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归侨的“五个认同”问题研究
——以广西浪湾华侨农场为例

2023-12-20冯昌文钟雨晴陈丙先

文化与传播 2023年3期
关键词:归侨本地人华侨

冯昌文,钟雨晴,陈丙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侨务工作作出了新的指示,提出“中国梦”“根、魂、梦”和“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是我国侨务工作的新主题,各级部门要以此为指引,不断推进新时代我国统一战线侨务工作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对新时代侨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爱国统一战线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

回顾已有的文献,有关归侨群体的认同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但以“五个认同”①“ 五个认同”从“四个认同”发展演变而来。在2014 年5 月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2015年8 月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在“四个认同”的基础上增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由此形成“五个认同”的提法。参见《习近平用“五个认同”巩固生命线》,央广网,https://news.cnr.cn/native/gd/20151001/t20151001_520034643.shtml。为切入点来考察归侨认同的研究成果还较为欠缺。从近几年的公开研究成果来看,张姗以北海市侨港镇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当地归侨“五个认同”现状[2];宋婧和罗刚从多元社区视角出发探究了归侨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提出铸牢归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3]邢海燕和周立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水平和社会道德水平三个文化变量为参数,采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了青年新归侨的认同问题。[4]由此可见,海外归侨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五个认同”现状和提升路径的研究有待填补。“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中华民族最直接、最强大、最有效的凝聚力,研究归侨的“五个认同”情况,不仅具备新时代推进民族团结工作的深刻内涵,而且对于新时代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通过考察浪湾华侨农场,通过田野非结构性访谈和参与性观察,对农场内归侨的“五个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梳理与分析,进而提出提升农场内归侨“五个认同”的对策,以期对铸牢海外归侨的“五个认同”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并进一步丰富现有华侨农林场社会结构研究。

一、浪湾华侨农场情况简介

1978 年5 月,广西国营浪湾农场成立,场部设在隆安县那桐镇,下设定洪分场、定忠分场、长岭分场、科竹分场、芦仙分场、广收分场6 个分场①每个分场内设立2—3 个队,其中位于定洪分场的6 队和15 队、定忠分场的4 队、长岭分场的14 队和16 队、科竹分场的2 队、芦仙分场的8 队、广收分场的13 队是归侨定居点,本文的调研点主要是这几个归侨定居点。,在20 世纪70 年代越南排华浪潮当中接收了3077 名越南归难侨。[5]1979 年2 月,广西国营浪湾农场改名为“广西国营浪湾华侨农场”(以下简称“浪湾华侨农场”)。而后农场经历了不同的管理部门,并于2001 年2 月正式由隆安县人民政府管理。2007 年12 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浪湾华侨农场加挂“隆安华侨管理区”牌子,形成管理区、农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依法享受自治区级开发区待遇。2013 年7 月,根据南宁市委及市政府整合工业园区的要求,隆安华侨管理区和隆安县宝塔医药产业园区合并成为“隆安华侨管理区(隆安县宝塔医药产业园)管委会”。

自接手管理浪湾华侨农场以后,隆安县委、县政府按照“三融入”的要求,积极探索浪湾华侨农场改革发展出路,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开展华侨农场扶贫解困工作,着力解决归侨及侨眷的吃、住、行等突出民生问题,统筹做好农场管理、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农场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浪湾华侨农场户籍人口有5491人,其中归侨及侨眷3890人,②数据由浪湾华侨农场提供,为2020 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占比70.84%。居民家庭收入来源主要以土地流转收入和进厂务工收入为主,近两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3万元。③数据由2022 年浪湾华侨农场提供。在党中央的领导和隆安县委、县政府的管理下,农场从成立至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成为广西区内除武鸣和来宾外的第三大华侨农场。

二、浪湾华侨农场归侨“五个认同”现状调查

认同具有多元性,但同一个人或同一群体的多重认同之中也有层次之分。受迁移经历、华侨农场建制、物质生产资料与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浪湾华侨农场归侨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呈现出差异化特征。

