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

2023-12-16胡敏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患侧上肢

胡敏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 江西省九江市 332000

脑梗死是十分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且治疗存在时间窗。而即使在黄金时间窗内接受溶栓等对症治疗,患者仍旧存在一定的后遗症风险[1]。脑梗死常见后遗症包括偏瘫、言语功能障碍等[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为家属照护带去沉重负担。本文旨在提出一种针对脑梗死后遗偏瘫老年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希望在短期内能够帮助偏瘫患者重建上肢功能,帮助患者能够应对日常绝大部分的生活场景,改善患者疾病预后。经过临床实践研究与总结,发现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后遗偏瘫老年患者的上肢功能。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常规康复训练结合使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3-4]。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80 例脑梗死后遗偏瘫的老年患者纳入研究,性别不限,年龄60~80 岁。所有患者以入院治疗时间差异进行分组,将先入院的40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其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68.4±6.8)岁,病程(18.4±4.2)d,其中左侧偏瘫22 例,右侧偏瘫18 例,合并糖尿病12 例,高血压17 例,高血脂8 例,其他3 例;后入院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中男21 例,女19 例,年龄(69.0±6.9)岁,病程(18.6±4.3)d,其中左侧偏瘫20 例,右侧偏瘫20 例,合并糖尿病14 例,高血压15 例,高血脂9 例,其他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5]内容,确诊脑梗死;(2)接受系统治疗,如动静脉溶栓、药物干预、手术取栓等;(3)可耐受相应治疗者。排除标准:(1)出血性卒中患者;(2)认知功能障碍者;(3)合并其他严重内科疾病者;(4)手部骨折,无法开展康复训练者;(5)严重全身性感染者;(6)中途脱离研究者;(7)已经加入其他研究,或脱离上个医学研究不足14 d 者。

二、方法

对照组开展综合康复训练:(1)肢体摆放。护士每隔2 h 为患者在健侧卧位和其他卧位之间调整体位,并以软枕限位,为患者维持良好的功能位,并避免压疮。(2)被动训练。护士帮助患者进行患肢运动,一般为手动驱动患肢关节运动,原则上先活动大关节,再活动小关节,每个关节活动20~30 min,3 次/d。(3)抗痉挛活动。协助患者取健侧卧位,护士双手自然置于患者的肩、髋部,进行相反方向的拉伸,以避免躯干痉挛,程度以患者可以活动的角度上限为宜,每次维持5 s。护士再将自己双手自然置于患者的肩部,带动患者肩部朝前与上部伸展,每次维持5 s,避免患者肩部痉挛。每次活动维持20~30 min,3 次/d。(4)按摩。为患者进行按摩,注意力道适中。若患者有家属陪护,指导患者家属掌握按摩技术,帮助患者患肢血运恢复,并降低压疮风险。(5)坐位平衡训练。护士双手自然置于患者的肩胛骨下,令患者肩和肩胛骨向前伸,协助患者维持坐位。此时指导患者进行波巴斯握手训练,过程中维持躯干前倾,保持重心在下,努力维持坐位姿势,实现平衡训练,每次活动维持20~30 min,2 次/d。(6)主动训练。指导患者使用健侧手,将患侧手置于软垫上,随后以自身健侧手对患侧上肢进行阻抗训练,尝试患侧上肢抗压运动,并逐渐给自己添加目标,如在抗压下进行耐力训练、平衡能力训练、肌力强度训练等;成功后,再以自身健侧手对患侧手掌施压,尝试患侧手在外力作用下作握拳甚至指定手势训练。在上述训练效果理想后,可以尝试进行精细化作业疗法,包括穿线、捡花生等精细化的手部活动训练。在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理想后,可以在护士的引导与帮助下,进行一些重建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包括起床、穿衣、洗漱、移动轮椅、进食、操作手机等训练,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上述主动训练,前期以20~30 min,3 次/d 为宜。患者耐受训练强度后,强度可以酌情提升。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肌电生物反馈疗法。(1)初期使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自动化康复训练,主要在患者患侧肢的三角肌、肱三头肌、前臂伸肌肌群处消毒并粘贴反馈电极,设置50 Hz刺激频率,200 µs 刺激脉宽;刺激电流从大到小,刺激维持时间5 s 左右。设定一个基线肌电值,在治疗仪工作后,嘱患者认真倾听设备口令,并根据口令,驱动患侧肢进行紧张与放松训练,此时治疗仪能够识别到肌电值是否达到基线,若有,则释放微量电流作奖励性电刺激。三个部分轮流训练共计30 min,1次/d。(2)后期强化训练难度,让患者手握重物,进行举重运动的同时,聆听设备口令进行肌力强度训练。

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2 个月的康复治疗。

三、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三角肌、肱三头肌、前臂伸肌最大收缩时的肌电信号幅度水平。(2) 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内含4 个维度33 项评分内容,每项评分0~2 分,满分66 分,分值越高,则上肢运动功能越强[6]。(3)使用量角器,测量患者主动活动患侧上肢状态下,肩关节的外展、外旋与内旋角度。

