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冬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3-12-17梁军红李巨绘覃孙骞周鹏程莫梁斌冯斌
梁军红 李巨绘 覃孙骞 周鹏程 莫梁斌 冯斌
摘要:小麦是世界重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居各作物之首。近年来,冬小麦在南方地区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也逐渐成为南方冬种粮食作物之一。来宾市是广西的水稻主产区,可充分利用冬闲田种植冬小麦,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这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冬小麦种植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确保农户种粮的积极性,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冬小麦产业布局,本文通过对来宾市冬小麦的种植情况、存在的困难进行调查,并结合当地的发展现状和需求,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冬小麦;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A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Winter Wheat Industry in Laibin, Guangxi
LIANG Junhong1,2, LI Juhui 1,2, QIN Sunqian1,2, ZHOU Pengcheng1,2,
MO Liangbin1,2, FENG Bin 1,2*
(1Laib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ibin, Guangxi 546138, China; 2Laibin Branch of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ibin, Guangxi 546117, China)
Abstract: Wheat, an globally important food crop, had the largest cultivation area among all crops. In recent years, winter wheat cultivation area had been expanding in southern China, which had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main winter food crops in this area. Laibin City, a main rice production area in Guangxi, could make a full use of idle field in winter to plant winter wheat, which was important for a higher multiple cropping index, food production increase and food security. However,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of planting. In order to keep farmers motivation to grow food, enhanc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accelerate the distribution of winter wheat industry,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fficulties of winter wheat planting in Laibin City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local status and demands.
Key words: Winter wheat; development situation; problem; suggestion
冬小麥适应性广,生育期间自然灾害较少,产量较稳定,是我国“四大主粮”之一,也是来宾市的主要冬季粮食作物。来宾是广西的水稻主产区,冬闲田面积较大,可以充分利用秋、冬季节种植冬小麦增加复种指数,迅速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作物总产量,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对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来宾市粮食种植面积为15.53万hm2,该地区气侯温和,阳光充裕,降雨量充足,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冬季温度低于10 ℃,适合种植冬小麦。大力开发和推进冬小麦产业化发展,对于全面推进来宾市秋冬农业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笔者通过调研来宾市冬小麦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来宾市粮食生产、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1 来宾市冬小麦产业现状
1.1 产业布局情况
小麦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南为冬小麦,长城以北大部分为春小麦。我国主要是以冬小麦为主,冬小麦适合种植在稍微暖和的地方。南方冬小麦区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主产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广西、广东各省区,这些省份也是我国的水稻主产区,种植冬小麦可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北方冬小麦区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诸省,这些地区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7%。
来宾市地区气候温和,比较适合冬小麦的种植,该地区要求冬小麦品种具有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等特性。目前冬小麦品种以春性为主。经过推广种植冬小麦新品种,来宾市近五年来冬小麦播种面积有所增加,由333 hm2增加到1333 hm2以上,产量也明显得到提高。其中,兴宾区适合种植早熟品种,种植面积约666.7 hm2,忻城、象州和武宣等地适合种植中晚熟品种,种植面积约665 hm2。
