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算法加成背景探讨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途径
2023-12-18雨田
雨田
(成都大学基础医学院,四川成都 610106)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一种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它包含了人文、技术、经济、法律等多个因素,并与许多学科密切相关。信息素养的重点在于信息的内容、传播和分析,包括信息的检索和评价。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也需要运用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信息辨识和推理来完成。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1]。
欧盟于2 0 2 0 年发布了《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年)》,该计划中指出数字素养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信息需求表达、数字数据、信息检索利用、信息判断、信息存储与管理。为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和教育强国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8年研究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包括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使之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必备的基本素质。随后,我国于2021年颁布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
在大数据信息和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算法能够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大量运算,从而分析出各个信息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联,最终为用户返回高度个性化的检索结果。但与此同时,对大数据算法的过度依赖也导致信息选择权正在逐渐丧失。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要求学校和教育者引导学生形成对信息素养全面的认识,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育,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当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分适应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的发展需要。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的本质涵盖了四个层面,包括信息意识力、信息思考力、信息技能和信息知识与道德[2]。而信息素养的特征可进一步地归纳为六个方面,即信息需求、信息查找、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价与处理、信息安全意识、信息伦理和信息认知[3]。李跃[4]等学者认为信息素养的内涵可划分为四个方面,具体为信息意识与需求、信息获取与检索、信息分析与评价、信息伦理、道德与法律。前三者为信息的获取过程,第四个方面是信息获取过程的上层建筑。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一)对信息素养认识狭隘
然而,信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信息论创始人香农(C.E.Shannon)指出:“信息是一种组织程度,它能使系统有序性增强,减少破坏和噪声。”[5]目前,业界对于“信息”暂无统一认可的权威定义。通常来说,信息是宇宙中存在的事物其状态及运动规律在人脑海中的反映,是依附于客观物质的存在。因此,信息的获取不仅是简单通过互联网获得和传播的新闻及事件,而且是客观事物通过一定渠道向外界传播的消息总和。由于现代互联网科技和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和普及,大学生们“一机在手”便可知天下事,很多人也因此形成了对手机信息网络高度的、专一性的依赖。当学生越来越容易通过手机获得需要的信息时,就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很好的信息素养。然而,他们却疏忽了信息素养内涵中的信息认知、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等重要部分。由此,这容易导致人们在信息泛滥的网络时代,缺失个人信息道德的约束力和警觉度,造成信息焦虑或陷入信息伦理争论的漩涡。
(二)信息获取途径单一,文献运用能力较弱
通常,在校大学生需要获取的信息资源可分为两类:数字化信息资源和纸质型信息资源,分别对应不同的获取渠道和手段。数字化信息获取途径包括专业学术资源数据库和因特网的各类搜索引擎。纸质型文献资源的获取则需借助图书馆和情报所的馆藏资源。
随着信息资源存储的数字化进程不断推进,图书馆各类服务由线下到线上的转型导致数据网络和线上服务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信息获取途径。与此同时,大学生由于信息检索能力相对较差,方式相对单一,加之对专业学术资源数据库的了解和使用都不够深入,造成了“用搜索引擎应对一切检索任务”的惯性行为,对专业学术数据库的使用技能较欠缺。大学生长期利用网页来源信息替代完整的学术论文,导致文献研读能力下降,进而也损害了文献分析、归纳整理能力,最终在论文撰写时,不能对文献进行有效取舍及加工,容易出现简单的“复制+粘贴”现象。
(三)信息甄别能力较弱
数据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信息获得的效率,进而影响到信息技能的高低。因此,具备甄别优劣信息的能力是提升个人信息素养的重要前提。牟燕[6]等人通过对33例样本进行访谈和质性分析,将影响大学生信息甄别能力的因素总结为以下五个:个体归因、政策环境归因、信息环境归因、社会环境归因和人际环境归因。该研究发现,调查样本中有78.78%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长超过3小时,且大部分网络行为都与学习无关,信息的接收几乎都为被动形式。大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知识积累是影响信息甄别能力的主观因素,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四)信息素养参差不齐
