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非遗民歌研究综述

2023-12-20

戏友 2023年4期

王 斐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产生了灿烂的音乐文化。山西非遗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多样、内容丰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深植于民间文化的沃土,根源于多彩本真的生活,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山西非遗民歌承载着山西省民族民间文化的记忆,对它的研究呈现全面化、多元化、专业化、深入化的特点,研究主体不断深入、研究视角不断拓宽、研究思路不断更新。近些年,不同领域的文化学者运用自己的学术认知,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着山西非遗民歌的存在形态。无论是研究数量、研究质量还是研究深度、研究广度,都有极大的发展和提高。

一、山西非遗民歌概述

山西非遗民歌是山西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是山西省乃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随着非遗工作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山西的非遗民歌得以更有效地保护、传承与发展。

(一)研究现状

山西民歌中左权和河曲是最重要的两个地方,一在太行里,一处黄河边,这一山一河正是山西民歌的典型代表。2006 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就有左权县民歌研究中心申报的左权开花调、河曲县二人台艺术研究中心申报的河曲民歌。它们分别排在传统音乐类的第一位、第二位,项目编号为32 Ⅱ-1、33 Ⅱ-2。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各级机构、专家学者对非遗工作越来越重视,不仅召开了各类研讨会,而且山西省及全国学术界还出现了研究这两项非遗民歌的热潮。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左权开花调”“河曲民歌”“河曲山曲”等关键词,共查找到相关成果946 篇,其中左权开花调469 篇,河曲民歌477 篇。

2006 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中除左权开花调、河曲民歌外,还有保德县文化馆申报的保德民歌。2009 年公布的第二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有盂县文化馆申报的盂县民歌、翼城县文化馆申报的翼城西闫民歌。2013 年公布的第四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有太原市小店区文化馆申报的太原民歌、吕梁市群众艺术馆申报的吕梁民歌、襄汾县人民文化馆申报的襄汾民歌。2017 年公布的第五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有河津市人民文化馆申报的河津小曲。2023 年公布的第六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有长治市武乡县申报的武乡开花调、临汾市汾西县申报的汾西民歌。除两项国家级非遗民歌外,以上九项山西省级非遗民歌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到相关资料49 篇,其中襄汾民歌21 篇、吕梁民歌13 篇、保德民歌5 篇、河津小曲4 篇、太原民歌3 篇、盂县民歌1 篇、武乡开花调1 篇、汾西民歌1 篇、翼城西闫民歌0 篇。

(二)资料的搜集整理

20 世纪80 年代前后,为挖掘、抢救、保护民族民间优秀的文化遗产,国家将民歌的搜集工作列为全国艺术学科重点科研项目,要求对民歌“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大力推广、加强研究”。为完成此项任务,由音协山西分会和山西省文化厅音乐工作室共同组成编辑部进行了细致的普查和全面的搜集。从1979 年4月到1983 年9 月,编纂完成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它作为全国民歌集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山西及中国的音乐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对社会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在此前后,相关部门也陆续搜集整理了一些山西民歌的曲谱及文字资料,主要有《山西民歌》(1956 年山西人民歌曲团编印)、《河曲民歌采访专辑》(1956 年音乐出版社)、《山西民间歌曲选集》(1957 年音乐出版社)、《山西歌曲选》(1979 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左权民间歌曲选》(1980 年左权县文化馆编)、《山西民歌300 首》(1988 年北岳文艺出版社)、《晋中歌谣集成》(1990 年晋中地区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委员会)、《太原民歌选集》(1991 年北岳文艺出版社)、《河曲歌谣集成》(2010 年河曲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吕梁民歌集》(上、中、下,1983 年吕梁地区群众艺术馆编)、《离石民歌》(上、下,2010 年离石区文化局编)、《襄汾民歌》(2011 年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民歌》(2011 年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太原民歌》(2019 年太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等,它们为山西非遗民歌的研究,提供了厚实的基础。

其中,1956 年北京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河曲民歌采访专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由专业音乐人员对河曲民歌进行系统挖掘、采集与整理并加以文字记录的书籍。为了完成此书的编辑出版,1953 年秋,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就将河曲民歌作为重点对象,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调查,搜集整理的民歌达3000 首左右。同时,还形成了《河曲民歌与河曲人民的走西口生活》《河曲民歌与河曲人民的爱情生活》《劳动歌曲“打蓝调”的采访》《河曲民间流传的“二人台”》四份非常珍贵的调研报告。