(一)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国家认同,即个人与国家之间发生了情感上的结合,认为个人是国家的一部分。[6]对于浪湾华侨农场归侨而言,他们对中国的认同经历了“初级—中级—高级”的转变。农场第一代归侨虽然在越南出生,但他们对祖籍国中国的认同相对清晰。越南当局排华时,他们都是说“回”中国,而不是“去”中国。①笔者2022 年8 月10 日和归侨L 某的的访谈记录。尽管如此,由于生存环境的变换,起初他们并未与中国建立强烈的情感联结,回到中国于他们而言只是被越南排挤时一种无奈的选择。[7]因此,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环境和生存空间,不少归侨选择了再次出境。虽然没有准确的数据显示浪湾华侨农场归侨再移民数量,但资料记载不少归侨均表示自己有尝试过再移民或者有这方面的想法,或迫于局势或迫于旅费原因而没有再移民至其他国家。[8]不难发现,当时许多农场的归侨对中国的向心力并不是很强,此时他们对中国的认同尚处于初级认同阶段。

国家给予留在农场的归侨很多关照。1978 至1994 年,农场将符合工作年龄的归侨全部认定为工人身份并安排工作,使职工拥有稳定的收入。1994年起,农场进行企业深化改革,实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归侨生产积极性提高,1995 年有一半以上家庭年收入超万元。[9]1352收入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使得归侨对中国的认同逐渐上升为中级认同。21 世纪以来,我国稳步扩大社保覆盖面,目前农场归侨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为88.6%和91.3%,②综合计算浪湾华侨农场各个分场数据所得。最早一批退休的农场归侨职工能领取的退休金也从起初的每月几十元增至如今的每月2000多元。作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之下的福利受益者,归侨们尤其是老一辈归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幸福感不断增强,其爱国主义思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今可以界定,归侨们对中国的认同转变升级为高级认同。

(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为梁启超先生所创,他指出,“‘彼,日本人;我,中国人’。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之一观念浮于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10]浪湾华侨农场归侨尚在越南时,对外用越南语进行交流,在家中则说汉语方言“白话”(粤语广府话)或“艾话”(客家话)。“双语模式”强化了民族身份的差异,使得他们始终对自己的民族有着清晰认知,认为“我们是汉族,是中国人,和京族不一样,越南人才是京族”。③笔者2022 年8 月9 日与归侨M 某的访谈记录。越南当局的排华行为更是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中华民族身份属性。

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浪湾华侨农场开始安置归侨后,受迁移经历的影响,起初归侨对自己的认知为“难民”。随着安置工作的推进,农场归侨经历了与当地人婚姻关系的缔结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交流交往,逐渐意识到除了“归难侨”的身份,他们还有“汉族”的身份,与多数为“壮族”的当地人同属于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所提升。然而,受驱赶被迫回国的苦难记忆并不容易消除,加上受农场建制、归侨和当地人壮族人语言、风俗差异的影响,归侨在认可自己“汉族”和本地人“壮族”的民族身份基础之上,更多以“华侨”“难侨”指代自己,以“土佬”指代本地人,迁移经历和苦难记忆所形成的身份居于实际民族身份之上,此阶段,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一员的身份认同相对弱化。

(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文化认同是一个共同体最深层次的认同。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它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集中反映出百姓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浪湾华侨农场的归侨在回国之前,并未因为受越南文化的影响而抛弃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而是继续庆祝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等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将逢年过节祭祀祖先的习惯延续下来。笔者曾问及“其实在外时间久了,可能一些人已经不注重这些仪式了,是什么因素促使你们能够一直传承下来?”归侨们的回答几乎一致:“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逢年过节祭祀祖先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信仰。”①2022 年8 月11 日正值中元节,笔者就节日的传承访谈多位老一辈归侨后整理得出。这说明基于血缘和历史等原因长期沉淀下来的民族习俗、心理意识及思维模式等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延展性,中华文化中对节庆的承继、对祖先的崇尚已经深刻烙印在农场归侨们的思想之中,成为他们践行以及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抓手。