1.2 高效的栽培技术
来宾市农业科学院在栽培过程中探索出新的种植模式:“双季稻+冬小麦”和“单季稻+冬小麦”。前者适合种植冬小麦早熟品种,后者适合种植冬小麦中晚熟品种。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有:科学选择种植用地,如选择地势平坦、排灌能力较好的地块;采取节水灌溉技术;实行免耕机播种;针对主要病虫害实行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在冬小麦整个生长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进行田间管理,有效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增加农村经济收入,推进农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1.3 新品种引进试验情况
依据来宾地区特殊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引进的冬小麦品种需具有中抗赤霉病、矮杆抗倒、较耐穗发芽的特点。为此,来宾市农业科学院先后引种了早优254、13169、大粒系2、早丰系2、3955、丰抗优1号、F1(高产菠萝麦)、F3(抗病菠萝麦)、F5(木瓜麦)、2948-3010(玫瑰麦)、优麦979、系2-41、平隧1号、华麦5号、扬麦17、华糥1号、遂麦132等冬小麦品种。筛选出中晚熟品种扬麦17和遂麦132,其中扬麦17高抗条锈病、高抗白粉病;遂麦132分蘖力强且抗倒伏。另外还筛选出早熟品种华糯1号、优麦979,其中华糯1号中抗赤霉病,矮杆抗倒,较耐穗发芽,优麦979高抗条锈病、分蘖力强。引进品种的播种期均在11月中旬。
1.4 新品种种植和推广应用
近6年来,来宾市在多个地区开展了冬小麦新品种高产示范栽培,如表1。
由表1可知,2018年示范种植早优254、13169、大粒系2、早丰系2、3955、丰抗优1号等优质高产冬小麦品种,共播种面积为333 hm2;2019年示范种植冬小麦新品种大粒系2和优麦979,播种面积为572 hm2;2020年示范种植丰抗优1号和平隧1号两个品种,总面积约789 hm2;2021年示范种植华麦5号,面积为997.7 hm2;2022年示范种植优麦979和F5(木瓜麦),播种面积分别为566.7 hm2和500 hm2;结果发现优麦979品种丰产性较好;2023年示范种植了华糯1号、遂麦132和扬麦17品种,播种面积分别为800 hm2、177 hm2和356 hm2,三个品种均具有产量高的特点。来宾市冬小麦播种面积从2018年的333 hm2增加到2023的1333 hm2,播种面积在逐年上涨。由此可见,良种在粮食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量同比增长5.2%左右,同时也能让农户看到冬小麦良种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加坚定种粮的决心。
1.5 来宾市冬小麦产量及效益分析
由表2可知,2018―2023年来宾市冬小麦总产量由134.9万kg增加到549.9万kg;每667 m2平均产量由270 kg增长到275 kg。综上所述,冬小麦每667 m2平均产量常年稳定在270 kg以上。2023年同比2018年,总产量增加307.64%,年平均涨幅1.95%,实现了稳定增长。来宾市现有冬闲田面积约5.33万hm2,如发展冬小麦种植面积为10%,冬小麦产量达2.20万t,年粮食产量增加2.99%。另外“旱改水”项目土地相对集中连片,通过土地流转,有利于种植大户或企业种植冬小麦。2022年兴宾区南泗乡由当地种植大户流转“旱改水”项目土地种植冬小麦69 hm2。
2018―2023年,冬小麦收购价由2.4元每公斤增长到3元每公斤,每667 m2直接经济效益由648元增加到825元,种植冬小麦每667 m2纯收入由445元增加到551元。2018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23.7万元,纯收入约222.28万元,2023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1649.59万元,纯收入约1101.72万元。2023年同比2018年,直接经济效益增加409.6%,纯收益增加395.65%。
2 来宾市冬小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栽培管理粗放
由于来宾市多以种植水稻为主,农民缺乏冬小麦种植经验,存在栽培管理粗放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当地农户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控制田间作业次数和经济成本投入,且在病蟲害防治方面用药不当。在这种粗放的栽培管理下 [2],土壤生产能力日趋变差,冬小麦的抗逆性逐渐变差,给多种病原菌的侵染流行提供条件,导致产量也越来越低。虽然从2021年开始,来宾市种植冬小麦已采取一些措施防治病虫害的发生,但由于当地的气象灾害比较多,如秋冬季长时间低温阴雨,加上“旱改水”项目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相对贫瘠等,严重影响冬小麦产量。
2.2 高产优质高抗品种缺乏
来宾市科研院所对优质高产冬小麦品种的选育重视度不够、科研投入不足。目前冬小麦育种工作只注重品种的外部表现,如株高、色泽、子粒形状、子粒整齐度、千粒重和平均穗粒数方面,缺乏对内在品质如营养品质(蛋白质、淀粉、脂肪、核酸、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和质量)、加工品质(制粉品质和食品品质)、食品品质(面粉品质、面团品质、烘焙品质、蒸煮品质)、抗性品质(抗旱性、抗病性、抗寒性)方面的研究。所以高产优质冬小麦品种市场竞争力较弱,供应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2.3 来宾市产业化组织形式具有局限性
目前,来宾市优质麦生产仍以政府为主导,农户与各大公司、企业自发相结合的传统组织形式,很难为农产品生产提供全面的服务,阻碍了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科研单位参与度不够,缺乏相关激励机制,使得“产、学、研、用”不能有效结合等[3],传统组织形式不足以支撑日益发展壮大的产业。因此,技术人员应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创新农业产业组织模式,使当地农业稳步向前发展。
2.4 来宾市冬小麦的销路问题
主要有以下情况:销售渠道单一,以初产品销售为主,缺少深加工产品;政府关注度不够,宏观政策落实比较难,面对冬小麦畅销难的问题,政府没有及时搭建销售平台和制定相应的销售机制;宣传力度不到位,宣传渠道和宣传方式有所欠缺,农户和消费者之间的需求供给信息交互性不完善,了解冬小麦适合在南方地区种植的相关信息人员比较少,销售市场还未打开,从而使销售渠道有所匮乏,目前销路问题一直还未得到有效解决。
