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机作业市场电子信息化平台建设浅谈

2023-12-15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9期
关键词:农机手机械化农机

周 明

(安徽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安徽合肥 230601)

0 引言

当前在部分省、市、县农机管理部门创办的农机信息化网站上有零星发布过一些农机跨区作业信息,有的还开设了跨区作业栏目,但这些网站发布的农机跨区作业信息,多数带有新闻宣传元素,而且以事后报道为主,其信息的可信度和可用性及时效性都十分有限。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对此,笔者有如下一些思考。

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1.1 发展速度持续加快

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公布实施以来,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高涨,农机保有量大幅度增长,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预示着农业劳动机械化主导时代的到来。机械化生产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为农业生产做出四个重要贡献。一是解决了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矛盾;二是提高了先进适用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水平;三是加快了农作物抢收、抢种作业的进度,在重要农时的粮食生产中发挥了主力作用;四是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极大降低了人工收获粮食的损失。

1.2 需求持续旺盛

农业机械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农业技术集成、节本增效和推动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功能,肩负着支撑和引领农业现代化进展的历史重任,同时也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进展的步伐加快,统筹城乡、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可以预见,更多农业劳动力将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更多工业化、信息化成果将应用到农业机械化中,使供应更具宽阔的发展空间。建设生态文明,围绕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需要推动农机节能减排,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高效植保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推断,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快速发展的需求迫切,潜力巨大。

1.3 发展机制持续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在这一基本政策的指导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这就是农机的专业户经营和市场化作业服务,也就是农机经营服务产业化。实践证明,农机经营服务产业化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它能把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与小规模的家庭承包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与农业生产组织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农机作业市场有效地配置农机资源,使农业生产方式实现机械化作业,从而提高农事作业的质量和速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机利用率和农业经营效益。

1.4 政策环境持续向好

201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中对农机科研、农机制造、农机流通、农机推广培训、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要求和扶持措施。随着“三大”工程的实施(农机化推进工程、保护性耕作工程、农机培训阳光工程),中央和地方在农机化科研、教育培训、购机补贴、作业补贴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就将农机装备列为重要领域,制定了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从“十三五”开始,《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对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作出全面部署。“智能农机装备”纳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耕道、机具存放设施和农机科研条件、安全保障设施建设,以及农机大户与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培训等列入了国家相关规划,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2 农机作业面临的挑战

2.1 农机创新能力不足,装备结构不够合理,不同地域农机化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国农机产品多为低端产品,呈现出典型的“一大两低”特点,即数量大、质量低、价格低,国产品牌多没有核心竞争力,高端、高质、高价产品多由外国品牌占据垄断,比如高端大马力拖拉机、高端大马力联合收割机等。只要到较大的农场一看,动辄数十万元、上百万元甚至数百万元的高端农机产品几乎都被国外大品牌占据,然而在农村、小型农场、合作社等则多为国产品牌。相较于国外的先进农机,国产农机在创新与高技术含量上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关键技术难题需要突破、需要掌握,我们要提升农机的创新能力,减少“山寨”,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把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到农机制造上,使我国由一个农机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关于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我国的农业机械多以中小型机械为主,大中型机械较少。常用粮食作物机械较多,经济作物机械则较少。而在农业机械中,又以动力机械为多,配套作业机具则相对较少。在作业机具中,耕作机械和种植机械相对较多,而植保机械、收获机械、秸秆处理机械则较少;关于农机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大,总体看,北方地区的农机化程度要高于南方地区,而西南地区的农机化程度最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度与东西跨度极大,从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地区到海南岛的最南端其纬度就跨越了35度,从最西端的新疆到最东端的黑龙江经度跨越60多度。如此大跨度的经纬度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不同的干湿区。不同区域的地形、土壤条件相差极大,有平原、有丘陵、有山区、有水田。各地的温度、湿度等气候自然条件也差异极大。当东北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是春暖花开、炎炎夏日。各地的耕作水平、耕作制度、经济发展也是差异很大,各地发展不平衡度很大。南北、东西不同区域的土地、气候等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经济水平差异很大,导致农业机械化发展极不平衡。

2.2 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农机利用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一些产业品种、栽培、农艺养殖技术、种养方式、产后加工、农田改造、配套设施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宜机化”问题,即不仅种植业,养殖业都需要农机农艺结合;不仅是农田整治要实现“宜机化”,养殖规模、养殖方式、养殖品种等也需要“宜机化”。目前,现实生产中存在的品种、种养方式与机械化生产不协调,制约了农机研发、推广应用和作业效率与效益。集成配套的机械化生产体系和系统解决方案,还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2.3 农机化基础设施和相关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许多地方特别是丘陵山区,田块比较细碎,机耕道路缺乏,种植经营分散,导致农机“下田难”“作业难”,存在“有机难用”的问题。已建设的部分高标农田建设并未达到“宜机化”要求,有的没有设计农机下田坡道,机耕道与田块之间高差超过60 cm;有的排水设计不合理,排水沟高于田块,导致雨季时田中的水难以有效排出,影响作物种植。合作社农机库棚用地难以落实,农机具停放库棚设施缺乏,虽然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先后联合发布《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兴建农业设施占用农用地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明确将粮食规模化生产所必需的粮食晾晒场、存储场、烘干塔、农机农资仓库等配套设施纳入设施农用地范围,但某些地方并未纳入农用地管理范畴。农机“存放难”和“保养难”问题比较突出。