(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们因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而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就是政治认同。[11]党和政府坚持妥善处理农场归侨住房问题,给归侨提供了返华之初的临时房,再到无偿拨款建设的砖瓦平房,再到2008 年给每户归难侨15000 元资金改造危旧房,实实在在为归侨提供福利。归侨们的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之际中国政府的系列海外撤侨行动也再次唤起农场归侨们的记忆,“无论贫富,在人民有难之际,党和国家一定会站出来,成为我们最坚强的后盾”。②笔者2022 年8 月8 日与归侨A 某的访谈记录。归侨群体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再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但浪湾华侨农场归侨对中央和地方层面领导干部的认知与评价存在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他们高度认可毛泽东、邓小平等前任领导为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立下的丰功伟绩,同时对现任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壮举也赞不绝口;而对于地方干部,农场归侨承认他们带领农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客观事实,没有中央政府和地方干部的通力合作就没有今天的农场。但同时也有部分归侨认为,农场部分干部未能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执行到底,为侨服务精神仍有待提升。农场归侨对地方干部的部分负面评价,反映出浪湾华侨农场基层组织距离“政治引领和服务侨民”的宗旨完全实现尚与群众要求存在差距,党群关系还存有需要改进之处。

三、浪湾华侨农场归侨“五个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课题组分工合作走访调研浪湾华侨农场领导、职工、归侨等,共计发放156 份问卷,剔除填写不完整的问卷,共计回收122 份有效问卷。课题组对问卷结果和访谈记录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在融入当地的过程中,当前广西浪湾华侨农场归侨的“五个认同”度都很高,但是发展程度并不相同,其中,农场内归侨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文化”认可度最高。而农场发展定位、归侨与本地人之间不平衡发展、归侨与本地人交流往来不足、基层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成为影响浪湾华侨农场归侨“五个认同”的深层次原因。

(一)农场定位问题

长期以来,包括浪湾华侨农场在内的各华侨农场总体被当成国有企业来管理,然而,农场居民基本上都是生活在农村,带着“非农业人口”的身份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样使得“国有企业”的定位并不十分准确。在全国脱贫攻坚战中,地方政府将华侨农场视为企业,使扶持农业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扶贫政策未能覆盖到华侨农场。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也未将农场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各类乡村振兴资金、发展项目、土地补贴大部分都落在行政村、自然屯,华侨农场被排除在外。正如归侨W 某所言:“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他们本地人不用交地租,而且还有补贴,我们归侨还每年都要交地租,一年地租大几千块钱”。③笔者2022 年8 月14 日与W 某的访谈记录。农场定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家政策的支持是进一步推动农场深化改革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的必要保证,缺乏政策支持将会导致农场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而侨民们收入与生活水平也将会随之受到影响。当前农场存在的发展桎梏以及随之而来的侨民收入提高慢的问题,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侨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和奋斗目标的认同感。

(二)农场归侨与本地人之间的协商、平衡发展

社会经济问题和个人收入对民族认同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12]归侨来到农场初期,中国为争取到侨汇,出台了向归侨倾斜的安置政策,从房子、物资、劳动等方面给予归侨特殊照顾。例如1978年时国家无偿拨款,为侨民们统一建设每户统一的3.6 米×8.0 米面积的砖瓦平房,并配以每套约9 平方米的厨房,一户一套房;[9]1352每周可免费申领猪肉一次,而当地人则需要花钱购买。这一系列向归侨倾斜的政策导致当地人颇有微词,认为“归侨什么都有,我们什么都享受不到”,①笔者2022 年8 月14 日与归侨E 某的访谈记录。由此间接加深两个群体间的边界。但是国家的特殊照顾政策也在该时期一定程度上导致归侨形成“等、靠、要”的思想惯性。而党的十九大以后,本地人享受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带来的一系列帮扶政策,而华侨农场基于上述“国有企业”的身份却不能享有相关政策,此时归侨又觉得自己被“冷落”了,农场归侨与当地人的发展机遇再次呈现出不对称性。物质决定意识,待遇和收入差距直接影响归侨群体的认同感,群体间的不平衡发展会导致不满情绪的产生,群体矛盾也会随之出现。[13]“现在本地人收入比我们好多啦,很多人都有能力自己建房子了,在外买房子的也多,我们归侨很少有可以在外面买房的。”②笔者2022 年8 月10 日与归侨Y 某的访谈记录。不平衡、不协同的发展使得归侨群体认为他们未能乘上新时代国家发展列车,认为自身有别于本地人,心理上的落差重新唤起了自身“归侨”和“难民”的记忆,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有减弱的趋向。

