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栖居于美丽自然界之中*

2023-12-17曹孟勤

关键词:居所自然界黑格尔

曹孟勤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今人类正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自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后,宣判“人之死”便成为一种必然。一时间,理性的终结、主体的终结、形而上学的终结、人的终结,成为后现代哲学的一种时髦。即使是当今影响较大的哲学家阿伦特(Hannah Arendt)也不得不转向研究“人的条件”,认为探究人的普遍人性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经过对人本身持续不断的后现代拷问,存在了几千年的“人”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令人费解。人是谁?人安身立命的根据是什么?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回答而又难以回答的问题。“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当前这样,人对于自身这样地困惑不解。”①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李伯杰,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导论.宣判“人之死”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但随之带来的问题却是严重的,当人死了之后即不知道自己是谁时,人还有没有资格立足于这个世界之上?还能不能保证自己做出正确选择和正确行为?如果坚信,人不能没有自我形象,也必须知道自己是谁,如此才能够担保自己以不同于动物的方式行走于世界之上,那么人们就必须对“人是谁”做出回答。人虽向未来敞开,有自己存在的“应当”,但也必须现身于当下的现实。这个“现身”不是现身在以往人性论所认定的各个场所里,而是现身于美丽的自然世界之中。美丽自然界才是人存在的“家”。

一、现实自然界是人的栖身之所

研究人的普遍人性或普遍本质,实际上是探究人之为人存在的根据,即人凭借什么根据能够成为人。万物的存在都必须有一个根据,有根据便有自己的存在,“没有根据便一无所有”①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50.,人也不能例外。因此,根据的问题便成为哲学研究的最高真理,成为哲学中的第一哲学。人之为人存在的根据,是人安身立命的依据,人之为人就栖居于根据之中。所以,根据是人存在的居所,是人存在的家。就此而言,研究人性的问题实际上是探究人的栖居之所问题,人到底栖居在哪里才能够有自己的稳定居留。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开始寻找自己的居所,“在对宇宙的最早的神话学解释中,我们总是可以发现一个原始的人类学与一个原始的宇宙学比肩而立:世界的起源问题与人的起源问题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②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5.。自从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之后,人的本质问题几乎占据了西方哲学研究的中心,成为阿基米德支点。理性人、宗教人、社会人、文化人、道德人、符号人,各种人性理论层出不穷。人学几乎像哲学那样,也成为一个充满累累骸骨的厮杀“战场”。历代人之所以锲而不舍地追问人性问题,是因为古希腊神话故事斯芬克斯之谜已经明确宣示给人类,即人只有知道自己是人,才能够存活于世;人不知道自己是人,那就只有死亡。

人类历史上对人的栖居之所所做的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将人性安居在人自身的某个特征中。如,理性人将人性安居在人所独特拥有的理性之中,宗教人将人安居在人所独有的信仰中,社会人将人安居在独特的社会性当中。虽然这些人性论观点都道说出了一定的人性事实,但是也面临一定的困境,即人性植根于自身独特属性之中,仍像浮萍一样属于无根的存在。换言之,人以自身为根据,实际上是没有根据,独特属性具有先赋性,以先赋属性为依据说自己是人,等于说人先天就是人。由此,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提出,以往有关人性的研究都没有追问到人的本质,人必须绽出自身而向自身之外的“存在”寻求栖身之所,“从存在本身来规定的人之本质才有在家之感”③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08.。海德格尔的研究是富有启发性的,他后期哲学思想主张天、地、神、人四方一体共同构成存在,因而人才能够栖居于存在之家中。存在是人的居所,而存在本身又包含着大地和天空,因而海德格尔的人道主义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人必须在大地之上和天空之下寻找自己的居所。

赵汀阳教授在《第一哲学的支点》中提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不是处于“我思故我在”之中,而是处于“我行故我在”之中,因为“所思未必可信,所思未必可行”,第一哲学的支点问题扎根于“做事”之中,“选择存在方式就是选择做事,只有选择做事才开始进入自由存在的初始状态”④赵汀阳.第一哲学的支点[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198.。如果“做事”是第一哲学的支点,那么人世间所做最大之事是人类加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若没有对加工改造自然界之事,人类就没有办法在地球上生存。由此,我们就又回到了被西方哲学所放弃、甚至所批判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个著名观点上:劳动创造了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必然是生产生活资料的活动;正是在生产生活资料的过程中,即加工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由此诞生出来。如果我们承认人世间所做最大之事是加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人是在创造自然界的活动中创造了自己的人之为人的存在,由此可以确信,被加工改造的自然界才是人的真正栖居之所,自然界被加工改造得怎样,人就以怎样的形式存在。

