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传承与创新问题及实践路径分析

2023-12-20金豆豆

戏友 2023年4期
关键词:传承者戏曲文化

金豆豆

在中华民族千余年的文化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孕育的艺术及文化瑰宝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戏曲文化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宝藏。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有着悠久历史,其雏形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在南宋趋于成熟,并在元代开始繁荣。而到清朝年间,地方戏的兴起推动中国古典戏曲文化发展迎来新高峰。传统戏曲传承至今,仍然活跃在舞台中央,这与戏曲传承与创新发展息息相关。新时代环境下,戏曲文化应适应社会浪潮,勇于挣脱传统观念束缚,在保留戏曲文化魅力品格以及精神内核的同时,以契合时代新风貌及价值取向为着眼点,借助形式创新及路径重构,探寻戏曲文化新旧融合发展的创新点及平衡点。

一、戏曲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现状

现如今,进入线下剧场观看戏曲表演的观众数量相较于观看西洋古典音乐及流行演唱会的观众偏少,且观众人员老龄化。而很多戏曲表演团体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戏曲市场也逐渐萎缩,已经无法满足戏曲文化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的一些要求。若无青年群体追捧,势必会造成戏曲文化持续性发展动力匮乏。数字媒体作为新时代文化传媒的中坚力量,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戏曲文化传承及创新发展与网络平台线上传播及引流息息相关。为推动传统戏曲文化加速发展,戏曲艺术应在保持自身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实现因时制宜与因地制宜,提炼戏曲文化当中契合时代基本要求的精髓,并结合时代精神内涵加以创造性转化。并且需要重新定义和塑造滞后于时代基本要求、欠缺时代价值意蕴的部分,实现戏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戏曲传承者应积极学习与熟练把握新媒体平台的运行技巧革新戏曲表演方式,借助入驻新媒体平台,丰富各剧种当中特色鲜明的戏曲表演要素,让其与当下流行元素充分融合,融入创新性素材,从而实现吸引青年群体、打开市场以及增加受众基数的目的。

在现代技术持续更新和发展的大环境下,艺术和技术正在强烈碰撞、深度融合。目前,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已逐渐成为戏曲传承及创新发展的必要手段和主流态势,濒危剧种更要借助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进行留存,为后人保留研习资源。同时,优质作品的数字化储存更便于戏曲文化传播及传承。然而,传统戏曲文化借助数字媒体展开架构拍摄,其传统表演蕴藏的意蕴美又经常会与后期制作产生冲突,导致其逐渐被弱化。所以,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传承与创新性发展戏曲文化,让其最大化发挥应有效能,是戏曲文化传承及创新发展亟须探究的方向。

二、戏曲传承与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戏曲作品创作亟待优化

近年来,京剧、秦腔、昆曲、沪剧、豫剧、曲剧以及上党梆子等剧种虽然涌现出诸多亮眼原创剧目,但是仍有大量原创作品质量亟待提高。题材、故事与情节发展雷同的戏曲作品时有出现,其主要原因在于编创工作者独立意识淡薄,欠缺对于时代发展的细致观察、人性特点的深刻感悟以及情境创造的人文关怀。因为风格题材与故事情节同质化,导致戏曲作品缺乏对应观众思想及情感的内容,很多作品为了追求戏曲舞台整体表演效果,只能在舞台艺术设计层面下功夫。结果,无论是导演秉持的艺术构思,还是演员的演唱与表演、舞美设计的灯光和服化道,尽管乍一看极为震撼,但若仔细推敲与琢磨,便会发现戏曲作品理念化创作所造成的内容空虚与形式单调问题。

(二)戏曲发展模式产生断裂

中国戏曲文化历经千余年传承与发展,始于民间并服务于人民群众。但是现阶段,戏曲文化传承及发展模式产生断裂问题。具体呈现在:一方面,戏曲文化培养机制体系建设不完善,缺乏系统性。现如今,一般只有昆曲、川剧与京剧等发展规模较大的剧种才具备专属人才培养模式与系统的配套政策。而部分发展规模偏小且处在边缘化地位的剧种很难享受丰厚且体系完善的政策红利,此种粗放式发展模式对戏曲文化实现有效传承及创新发展具有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仅有少数青年学子可以积极承担戏曲文化传承及创新发展的重任,各大剧种接班人数量有减无增,且各大剧团与戏曲学院学员招收困难的问题频繁产生。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新媒体不断发展,传统戏曲文化市场竞争力大幅度降低,这也是戏曲文化传承及创新发展受到阻碍的不争事实。