3 农机作业市场电子信息化滞后的原因

3.1 农机作业多为个体行为

在我国农村现行联产承包经营体制下,农机作业提供者多是个体农机户或农机大户,农机作业服务对象也是个体农民或种养殖大户。

3.2 农机作业目标客户狭窄

当前,农机手的农机作业服务对象非常明确,主要是周围的、比较熟悉的个体农民或种养殖大户。而且多是回头客,农机手和种养殖农民对农机作用的信息需求不是很强烈,其作业价格都是互相协商议定的。

3.3 农机作业时效性很强

由于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且季节性很强,作业时效性需求高,作业质量、作业价格等也因时节、地块、作业难度不同。

4 农机作业市场迫切需要电子信息化

4.1 农机跨区作业呼唤信息化

近年来,在全国兴起的大规模农机跨区作业,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传统作业方式,由于跨区到外县、外市、外省,这就要求农机作业者及时了解全国各地的作业需求信息以及作业量、作业时段、作业价格等多项信息,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农业生产者也开始了解各地农机保有量和农机作业活动情况及农机作业价格。于是,农机跨区作业市场就迫切需要及时有效的农机化信息。

4.2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需要信息化

现在全国各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风起云涌,农机社会化服务已成时尚,组织起来的农机手再也不是过去的个体户,靠小打小闹已经跟不上形势,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首要的工作就是通过大量的农机化作业需求信息来满足合作社成员的作业需求。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自己通过购买农业机械,提供农机租赁发展,为农民提供服务可以充分地配置机械,提高农机的利用效率。

4.3 农村土地流转后的规模化作业需要信息化

伴随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土地流转集中后,其农业生产基本要依靠机械化作业,找谁作业,作业价格多少,谁的作业质量最好,这些都要通过网络信息才能解决。

5 农机作业市场电子信息化平台的作用

5.1 有效降低农机作业成本

农机作业信息化的应用,使农机手在农机作业季节到来前就事先了解到了农机作业的市场信息,通过网上沟通和谈判,最终达成了农机作业供需双方的农机作业合同,这种网上交易的模式,省去了过去农机手四处出差打探农机作业消息的时间和差旅费,与此同时,农业生产者也通过网络,在农机作业季节到来前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农机手,避免了过去一到农机作业季节,到处找农机手作业,有时是排队等候,如果遇到恶劣气候,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作物就烂在了田里。

5.2 合理安排农机作业时间

农机作业应用信息化后,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农机使用效率。这是因为广大的农机手通过电子信息化平台,搜索到了大量的农机作业市场需要信息,根据这些搜索来的信息,经过分析和核实后,就可以充分利用我国从南到北,从东至西的地域差、季节差和品种差,科学的设计农机作业路线,合理地安排农机作业时间,有针对性地准备或购置农机作业机具,开展农机作业服务,这样就可以大大延长农机作业时间,增加农机作业种类,提高农机作业收入。

5.3 提高农机作业服务质量

农机作业信息化网站,既为农机作业供需双方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交易平台,同时也通过网络,引进了农机作业市场的竞争机制,也就是说,一条农机作业需求信息通过农机作业电子商务平台上网后,在全国范围内,也许会引来成百上千的农机手咨询,农机作业需求方完全可以根据农机作业价格、农机作业质量和农机作业机型以及农机手的信誉记录来选择与谁达成该项农机作业合同。同样的道理,一个农机手或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如果也在农机作业电子信息化平台上发布了农机作业服务信息,也会引来若干农业生产者或农业生产组织的咨询,这时,农机手或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也有机会选择为谁服务。同时,农机作业电子信息化平台设置服务质量投诉栏目,对虚假信息和不守信誉者予以曝光。这样引进竞争机制后,大大提高农机作业服务质量。

5.4 农机作业电子信息化平台,可以加速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进程

毛泽东同志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也有专家断言,农业机械化的根本出路在于服务社会化,通过农机作业电子信息化平台,可以进一步促进社会的专业分工细化。由于面对的是全国农机作业大市场,农户以前的单枪匹马,小打小闹已经不能适应作业市场的竞争形势,于是,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服务中介组织迅速发展起来。而且合作社成员也减少了对农机购置的重复投入,降低了农业生产固定资产的投入成本,免除了农机具维修保养及库存的开支。

6 结语

正是由于当前农机跨区作业的发展具有封闭性的特点,即订单多来自熟悉的农户,或者通过可信赖的中介人联系其他农户。这样一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就不能充分发挥,农户和跨区作业提供者的利益就没法达到最优化,因此建立一个全国范围内真正的农机跨区作业专业化电子信息平台既迫切也必要。

猜你喜欢

农机手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农机手职业病患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不一样的农机展
江南春·农机手
浅谈阿勒泰地区加强农机手技能培训的几点做法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高青农机手网上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