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回应”让开放性游戏场资源建设走向课程化
--以“升班阶段游戏场地的变奏曲”班本课程资源建设为例
2023-12-20张华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幼教集团
文/张华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幼教集团
园所在深入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调适幼儿园活动空间布局和各种资源,创设了适宜且富有童趣的教育环境--开放性游戏场。开放性游戏场是支持幼儿自由、自主地进行多种游戏及活动的空间,显性的环境和游戏材料是游戏场的物质资源,游戏内容及师幼互动是游戏场的非物质资源,适宜多样的资源是支持幼儿游戏不断深入、促进幼儿多元发展的重要因素。丰富的资源、适宜的开放性游戏场,能充分满足幼儿多元发展及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有效支持生成课程的开展。开放性游戏场强调满足幼儿的内在需求,而幼儿的内在需求是实时变化的,是基于幼儿的经验不断生长的。游戏场资源建设要支持生成课程的开展,就必然要走向课程化,这里的课程化更加强调人文精神的创建和对幼儿的个性发展的尊重。
通过解读多个实践案例,我们发现教师实施“倾听-回应”可以有效做到跟随幼儿实际需求进行游戏资源建设,能有效推进开放性游戏场资源建设的课程化。下面就以“升班阶段游戏场地的变奏曲”班本课程的跟进为例,介绍教师通过实施“倾听-回应”让开放性游戏场资源建设走向课程化的具体做法。
一、有效“倾听”解密幼儿内在需求,启动开放性游戏场资源建设
倾听是理解的前提与基础。对于幼儿自主游戏中的观察者--教师来说,有效倾听是了解和发现幼儿的重要途径。有效倾听强调教师要保持一定的耐心,用多种感官参与,并让幼儿感受到被信任和尊重,同时还要及时对倾听到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捕捉有价值的兴趣点。中一班的“升班阶段游戏场地的变奏曲”初阶段活动的发起,就来自一次散步中教师的有效倾听。
幼儿H:我们快要放暑假了,暑假过后,我姐姐就升级了,她就上小学三年级了。我们也要升级了。
幼儿G:这么快吗?我们现在是中一班,是要升级到中二班吗?
幼儿H:不对,我们应该是从中班升级到大班。
幼儿M:我们是从中一班升级成大一班,我哥哥之前是从中二班就升级到大二班了。
幼儿G:我们是不是就升级到楼上的大班那里?
幼儿M:是的,我们楼上就是大班,我上次下雨天去楼上散步看到的。
幼儿G:楼上的大班好像跟我们的班级一样吧!
幼儿H:应该不一样吧,大班哥哥姐姐在三楼,我们在二楼。
幼儿M:我哥哥上过大班,他马上就可以上一年级了,一年级不在幼儿园上学。
幼儿H:一年级在哪里上学?对了,他们是在前面的大的学校里。
幼儿G:嗯,我们先上过大班才能去大的学校上一年级。
……
教师倾听到这段对话后展开了思考,发现幼儿当下的内在需求主要是想了解中班过后如何升级,并对升入大班后的活动室有一探究竟的欲望。在解密幼儿的需求之后,教师进行了分析讨论,决定支持幼儿自主想办法获得答案,大部分幼儿选择询问哥哥姐姐或爸爸妈妈的方法。基于他们对大班活动室的好奇,教师则支持幼儿分组去参观大班活动室,并在参观过程中持续倾听幼儿的交流,进一步探寻满足幼儿需求的支持策略。
第一组:
幼儿D:这个椅子和桌子跟我们的不一样哎!
幼儿K:这好像是小学生用的桌子和椅子,桌子有个抽屉,可以放小学生的书包。
幼儿S:他们的签到表上有名字和数字,这个数字有点多好像不是我们的学号吧。
幼儿K:三个数字里还有两个点点,有点像这钟上的时间。
幼儿S:对的,我们也有这个钟,可是他们还有一个圆圆的钟,这个钟我不会认。
……
第二组:
幼儿H:他们的教室跟我们一样,这里有卫生间,这里有个门,中间有一个高高的方形柱子。
幼儿G:有点不一样,他们的床不是放在一起的。
幼儿F:他们的图书柜里有好多自己画的书。
幼儿L:我们到大班也能做这些书,他们这个磁铁的游戏材料好多哦!
幼儿H:我感觉大班还是挺有意思的,他们用的笔也比我们的多。
……
第三组:
幼儿Y:大班要上三楼,感觉好高呀。
幼儿M:他们走道里有好多乐器,我们来试试(空灵鼓、竖琴、风铃音束等)。
幼儿Y:这鼓和竖琴我们户外音乐区也有的,没有这个(风铃音束),这个声音好好听!
幼儿Q:我们要是升到大班是在哪个教室?
幼儿N:我们是中一班,应该就直接升到大一班了。
幼儿Q:大一班在哪里?