(三)戏曲文化传播生态失衡

新时代环境下,戏曲文化宏观维度和微观维度传播媒介生态产生巨大变迁。在信息化、现代化及科技化的社会环境中,戏曲文化依赖的传播形式明显受到较大阻碍。基于经济角度而言,传统农耕生产模式逐渐被现代标准化作业、信息化链接以及大规模生产模式所代替;基于文化角度而言,草根文化、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逐渐融合且彼此消解,同时大众文化逐渐繁荣发展,文化扁平化、通俗化以及娱乐化特点愈发显著;基于传播模式而言,人类传播媒介逐渐转变为视听媒介,人工智能与数字式媒介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传统戏曲文化依赖的文化生态及社会环境等宏观维度的社会背景产生革命性的深刻变化,传统戏曲文化传播的变量因素较多且过于复杂化。戏曲文化传播及创新发展在面临考验时并未及时加以调整与更新,产生传播媒介失语以及传播生态失衡等问题。

三、戏曲传承与创新的实践路径

(一)创作优质戏曲作品,全面提升文化创新力

文化繁荣发展需要以优质作品为支撑,而剧目作为戏曲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剧目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戏曲发展。因此,创作优质剧目是戏曲实现有效传承及创新发展的核心所在。首先,要坚守人民群众生活根脉,真正创作出具有人民性的优质作品。诚然,戏曲并非是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且仅供娱乐和欣赏的高雅艺术,其更是民间社会基层文化形态,有着民间性与草根性特征。在传承与创新发展进程中要充分考量人民群众实际体验和感受,扎根人民群众的本土心理、文化结构及价值取向,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思想观念展开创作,才能真正在民间的沃土绽放,实现戏曲文化繁荣发展。就戏曲发展史来看,所有优质作品均具备一种特征,即在人民群众生活实际中获取灵感与素材。在社会多元化发展以及娱乐选择愈发多样的新时代下,创作戏曲作品要坚守多元审美旨趣,不仅要关注国家命运、历史事实与民族大义,同时也不能忽略基层的力量,因为戏曲基因具有乡村属性及娱乐属性,生活戏、讽刺闹戏以及家庭爱情戏才是基层群众比较喜爱聆听与观看的内容。同时,取材灵活且生活气息浓厚的小戏有着成本低廉、排演速度快、短小精简及紧贴生活实际的特征,对于创演成本、舞台艺术设计以及表演场地等均没有苛刻要求,只要可以通过平民化话语关注基层群众生活实际,只要实现质朴淳厚、情感真挚以及俚俗机趣,便可吸引大量观众注意,真正创作出排得起、演得起以及看得起的戏曲作品。

其次,要坚守地方文化根脉,真正创作出可以大范围传播与传承的优质作品。对于审美主体而言,熟悉的审美意象更容易引起审美期待,进而带来理想化的审美体验。纵览戏曲发展史上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普遍具备善于运用地域鲜明特点且具有突出人民性的审美意象。《牡丹亭》作为昆曲经典,由明朝剧作家汤显祖所作。该剧讲述了官家千金对梦中书生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爱,最终起死回生与书生永结同心的动人故事。汤显祖于万历二十八年辞官回乡,在乡村闲居,耳闻目睹了部分青年的爱情遭遇,激发了其创作灵感。新时代,创演人员更应走进乡村,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创作素材。具体来说创演人员要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与乡亲共同除草、收割与挑粪,夜间与村落乡亲谈论戏曲并改编戏曲。在这一亲密交互中,乡亲们也更愿讲述本地风土人情及生活习惯,亦更愿将自身生产生活及情感故事全方位呈现给戏曲创演人员,而创演人员通过对农民的淳朴表达加以提炼、加工与升华,经过不断精炼、增删及修改,使戏曲作品在表演实践、观众反馈、二次创造以及再次实践中实现不断升华,真正成为戏曲精品。所以,真正大范围传播及传承的戏曲作品必须根植于民间世俗审美情趣,对于基层群众民间情态及社会发展动态具备成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对于社会热点话题及时事政治深层挖掘,才可以更好地让剧种特色、地方文化与当代价值、时代精神内涵契合。

