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模式下远程可穿戴心电设备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慢病管理中的应用

2023-12-16王春燕陈文琴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心电例数出院

王春燕 陈文琴

漳州市第三医院 福建省漳州市 363000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类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CHD 发病趋势逐年上升[1-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指经心导管技术将狭窄和/或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进行疏通,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治疗措施,因其创伤小,治疗效果显著,现已成为治疗CHD 的主流方法[3]。然而据相关报道显示,PCI 术后因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未得到及时纠正,导致诱发疾病复发的高危因素持续存在,使冠状动脉狭窄再次复发的风险高达10%~58%,致死率高达20%~45%,这无疑会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4]。因此,给予已进行PCI 术治疗的CHD 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对于预防疾病的复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穿戴心电设备监护是运用心电记录仪捕捉患者心电图,并利用手机软件将心电参数远程传至医院心电诊断中心,由心内科医生24 h 在线评估,将分析结果回传给患者,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心电异常情况,可减少心电异常漏诊率,达到降低疾病复发率和病死率的目的[5]。基于此,为更好服务PCI术后CHD 患者,本研究探讨“互联网+”模式下远程可穿戴心电设备监护在CHD 介入治疗后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3 月至2022 年2 月在漳州市第三医院接受PCI 的98 例CHD 患者,其中男57 例,女41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 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CHD 诊断标准[6];②PCI 手术成功;③会使用智能手机;④术前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Ⅲ级[7]。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精神障碍者;③有严重并发症或器官功能障碍者。终止标准:患者出院后无法取得联系者。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出院前健康宣教+院外随访+定期复诊的方式进行干预。责任护士于患者住院时,给予患者出院前健康宣教。①饮食指导:低盐、低脂,多食新鲜蔬菜与粗粮等;②用药指导:常备急用药,按时服药;③康复与预防指导:合理作息、劳逸结合,运动量需循序渐进,避免诱发疾病高危因素等。患者出院后利用电话或微信对患者进行常规随访,常规随访过程中涉及的内容有:①叮嘱患者按时服药;②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如饭后散步,跳广场舞、健身操等;③询问患者家属,患者出院后是否遵医嘱,并要求患者家属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作息,加入患者院外延续护理当中。责任护士安排患者定期复诊,并记录心电异常患者例数。

观察组采用出院前健康宣教+院外随访+定期复诊+“互联网+”模式下远程可穿戴心电设备监护的慢病管理模式进行干预。①建立慢病管理小组。由1 名心内科护士长,5 名心内科护士,2 名心内科主治医生组成;护士长负责统筹规划安排小组内具体事务,护士负责协助护士长、医生和康复师完成团队具体工作;主治医生负责线上对患者提出的疾病相关问题进行解答。②远程心电监测。患者出院前,责任护士指导患者佩戴12 导联同步心电记录仪,下载与心电监测仪器相对应的手机软件,指导患者操作手机软件,进行院外心电监测,调试心电记录仪是否可以在完成30 s 心电图采集后运用手机软件将数据传送至我院心电图诊断中心,责任护士并叮嘱患者每日至少上传3 份不同时段心电图,并告知患者我院心电诊断中心会为患者提供24 h 在线评估心电图与患者危急等级等服务,并会于收到患者心电图15 min 内将在线评估结果反馈于患者移动手机,对于预警的心电图,心内科医生告知责任护士即可联系患者,指导患者及时线下就诊。③建立护患微信群。指定护士建立护患微信群,并于每周一上午在微信群内推送CHD 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涉及内容有:CHD 知识,CHD 高风险因素,饮食注意事项,二级预防知识等,并对群内患者关于疾病相关提问进行及时回答。④对出现心电异常患者护理人员给予加强疾病知识教育,如按时服药、健康饮食以及避免疾病高危因素等,增加电话或微信随访次数。

2 组均干预3 个月。

三、评价指标

(1)对照组利用医院HB1012 心电图机(粤械注准20172071044),观察组利用DL4310 可穿戴动态心电记录仪(皖械注准20182210012)监测患者异常心电情况。①窦性心动过速:心率(HR)>130 次/min;②早搏:24 小时早搏≥1 000 次;③心房颤动(心室率>100 次/min);④窦性停搏:PR 间期<2.5 s;⑤患者心电图与过往比较ST 段明显改变;⑥其他心律失常等。为便于研究,只要患者心电图出现异常情况即视为阳性,如无异常情况即视为阴性。(2)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采用CHD 知识评价调查表((perceived knowledge scale for CHD, PKS-CHD)[8]比 较2 组患者CHD 知识掌握情况,该表分为CHD 概念、临床表现、诱发因素、危险因素、检查方法、治疗方法、药物知识与二级预防知识等8 个维度,运用Likert 2 级评分法,共52 条,每条得分范围0~1 分,总分0~52 分,分数越高说明该患者对CHD 相关知识掌握越好。(3)疾病自我管理行为。采用CHD 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HD self-management scale, CSMS)[9],该表分为一般生活管理、急救管理、症状管理、依从性管理、不良嗜好管理、疾病知识管理与情绪认知管理等7 个维度,运用Likert 5 级评分法,共27 项,每项得分1~5 分,总分27~ 135 分,分数越高说明该患者的CHD 自我管理行为越好。(4)不良事件发生率。责任护士记录患者CHD 复发率、心绞痛与胸闷等不良事件发生例数。