在山西省级非遗民歌中,襄汾民歌的研究成果是较多的。改革开放前,仅有《骂编村》等两三首极少的民歌收录于《山西民歌》一书中。此后,襄汾民歌的价值才逐渐被人们所发现,理论研究工作开始起步。1979 年,襄汾县文化馆集中搜集整理了300 多首襄汾民歌,并精选了168 首编入《襄汾民歌集锦》两卷刻印本。随后,《临汾市民间歌曲100 首选》收录襄汾民歌24 首,《山西民间歌曲集》收录117 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收录64 首。2008 年,襄汾县文化馆又发现了《打桩号子》《纸坊号子》等民歌,填补了襄汾民歌缺少“劳动号子”的空白。2011 年,梁铁锁编写的《襄汾民歌》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收录襄汾民歌302 首。

二、山西非遗民歌的具体研究

山西非遗民歌的研究工作,是建立在资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之上的。近年来,山西非遗民歌的研究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各大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的发表量逐年递增。各学科、各领域的科研人员运用所长,重新审视了山西民歌的音乐文化形态,对民歌文化、音乐、演唱、民俗等方面进行了更深层的探讨。

(一)民歌文化研究

山西非遗民歌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优秀的文化基因,有着很强的艺术韧性和生命力。周沐春、赵海英、佟鑫、李卓颖、刘媛媛等学者,关注到该领域,并对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周沐春的《左权民歌的文化内涵》认为左权民歌的文化精神是双重的,既有厚重的农耕文化底蕴,又有鲜明的生活与时代气息,并着重从左权民歌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功能两方面进行了探究。佟鑫在《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河曲民歌研究》中认为,正是由于河曲民歌独有的地域文化、独特的地缘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语境,才造就了河曲民歌独树一帜的音乐形态。

襄汾民歌诞生于山西晋南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刘媛媛的《试论襄汾民歌的艺术特色》就襄汾民歌的历史文化与文学特色等做了详细的介绍。在资料稀缺的情况下,李卓颖在完成《山西阳泉市盂县民歌采集与研究》的过程中,先后进行了六次田野调查,并通过自己记词记谱收集到盂县民歌82 首、影像资料152 张、音频资料8 份以及口述史记录8 份。论文第一章就从盂县民歌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分布区域等入手展开了阐述。这份研究填补了盂县民歌研究的空白,为呈现完整的盂县民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民歌音乐研究

论述河曲民歌音乐特点的早期文献,是1984 年吕仲起的《河曲“山曲”初探》。作者从河曲民歌主要体裁之一的“山曲”出发,认为河曲山曲音乐的个性很强,音乐性格兼具高腔山歌、平腔山歌、抒情小品式山歌的特点。基本结构是上、下句各四小节的平行乐段,并有“换尾”“截腰”“留头”“呈接” 等几种结构形式,这对河曲民歌后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左权开花调自成体系,曲调柔美、委婉动听、语言质朴、情感细腻。宁瑞明在《试论左权民歌的艺术特色》阐述了左权开花调的音乐特色。认为开花调之所以成为左权一绝,与其典型的三拍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姚振华的《左权民歌旋律特征分析》则通过对左权民歌具体的旋律进行以及旋律线条的衔接等进行分析,认为左权民歌的旋律线条特点是中起高抛低落,呈抛物线状。

刘畅的《太原民歌特点刍议》着重分析了太原民歌的曲调特征。认为其调式音阶绝大部分为徵调式和宫调式,以二句体和四句体为主。河津小曲代表曲种是山底小曲子和花鼓秧歌。侯宛昕的《河津小曲音乐研究》认为这两个曲种基本都是四句式结构,并以《背炭娃真恓惶》《小彦熬活》《掐蒜苔》为例,从调式、曲式结构、节奏节拍等对河津小曲进行论述。常晓菲的《吕梁民歌之五更体歌调研究》则立足吕梁民歌,以流传面广、传唱度高、变体丰富的“五更体”歌调切入,重点研究了其音乐形态、句式结构、同宗现象等多方面的特征。杨功彦在其《浅析襄汾民歌的音乐形态》一文中认为,襄汾民歌多为加入闰音的七声燕乐徵调式,并通过具体的实例,从特征音、曲式结构、终止式等角度,分析了襄汾民歌音乐的复杂性。

