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关系解析*
2023-12-17欧阳志远
欧阳志远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引言
“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是两个紧密联系而又相对有别的概念,如果不把它们的关系从理论上厘清,在实际运用中就难免出现牵丝攀藤的情景,因为它们都反映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笔者1992年在《生态化——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质与方向》①欧阳志远.生态化——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质与方向[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2.一文中,2000年在《最后的消费:文明的自毁与补救》②欧阳志远.最后的消费:文明的自毁与补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一书中,2003年在《“上帝”的陶杯: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③欧阳志远.“上帝”的陶杯: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一书中,2008年在《生态文明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④欧阳志远.生态文明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J].教学与研究,2008(9):46-51.一文中,2013年在《天富论:资源节约型经济哲理研究》⑤欧阳志远.天富论:资源节约型经济哲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一书中,曾对两者关系进行过探讨,但该问题随时间推移在大面上并没有解决。在当下,多种文明的共存共荣成为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急切,为此必须对世界文明史进行研究。而在文明史研究中,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关系的厘清,又成为保证逻辑自洽的基础。特别是全球性疫病暴发之后,关于生态文明又有新的认识。本文拟对这个问题做深入一步的发掘和理顺,对过去的相关论述进行完善,并对生态文明分期提出新的见解。
一、文化与文明概念再议
要厘清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还要再从“文明”概念说起。“文明”一词在中国古籍中早有使用,《周易》中有“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之说,《十三经注疏》对此言的注疏是:“行健不以武,而以文明用之,相应不以邪,而以中正应之,君子正也。”①周易正义:卷三[M]//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3.这里文明的含义是“理智光彩”,是与“野蛮阴暗”相对的一个概念。西方语言中,“文明”一词源于拉丁语的“civitas”,与“城市”同根,有“公民”、“组织”含义。19世纪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L.H.Morgan)第一个对文明概念进行了系统研究,他在巨著《古代社会》中把早期人类的发展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摩尔根的成果予以了高度评价。恩格斯(Engels F.)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把摩尔根的思想进行了全面提升。蒙昧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石质工具的发明使用,通过采集和狩猎获取生活资料;野蛮时代的主要特征是金属工具的发明使用,通过种植和养殖获取生活资料。文明时代的门槛是从分工开始跨越的,第一次大分工发生在农业和畜牧业之间,第二次大分工发生在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第三次大分工发生在产业和商业之间。分工带来了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与对立以及阶级分化,社会因而出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差异。恩格斯说:“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分工、由分工而产生的个人之间的交换,以及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商品生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先前的整个社会。”②恩格斯F.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3.西方语言中文明与城市之所以同根,是有渊源的。
与“文明”紧密联系的一个概念是“文化”,这两个概念曾经长期混淆不清。在中国古籍中,“文化”的含义为“温顺雅致”,是与“暴逆俗糙”相对的一个概念。《周易》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十三经注疏》对此言的注疏是:“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③周易正义:卷三[M]//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5.西方语言中,“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的“cultura”,有“培植”、“驯养”含义。19世纪,泰勒(Tylor E.B.)第一次把文化作为一个社会学的中心概念提了出来,他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④泰勒E B.文化之定义[M]//庄锡昌,顾晓鸣,顾云深,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99-100.。这个界定与传统认知有相当大的差别。现代社会对文化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狭义理解,即所谓“小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和教育科学技术等,指社会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另一种是广义理解,即所谓“大文化”,指人类的全部活动及其成果。泰勒的界定相当于“大文化”。
20世纪,汤因比(A.J.Toynbee)在《历史研究》中提出,历史研究的最小单位不是通常所认为的民族国家,而是一个一个的文明。他提出人类文明在空间上至少可以划分为31种,认为所有已存的各个文明,都可以假定在哲学上是属于同时代的,都有相等的价值,都可资比较。他还提出了“文明发展阶段论”:每个文明都可以划分为“起源——生长——衰落——解体——灭亡”五个阶段。他认为,这样就可以克服几个世纪以来历史研究的两个弊端:一是割裂了历史过程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二是割裂了历史对象个别与一般的关系。①汤因比A.历史研究[M].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汤因比的研究纲领是一种横向的纲领,其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进行了一种视角转换,而且在横向截断历史的同时,始终注视着历史的纵向贯通。他的问题在于,完全没有触及“文化”这个概念,而他之前泰勒的文化理论已经深入学界——在历史研究中,“文化”概念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的。