(三)归侨与本地人交流往来的充分度

语言不仅是个体身份建构和文化认同的关键,也是共同体建构和维系的重要支撑。[14]浪湾华侨农场归侨与本地人的母语并不相同,归侨多讲白话和艾话,本地人则主要讲壮话。在民族交往交流的过程当中,本地人逐渐习得了白话,但归侨却没有习得壮话。实际上,尽管有白话或者汉语普通话作为交流媒介语的存在,但归侨与本地人交流交往之时很多时候还是处于异文化环境,因为本地人之间交流几乎都用壮话,归侨并不能理解,也插不上话。因此,每当节假日之时,面对本地人朋友的邀请参与,部分归侨会找借口拒绝。长期以来,本地人和归侨形成了基本不会邀请对方共同庆祝本族群节日的习惯。显而易见,第一习得语言的不同成了阻碍归侨和本地人往来的重要因素。归侨与本地人交流往来不足的另一原因是风俗习惯问题。据受访归侨表述:“本地人大多性格豪迈、热情,去和他们一起过节往往会被‘灌’酒,或者邀请他们来过节,他们酒后也会失态。”③笔者2022 年8 月9 日与归侨F 某的访谈记录。风俗习惯的差异减少了归侨与本地人之间的交流往来,削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结,某种程度上可能不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四)基层治理能力的影响

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满意度受到基层服务态度和水平的直接影响。[15]侨民们在肯定地方干部带领农场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对沟通、政策宣传、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与现实需求关系等内容表达了他们对部分地方干部的不满。沟通方面,农场干部与归侨之间沟通存在不足。如在2021 年开展的归侨住房面积测量过程中,一些干部未向归侨解释说明这是在为争取上级有关政策支持提供基础数据,并且个别干部还出现了“量来玩玩而已”的失当言论,导致归侨误以为地方干部在做“表面功夫”,并不是真心实意为归侨谋福利。①笔者2022 年8 月8 日与归侨Z 某的访谈记录。政策宣传方面,地方干部对涉侨法规与政策的宣传和解释意识薄弱。从归侨的反馈来看,许多归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还有归侨反映,1994 年是可以加入职工队伍(国有企业编制)的最后一年,但由于部分农场干部宣传不到位,致使一些归侨错失良机。②笔者2022 年8 月3 日与归侨C 某的访谈记录。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与现实需求关系方面,地方干部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与归侨的现实需求存在脱节。据归侨反映,农场曾定期组织广西农科院专家下乡为归侨进行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培训,但现在没有了,如今开展的多是维修、电工、烹饪等技能培训。“这些技能培训虽然实用,但我们更想要的还是政府帮我们拓宽水果等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或加强这方面的技能培训与引领。”③笔者2022 年8 月5 日与归侨D 某的访谈记录。这些方面存在的不足,某种程度上提示了华侨农场基层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才能更好增加归侨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四、浪湾华侨农场归侨“五个认同”的提升路径

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浪湾华侨农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得到长足发展。但由于归侨收入总体不高、定位不清晰及基层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农场归侨在一定程度上对内重新自认“难民”身份,对外则加深了与本地人间的边界,加上部分发展诉求得不到回应,未能充分共享国家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五个认同”。如何加强农场归侨的“五个认同”,尤其是提升其对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成为党和政府以及广西统战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与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接轨,让农场享受时代发展的机遇