幼儿N:是不是我们教室上面那个房子,我们去看看。
幼儿Q:怎么里面好多东西,这里没有大班哥哥姐姐呀!(园所是新建园,上一年度没有招齐四个班,所以空出一个班级,作为临时仓库使用。)
幼儿N:老师,这是不是我们的大班,这里有这么多东西怎么办?
老师:是的,我们上大班了就在这个教室,你们有什么想法?
幼儿M:让大家都来看看,一起想办法吧!
幼儿F:我们可以自己设计一下,等上大班了我们就这样布置一下。
幼儿M:可是我们需要很多东西吧,有点难!
……
通过倾听,教师了解了幼儿不断变化的需求,并及时提供资源支持幼儿持续进行探索和游戏。当大部分幼儿对设计大班的教室感兴趣时,教师结合实际需要扩大了游戏场地,将班级建构区一起纳入现在的开放性游戏场。同时,师幼合力完善周边资源的储备,共同收集了纸盒、纸板、积木、纸杯、吸管、环扣、塑料草板等资源,开启了建构“我们的大班”的活动,并及时调整了周边的游戏资源,启动了与游戏进程相匹配的资源建设。随着幼儿游戏的深入,这里除了建构区一整套七百多个单件的清水积木之外,先后增加了六十多个纸杯、三十几块纸盒积木、八九条长木板、六十多根彩色吸管和吸管连接器等二十几种几百余件材料。
图1 “我们的大班”游戏计划
图2 建构现场
这个阶段,教师实施有效倾听解密了幼儿的实际需求,对接现实场景,推动幼儿生成建构游戏“我的大班”,并及时调整游戏资源,支持幼儿游戏的深入开展。
二、适宜“回应”支持幼儿经验生长,持续推进开放性游戏场资源建设
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实施“倾听”和“回应”,多数都是相伴相随的。在多样性的幼儿游戏中要真正做到有效回应,需重点考量教师在资源方面的支持,因为幼儿只有有机会与材料充分互动,才能更好地获得经验生长。适宜有效的回应能够做到长线化推进幼儿游戏内容、持续时间及游戏中探索与学习的深度,让幼儿瞬间的兴趣逐渐生发成支持他们不断探索发展的课程。
中一班的幼儿在建构“我们的大班”过程中,对自己建构的“新班级”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师通过拍摄视频、照片等方式进行记录,伴随着暑假的来临,这个活动也暂告一段落。秋季开学后,幼儿带着期待进入了三楼大一班的空教室,他们找出之前的图纸和教师拍摄的内容,通过讨论列出资源清单,共同对整个活动室进行布局和布置。在布置期间,整个教室都成为幼儿积极工作的“游戏场”,如何调整各个区域布局、如何丰富和分配各个区域的资源,成为幼儿当下讨论和实践的热点。从中班的游戏到大班的实际行动,幼儿获得了自己创设生活场的真实体验,同时也衍生出更有意义的班本课程。
通过几天的时间,幼儿细致地对各个区域的空间和材料做了调整,保留了原有的开放性游戏场地,投放了假期中收集的一些小石头、饮料瓶盖、纸杯、吸管等材料。但是,一连几天这里都没有幼儿活动,就在教师准备引导幼儿讨论调整这个区域的时候,在靠近南侧窗户阅读区中活动的幼儿对话引发了教师的思考。
幼儿H:从窗户看下去幼儿园好大呀!
幼儿G:因为我们的班级到了三楼,能看到更多的东西了。
幼儿Q:我都能看到那边的小山坡了呢!
幼儿G:我还看到了山坡那边的水池,沙池被山坡挡住了。
幼儿H:再往这边看,是运动滑梯、表演区。
幼儿G:也能看到大门呢。
图3 班级环创资源清单(部分)
图4 幼儿实地调整新教室布局
幼儿H:我们幼儿园又大又漂亮。
幼儿Q:我们的楼房是最高的,在第三层,真好,能看到幼儿园很多地方。
幼儿K:可惜我们之前搭建的“我们的大班”,看不出来在三楼。
幼儿H:那我们再搭建一次,搭三层楼房,再把教室搭出来。
幼儿G:我们能不能搭建一个“我们的幼儿园”呢?
幼儿Q:要是搭建三层楼就在建构区就行了,搭建幼儿园建构区好像不够放下水池、沙池、滑梯、索道吧?
幼儿H:我们就先搭三层楼的教室吧!谁和我一起去做计划?