(二)创新戏曲发展模式,加强戏曲文化吸引力

新时代环境下,若想推动戏曲传承及创新发展,要从传统戏曲迎合青年一代向青年一代走近戏曲转变,从被动转变为主导。通过多样化途径使戏曲文化不以现象级热点话题存在,而是具备大量忠实“粉丝”,吸引大量青年群体自觉加入戏曲文化传承队伍。近些年,央视晚会与地方卫视传统电视节目爆火,以2021 年央视春晚节目《只此青绿》以及河南省春晚节目《唐宫夜宴》为例,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深度挖掘中华文化深厚内涵,利用新颖的表演形式,依托浓厚的传统古韵突出中华文化极致且单纯的古典美,进而触动广大群众内心深处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及认同感。在这些节目播出后,吸引了大量青年一代主动靠近传统文化,节目播放量与点击量居高不下。所以,若想进一步落实传统戏曲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一方面,戏曲工作者要深度挖掘传统戏曲文化蕴藏的深厚底蕴,同时进行打磨和雕刻,利用现代化手段加以呈现,促使传统戏曲文化的特殊美感可以为观众带来较大冲击,这必然会使更多新生力量自愿并主动向其靠近,进而为戏曲文化实现有效传承及创新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树立精细化帮扶理念,在各学段学校设置戏曲研学讲堂,以此来培养更多戏曲文化潜在爱好者,进而为戏曲传承与创新发展奠定夯实的群众基础。与此同时,建设创作奖励机制,改善戏曲文化传承及创新发展环境,激发传承者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戏曲传承者提供经济保障,降低其生存与生活压力,使青年群体投身到戏曲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中,为戏曲文化传承及创新发展灌输新力量。

(三)营造良好传承环境,让戏曲文化有人可接

戏曲作为活态非遗,其创作理念、深层文化意象与表演技艺均要依赖编剧、导演、舞美、演员及乐队等戏曲传承者的舞台艺术展现。戏曲传承者借助身体技艺表演让戏曲真正成为具备强大生命力的艺术文化表达样态,其身为戏曲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键主体,确保前传者和后承者能够在传承、创新发展戏曲的基础上,维持其后顾无忧的物质生活,并获得社会群体广泛认可,这也是戏曲实现前传和后承有序衔接的重点所在。首先,完善的经济与法律保障是戏曲前传与后承有序衔接的重要物质基础。诚然,宏观维度的非遗政策法规是保护、传承以及创新发展戏曲文化的综合制度背景,能够为戏曲文化保护、传承及创新发展的微观实践提供方向引领。因此,在非遗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面向后承者提供制度关照,把基数庞大的后承者引进传承者体系构建当中。例如,构建传承等级机制,掌握精湛技艺、官方认证的权威性传承者在该体系当中可处在更高级别,并享有更多权利,但同时也要承载更大责任;入门初期的戏曲后承者亦可进入该体系中,获取基础生活保障,但是其享有的权利相对较小,要通过刻苦学习戏曲技艺并通过相关机构严格考核,从而逐渐提升自身等级。又如,国家层面已经出台非遗代表性传承者退出制度,可以此为基础建设各级各类戏曲传承者淘汰制度,为新生态传承者提供广阔上升空间,同时为前传者带来更大压力及动力。借助一系列举措及机制构建,规避戏曲文化传承及创新发展中产生“没人接与接不住”等代际传承问题。

其次,高度社会认同是推动戏曲前传者与后承者实现有序衔接的重要精神保障。现如今,职业归属感逐渐消解是戏曲后承者缺乏社会认同的根本原因之一。市场化改制以后,以往的艺术工作者又重新变为社会群体口中的“演戏的人”,其经济收入偏低,与一些无演技的流量影视明星相比,收入简直有天壤之别。而与以往“戏比天大”的前辈戏曲艺术创演人员相比,一些新生代戏曲传承者对于舞台缺乏热爱,且对于戏曲事业亦缺乏归属感,对于戏曲传承及创新发展更是无力思考。基于社会认同角度而言,戏曲传承者既要掌握生存权,也要掌握话语权,工作生活于基层社会,且从事民族民间文化创演工作的他们,渴望获得自我及社会双重认同感。而在国家层面权利话语与制度安排下,针对戏曲传承者的界定要延伸成前传者与后承者共同体。其中,前传者主要涵盖掌握精湛技艺、且具备官方认证影响力、权威性及代表性的传承者;而后承者则涵盖戏曲从业者以及热爱戏曲、痴迷戏曲、奉献戏曲的社会人员(包括学生),这些人同样应受到社会尊重与相关权益保障。在提升社会地位层面,应学习其他国家成功经验,为戏曲从业者提供丰富的国内外经验交流共享机会及社会荣誉,并邀请其举办讲座、参与演出等。同时,在城市各中心街道与交通工具等公共空间利用电子媒体、标语及海报等进行戏曲文化宣传,切实提升戏曲文化社会认同感及认知度。

四、结语

戏曲文化有着深厚底蕴,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目前戏曲传承与创新发展在作品创作、发展模式与文化传播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戏曲文化传承及创新发展,既要对传统戏曲文化秉持正确态度,又要充分正视和满足当代观众审美需求,既要借助外部力量,同时也要发挥内部优势,才能切实让戏曲文化在困境中突围,打破戏曲传承与创新困局,如此才能让戏曲文化焕发全新光彩。

猜你喜欢

传承者戏曲文化
弘扬中国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 树立民族形象 做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蔡思雅 古老木偶背后的年轻传承者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谁远谁近?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铁人精神”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