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加蝶骨表面电极和前颞电极在长程视频脑电诊断中的应用

2023-12-16李艳徐建洋李洪亮潘合跃王晓华史向松高欣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蝶骨盘状颞叶

李艳 徐建洋 李洪亮 潘合跃 王晓华 史向松 高欣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1

2022 年,中国抗癫痫协会制定脑电图在临床各领域的技术操作指南,目的在于指导临床正确应用脑电图技术,提高脑电图的记录质量,为临床提供质量较高的脑电图资料,并为临床提供尽可能准确的脑电图诊断结果,推动诊断标准规范化操作,以利于在专业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其中脑电图基本技术标准提出,10-10 电极系统中的F7/F8、FT9/FT10、T9/T10对诊断颞叶内侧和底部癫痫特别有帮助,其中FT9/FT10 电极位置非常接近T1/T2 的位置[1]。所以我们对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的患者增加了T1/T2、PG1/PG2 两对无创表面盘状电极来分析颞叶内侧癫痫患者的脑电图检出率。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收集2023 年1 月至3 月在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无线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的100 例癫痫患者,其中男59 例,女41 例,年龄6~73 岁。全面放电5 例,其中儿童全导同步双侧对称3 Hz 放电1 例;局灶性放电71 例,其中额区放电8 例,颞区放电58例,中央区放电 5 例,枕区放电1 例,儿童Rolandic区放电1 例;未见异常放电+可疑放电共19 例。

二、脑电图描记

采用润本光电64 导无线视频脑电图采集系统记录,脑电图记录及分析软件为VEEG 1200,电极采用国产盘状电极,100 例患者均于发作间期记录视频脑电图23 小时。常规脑电图按国际10/20 电极放置系统放置头皮电极并记录。T1、T2 参照刘晓燕《临床脑电图学》第2 版描述,贴于眼外眦与外耳孔连线的后1/3 点向上2 cm 处记录;表面蝶骨电极同样参照刘晓燕《临床脑电图学》第2 版描述,贴于颧弓中点下缘乙状切迹处,耳屏前方1.5 cm 处记录[2]。

三、数据采集及处理

由资深脑电图技师(通过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图水平中级水平测试10 年以上)阅图,资深脑电图医师(通过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图水平测试且通过中国抗癫痫协会癫痫专业医生能力中级水平测试)审核,在单极导联(以平均导联、耳单导联或SD 导联作为参考)及双极导联条件下评判常规脑电图结果。评判标准为:在灵敏度为10 µV/mm、高频滤波 70 Hz 、时间常数 0.3 s 情况下,脑波突出背景为阳性,没有突出背景的脑波为阴性。我们用以下五幅图解读:患者为男性,43 岁,发作性“愣神样”表现行脑电图检查,检测中未见痫样发作,间歇期见右侧颞区癫痫样放电,选取的五幅图为同一时段的不同导联,图片为NREM 二期睡眠,弥漫性慢波背景,前头部见中幅纺锤波,图1 为同侧耳电极作为参考电极时右侧半球导联同步出现正相尖波;图2 为平均导联,10-20 安装法颞区导联尖波没有下颞区T2、PG2 尖波显著;图3 为环联情况下右颞区未见异常放电;图4 为SD 参考情况下仅见下颞区T2、PG2 电极有尖波显示;图5 为双导显示右侧蝶骨电极尖波峰相对。

图1 同侧耳电极作为参考电极时右侧半球导联同步出现正相尖波

图2 平均导联,10-20 安装法颞区导联尖波没有下颞区T2、PG2 尖波显著

图3 环联情况下右颞区未见异常放电

图4 SD 参考情况下仅见下颞区T2、PG2 电极有尖波显示

图5 双导显示右侧蝶骨电极尖波峰相对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数)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00 例患者中,共检出颞区放电58 例,其中10-20 系统19 导头皮电极+蝶骨(PG1、PG2)+前颞(T1、T2)电极检出放电48 例,仅局限于蝶骨表面盘状电极(PG1、PG2)+前颞(T1、T2)电极阳性4 例,蝶骨表面盘状电极(PG1、PG2)+前颞(T1、T2)电极阴性6 例。见表1。对仅头皮电极检出放电与增加表面蝶骨电极及T1、T2 检出放电者进行比较,后者阳性率较前者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58 例前颞放电阳性来源(例)