经过人类加工改造的自然界,不再是原初的自然界,而是变成了合乎当下社会要求的现实的自然界。这种现实的自然界由于凝刻上了人本质的力量,打上了人本质的烙印,也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界,变成了人的自然界,成为了人的对象性存在,成为了对象性的人本身。黑格尔(Hegel)曾明确表示:“自然界是自我异化的精神。”①黑格尔.自然哲学[M].梁志学,薛华,钱广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1.黑格尔所谓的“异化”,不完全是指与己对立和反对自己,还蕴含着外化、对象化的涵义,因而“自然界是自我异化的精神”,其涵义表达着自然界本身是自我外化、对象化出来的精神。黑格尔确信,他的自然哲学研究就是要彻底“扬弃自然界和精神的分离”,使精神能够充分发现自己在自然内的本质,发现自然界只不过是自己的复本,发现“精神就是自然界”的真理。“研究自然就是精神在自然内的解放,因为就精神自身不是与他物相关,而是与他自身相关来说,它是在自然内生成的。这同样是自然的解放。自然自在地就是理性,但是只有通过精神,理性才会作为理性,经过自然而达到实存。”②黑格尔.自然哲学[M].梁志学,薛华,钱广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9.黑格尔还借助《圣经》中的话来比喻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即亚当见到夏娃时说:“这是我肉中的肉,这是我骨中的骨。”那种认为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由某种外在力量所创造的观点,被黑格尔嘲笑为是古代和近代自然哲学的一种笨拙的观念。

马克思接受了黑格尔关于人与自然界内在统一的思想,扬弃了其把自然界规定为精神的唯心主义,把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直接视为人本质对象化的活动。“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8.马克思还说:“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9.自然界只有作为人的对象,或者说作为对象性的人而存在的时候,人才能够在对象世界中发现自己和确认自己,人才不至于在对象世界中丧失自己。“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是,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说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这就等于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本质的即自己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5-106.

现实自然界是人本质的对象化,是对象性的人本身,通过现实自然界就可以直观到人的自我形象,见证到人的本质。“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

自然界是自我异化的精神,自然界是对象性的人本身,这一哲学结论昭示着人栖居于自然界之中,现实自然界才是人的栖居之所、安身立命之家。人们常说,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可事实是,人们从来没有将自然界视为自己的母亲,即人们从来没有将自然界真正当作人性的来源和根据。生态危机的发生教训了人们并使人们意识到,人内在于自然界之中,自然界内在于人性之中,自然界的残破表征着人性的残破,也正是人性对自然界的恶,才有了生态危机的恶结果。欲将自然界从危机中拯救出来,实际是将人性从危机中拯救出来,向自然界寻求自己的本真存在。于是,人向自然界生成为人,现实自然界是人存在的家,便成为接受生态危机教训之后而清楚明白的一个普遍道理。当然,现实自然界是人本质的对象化,并不是说人先天存有一个本质,然后再对象化给自然界,而是说人通过现实自然界证成自己的本真性存在。诚如马克思所言:“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所谓人通过现实自然界证成自己的本质,意味着人怎样改造自然界,人就怎样生成,人存在于他所创造的自然界之中,而所创造的现实自然界就是人本身。人存在于他所创造的自然界之中,表明现实自然界是人的栖身之所,是人存在的根据。现实自然界是人劳动的结果,因而人的栖居之所是由人自己筑造的,人创造了什么样的自然界,人就居住在什么样的居所之中。创造自然界的本质是筑造人存在的居所,人后天地现身于他所创造的自然界中,而不是先天地现身于理性和文化之中。当然,人类加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人始终行走在加工改造自然界的路途上,由此决定了人是向未来敞开的,人的栖居之所需要不断完善,人性的修炼也没有终点和止境。