四、统计学处理

经SPSS 21.0 统计软件处理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采用检验。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患者三角肌、肱三头肌、前臂伸肌最大收缩时肌电图波幅比较

训练后,两组三角肌、肱三头肌、前臂伸肌最大收缩时的肌电图波幅均较训练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肌电图波幅更高(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三角肌、肱三头肌、前臂伸肌最大收缩时肌电图波幅比较 (μV,)

表1 两组患者三角肌、肱三头肌、前臂伸肌最大收缩时肌电图波幅比较 (μV,)

注:与训练前比较,a P<0.05

组别 例数 三角肌 肱三头肌 前臂伸肌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前 训练后对照组 40 25.2±4.9 51.4±7.5a 21.5±4.0 42.4±5.8a 19.2±4.0 42.8±4.8a观察组 40 25.6±4.8 67.1±10.3a 21.6±3.9 55.7±6.8a 19.0±3.8 51.8±6.2a t 值 0.348 7.829 0.102 9.408 0.250 7.220 P 值 0.729 <0.001 0.919 <0.001 0.803 <0.001

二、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FMA 评分比较

训练后,两组患者FMA 评分较训练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MA 评分更高(P<0.001)。见表2。

表2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训练前后FMA 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训练前后FMA 评分比较 (分,)

注:与训练前比较,a P<0.05

组别 例数 训练前 训练后对照组 40 10.8±3.5 31.1±5.9a观察组 40 10.2±3.2 40.6±7.4a t 值 0.759 6.397 P 值 0.450 <0.001

三、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患肢活动度比较

训练后,两组患者患肢的外展、外旋、内旋角度均较训练前升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01),见表3。

表3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患肢活动度比较 (°,)

表3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患肢活动度比较 (°,)

注:与训练前比较,a P<0.05

组别 例数 外展 外旋 内旋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前 训练后对照组 40 57.6±7.3 72.7±8.3a 28.8±4.4 36.9±6.1a 30.4±4.2 41.9±6.3a观察组 40 58.7±7.2 84.7±8.9a 28.7±4.2 45.9±7.6a 30.2±4.2 52.0±7.2a t 值 0.631 6.247 0.136 5.797 0.266 6.697 P 值 0.530 <0.001 0.892 <0.001 0.791 <0.001

讨 论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中提及,截止2019 年,我国脑卒中发病率达到201/10 万,其中主要患病人群仍旧为老年患者,但脑卒中近年来也呈现年轻化趋势[7]。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大,加之脑卒中的年轻化发展进程,使得我国脑卒中患病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缺血性卒中发病人数更多,是指脑血管因各种因素影响,导致的血液运行不畅,脑细胞缺血缺氧性损伤,并引发各种并发症甚至后遗症。本研究探讨在综合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果证实观察组上述疗法干预后,其患侧上肢肌电图波幅显著提升,表明患者肌力改善;而FMA 评分的提高,证实了患者的患侧上肢经过康复训练,其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而患肢外展、外旋、内旋角度的增大,表明患肢灵活性得到提升。与景颖颖等[8]和吕学海等[9]研究结果一致。

回顾本次研究经过,其中对照组仅接受单一的综合康复训练,包括肢体摆放、被动训练、抗痉挛活动、按摩、坐位平衡训练与主动训练。其中科学的肢体摆放,有助于偏瘫患者避免肢体损伤与肌肉张力过高的问题,减少关节强直问题,为后续康复训练夯实基础[10]。被动训练下,患者的关节功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恢复,同时对患侧上肢造成一定的神经刺激,更有助于血运循环,避免患者早期因患侧活动控制力弱,长期无法活动而导致的肌肉萎缩问题与压疮、下肢静脉血栓问题[11]。抗痉挛活动避免患者患侧痉挛,并有助于提升肌肉力量,预防肌萎缩,降低肌张力。按摩促进血运,避免压疮,提升患者病期舒适度。坐位平衡训练与主动训练更是调动患者患侧上肢大面积的肌群,提升肌力;尤其主动训练中的精细化作业疗法、抗压训练等,均为患者带去积极的训练效果[12]。观察组加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后,取得较之综合康复训练更加理想的疗效,这是因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本身可以通过电生理信号,敏锐地检出靶向区域的肌肉紧张与松弛程度,甚至可通过量化的方式,评估肌肉紧张强度[13]。正是这一特性,使得治疗仪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估患者每一次的患肢康复训练是否达到理想强度,因此保障了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另外在治疗仪的电刺激作用下,患肢肌肉能够获得电刺激,并反射性地促进肌肉收缩功能的恢复。再加上通过软件转化成视觉信号的信息输出,引导患者保持强度进行训练,并给予患者奖励性电刺激,有助于患者康复依从性的提升[14]。

综上所述,对于脑梗死后遗偏瘫的老年患者,建议接受综合康复训练的同时加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重建上肢运动功能,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患侧上肢
更正启事
基于生物反馈的非遗表演沉浸式体验与交互研究
更 正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