开花调是流传于山西省东部、太行山地区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李雨轩《武乡“开花调”的音乐学分析》主要选取王买军、房素芬演唱的《想和俺拉话招招手》和其他武乡开花调为研究对象,得出该歌种具有曲式结构短小、律动性强、节奏平整、音域跨度大的特点。在伴奏乐器上,歌曲引子或开始部分常以笛子伴奏,演唱部分多用二胡、呼胡等弦乐类乐器伴奏,以体现歌曲的抒情性与延展性。对于汾西民歌的研究,目前仅有侯慧娟的《汾西地灯秧歌调查与研究》一篇。汾西民歌是组成地灯秧歌音乐的基础,作者现收集到地灯秧歌曲谱共六套,分别是《君子打马》《挂神祗》《二姑娘梳头》《三传儿勒马》《挂神祗》《屯兵》。它们的音调、节奏比较单一,但各不相同,大多从第三节开始重复之前的调子,循环往复。由于资料非常缺乏,作者在文后还附上了她搜集整理到的81 首汾西民歌。

(三)民歌演唱研究

山西非遗民歌的演唱不仅要有歌唱技巧,而且在语言、咬字、润腔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牛强《左权民歌“开花调”的艺术特性探究》通过“装饰音的演唱”“节奏的把控”“甩腔的运用”等,阐释了左权开花调的演唱特点。李越在《探究河曲民歌中山曲的艺术特色》中认为,河曲山曲在演唱时应采取真假声交替的唱法,这样在音程出现大跳时可以使声线统一连贯,没有明显的换声区。

语言是民歌的灵魂,地方方言直接影响着民歌的风格特征。刘晓芳的《吕梁民歌的艺术特色与演唱风格探析——以〈推硙硙〉〈交城山〉为例》认为,演唱吕梁民歌时对方言的运用、润腔的把握和处理是极为重要的。闫旭芳的《保德民歌演唱艺术探析》对演唱保德民歌时咬字与吐字的技巧,滑音、倚音、直音与颤音的使用等进行了研究,认为是它们使保德民歌富有了生命力,拥有了“酸曲甜人心”的韵味。聂蕊的《浅析襄汾民歌的艺术特色》一文,就襄汾民歌中独有的地方方言土语做了详细的分析。如民歌《挂神子》中“今每这天气冻死人”的“今每”是今天的意思;民歌《猜调》中“须虫穿的麻布片,老鸹(发“wa”音)穿的一锭墨”里的“须虫”为麻雀,而“老鸹”是乌鸦之意等等。她认为正是由于襄汾民歌中运用了这些方言土语,才有了强烈的地方特色。

(四)民歌民俗研究

民歌总是嵌在当地的社会生活中,与民间节庆习俗相互联系。山西非遗民歌中有许多是表现与当地民俗有关的作品。彭栓红在《浅析山西民歌的民俗意蕴》中列举了左权民歌《打秋千》,《打秋千》就表现了春日里姐妹一起荡秋千的当地民俗。唱词为:“妹妹用力蹬,妹妹用力蹬,三蹬这两蹬蹬了个圆喷喷,打一个鹞子来转身,打得真高兴。叫声小妹妹,叫声小妹妹,这一回秋千打得游游昏,咱姐妹赶快回家中,妈知道不成。”透视民歌所在地独特的人文地理,不少学者会从中解读其蕴含的民俗文化。李吏在《河曲民歌中的民俗文化解读》一文中认为,河曲民歌描绘了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人文地理,展示了河曲人民的衣食住行、乡土风俗以及感情生活等。文中运用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对河曲民歌中所反映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进行了深层解读。

民歌是民俗的载体,民俗是民歌的依托。襄汾民歌是晋南民歌的代表,姚敏在《襄汾民歌的民俗文化内涵及保护传承研究》中列举的《放风筝》《赶会》《走绛州》《五哥放羊》《上天桥》等歌曲,都体现了襄汾民歌中的生活习俗、物质民俗以及礼仪习俗等。王雨璐的《山西河保偏地区民歌的民俗志研究》基于田野调查,用民俗志的研究方法以河保偏民歌为研究对象,对民歌的产生、发展、变化等进行了研究。尤其在河保偏民歌的生成语境中,她着重阐述了“翻过圪梁跨过沟”的地理环境、“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文化环境。

三、山西非遗民歌的传承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在于抢救和保护,更重要的在于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其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的文化形态。“非物质性”是山西民歌的主要属性,常以声音为主要表现手段,并通过“身口相传”的文化生态链得以生存、延续。