在对人性的研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人存在着一种普遍而永恒的本质,找到并确认人的这一本性,人就可以一劳永逸地完成自己的存在。然而,这种人性论面临的挑战的是,确证了人的普遍人性,人就立刻不复为“人”。因为任何人由于种种原因都不会完全符合“人”本质的规定性,况且人本身随着历史的发展也是不断变化的,古代人的本质不可能完全同于当代人的本质。当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论证上帝是人的普遍本质后,从而要求将上帝的本质归还给人时,施蒂纳(Max Stirner)马上批评道,将上帝这一人的本质归还给人,人并不能够由此成为人,而是成为了上帝。阿伦特也特别强调:“定义人的本性的尝试很容易导致我们产生某种‘超人’的观念,并把它等同于神,这一事实足以让人对‘人之本性’的概念投去怀疑的目光。”③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4.与此相对的另一种观点认为,人并不拥有一种普遍而永恒的本质,人永远不是“是其所是”,而是“是其所不是”。就像萨特(Jean-Paul Sartre)所认为的那样,人不是“本质先于存在”,而是“存在先于本质”;人先行存在,先行自由,然后才不断地塑造自己的存在和自我形象。这一观点面临的困境是,人永远没有自己的存在,人就像一个幽灵或影子那样游荡于人世间,让人捉摸不定。本文所强调的人性是一种生成论,人既有自己的现实存在,即现实存在于他所加工改造的自然界之中,自然界被加工改造的怎么样,人就怎么样,现实自然界永远现实地呈现着人的自我形象;同时人又处于不断完善自身存在的历史路途之中,随着改造自然界的深入而深入,随着改造自然界的完善而完善,敞开自身而趋向于无限的将来,人性所达到的境界亦是无止境的。

二、人的栖居之所必须尽显美丽

现实自然界是人本质的对象化,是人的栖居之所。这是一种抽象的哲学表达,是对被加工改造的自然界进行反思所得出的结论。但是,从现实直观来看,我们看到、听到,即感官感觉到的自然界乃是一花一草一木、一水一石一土、一鸟一虫一兽,根本见证不到人的任何形象。因此,要将哲学抽象出来的人之形象变成现实的自我形象,被人们感官直接感受到,还需要一个中介环节,那就是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创造。美学理论告诉我们,人能够对自然界进行审美,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丽。人们之所以对自然能够产生美感,是因为自然美是人性的象征和显现,通过对自然的审美才能够见证真实的自我形象,享受到人性。美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凡是有人的地方必然会有美,凡是有生活的地方也必然会有美。无论是春华秋实、晨曦暮霭、灿烂阳光、潇潇夜雨,还是星汉日月、惊雷狂飙、高山峻岭、花蕊蜂须、冰雪茫茫,都可以成为审美对象,并令人感受到美的愉悦。本来是无情的自然之物,人能够对其感受到美,乃是因为这些自然物折射着人性,在审美王国中感悟到了人性。“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些无情的自然事实,都由于美而有了人性;都由于拥有了人性,而让人感到了美。因此,自然美是人性的感性显现,人唯有通过美丽自然界这一中介环节,才能够在现象层面直接见证到美丽善良的人性和真实的自我形象。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后,这个世界才开始遭受人的改变,而且越是靠近我们所在的时代,这个世界越是被改变得天翻地覆。人是改造自然界的存在者,人栖居于他所改造的自然界中,没有对自然界的改造就没有人的存在。人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有可能把自然界改造得越来越好,也有可能把自然界改造得越来越差。就此而言,从现实自然界身上所直观到的人的形象并不必然是美丽善良的,还有可能是丑陋邪恶的;人所筑造的栖居之所有可能是遮风避雨且富丽堂皇的楼宇,还可能是漏风漏雨的茅草房。就像马克思已经向世人证明的那样,资本主义社会将人的劳动扭曲为异化劳动,人所改造的自然界不再是人本身,而是成为与人对立并反对人的异己力量。把自然界改造得越来越差,意味着人在作恶,在毁灭自己。但是,任何一个存在物都不应该把自己置于不利于生存的地步,即恶的自然界、残破的自然界不是人应当存在的地方,除非人志愿把自己变成动物。因此,把自然界改造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丽,完成人的所在,这才是人的终极目标和愿望。也就是说,人应当栖居于美丽自然界之中,美丽自然界才是人应当存在的家。人追求美丽自然界,意味着让自然万物欣欣向荣,让自然界充满勃勃生机,因而这也是人的善在。美丽自然界是人的栖居之所,意味着人应当存在于善的居所,故海德格尔亦将“伦理”称为人的居所。

