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格局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研究
2023-12-18赵迎迎
赵迎迎
(黄河交通学院,河南焦作 454950)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概念
(一)思政课程
思政课程是教师基于学生步入人生新阶段,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及时发现、积极干预学生存在的价值偏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思政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关键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哲学、法学、政治学等学科理论知识,以增强学生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引导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想[1]。
(二)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高校通过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将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成协同模式,以实现同一个育人目标。课程思政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原则,突出协同育人理念,注重加强对学生价值观念的教育与引导,确保教师具备“大思政”意识,能够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学科教学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落实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和价值观念。
二、“大思政”现状综述
(一)组织领导薄弱,制度保障尚未健全
“大思政”格局的构建以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能的发挥,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高校在“大思政”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的保障制度,发挥全体教师以及各学科的育人效能[2]。当前,在“大思政”建设中,高校因对“大思政”的认知不够清晰,无法充分理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内在关联,缺乏综合协同管理和全面领导的组织管理体系,未能形成满足“大思政”格局构建需求的内聚力。这导致不同专业和教师之间的管理体制相对独立,而各自独立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构建“大思政”格局,从而可能削弱思政育人的效能。
(二)尚未形成合力,存在“两张皮”现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特别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各方形成合力,相互配合、协同高效地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同步发展。当前,高校在构建“大思政”格局的教育过程中,由于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认知较为片面,尚未明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具有共同的育人目标,因此,出现“两张皮”现象,协同机制尚未形成合力。高校未形成系统协同的教育机制与教学模式,无法按照规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的思政知识较为分散,这妨碍了高校“大思政”格局的建设以及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教学模式滞后,教师能力尚待提高
教师是推动“大思政”格局建设以及效能发挥的重要领导者,关系到学生思想行为、意志品质的形成,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部分教师的“大思政”意识较为薄弱,认为思政教学仅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引导,无法正确认识自身在课程思政中扮演的领导者角色,不重视自身学科知识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这就会影响思政育人效能的发挥。此外,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尚有待提高,无法辨别不同学生主体在思想政治层面的差异,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应用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滞后。这种做法不仅无法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科教学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而且会影响教学质量。
(四)忽视教学评价,弱化协同育人效能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课程思政是丰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模式。良好的教学评价能够帮助教师明确自身在思政教育中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改革创新思政模式,提高教育质效。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忽视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由于评价目的尚未明确、评价内容尚未系统、评价指标尚未完善、评价方法尚未创新,导致思政教学评价流于形式。这既无法帮助教师明确自身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会使思政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相互割裂,弱化协同育人效能。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一)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建设
思政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思政课程的本质在于通过系统、专业的讲解,将思政知识讲活、讲实,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统一,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辩证认知自我,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课程思政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优化,能进一步结合学生专业学科特点与发展前景,加深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与认知。高质量的思政课程既能帮助各专业学科教师明确思政教育的政治方向,避免教学内容出现偏差,又能实现价值层面与育人层面的宏观引领,使各类课程在思政教育中展现的价值理念、精神追求、育人目标与思政课程具有内在一致性,做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发挥“大思政”格局的育人效能[3]。
(二)课程思政促进思政课程建设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探索,属于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更有助于构建“三全育人”的教育格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思政是构建全方位思想政治育人格局的重要方式,要求各科教师结合自身专业学科的教学内容而深挖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能够增强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育人意识,增强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思政教育环境,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另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倒逼思政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使其进一步结合不同专业学科的育人目标、课程设置、发展前景等内容,设计更具专业特色的思政课程教学结构,突出思政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价值性,有助于提升高校的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社会适应性。
(三)整合思政资源推动思政工作创新