(一)传承人研究

山西非遗民歌强调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传承,突出“人”为核心的传承技艺,这也是非遗“活”文化中最脆弱但也最耀眼的部分。从代表性传承人来看,国务院公布的左权开花调有刘改鱼、冀爱芳,河曲民歌有辛礼生、吕桂英、韩运德、王永茂等。他们代表着这两项非遗民歌的最高水平,肩负着延续这两项非遗民歌的历史使命。

刘广伊的《刘改鱼对开花调的历史贡献》、张天彤的《心声唱响了太行山之巅——左权民歌演唱家刘改鱼访谈录》、李燕的《论刘改鱼的歌唱艺术》等,从刘改鱼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演唱风格等多方着手进行了采访与研究。刘红庆先后发表《亲圪蛋!你要到哪里去?》《演唱开花调的亲圪蛋》,以“不再唱‘开花调’的左权人还是亲圪蛋吗?”发问,得出民歌的根在民间,不应游离于民间,不应放弃歌中的方言母语、传统唱词、即兴创造以及古老的配器方式等。

国家级传承人辛礼生被称为“黄河歌王”“山曲大王”,有人说他的高音比帕瓦罗蒂还要高八度,会唱的河曲民歌占到河曲民歌总数的三分之一。白冬芳的《访原生态歌王辛礼生有感——再探河曲民歌的艺术魅力》、令狐青的《河曲“山曲”艺人辛礼生访谈录——兼论山西“山曲”与邻省民歌之关系》等,就以辛礼生为采访对象,对河曲民歌的背景、“山曲”的音乐发展、流传情况等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河津小曲通俗朴实、内容丰厚、题材广泛、便于传唱,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民俗性。贺亚妮在《河津小曲传承人调查报告》中以四代传承人侯海生、周敬亲、原艺文、张正龙为调研对象,认为河津小曲存在不同于其他传统音乐的传承,即公认的“大师傅”。这种“大师傅”有别于自发的村落群体传承,是一种程式、非杂乱的群体传承。王英在《保德民歌传承人杨爱珍的演唱艺术探析》分析了杨爱珍质朴、甜美、细腻、豪放、情真意切且意味深长的演唱。认为她的演唱是在晋西北黄土高原民歌演唱风格的基础上汲取山西民歌的婉转悠扬、陕北民歌的粗犷传情以及内蒙山曲的奔放直白,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演唱特色。赵建斌的《〈那是个谁〉是我们编写的——山西省保德民歌传承人杨仲清口述史论》,则从口述史的角度对杨仲清进行了采访。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20 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传承人身份的转化和传承范围的渐变,传承模式、传承内容、传承理念上所呈现出的不同。

(二)传承与保护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山西非遗民歌应保留住它的艺术精髓,勇于开拓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与保护。通过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赵海英在《文化变迁中的左权民歌》中认为,左权民歌的传承是一种“中流砥柱缺乏型”传承,即“哑铃式传承”。翟静雅在完成《左权民歌的学校传承考察——现状、成就与问题、对策》时,对左权当地多所中小学校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收回问卷2198 份,并就左权民歌进课堂的学习成效进行了评价与总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刘景坤《浅谈河曲民歌的发展与现状》、李茂锐《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曲民歌的发展与传承》等文章,认为河曲民歌的发展与传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无论剧目、曲目、舞台包装还是传承观念意识上、传承人保护培养方面都有待于加强完善。刘琤的《文化生态视域下太原民歌的现代传承探微》则找到了适合太原民歌的现代传承方式,即老调创填新词、拓展传播渠道、挖掘文化内涵、浸润各类教育、保护民歌地域等。

四、结语

上述对山西非遗民歌的研究是从方方面面进行的有广度和深度、横向和纵向的多维探究,可以看出它们在民歌文化、音乐本体、艺术特点、演唱风格、民俗文学以及传承人、传承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内容、研究力度与研究价值。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成果中有的表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有的关注到山西非遗民歌的发展困境,并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对山西非遗民歌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但是,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关于九项省级非遗民歌的材料搜集不够完整,研究受到了区域和专业的限制。尤其是翼城西闫民歌的研究仍处于空白,民歌的整理、研究工作亟待加强。其次,对于两项国家级非遗民歌的音乐本体、演唱表演等方面的研究存在重复性过多、研究方法与路径上缺乏新意等现象,民歌研究的创新性也应加强。随着更多专家、学者的涉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山西非遗民歌的研究工作会有更大的提升。它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艺术风格也终将成为中国灿烂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