冷战后,1996年亨廷顿(S.P.Huntington)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②亨廷顿S P.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刘绯,张立平,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24-26.中,按照地域和传统把世界文明分为8 种。他强调,西方文明(基督教文明)要受到所有其他文明的挑战,特别担心儒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可能联合起来对西方文明构成最严重的威胁。对于这种理论,笔者在《“上帝”的陶杯: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一书已经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批判。只是亨廷顿注意到“文明”和“文化”的共存和区分,他说:“文明和文化都涉及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它们都包括‘价值、规则、体制和在一个既定社会中历代人赋予了头等重要性的思维模式’。”“文明是人类最高的文化归类,人类文化认同的最广范围,人类以此与其他物种相区别。文明既根据一些共同的客观因素来界定,如语言、历史、宗教、习俗、体制,也根据人们主观的自我认同来界定。”③亨廷顿S P.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刘绯,张立平,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24-26.但亨廷顿关于文明的界定,实际上就是泰勒对文化的界定,把文明与文化仅从量上区分,没有体现质的差异。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④恩格斯F.反杜林论[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0.这个判断把“文化”与“自由”联系起来,“自由”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它体现规律和必然。按照这个含义,文化进步是主观意愿不断趋近客观规律的过程,即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进取的过程。摩尔根关于早期人类经过的三个阶段“蒙昧——野蛮——文明”,都是脱离动物界的过程,即与“天然”对立的“文化”发展过程,由此,文明应该是文化的进步状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很早就对文化和文明概念有深入研究,但他们在建立历史唯物主义时没有借助这两个概念。《德意志意识形态》开篇就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当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⑤马克思K,恩格斯F.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9.根据这个事实,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物质生产能力和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视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把在经济基础上生长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体系视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作用,视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因而在历史上第一次解决了社会发展的规律问题。后来普列汉诺夫(Г.В.Плеханов)在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制度与社会思想体系之间,补充了一个“社会心理”环节,使得历史唯物主义成为一个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只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建立以后,社会科学才成为科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文化的关注。1846年马克思在致安年科夫(П.В.Анненков)的信中说:“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①马克思K.马克思致帕维尔·瓦西里耶维奇·安年科夫[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1890年恩格斯在致布洛赫(J.Bloch)的信中说:“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②恩格斯F.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每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影响着民族的性格和气质,形成所谓传统,核心是价值观念,文化就是渗透着传统的全部活动及其成果。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看待社会,就是社会的整体把握;从文化特色看待社会,就是社会的个体把握。缺乏整体把握是盲目的,缺乏个体把握是空洞的。只有从整体与个体结合的辩证关系来考察,才能全面把握社会。西方学者不懂或者排斥这个关系,所以只能停留在现象描述水平。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考察,文化可分为由下而上的四个层面: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属于人与自然交往的活动及成果,主要与生产力对应;行为文化属于人际交往的活动及成果,主要与生产关系对应,也与其他社会关系对应;制度文化属于政治性活动及成果;精神文化属于意识性活动及成果。
二、文化进步与生态文明