2.5 来宾市冬小麦产业链条问题
来宾市冬小麦普遍以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利用很少,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整体实力偏弱,尚不能满足冬小麦多元化的加工需求,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冬小麦还只是处在初级加工的普通面粉阶段,很难满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需求,也无法提升冬小麦产业的整体价值。
3 来宾市冬小麦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筛选新品种,普及配套良种良法
结合来宾市气候环境,筛选适合在当地生长的优质、高产、高抗(抗病、抗倒、抗旱等)冬小麦品种,尤其是筛选抗赤霉病、叶锈病、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耐穗发芽、抗逆性强等综合性状好的优质种质资源,同时配套良法,如冬小麦精量直播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等,通过培训把这些技术传授给农户,使农户全面掌握相关技术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促进粮食生产稳产提质。
3.2 优化栽培管理技术,确保冬小麦质量安全
为进一步完善现有冬小麦产业,挖掘其绿色生态发展是关键[4],以绿色食品为目标的优质冬小麦已进入产业化发展轨道[5],绿色发展调优冬小麦产业,配套推广适合来宾市冬小麦种植技术,无论是在土壤和种子的选择上,还是在冬小麦种植的过程中,都应以农作物全程生长为主线,因地制宜将一系列绿色防控措施进行有机组装配套,集成一批成本适当、防治效果好、生产者乐于接受的綠色防控技术模式。同时,把节肥、节药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机械施肥、统配统施等节肥技术和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绿色防控、精准施药、统防统治等节药技术来改变农户传统粗放的栽培方式,确保冬小麦高质量发展。
3.3 完善政策体系,加大种粮扶持力度
充分落实国家政策,对直接从事粮食的生产者加大补贴力度,建议政府给予一些种粮补贴,实现农业保险全覆盖。如将冬小麦纳入项目补贴,降低农户生产成本,更能有效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和冬闲田秋冬粮食产出率;鼓励农户、种养大户、企业投资建设;简化设施农用地审批方面程序,对新型经营者主体在融资方面给予贷款优先,以便解决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搭建良好的农作物信息平台,引进优良的农作物品种,把好冬小麦产品质量关,努力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冬小麦;抓住冬小麦产品的亮点,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冬小麦产品销售渠道;政府应在当地严格实行冬小麦产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出台订单收购冬小麦政策,有力推动了粮食收储从“政策市”向“市场市”转变,维护粮食收购秩序,切实保护售粮农民利益。
3.4 创新生产组织形式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创业大户、能人大户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改变规模小、数量多的现状,也可以加大来宾市农业科学院和广西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参与度,搭建产学研平台,积极引导院所与企业、高校建立产学研联盟,通过加大对研发机构的支持,使科研单位、高校与企业单位紧密衔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与转移,提升冬小麦产业竞争力。
3.5 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冬小麦产业链的延长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依托优势产业基地,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挖掘冬小麦精深加工的增值潜力,做好多元化冬小麦产品深加工,延长冬小麦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6],有效利用强中弱筋冬小麦特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焦品牌打造,增强冬小麦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和市场竞争能力,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导,渗透到冬小麦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产业链的延伸不仅提升了产业整体价值,拓展非农领域的就业平台,还充分促进来宾市经济多元化增长[7]。
参考文献
[1] 姚亚红. 影响灵台县冬小麦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及解决对策[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9): 5, 12.
[2] 刘伟. 江苏省小麦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种业, 2021(9): 19-22.
[3] 杨帆, 周正富, 张扬, 等. 河南省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22(18): 197-200.
[4] 张勇, 郭光理, 孙付山, 等. 襄州区小麦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60(S1): 355-357.
[5] 李贵喜, 白灵军. 甘肃陇东冬小麦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J]. 甘肃农业科技, 2017(4): 68-72.
[6] 吴灵军, 王勇. 平凉市冬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3): 114-117.
[7] 李鹏龙. 延津县小麦产业链优化研究[D]. 郑州: 河南工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