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和不同信息获取习惯的大学生,在信息素养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别。陈克侠[7]等人对某医学院校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在校学生进行信息素养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所处年级、是否去图书馆、是否上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和生源地是影响信息素养的显著因素。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问卷得分明显提高。另外,经常去图书馆以及接受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其信息素养也明显高于未进行上述两种学习活动的学生。除此之外,城市学生由于家庭及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信息获取途径更加多样化、接触新事物更加便利,表现出比农村学生相对更高的信息综合技能。
(五)算法加成对信息选择权的侵害
随着大数据的高速发展和在各个领域的广泛普及,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方式由传统的主动搜寻迅速转变为被动接受。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加速迭代更新,个人的搜索习惯被越来越精准地捕获,个人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被动接收系统推送的个性化检索结果,使个人信息选择权逐渐让渡。长期依赖算法推荐容易形成信息茧房,导致信息偏差日趋严重。
三、信息素养提升途径探讨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终身学习是指为适应社会需要和实现个体发展而贯穿一生的持续学习过程。充实全面的知识储备,是我们在纷繁的信息中稳定正确世界观的重要基石。事实上,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进入了学习状态,并且一直持续下去,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应当学会基于信息的解决策略,先找攻略,再根据攻略具体开展实践。在这样不断寻找解决途径和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解决了遇到的问题,而且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的资源、工具和方法,同时也提升了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自身的学习和知识技能的迭代更新。
(二)提高信息认知和技能
各院校根据本校数字图书馆提供的可用服务,尤其是全文数据库资源,系统建设信息素养类课程。学生应当将自身专业所需的信息能力与现有的信息服务连接起来,全面掌握各类中文、外文专业数据库,如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ScienceDirect online数据库、Springer、Web of Science等常用中英文数据库的基本检索方法和步骤,掌握包括学术期刊、专业图书、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等在内的各类型专业文献的检索、阅读、归纳、整理等技巧。学生应逐步提升信息的使用能力,提升例如学术热点、选刊投稿、协同研究、行业服务、知识管理、科研统计、项目申报等多元化信息认知及检索技能。
(三)培养对信息源的甄别能力
寻找正确的信息途径,是筛选优良信息源的有效手段。专业信息到专业数据库查找,综合信息首选官方网站和认证机构查找。信息源的优先排序是数据库及政府机构官网>学术机构及其他认证组织官网>专业论坛>搜索引擎。信息甄别能力具体包括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区分信息的优劣。对于真实性存疑的信息,学生要学会多渠道、多角度审视加以证实。对于断章取义的碎片式信息和经反复多次引用转载的信息,学生要时刻秉持批判性思维,溯源文献,还原事件全貌和真相,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四)开设双重维度的信息素养课程
高校作为学生信息教育的实施主体,应基于学生的两个主要场景,即学习和生活,开设相应的双重维度信息课程,更加全面深入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高校应明确各维度的具体信息需求,在学习场景中,学生需要掌握信息需求的正确建立、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学校图书馆相关素养等方面。高校相应的课程服务应涵盖学术及工作场所图书馆、电子学习和信息检索等。在生活场景中,信息意识与需求则主要体现在健康信息学、应急响应中的信息反应以及危机信息学,高校应提供的课程支撑包括健康信息行为、生物医学信息学概论和医学信息学导论等[4]。
(五)优化考核机制
信息检索是一门重实践性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核方式应当充分体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传统的考核方式一般有卷面考核、实践操作考核和论文考核等形式,但单一的考查形式难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对检索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高校应当着力构建全过程的考核体系,分解目标模块,做好线上、线下保障支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8]。此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积极将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贯穿教学始终,做到学一课、懂一课、做一题、会一题。
(六)促进学科融合
高校可以结合实际条件设立数字化中心或信息工作坊,使不同学科的师生加入进来[9],也应大力鼓励图书馆员和图情档学者加入,促进学科的交流融合。此外,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情报中心,肩负着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化数字信息资源的责任。高校应当试行基于图书馆开设信息检索课程,或依托图书馆的资源和技术支持完善信息类课程的改革及优化。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教育的重要参与者,是实现学科交互融合的最佳场所,在校师生可以通过图书馆建立的数字人文中心实现常态化的学术交流。
四、展望
随着全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逐渐演变,不再局限于技能层面,也不局限于数字信息,已成为社会公民在信息社会的必备素养。作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之一,信息素养的构成、指标体系及相关测评亟需深入研究[10]。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好、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实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大学生应当秉持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成为具备扎实的信息知识和良好的信息伦理的人。高校也应该尝试开设多维度的信息化课程,提供信息实践服务,为培养信息时代的综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