四、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 版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如满足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CHD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CHD 患者性别分布、年龄、心功能分级、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冠心病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二、两组患者出院后心电异常检出率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后观察组检出ST 段抬高3 例,房室传导阻滞3 例,房颤2 例,其他5 例。对照组检出ST 段抬高2 例,房室传导阻滞1 例,房颤1 例,其他1 例。观察组心电异常检出率大于对照组(26.5%比10.2%,=4.356,P=0.037)。

三、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HD 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PKS-CHD 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PKS-CHD 各维度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冠心病患者干预前后PKS-CHD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冠心病患者干预前后PKS-CHD 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CHD 概念 临床表现 诱发因素 危险因素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9 1.9±0.7 2.4±0.5 2.6±0.6 4.2±0.7 2.6±0.6 4.5±0.9 3.0±0.7 6.0±0.6观察组 49 1.8±0.8 2.6±0.4 2.8±0.6 4.6±0.6 2.4±0.7 5.1±0.9 3.1±0.7 6.3±0.8 t 值 0.659 2.186 1.650 3.037 1.519 3.300 0.707 2.100 P 值 0.512 0.031 0.102 0.003 0.132 0.001 0.481 0.038组别 例数 检查方法 治疗方法 药物知识 二级预防知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9 2.7±0.8 4.2±0.7 3.6±1.0 4.4±0.6 3.8±0.6 6.2±0.9 7.3±1.1 9.0±0.6观察组 49 2.4±0.8 4.6±0.6 3.7±0.9 4.8±0.7 3.8±0.7 6.6±0.6 7.2±1.5 9.7±0.6 t 值 1.856 3.037 0.520 3.037 0.000 2.589 0.376 5.775 P 值 0.067 0.003 0.604 0.003 1.000 0.011 0.708 <0.001

四、两组CHD 患者干预前后CSMS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CHD 患者CSMS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CSMS 各维度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冠心病患者干预前后CSMS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冠心病患者干预前后CSMS 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一般生活管理 急救管理 症状管理 依从性管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9 7.3±1.0 13.2±1.5 6.5±0.7 8.5±1.0 6.0±0.5 9.8±0.8 5.0±0.4 8.0±0.9观察组 49 7.6±1.0 13.9±1.1 6.3±0.5 8.9±0.7 5.8±0.7 10.2±0.9 5.1±0.4 8.4±0.6 t 值 1.485 2.634 1.627 2.294 1.627 2.325 1.237 2.589 P 值 0.141 0.010 0.107 0.024 0.107 0.022 0.219 0.011组别 例数 不良嗜好管理 疾病知识管理 情绪认知管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9 14.5±0.9 18.1±0.9 12.2±0.9 17.0±1.1 8.1±0.4 13.7±0.8观察组 49 14.2±1.0 18.6±1.2 12.4±1.0 17.6±1.2 8.2±0.6 14.1±0.9 t 值 1.561 2.333 1.041 2.580 0.971 2.325 P 值 0.122 0.022 0.301 0.011 0.334 0.022

五、两组CHD 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表4 两组冠心病患者出院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讨 论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心电异常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基于“互联网+”模式下远程可穿戴心电设备监护可以提高心电异常阳性检出率。这与余新艳等[10]研究结果相符。分析原因可能为可穿戴心电设备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患者随身佩戴,可在心电发生异常时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及时采集,并利用“互联网+”模式患者可将异常心电图发送至医院心电图诊断中心,心内科医师会对患者心电图进行在线评估,及时发现心电异常患者,从而提高了心电异常阳性检出率。本研究还显示,干预后观察组PKS-CHD 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梁存禹等[11]研究发现对CHD 患者PCI 术后应用“互联网+”模式下可穿戴心电设备可以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水平与自我管理能力。究其原因可能为,慢病管理成员在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利用“互联网+”模式,将院内健康宣教延续到院外,并在患教微信群内及时对患者提问进行答疑解惑,第一时间满足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渴望,加强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学习,从而巩固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

本研究结果观察组CSMS 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疾病自我管理行为强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为,专业的疾病管理团队,让患者获得疾病知识的专业度得到了保障,并在此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模式在微信平台宣讲CHD 高风险因素、二级预防知识与饮食方面注意事项,让患者更深层次地了解不良生活习惯对疾病进展的影响,进而提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行为。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CHD 控制情况好于对照组。依靠“互联网+”模式下远程可穿戴心电设备监护管理,医护人员可第一时间捕捉到心电异常患者,护理人员便于及时指导其线下就诊,并对其进行疾病知识加强教育及增加线上随访频率,使患者能在更准确地了解到自己病情的前提条件下,提高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便于后期对疾病进行自我针对性干预,进而使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良好的控制。陈韬等[12]研究显示网络远程可穿戴心电设备其操作简单,且心电诊断率高,能快速出具报告,能帮助危急患者第一时间获得心电图诊断结果,便于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综上所述,“互联网+”模式下远程可穿戴心电设备监护可以提高心电异常检出率,增强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并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但本次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CHD 患者来源于单一医疗机构,样本数量少,临床跟踪时间短暂,因此未来还需要多中心、扩大样本量,延长临床跟踪时间等进一步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心电例数出院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穿戴式心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与未来挑战
更正启事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