讨 论

颞叶癫痫是最常见的局灶性癫痫,依据发作起始部位的不同分为内侧颞叶癫痫和新皮质颞叶癫痫。颞叶内侧癫痫海马硬化若能明确诊断则外科手术系最优选择。海马硬化是常见的局灶性癫痫,放电部位在前颞。但是在10-20 系统里面没有一个电极是真正投射到前颞去的,F7、F8 实际上它是投射在额下回偏后的部位,并不是真正的前颞区。所以我们增加了比较熟悉的T1、T2 电极,及左右表面蝶骨电极。工作中偶见F7、F8 范围内没有特别明显的放电,但在蝶骨电极有放电;或者用双导时蝶骨电极有放电而F7、F8 没有放电;也可见到蝶骨和F7、F8 同时有放电,但蝶骨更尖波幅更高。从表1 可以看出,蝶骨电极可以提高颞叶内侧癫痫脑电图的阳性率。这与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蝶骨电极的研究结果一致[3-4]。有研究认为毫针蝶骨电极检出的棘/尖波出现的频率及波幅高于表面蝶骨电极,但两者的棘/尖波时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毫针蝶骨电极检出癫痫波更敏感,棘/尖波波形更高尖。原因可能是毫针深入内部,更靠近颞叶深部致癫灶,而痫样放电传到皮肤表面时有一定程度衰减。但是两者痫样波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以表面蝶骨电极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替代毫针蝶骨电极作为脑电检查的常规项目,在可疑癫痫患者的诊断时,合作程度高的患者使用毫针蝶骨电极的帮助可能更大些,而对一些合作程度低、心理比较脆弱的患者,表面蝶骨电极或T1、T2 电极更方便安全一些[5]。有学者报道,行24 h 视频脑电图监测时,应用表面电极加T1/T2附加电极可进一步提高癫痫发作间期放电的检出率,但没发现附加电极单独出现放电情况[6]。本研究中发现有仅局限于蝶骨表面盘状电极(PG1、PG2)+前颞(T1、T2)电极阳性4 例,较头皮电极者检出率稍高,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本组样本量小的原因。

增加表面盘状电极蝶骨(PG1、PG2)及前颞(T1、T2)电极有操作简单、安全、无创的优点,可弥补头皮电极国际10/20 电极放置系统覆盖不足的缺点,又可避免皮层和深部电极开颅、创伤大的缺点,因而表面盘状电极蝶骨(PG1、PG2)及前颞(T1、T2)电极可列为临床上脑电图常规导联方法。薛红等[7]调查国内104 家医院仅53.7%在检查过程中使用蝶骨电极,使用表面盘状电极进行检查者更是寥寥无几。因此,进行相关的学术推广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综上所述,蝶骨电极置于蝶骨表面,可记录颞叶前部、内侧和底部的脑电活动,且颞叶为癫痫最常见的责任病灶,增加表面蝶骨(PG1、PG2)及前颞(T1、T2)电极可提高EEG 检出的阳性率,并能准确定侧,反复描记可寻找癫痫的病灶,为癫痫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猜你喜欢

蝶骨盘状颞叶
关节镜下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记性不好?因为久坐“伤脑”
Sphenoid wing meningioma presenting as cognitive impairment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视频脑电图监测中蝶骨电极加做过度换气提高检查阳性率的护理配合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MRI诊断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价值分析
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诊断标准的进展
外侧盘状半月板与膝关节骨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