深入论证美与道德、自由、人性的关系,主张美是道德的象征,是自由的象征,肇始于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康德认为,“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面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一个这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作美。”①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5.分辨某物是美还是不美,不是通过对表象物的认知,而是通过对表象物的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实现的,且只有在无功利目的条件下生成的愉悦的情感,才能够产生美感,实现对表象物的审美。只要掺杂了丝毫的功利目的在内,就不再是纯粹的审美判断了,也见不到任何自然美了。由于美的生成与道德的生成具有同样的性质,即道德是在纯粹地尽义务动机支配下产生的,不要求带有任何功利性质的回报,因而美是道德的象征。“美是德性——善的象征;并且也只有在这种考虑中(在一种对每个人都很自然的且每个人都作为义务向别人要求着的关系中),美才伴随着对每个别人都来赞同的要求而使人喜欢。”②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1.人们能够把大树和大厦描述为庄严和雄伟的,把原野描述为欢笑和快活的,甚至将颜色也描述为贞洁的、谦虚的、温柔的,皆因为它们激起的审美感受包含有类似于由道德判断所引起的心理意识。也就是说,唯有在对美的鉴赏中,道德情操才能够超越日常功利和感性欲望的羁绊而得到陶冶,使灵魂升华到自由的境界。美作为道德——善的象征,其使命在于通过美的鉴赏活动将道德即人性感性化,并在自然界的经验现象层面呈现出来,使超验性的自由变成美的感性自然现实,从而被人们体验到和直观到。

康德所谓的美学,更多的是强调鉴赏,重视主观心理体验。发展到黑格尔的美学,则开始重视人的创造作用,把康德的“自然美高于艺术美”颠覆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美是由心灵创造和再生的美,更能体现精神的价值,因此它比起任何未经心灵渗透的自然产品要高一层。“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在涉及这较高境界而且由这较高境界产生出来时,才真正是美的。”③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5.更为重要的是,艺术美是人实现认识自己、造就自己的有效途径。人区别于动物的存在,在于人是一种自为的存在,他要关照自己、认识自己、思考自己,如此才能够保证人是一种心灵。艺术作品作为人的实践活动,外化着内在心灵,印刻着内心生活的烙印,并在艺术作品中复现自身。“人还通过实践的活动来达到为自己(认识自己),因为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人这样做,目的在于要以自由的身份,去消除外在世界的那种顽强的疏远性,在事物的形状中他欣赏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现实……例如一个小男孩把一块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观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①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9.所以,艺术作品是自我创造的表达,它把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化作关照和认识对象,摆置在心灵的意识面前,以便在这一对象中即为自己亦为他人而再现自身。如果说康德的自然美是对人的道德、自由和人性的象征性显现,那么黑格尔的艺术美则是对人的道德、自由和人性的直接再现。在黑格尔看来,美作为理念的感性显现,无论就客观性而言,还是就主体的欣赏来说,美都带有自由和无限的性质,带有令人解放的意蕴。