历史唯物主义以生产关系为标准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个阶段,这种阶段称为“经济社会形态”。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统一性,与此同时,又要求看到它们的差异性。总的来说,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同时还受到其他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会出现两者不同步的情况。在相同生产力水平上有不同的生产关系,例如在农业生产水平上有奴隶制生产关系和封建制生产关系;在不同生产力水平上有相同的生产关系,例如在农业生产水平上和工业生产水平上都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以,除了以生产关系为标准划分社会发展阶段外,还需要以生产力为标准划分社会发展阶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①马克思K.资本论:第1卷[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7-208.“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这是对生产劳动本质的深刻揭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他在这段话下面加了一个注释:“在从工艺上比较各个不同的生产时代时,真正的奢侈品在一切商品中意义最小。”②马克思K.资本论:第1卷[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0.所谓“工艺”就是将物料制作成产品的具体技术,以生产力为标准来划分社会发展阶段,技术是基本尺度。技术是一个日益扩展的复杂系统,但不管如何复杂,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总有一类技术处于中心地位,其他技术都以它为主干生长,由此来进行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阶段,人类主要依靠直接攫取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来获得生活资料,这个阶段的中心生产技术是采集狩猎业技术;在生产力发展的第二阶段,人类主要通过对动植物生长过程进行干预来获得生活资料,这个阶段的中心生产技术是农业技术;在生产力发展的第三阶段,人类主要通过对自然资源深度加工来获得生活资料,这个阶段的中心生产技术是工业技术。各个时期的中心生产技术,集中而鲜明地代表着该时期物质生产力的特点和发展水平,用它们来作为社会发展阶段的一个标志是完全适当的。以中心生产技术为标志,人类历史上的前三个生产力发展阶段可以分别称为“采猎业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由封建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以及各国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的相应的工业战争,都取决于资本的加速发展,这种发展可以不是沿着所谓自然的道路而是靠强制的手段达到。”③马克思K.资本论:第3卷[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87.在这里,“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名称已经出现,它们就是技术社会形态。
关于工业社会以后的下一个阶段,1973年贝尔(Bell D.)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④贝尔D.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一书中认为,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特点是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1980 年塞尔旺-施赖贝尔(J.J.Servan-Schreiber)在《世界面临挑战》⑤奈斯比特J.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一书中指出,随着电子计算机特别是微处理机的发展,世界正面临着“非工业化”即“信息化”的前景,信息社会必将取代工业社会,犹如工业社会之于农业社会一样。在这里,他不仅正式提出了“信息社会”概念,而且提出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这个“社会发展三阶段”论。在他们之后,“信息社会”之说风靡全球,“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这个“社会发展三阶段”论几乎成为学界公认的金科玉律。
1992 年笔者在撰写博士论文时,发现这个理论在逻辑上和实际上存在严重问题。关于“信息”这个概念,维纳(N.Wiener)说过:“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①维纳N.控制论[M].第2版.郝季仁,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133.虽然维纳没有对信息概念给出明确界定,但是可以认为信息与物质和能量不可分割,是物质世界的属性,是一事物在他事物中表现并以对应变动为特征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联系和演化的范畴。笔者认为,在这里需要对哲学意义上的“物质”和科学意义上的“物质”进行区分,前者是与“精神”对立的“物质(matter)”范畴,后者实际上是带有实体含义的“物料(material)”范畴。任何现实的物质生产力若干要素,最终都可以化为物料、能量和信息三大基本要素,而且必须包括这三大基本要素。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中,三大基本要素是同步进行的,只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基本要素所处的地位不同而已。
工业革命前,制造工具的物料成为手工生产的关键要素,于是便有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到18 世纪,提供动力的能量成为机器生产的关键要素,于是便有了“蒸汽时代”、“燃气时代”、“电力时代”。到二战时期,设备效率的调控成为机器生产的关键要素,于是便有了“信息时代”。然而,无论信息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从事信息处理的人员比例有多大,信息活动都只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一个侧面,它必须与物料和能量结合,才能产生价值,才有现实意义。在历史发展的任何阶段,孤立的“信息”都只是一个抽象概念,不能构成任何生产技术,更遑论中心生产技术。正如不能因为“物料”和“能量”曾经发挥过关键作用而提出“物料社会”和“能量社会”一样,不能因为“信息”发挥关键作用而提出“信息社会”。审视所谓“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三阶段论,前两个都是以中心生产技术命名的,到第三阶段中心生产技术地位就突然被其中一个要素取代,这在逻辑上难以自洽。
从实际上看,“信息社会”之说也难以成立。1982年奈斯比特(J.Naisbitt)在《大趋势》一书中认为,信息社会的主要特点是:(1)在信息社会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本而是信息知识;(2)价值的增长不再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3)农业社会关注的是过去,工业社会关注的是现在,信息社会关注的是将来;(4)农业社会里的对抗存在于人与大自然之间,工业社会里的对抗存在于人与经过人加工过的大自然之间,信息社会里的对抗出现在人与人之间。②奈斯比特J.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4-18.这四个特点都没有根据,这是因为:第一,即使信息技术本身,离开资本也起不了作用;第二,价值增长不再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是把劳动的一个要素与劳动本身对立起来;第三,任何“将来”都必须深究“过去”与“现在”,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四,信息技术发展已经导致资源消耗同步增长,人与自然对抗从而日益尖锐。
