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综合探究活动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路径与实践
--以中班“探秘地铁”活动为例

2023-12-20张奕江苏省徐州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幼儿100 2023年44期
关键词:探秘环节探究

文/张奕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由关注知识向关注生活与经验转变,由关注物质向关注互动转变,由关注学什么向关注怎么学转变。这些转变都意味着我们关注到了幼儿,关注到了幼儿学习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灵活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和适宜的教育方式”。由于幼儿已有经验和能力水平的限制,很多时候的学习都仅仅停留在表面,无法凭一己之力解决所有问题,需要教师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支持。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应该运用怎样的组织形式帮助幼儿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开展深度学习,是我们一直需要思考和研究的方向。

综合探究活动是需要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围绕幼儿感兴趣的探究项目,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交流分享、多元表征等方式完成学习过程的一种活动形式。在综合探究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探索一个项目的整个过程,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主题的实施以及最终探究结果的评价等环节。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坚持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让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富有个性、创造性地发展。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这给我们开展综合探究活动提供了明确的理论和实践依据。通过开展综合探究活动,能够促进幼儿更加全面且深入地开展学习。基于中班幼儿对地铁的兴趣,我园尝试以综合探究活动的形式开展活动,阐述推进的全过程。

“探秘地铁”探究活动路径模型

一、探究活动准备阶段

1.确立项目:课程缘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一环节是综合探究活动的起始环节。教师根据大部分幼儿感兴趣的某一话题确定探究主题,明确探究活动的起点,确定探究活动的方向。

建构区中幼儿正在搭建地铁,并在里面开展相关角色游戏。教师通过观察和对个别幼儿访谈,发现了幼儿的兴趣,于是教师决定和幼儿一起开展“探秘地铁”这一综合探究活动。

2.系统思考:可行性分析。

在确定探究主题后,教师要对探究活动的“人(物)、空、时”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及时与家长取得沟通,了解家长对探究活动的看法,是否可以提供相关可用资源等方面,对探究活动要提前有立体、全方位的规划和认知。

“探秘地铁”探究活动可行性分析表

二、探究活动实施阶段

1.聚焦兴趣,组织讨论。

《指南》中提出,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如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教师根据确立的探究项目主题,需要对幼儿的兴趣点和他们想了解的问题做全面的“摸底”。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开展小组或全班范围的讨论活动,幼儿可以大胆谈论对探究中事物的理解,听取同伴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通过聆听幼儿对探究的见解,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认知上的误区、对探究的兴趣等,并记录幼儿的谈话内容,以支持下一步活动的开展。

通过第一次的谈论活动,教师发现幼儿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地铁是如何运行的,与高铁有什么区别,地铁需要加油吗,等等。针对这几个问题,教师准备和幼儿一起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2.实地参访,探索发现。

《指南》中提出,教师要“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这一环节是幼儿开启深度自主探究学习的核心环节,幼儿可以将已有经验进行有效连接,教师作为支持者,与幼儿一起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讨论环节中,幼儿问了许多关于地铁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不能保证可以完全地说出答案,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幼儿走到真实的场景中,幼儿可以进行实地考察,通过采访和询问工作人员,解决自己的疑惑。通过与家长的配合,教师了解到有一位家长就是地铁站的工作人员,才得以支持、顺利地开启本次的“探秘地铁”。

地铁站内,解说员叔叔对进站-在候车大厅-出站中间出现的各个细小环节做了详细的介绍。幼儿的注意力一直高度集中,仔细地听着介绍,还会举手提出疑问,比如:“地铁是不是和高铁一样快?”“地铁上有几位列车长?”“地铁是在铁轨上开的吗?”……解说员叔叔也逐一给幼儿做了解答。接着,幼儿开始进行自由观察,并将自己看到的其他感兴趣的事物画在提前准备好的小本子上,回去之后和同伴一起分享。

3.经验回顾,集体分享。

回顾环节对于幼儿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学会思考,在自己的头脑中将已有经验组织起来,并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达,不仅促进了幼儿思维的进阶发展,也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伴间互动交流的能力,培养了幼儿合作分享的意识。通过回顾环节的分享和交流,幼儿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从其他同伴的分享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在这个环节,教师也可以作为聆听者,认真记录幼儿的表达,从而为下一步的学习设计提供依据。

实地参访后,教师将幼儿聚集起来,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绘画、记录和回忆的内容,和大家分享在参访活动中最快乐、最难忘、最有意思的事情。让教师惊讶的是,幼儿竟然能将参访活动表述得非常细致,能看出幼儿在探究活动中是开心的、投入的。

4.又遇问题,再询答案。

每个综合探究活动都需要幼儿不断反复地探索,每次探索后也会出现新的问题,所以就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再次组织幼儿深入探究,和幼儿一起找到问题的答案。

在回顾环节中,幼儿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地铁都是在地下的?没有在地上的地铁吗?”“如果我有钱,我想自己购买地铁票,但是我不会买。”……根据这些问题,教师设计了一个调查表,让幼儿回家后采访自己的爸爸妈妈,共同完成调查。

5.分享调查,小组交流。

可以根据活动的组织情况,多样性地开展幼儿交流,可以是全班性的集体交流,也可以是小组间的交流。

第二天,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分组交流分享自己的调查内容,有的幼儿说:“地铁有地下的也有地上的,有好多地方的地铁都是在地上的呢。妈妈告诉我北京就有,我下次去北京旅游可以去乘坐。”还有的幼儿说:“昨天回家我就坐的地铁,因为我还小,不需要买地铁票,但是我帮爸爸买了一张,可有意思了。”

6.迁移经验,自主游戏。

之前的一些探究活动已在幼儿的头脑中生发了更多的游戏想法,这时教师需要做好对幼儿游戏的支持工作,让幼儿通过集体展示活动,内化成自身的学习经验,让幼儿在回顾学习过程中,将探究经验应用其中,从而对自己的学习产生自豪感。

(1)建构:搭建地铁站(大型搭建);

(2)数学(科学):设计路线图、拆装地铁模型等;

(3)语言(表演):制作绘本并讲述工作人员与乘客的交流对话;

(4)社会(角色):模拟乘地铁流程,做文明小乘客;

(5)艺术(手工):绘制精美地铁票,制作地铁装饰物。

(6)项目展示,收获成果。

这一环节是综合探究活动的高潮,教师可以在调查幼儿的意见后,组织或支持幼儿开展生动有趣的集体性展示活动,例如:作品展、童话剧等,帮助幼儿梳理学习经验。

综合探究活动接近尾声,教师思考该给幼儿准备一个怎样的“仪式感”结束礼呢?和幼儿商量后,幼儿决定搭建一个最豪华的地铁站,还邀请教师观看他们表演地铁站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还自己制作了地铁票。

三、探究反思阶段

每个综合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对整个活动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幼儿通过“探秘地铁”综合探究活动,不仅对地铁的外观有了了解,对地铁站、地铁、工作人员等有了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理解,还在其他各领域得到了进阶提升。在探究过程中,幼儿体验了合作游戏带来的乐趣,同伴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玩得积极主动,玩得有成效。教师在和幼儿一起探究的过程中自身的专业成长也得到了提升,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反思。

猜你喜欢

探秘环节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蕨类植物大探秘
探秘解忧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探秘牂牁江
探秘“图不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