艺术美是人的一种创造,这种对美的创造也表现在人的日常劳动中,劳动创造了美,便成为黑格尔美学思想的一个特征。黑格尔指认,荷兰绘画与欧洲流行的绘画风尚完全不同,荷兰绘画所感兴趣的题材大多是平凡生活中的平凡对象,如葡萄、花、鹿、沙丘、海、太阳、天空,日常生活中的器具上的雕饰、马、战士、农民、抽烟、拔牙乃至各种各样的家庭场面,甚至农妇之间的吵架也被搬置到绘画之中。是什么原因使荷兰人走上了风俗画之路,格外钟情于平凡生活中的平凡现象呢?这就必须追问他们的历史,即荷兰人居住的土地大部分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这种完全凭借自己辛勤劳动而获得一切快慰,组成了荷兰画的一般内容。黑格尔在此探索到一个重要现象,那就是荷兰人对自己劳动的喜爱和自豪,导致了他们喜爱以日常生活为题材创作作品。“荷兰人是一个渔夫、船夫、市民和农民的民族,所以他们从小就懂得他们亲手用辛勤劳动所创造的最大的乃至最小的必需品和日用品的价值……处在其他情境的其他民族就不可能运用荷兰画拿来摆在我们面前的那些题材,作为艺术作品的最主要内容……并且凭他们的勤劳勇敢和节俭,他们感觉到自己挣得的自由,可以享受幸福、舒适、正直、勇敢和快乐的生活,甚至可以对愉快而平凡的事物感到骄傲。这就是他们选择这类艺术题材的辩护理由。”②黑格尔.美学:第2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69.正是在对荷兰绘画的考察和分析中,黑格尔表明了后来被马克思发挥的“人化自然”的美学思想,即在所加工创造的对象物当中再现自己。“只有在人把他的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把他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里的时候,自然事物才达到一种较大的单整性。因此,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他显出那环境可以使他得到满足,对他不能保持任何独立自在的力量。只有通过这种实现了的活动,人在他的环境中才成为对自己是现实的,才觉得那环境是他可以安居的家,不仅对一般情况如此,而且对个别事物也是如此。”③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26.劳动美学的前提是人必须独立工作,如果他有所希求的话,就应该凭借自己的劳动去得到它。正是人所使用的器具或多或少是自己亲手制造出来的,创作的作品里凝聚着他的智慧、情感和意志,因而他才会像欣赏和享受自己的人性那样欣赏和享受他的劳动作品。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美学思想表达了不满,认为他所说的艺术美没有涉及社会制度的内在影响。人所创造的产品本质上是人的对象化,通过劳动产品这一中介,人由此变成了自己的对象,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一对象发生了可怕的异化,劳动者所给予对象的生命成为一种敌对力量与他自身相对立。“他的生命表现就是他的生命的外化,他的现实化就是他的非现实化,就是异己的现实。”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5.因为“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所拥有的时候,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简言之,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5.。正是人的一切肉体和精神的感觉都被单纯拥有的感觉所代替,人的感觉仅具有有限的意义,看不到自然美和艺术美。“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7.要扬弃感觉的这种有限意义,实现感性的彻底解放和产生感觉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就必须扬弃私有制,扬弃异化劳动,向合乎人性的人复归,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按照美的规律再生产出整个自然界。马克思的美学是实践美学,人怎样生产自然界,人就会以怎样的方式存在。“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7.唯有当人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按照美的规律再生产出美丽自然界时,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才能够获得彻底解放,完成自身的善美存在。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康德和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康德强调“自然美高于艺术美”,但这种自然美主要局限于鉴赏之中,对人性的显现仅仅是一种象征。马克思则强调自然美不仅仅是象征,而是劳动创造的结果,是人性的现实呈现,即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因自然界被人化,才产生出来。黑格尔主张“艺术美高于自然美”,但他的艺术美主要局限在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诗歌上,忽略了人改造自然界所产生的现实性的自然美。马克思关照自然界的真正人化,因为真正人化的自然界才是美丽的自然界,人们只有在真正人化的自然界中才能见证真实的自我形象。“当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我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因此,需要和享受失去了自己的利己主义性质,而自然界失去了自己的纯粹的有用性,因为效用成了人的效用。”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6.

善美人性寓于在善美自然界之中。人不能没有美,人的生活不能没有美,美意味着人的自由和解放。但是,美不能仅仅局限于审美之中,局限于道德和自由的象征之中,还应该把美现实化,而积极构造现实的自然美,应该是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的本真目的。马克思的实践美学告诉我们,人也不应该栖居于丑恶的自然界中,那不是人的家园,能够审美的现实自然界才是人的真正栖居之所,唯有美丽的自然界中才能尽显人性的光辉。在此,有人可能会说,在古代社会人类不可能大规模地改造自然界,不可能使自然界遭受破坏,因而古代社会的自然界一定是美丽的,古代人一定是更真实的存在。黑格尔早已对这种观点进行过批驳,认为那种田园牧歌的时代无须费力劳动,直接享受草地、森林、牲畜、田园、瓜果等,是人的肤浅的心灵表现,先行假定了心灵还没有得到发展。“对于一个完全的人来说,他必须有较高尚的希求,不能满足于与自然相处相安,满足于自然的直接产品。人不应降低到过这种牧歌式的生活,他应该工作。他如果有所希求,就应该努力凭自己的活动去得到它。就这个意义来说,就连身体方面的需要也要引起一系列的广泛的不同的活动,而且使人感觉到他自己的内在的能力,许多更深刻的旨趣和深广的力量就是从这种内在的能力发展出来的。”①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30.