从发展看,采猎业社会中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方式纯粹是掠夺,这种方式造成资料日益枯竭,因而只能改变谋生范式,通过对生物的养育来获取生活资料,由中心生产技术变革进入农业社会。农业社会是人与自然的第一次和解,但由于盲目开垦以及劳动特点和产品数量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中心生产技术再次变革,通过对自然的深度改造来获取生活资料,从而进入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的技术社会形态,只能按照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方式演变进行观察。地球生态是物质经过漫长的“合生自组织”形成的复杂有机系统。系统受损,可以通过合生自组织修复,也可以通过人工他组织修复,但他组织只能发挥保护和促进自组织的作用。一旦合生自组织功能丧失,系统就归于死亡。进入工业社会之后,随着开发力度的不断增强,生态系统的合生自组织功能不断下降。社会要避免与生态系统共同毁灭,只能改弦更张,把生态产业技术作为中心生产技术,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尽可能寻求福利。
按中心生产技术发展趋势,笔者认为,“信息社会”之说完全不能成立,因而在博士论文中提出“采猎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态产业社会”这个技术社会形态序列,并提出中心生产技术的变革就是产业革命。继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生态产业革命成为第三次产业革命,本质是继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解之后,经过工业社会的撕裂,人与自然的再次和解,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从文化角度看,构成“采猎业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生态产业文化”序列。文明是文化的进步状态,而且起始与农业文化对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构成物质文明序列。物质文明是“行为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同时又受到上层文明的反作用,所以生态文明属于物质文明。
三、生态文明及分期研究
一个完整的文明,应该具备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层次,具有相应的“物质文明——行为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四个层次。物质文明是上层文明的基础,上层文明植根于基层文明,并对基层文明发挥保护作用。文明有一个“孕育——萌芽——生长——壮大——成型”的历史过程。物质文明包括“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取代工业文明的物质文明最高形态,不是与物质文明并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和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一样,都要牵动相应的高层文明建设,受到高层文明的保护,不能因为它牵动高层文明建设,就把它列为综合性文明。物质文明属于同期纵向序列,生态文明属于历史横向序列,系母项与子项关系。
生态文明作为物质文明的高形态,深涉人对自己与自然关系的反省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方式的选择,还要深涉与他人的协调以及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等等,特别需要联系整体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因素可以追溯到文明起始,于是很容易陷入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期。至少中国是否存在奴隶社会问题,在史学界有着长期争论。或许可以采用汤因比《历史研究》的逻辑来研究。汤因比在西方和东方史学界都有很大影响,20世纪他与池田大作的对话涉及生态,但其研究远离了整体发展阶段,只能作为细部参考。梅棹忠夫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生态学方法探讨世界文明史规律,1957年发表论文《文明的生态史观》,相关论文收入他1967年的文集《文明的生态史观》。①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M].王子今,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论文一出就在社会科学界激起了强烈反响,当时普遍认为他建立了“独树一帜的世界史观”②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M].王子今,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梅棹忠夫确实提出了一个不同凡响的观点,遗憾的是他把握历史的哲学功力不足,虽涉及社会发展阶段,但未能形成逻辑体系。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①马克思K.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这样就可以把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对应第一阶段,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大体对应第二和第三阶段,避开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期,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敞开讨论。
生态文明的孕育可以追溯到农业文明时期,在传统农业发展充分的国家,很早就有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思考。古代中国处于一个物种丰富的地理环境中,在发达的农本经济基础上,很早就产生了“天—地—人”一体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在《周易》和其他典籍中有十分详尽的论述。在“天—地—人”一体观的指导下,中国古代学者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生态经济思想。直至今日,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这些思想仍然在发挥可贵作用。古代希腊也注意到人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原意为房子、住处或家务)和“logos”(原意为学科或讨论),两者合起来的意义是“研究生物住处的科学”。由于希腊土地相对贫瘠,主要社会活动不是农业而是商业,所以生态文明的孕育不是特别显著。有两种观点值得注意:一种以古代中国无生态学理论而否认传统生态思想;一种是把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拔高到生态文明的程度。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中有非常优秀的生态哲学思想,农业文明在世界上有几个闪光点,但卷帙浩繁的农书,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企及,其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确属人类知识的瑰宝。然而,即使是中国农业文明,也不能算生态文明。原因有三:第一,生产能力低下,无论劳动强度还是产品都不能满足需要;第二,支撑传统农业技术的知识,带有整体性、直观和猜测性;第三,人与自然关系严重依附宗法关系,造成农垦地区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正因为如此,工业文明不可避免地要在农业文明中孕育,而且滋长的力量更加强大。所以,在农业文明中的生态文明因素只能算作孕育。