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任务的基本途径,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思政元素的渗透与多元学科的融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建设,能够进一步整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教育资源,既能突出思政课程的专业性,又能利用课程思政的全方位使高校围绕思政元素形成合力,发挥多元学科的协同育人效能。另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教学模式上虽然具有各自的独特性,但双方具有内在一致的育人目标。而独具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降低传统单一思政课程教学的片面性与枯燥性,而且能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大思政”格局,实现双方的相互配合与协同创新,进而构建高效课堂。
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
(一)站在全局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工作
在建设“大思政”格局背景下,高校要立足自身培育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坚持“特色发展”战略,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高校要站在全局高度,统筹规划、系统整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内在关联和思政元素,并加强顶层设计工作。高校基于“应用”下功夫,在专业课中紧跟思政课程的育人目标,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着重解决现阶段专业课和思政课“两张皮”的育人问题,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一,高校要明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正确把握思政课程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而课程思政是进一步强化和丰富思政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立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一致性,完善制度,优化顶层设计,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提供制度保障[4]。
第二,高校要辩证把握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主渠道,这在高校育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高校在发挥各学科专业育人优势的同时,应根据系统集成的教学管理目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形成“三全育人”格局,建立以立德树人为统领的教育制度,加强各项管理制度的集成创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制度化与常态化。
(二)优化课程模式,构建多维立体格局
课程思政的结构本身就意味着教育结构的多元变化,强调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背景下,高校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完善思政课程模式,构建“专题课程+交叉课程+融合课程”的综合性课程体系。教师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与多元化教学方法,建立多维立体的“大思政”格局,在发挥各专业学科育人优势的同时,形成跨学科融合体系,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一,高校要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和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多元化和多层次联合协同,打破传统学科模式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教育目标、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的有机协同,从而促进学生责任意识的提升和能力的发展,在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最大的促进作用,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质,构建高效的课堂。
第二,高校不仅要优化和创新线下教学模式,继续发挥线下课程面对面交流和探索的优势,而且要利用线上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和多媒体设备,发挥线上信息覆盖范围广、互动性强、时效性强等优势,完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跨学科知识融合教学。这将有助于形成“线上+线下”和“现代+传统”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学生主体的信息获取需求和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思维品质。
(三)突出教师职能,提升教师育人能力
教师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领导者。在新时期,为了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育人效能,高校需要充分认识各科教师的重要性。高校通过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和思政意识提升,建立教师协同育人素质提升机制,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使其树立“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静态”“孤立”的课程设置模式和教育教学理念,发挥多学科教师的协同育人合作优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5]。
第一,高校需要正确制定教师培养目标,并优化完善教师培训内容。高校通过专项培训,帮助教师充分认识自身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中的关键作用,紧跟思政课程的育人目标,深入挖掘自身学科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协同育人的效能。
第二,高校要促进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着重提高专业课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能力,发挥协同育人的优势,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
(四)做好教学评价,发挥思政育人效能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教学主体存在差异,但要发挥双方协同育人机制的优势,实现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评价中的有机统一,需要高校重视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高校采用现代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落实激励机制,通过调动各学科教师的积极性,使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师实现融合互动,构建“大思政”格局。这将使高校能够根据教学评价结果和反馈有针对性地优化和创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方式,提高协同育人效能,满足新一代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
第一,高校需要构建思政课教师与学科教师双向互动的考评模式,既要确保思政课教师能够从专业角度把握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育人方向是否存在偏差,又要帮助学科教师明确思政课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对课程思政的开展是否具有启发意义。高校形成双向互动交流机制,优化和创新“大思政”教育模式。
第二,高校应邀请专家学者、典型人物进课堂,通过搭建教师与思政领域专业人士的交流渠道,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使其满足“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发展需求。
五、结束语
“大思政”格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系统的方法论,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特点。在新时期,为构建“大思政”格局,发挥“大思政”的育人效能,高校需要站在全局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工作,正确认识并统筹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内在关联与育人目标一致性。此外,高校需要着重增强各专业、各学科教师的思政意识,突出教师引导职能,提升教师育人能力。教师应根据思政课程的教育目标,结合各自专业学科的特点与发展前景,优化创新课程思政模式,建立多维立体的“大思政”格局,以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发展方向。另外,教师还要立足现代化教育理念,在改革创新思政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做好思政教学评价工作,优化完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发挥“大思政”育人优势,推动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