三、筑造美丽居所是第一道德律令

自然界是人的栖居之所,而人的栖居之所又必须是美丽的。由此就合乎逻辑地向当代人的实践活动发出了一个道德律令:你要如此行动,按照美的规律筑造自己的栖居之所。所谓按照美的规律筑造人的居所,一般来讲是指创造美丽的自然界,具体来讲是指看护自然界存在,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让自然界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的居所是由人筑造的,唯有人才能够为自己筑造居所。人筑造居所是为了遮风避雨、安身立命。因此,他所筑造的居所必须确保自己能够安居。安居意味着居所承载着道德、自由、人性的价值,就像海德格尔所指认的那样,伦理意味着居留,伦理学深思人的居留。承载道德、自由和人性的居所必须是美的,唯有美的居所才能够聚集和显现其所承载的伦理价值,引领人安居乐业。既然人成就于所创造的美丽自然界之中,先有美丽自然界的生成和存在,后有人性的完成和显现,那么筑造美丽的栖身之所作为道德律令,在逻辑上就处于优先地位,属于环境伦理的第一道德律令,具有形而上学本体论的价值。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必然要进行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人改造自然界,除了创造财富以满足生存需要外,更重要的是筑造栖居之所,实现人之为人的存在。只不过是在前工业文明时期,古代人的劳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极其渺小,广袤的自然界能够容忍他的肆意妄为而无动于衷,生机勃勃的再生能力丝毫没有减损,故而劳动为人类筑造居所的价值被完全遮蔽起来,根本无法进入哲学的视野。进入现代社会后,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启蒙,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劳动活动不再被视为恶,而被看作是一种善。用新教伦理精神来说,劳动创造财富,创造越多的物质财富越能够荣耀上帝;用现代功利主义伦理学的话来说,创造越多的财富越能够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然而,这种被视为善的劳动活动,由于只顾及人自身的私欲,丝毫不顾及自然界的死活,因而其本质仍然是恶,甚至是最大的恶。它以谋求人类幸福的名义把人类置于巨大的存在风险之中。就像约纳斯(Hans Jonas)所指认的那样,我们进入到一个技术统治一切的时代,现代技术以巨大的无以抗衡的力量洗劫着自然万物,毫不留情地吞噬着自然界机体,裹挟着人类奔向灾难。正是现代技术把整个自然界和人类存在的命运作为赌注投入到一场不知胜负的豪赌之中,使得劳动筑造居所的价值凸显出来,并成为一个超越现代性的重大事件摆在人们面前。进而言之,为了将现代人从自我毁灭的赌博中拯救出来,预防自然界被置于崩溃的境地,从道德上规范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保证自然界以美的姿态呈现于人们面前,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我们对人类存在负有绝对责任,并且这责任不可与每一个个人的生存的有限责任相混淆。个人自杀的权利在道德上是可以讨论的,至少在特定情境中是允许的,而人类则在任何场合下都绝对无权毁灭自己。”①约纳斯.责任原理——现代技术文明伦理学的尝试[M].方秋明,译.香港:世纪出版,2013:50.