18 世纪工业革命后人与自然的矛盾开始尖锐,到19 世纪下半叶生态问题引起关注。1866 年,海克尔(E.H.Haeckel)首次给出生态学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9世纪70至80年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②恩格斯F.自然辩证法[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9.这是关于人与自然一个前所未有的见解,在同书中,他还做了一些相关论述,可以认为这是生态文明的萌芽开端。20世纪初,阿连纽斯(С.А.Аррениус)和维尔纳茨基(В.И.Вернадский)提出生命“合生形成(аккреци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的观点。①2019年笔者据此认为自然界有一种“合生自组织”功能。见:欧阳志远.论“三个自然”与生态文明[J].宁夏党校学报,2019(2):5-11.1927年,埃尔顿(C.S.Elton)建立“食物链”理论,提出“生态金字塔”概念;1935年,坦斯列(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强调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经典生态学形成基本架构。20 世纪下半叶,公害问题陆续在工业化国家恶性暴发。1962 年卡逊(R.Carson)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以杀虫剂污染向世人发出全面生态警告。1972年罗马俱乐部推出第一个报告《增长的极限》,以数字模型预言,如果按现在的增长不变,那么在今后100年内某一个时候会发生突然的崩溃,只有一种“全球均衡”的状态可以挽救。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西方国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绿色和平运动。在此背景下,1972年联合国于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虽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但其背景材料《只有一个地球》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传达了一种声音:环境问题已成全球问题,需要统一的解决办法。
斯德哥尔摩会议之后,环境问题仍在规模性扩展。1992 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有160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次会议的参与者都是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被称为“地球最高级别会议”。大会的实质性成果是“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以及通过《21世纪议程》,于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方式有了一个具体纲领。里约大会是一个转折点,生态文明从此才开始生长。此后联合国的一系列环境行动,都是里约大会的延伸。现代人类的形成大约始于10万年前,最近的定居农业出现在约公元前6 000年,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出现在约公元前3 500年,记载农业文明的成型经过了极其漫长的历史时期。工业文明萌芽可以追溯到15世纪下半叶,其生长时期是在18世纪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到19世纪下半叶工业文明开始壮大,在文明各个层次上都经过了激烈的冲突,而且是从欧美逐步扩展。在世界范围内,工业文明成型转折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其间至少历时500年之久。生态文明是最高的文明形态,它本质上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方式的巨大变革,要在尽量保护生态系统合生组织功能的前提下,满足自己的正当需要,这是一个更加艰难的漫长过程。
走完这一过程,还需建立“行为—制度—精神”的高层文明,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渗透了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评价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贡献,同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了人和自然的双重危害。《自然辩证法》预言:“只有一种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②恩格斯F.自然辩证法[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2.这是对未来社会的构想。生态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冷战”结束后,对环境威胁最大的因素是局部战争,西方为了收割全球,不断挑起冲突;无休止的增长,反映了后发国家改善自身状况的需要,同时也反映发达国家称霸世界的需要。过去所有经济都可以称为“自发经济”,带有相当盲目性。传统计划生产是一种僵化组织,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自觉经济”的优势,可有力壮大生态文明,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正在实践这种模式。
结论
文化是人类活动及其成果,文明是文化的进步状态。文明发展可分为“孕育——萌芽——生长——壮大——成型”五个阶段。在同期纵向上,文明可分为“物质文明——行为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四个层次,物质文明是高层文明的基础,高层文明反作用于物质文明。在历史横向上,物质文明可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三种形态。“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属于母项与子项的关系。在农业文明中,生态文明处于孕育阶段;工业革命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生态文明处于萌芽阶段,此后生态文明处于生长阶段;为壮大生态文明,须以“自觉经济”取代“自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