利完成手术。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以及有外周神经病变、慢性疼痛病史、凝血功能异常者。(2)存在认知及交流障碍等无法配合研究者。(3)对相关麻醉药物过敏或中途退出研究者。研究共纳入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80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麻醉复苏护理组(对照组)和麻醉复苏护理联合保温干预组(观察组),各40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照组在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麻醉苏醒复苏护理:(1)术前1天进行访视,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麻醉及手术过程,说明相关注意事项,提高其认知水平,缓解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术中保持手术室温度23℃~25℃。应用棉被覆盖患者非手术区域。预先将术中所用的消毒液、预先术区冲洗液、静脉输注液应用恒温箱加热至37 ℃左右备用。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变化。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2)术后将患者送至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取侧卧或去枕平卧位,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固定引流管。严密监测患者SBP、DBP、HR生命体征。配合医生适时进行血气分析,及时发现患者因麻醉药物残留引发的通气不足、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遵医嘱规范应用血管活性或镇静类药物[4]。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保温干预:(1)患者进入手术室前30 min将手术室温度调节至22℃~25℃,湿度为40%~60%。利用暖风机或电热毯对手术台进行加热。(2)麻醉前将呼吸机湿化温度调整至37 ℃左右。采用气管导管接湿热交换器,确保呼吸道中的湿度、温度恒定。建立人工气腹前,将CO2加温气至37 ℃左右。术中若需输注库存血或血液制品,应使用复温仪复温至37℃后输注。(3)患者进入手术室途中应用棉被将其身体严密包裹。入室前将保温毯预热15~20 min,温度调节为38℃左右。入室后覆盖在患者的非手术区域。术中将患者两侧下肢绑定血液循环泵加压,帮助静脉回流并保暖[5-6],使用温热盐水纱布覆盖非手术区的肠管。(4)手术结束前30 min将PACU的室温调整至25℃,确保患者进入PACU时温度适宜。患者进入PACU途中仍需将其身体用棉被严密包裹。进入PACU后继续监测患者的体温,适时调整保温毯温度,直至其离开复苏室[7-8]。

1.3观察指标(1)围术期体温: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30 min(T1)、手术结束时(T2)、手术结束后30 min时(T3)的核心温度。(2)术前及苏醒期的生命体征:SBP、DBP、HR指标。(3)苏醒质量:麻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4)术前及术后第1 天的应激指标: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AD)、血清皮质醇(Cor)。(5)围术期低体温(体温<36 ℃)、躁动、寒战、感染发生率。躁动评价标准:患者苏醒后有强烈挣扎或拔管行为,需要强力制止记0分。苏醒后情绪激动,有挣扎或拔管行为,需要制止记1分。苏醒后有情绪波动,经劝导后有所缓解记2分。苏醒后情绪稳定,未发生躁动记3分。0~1分为发生躁动。寒战评价标准:无寒战症状为0级。患者面部、颈部出现轻微抽动为1 级。头部、上肢肌肉发生成组抖动为2 级。全身出现大群肌肉抖动为3 级。1~3级记为发生寒战。

2 结果

2.1基线资料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2.2不同时间点的体温2组患者T0时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2组患者的体温均较T0时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体温比较

2.3血流动力学指标2组患者苏醒期的SBP、DBP、HR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SBP、DBP、HR水平比较

2.4应激反应指标2组患者术后第1天时的Cor、AD、NE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患者的Cor、AD、N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Cor、AD、NE水平比较

2.5苏醒质量观察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术后苏醒质量比较

2.6围术期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围术期低体温、躁动、寒战、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2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人体体温恒定是确保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正常进行的基础之一。老年患者基础代谢低,体内产热量明显减少,加之重要器官的储备功能不足,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围术期易发生低体温而导致骨骼肌节律性收缩,增加耗氧量和加重麻醉期间心脏负荷,对机体的凝血、代谢、循环等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还可引起麻醉苏醒延迟和术后寒战、躁动、感染等并发症和心脏不良事件风险,严重影响患者术后顺利康复[9-10]。

本研究针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范围较大、时间较长、麻醉对体温调节功能影响、机体热量重新分布、术中大量输注低体温液体,以及冲洗液温度交换等导致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11-12],适时调节手术室的室温,完善术中血液及其制品、麻醉及手术用品和器械的保温措施,加强患者身体的保温和麻醉复苏室中保温。通过与对照组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联合保温干预更利于有效维持患者体温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提升苏醒质量和降低围术期低体温、躁动、寒战、感染的发生率。其原因在于[13-14]:(1)维持患者从进手术室到离开PACU全程的体温恒定,可弥补老年患者基础代谢低,自身产热不足等缺陷。(2)抑制了低体温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程度,故可降低患者血浆中儿茶酚胺浓度和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风险。(3)加快了麻醉药物体内代谢速度,可保证体温调节系统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

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少,属于回顾性分析,并缺乏长期随访资料,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关于综合保温干预的具体作用机制和效果仍需进一步开展前瞻性、随机大样本和多中心研究予以证实。

综上所述,对择期行全麻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围术期实施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干预,能有效维持患者的体温和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并有利于提升苏醒质量和降低围术期低体温、躁动、寒战、感染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苏醒围术根治术
植物人也能苏醒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