按照美的规律筑造人的居所,这一道德律令的出现,使得改造自然界的活动必然发生质的改变。万俊人教授曾提出,“改造自然界”这一说法应当改为“改善自然界”。因为“改造自然界”缺乏明确的伦理诉求,而“改善自然界”将伦理诉求明确地置于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使这一活动具有了明确的伦理目的性导向,并成为一种伦理性活动。“改善自然界”蕴含着使自然界美丽美好的道德性目的,与按照美的规律筑造人的居所有异曲同工之妙。改造自然界的活动具有目的性,以往人们总是将这一目的设定为创造物质财富,不仅使得占有自然、掠夺自然变得合理正当,还使人之为人的善美人性在此活动中荡然无存。现代技术赋予了人改变自然界中一切,甚至编辑人自身基因的超凡能力。人改造自然界的技术成功压倒了人性的一切方面,再也没有什么比这种技术上的成功更令人自豪了,结果却使人的自我观念和自我形象日益萎缩。把按照美的规律筑造人的居所作为道德律令,实则是把“让自然界美丽”和“成为人”设定为改造自然界的目的,使人们在成就自然界美丽的同时也成就自身的人性之美,使改造自然界不再是一种纯粹的谋生活动,而是升华为一种有着明确道德属性和道德规范的活动。在这个世界上,从来还没有一个物种能够以美的方式改变自然界,即从来还没有一个物种能够承担改善自然界的道德责任,正是人能够承担起按照美的规律改善自然界的道德责任,从而将道德渗透在所改造的自然对象之中,自然界的美也才能够尽显人性的光辉。一般来说,人类活动的目的既是活动的起点,又是活动的终点。作为活动的起点,目的先于活动、规范活动,以避免活动的盲目性和活动对目的的背叛。按照美的规律筑造人的居所作为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的目的,对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本身具有引领性,它作为道德律令和道德责任位于人类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之首,规范和引导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以实现对美丽自然界和人之为人的创造。

马克思将劳动、生产视为人类存在和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故而有了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生产本体论之论说。劳动本体论或生产本体论宣告的是:劳动或生产作为世界的本体、本原,为整个世界的存在奠基。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人类历史,劳动创造了整个世界,就表达着这一奠基的蕴意。既然劳动是这个世界存在的根据,而按照美的规律筑造人的居所是劳动活动的目的,又先于劳动活动而存在,位于劳动活动之首,故而按照美的规律筑造人的居所就拥有了“第一道德律令”的美称。强调按照美的规律筑造人的居所的本体论意义在于:让自然界美丽美好是人类文明发展优先考虑的事情,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都应当围绕着让自然界美丽美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展开。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50.以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②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3.,就深刻表达着让自然界美丽美好的本体论意义上的道德要求。

当代有影响的哲学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人与人的关系,海德格尔将个人如何从“常人”中超拔出来作为研究的中心,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把对“他者”的道德观照视为第一哲学,阿伦特凸显了人与人之间言说的重要性,约纳斯强调当代人对后代人责任的优先性。虽然人与人的关系对个人的发展十分重要,但对于人类的发展或人本身的存在来说,仍然属于第二位。人首先成为人,才能够给个人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给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社会活动等提供“定海神针”。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照和相互为善,并不必然保证对自然产生善行为。当康德主张“人是目的”,人只对他人承担纯粹的道德义务时,罗尔斯顿就嘲笑康德是一个“残留的利己主义者”,因为他没有把利他主义精神贯彻到自然界。人类善待自然万物,创造美丽自然界,才是利他主义精神的彻底完成,才是人性的真正生成。“人类有其完美性,而他们展现这种完美的一个途径就是看护地球。”③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61.所以,处于第一哲学地位的不是人与人的伦理关系,而应当是人对自然的友好关系。

当然,按照美的规律筑造人的栖居之所,并不是不要创造物质财富,也不是为了自然界的美丽去剥夺人的物质享受,而是要在美丽自然界之中生产和创造物质财富,以绿色、生态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首先,自然环境美丽本身就内在于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中。随着人类对自然界改造的深入,人们对“吃饱”的诉求逐渐升级为“吃好”的诉求,追求高质量的绿色生活成为必然。天蓝、地绿、水清,花儿怒放、鸟儿欢唱,是高质量生活的保证。“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④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1.其次,发展经济和保护自然可以充分实现统一,二者并不必然是对抗性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⑤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0.虽然说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一个需求得到满足后会立即让位于一个新的需求,但是人对自然的物质需求并不是无底洞,人在满足物质需求后会追求更高的需求。马斯洛(Abraham H.Maslow)已经向人们指证,物质需求仅仅处于人之需求的最低层次,在物质需求之上还有安全、社会交往和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则是人的最高需求。虽然马斯洛所谓的自我实现需求指认的是个人期望自己成为所期望的人物,但是就人类本身来说,“成为人”无疑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人间最高贵的事就是成为人。”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6.就此而言,人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不仅仅是一种应当和可能,还能够变成现实。

猜你喜欢

居所自然界黑格尔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揭秘2020楼市密码! 为什么是她能成为高端买家的终极居所
例说“自然界的水”
与自然共生的多代居居所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监督工作面临的难题与对策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