幼儿Q、幼儿K:我去。
……
看着几个幼儿跑到建构区开始边讨论边做计划,教师再次去倾听他们的交流,随后调整补充资源,添加了幼儿可能会用到的毛线、纸筒、长板、小拼插玩具和小积木等十几样材料。教师将课程资源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呈现,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发挥课程资源的价值。在游戏中,幼儿开始用纸杯围起院墙搭建“幼儿园”,把纸板交叉重叠起来做“教室”、用积木搭建“滑梯”、用石头堆起“水池”……过程中,他们先后遇到了“用纸杯建墙不稳固”“楼梯上下不畅通”“户外场地不够大”等问题,教师通过倾听引导幼儿在游戏后进行分享和交流,逐步调整、补充各种幼儿需要的游戏资源,持续支持幼儿建构游戏的开展。
图5 建构现场
图6 “我们的幼儿园”作品一角
在持续跟进中,游戏场资源建设随着幼儿游戏进展不断丰富,例如当幼儿想要做幼儿园周边的马路时,之前环境创设留下的黑色KT板的边条也被收集投放到资源箱中,这次被幼儿充分利用起来。整个游戏,不仅发展幼儿的建构技能,同时还支持他们在“发现不同材料的特性”“对材料进行融合使用”“养成分工合作意识”“用不同表征符号对计划进行修改”等方面获得丰富的经验。
三、循环“倾听-回应”,在情境指向中优化开放性游戏场资源建设
在游戏中实施倾听和回应,是具备一定的情境指向的,不同情境中的倾听和回应,一定是基于当下实际的。倾听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合理筛选有价值的资源,及时生发课程。回应中,教师要根据幼儿当下需求,选择适宜的支持方式,并及时采取行动。
“升班阶段游戏场地的变奏曲”第三阶段的推进,在幼儿用一周多时间建构了他们觉得比较满意的“我们的幼儿园”后,教师又倾听到幼儿提及“我们幼儿园的周边有小学、筑梦小镇和京东社区”的话题。这次教师并没有像之前那样直接引导幼儿交流讨论社区的建筑、布局和需要的资源,而是让幼儿自己利用周末和家人一起周边游,再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想法。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小任务,但是幼儿收获却非常多,他们发现了“筑梦小镇”中桥的不同构造,发现小区有三个不同的大门,发现周边有不同的停车场等等。这样的回应打开了幼儿探索周边的兴趣,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灵活利用资源的意识,大部分时间教师对资源的挖掘和利用都着眼于园内或可以收集的物质资源上,常常忽视对周边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的利用。通过这样的周边游,幼儿的“我们的社区”建构计划中多了很多教师没有想到的因素,比如有地上、地下和楼顶停车场,有地势高低不同的马路和建筑,还有晚上才能看到的路边景观彩灯等。在持续两周的游戏中,幼儿对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开放,在游戏中开始出现一物多用的现象。
“升班阶段游戏场地的变奏曲”这个班本课程案例,记录了从中班的期末升到大班期初这个阶段中,幼儿在班级开放性游戏场活动的全过程,这期间教师循环利用“倾听-回应”的路径,调整、补充游戏场资源,推动了幼儿感兴趣的“我们的大班”“我们的幼儿园”“我们的社区”等具有渐进特点的建构游戏的深入开展,对幼儿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了系统且有力的支持。盘点周边资源的建设过程,我们发现教师的“倾听-回应”一直渗透在班本课程进行中,虽然倾听后的思考会有所不同,回应的策略也需要灵活调整。
图7 “我们的社区”游戏计划
图8 “我们的社区”作品一角
四、拓展“倾听-回应”,促进开放性游戏场资源建设走向课程化
回顾“升班阶段游戏场地的变奏曲”中教师实施“倾听-回应”的过程,我们基于实践进行反思,发现跟随幼儿生成活动做好资源建设,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幼儿活动进展,同时还要积极思考,适时回应,即便如此,有时也难免出现“跟不上”幼儿节奏的现象。在园本教研中“倾听”教师的心声后,园所管理层对如何通过“倾听-回应”来支持教师,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课程资源库的动态管理要求课程资源与课程活动紧密结合,随着课程活动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要随之增加或更新到资源库的动态管理中,这样才能使课程资源库的内容和功能及时满足课程实施和幼儿学习的需要。对应课程资源库动态管理的要求,园内通过多次观摩和教研,开始优化原有园本课程资源库和班级课程资源库建设,尝试通过建设和使用班级“资源小站”来提升课程资源的动态性和适宜性。支持中大班幼儿通过师幼审议,征用室内外空余的角落,建设流通的“资源小站”,引导幼儿开展“我是游戏资源管理小队员”的活动,支持他们自主进行游戏材料的收集、管理和使用。小班则班级间两两结对,教师讨论、交流、引导幼儿共同实施班级“资源小站”建设。
创设班级“资源小站”后,幼儿每天都可以收集生活或自然中的资源放入收集站,然后在下周一以小组轮流的形式进行资源整理和投放。每周负责资源投放的小队员都由值日小队长自主进行招募,并伴随常规活动的正常开展。在实践中,幼儿可以把“资源小站”的资源根据需求投放到各个区域,也可以把区域中当下不需要的资源回收。在幼儿各种资源需求获得多元化满足的基础上,培养他们有目的、有计划做事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这样的举措,顺理成章地将资源管理变成促进幼儿发展的“课程”,进一步加快了开放性游戏场资源建设走向课程化的步伐。
“倾听-回应”是支持幼儿游戏深入开展的策略,也是跟随幼儿实际需求进行资源建设的有效途径,我们将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倾听-回应”,推进开放性游戏场资源建设课程化的实施路径,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