2017 年国家实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时,华侨农场未被纳入范围之内,导致华侨农场未能享受到这一战略带来的一系列帮扶政策,错失发展良机。直到2022 年5 月,广西正式施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在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相抵触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了“乡村”的范畴,将农林场纳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范畴。目前已有部分农林场被纳入乡村振兴政策适用范围,然而基于各种原因,浪湾华侨农场仍未排上队。广西区政府应尽快将浪湾华侨农场纳入自治区新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当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华侨农场与乡村同等待遇,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此外还要以区域协同为目标,将华侨农场道路、污水排放处理、供水供电等公共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整体推进城镇、华侨农场、乡村协同发展,力争让华侨农场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下焕发出新的生机,让侨民们搭上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列车,享受时代发展的机遇,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

(二)提升归侨经济收入,增强归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目前浪湾华侨农场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沃柑、红江橙、香蕉等亚热带水果为主,经济效益不高或不稳定。为此,农场可以考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农业向现代化方向转变,不断提升归侨的经济收入,以此增强归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具体而言,首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土地资源优势,以“农业+”为基础,引导农场产业向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转变,促进农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不够高的局面。其次,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同时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带动侨民增收。再次,向上级申请租金补贴、农作物补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惠农政策,减轻侨民生产资金方面的压力。最后,根据归侨侨眷的生产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技能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和技术员进行理论指导与技术讲解,进一步提升归侨侨眷的种植水平技术。

(三)深入推进族际交流交往,构建和谐族际关系

族际交流交往是促进相互了解的重要手段,应当以此为媒介构建和谐族际关系,不断增强归侨和当地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这方面,浪湾华侨农场可以考虑和当地政府一同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和平台,定期组织归侨与本地人就种植生产问题进行互鉴交流,互相组织队伍前往示范种植园参观学习,在交流学习中增进对彼此的认同。此外,在需要聘用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时,归侨和本地人应当跨越民族的界限,不再将目光局限在自己群体身上,适当聘用其他民族的人,增强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构建互嵌式社区,进而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良好认同。

(四)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

浪湾华侨农场部分干部群众意识有待加强,与群众联系不够充分,导致群众对基层干部存有一定的误解与嫌隙。为改变这一状况,农场各级干部及党员们一方面应该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提升认识,在思想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并在实际行动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可通过采取登门入户或座谈会的形式定期到侨民家中了解他们对生产、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诉求,讲解目前和他们自身利益相关的政策,及时将侨民们的诉求向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反映。另一方面,农场干部也要着力于增强侨民们的主人翁意识,完善利益诉求通道和政治参与机制。要提高工作和政策的透明性,使侨民们及时了解到党和政府的基本政策以及农场的工作情况,多渠道多角度多方式与侨民进行互动,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要提高侨民与地方干部之间的互信程度,不断增强归侨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

结 语

归侨们在颠沛流离失所的时候为祖国所接纳,被安置到华侨农林场,在物质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待遇,这使他们对祖国政府心怀感激,对伟大祖国产生了崇高的敬意。归侨回到中国后的这四十余年时间里,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让人为之侧目的成绩,归侨们的生活水平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水涨船高”,归侨们纷纷称赞中国共产党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但由于多种原因,归侨们的收入和发展增长相对缓慢,因此影响他们对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的进一步增强。本文所作相关调查,或有不周全之处;本文所提建议,或有不切实之处。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相信所有归侨侨眷和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共同前进。

猜你喜欢

归侨本地人华侨
我的华侨老师
本地人
韩国归侨小少年的诗词达人故事
弘报国家风 为归侨楷模——访南京秦淮区老归侨胡鸿飞先生
老归侨谢美英忆述“过番”往事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本地人,外地人
老归侨晒少年“文物”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