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课赛证”的财经专业RPA课程教学改革

2023-12-14马永远

教育观察 2023年31期
关键词:课赛岗课赛证融通

周 瑢,马永远,李 丹

(1.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财经与金融学院,广东珠海,510090;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16)

一、引言

2021年4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深化“三教”改革,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1]《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2]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成为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模式和抓手,也为高校“三教”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本文将基于岗课赛证、RPA的研究综述,分析岗课赛证的内涵与RPA课程的教学现状,探索基于岗课赛证的RPA课程教学改革。

二、研究综述

在中国知网以“岗课赛证”为主题,以2010年1月—2022年12月为时间节点搜索期刊论文发现,2021年之前期刊发文数量和质量均偏低,2021年之后的发文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由此可见,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已成为职业教育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探索和主要研究热点。王婧等人提出,岗课赛证研究热点集中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岗课证赛、课岗证赛、岗课赛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增材制造等领域,其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是目前岗课赛证研究的主要领域,校企合作、专业课程、增材制造是涌现的新论域,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空间。[3]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是数字时代下迅速崛起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RPA市场和人才需求持续火热,学界也掀起了RPA研究热潮。以RPA为关键词,以2017年1月—2022年12月为时间节点,在中国知网共搜索到学术期刊论文1753篇,进一步聚焦管理学、经济学和教育学学科主题筛选得到565篇。研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聚焦RPA技术在行业企业各场景中的应用研究。如程平等人提出了RPA对共享中心的优化管理、财务和审计等典型应用场景[4],杜海霞等人构建了公司RPA实施的逻辑框架以及国美财务机器人的具体实施路径。[5]二是教育领域对RPA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探索。如乔冰秦等人进行了高校开设RPA财务机器人课程的思考[6],程平等人基于CBET进行了高职院校“RPA财务机器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7],韩光强进行了RPA应用对会计人才培养的现实影响与对策研究。[8]现有对高校RPA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研究起步较晚且数量较少。

综上可知,高校财经专业是培养RPA人才的先发阵地。基于此,本文提出基于岗课赛证的综合育人新模式,全面实施RPA课程教学改革,以培养RPA数字化人才,拓宽财经专业学生的就业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社会和企业培养RPA数字化人才。

三、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内涵与RPA课程教学现状

(一)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内涵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将岗位、课程、竞赛和职业证书一体化融通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模式。在岗课赛证中,“岗”是工作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是教学的依据和目标;“课”是课程或课堂,是教学的基础与核心;“赛”是各类职业技能或创新创业竞赛,是教学的标杆和旗帜;“证”是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教学的评价和检验。[9]如图1所示,岗位、课程、竞赛和证书一体化融通是将工作岗位/岗位群、课程/课堂、竞赛和证书融为一体,实现“课中有岗,课中强赛,课中通证;岗为课标,岗为赛据,岗为证类;赛促教学,赛近岗技,赛助取证;证为课设,证为赛规,证入为岗”的岗课赛证一体化融通的育人模式。[10]“课中有岗,课中强赛,课中通证”是以课为核心,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对准岗位素养和技能需求培养,强化竞赛所需的技能,对接证书即课程完结获取证书;“岗为课标,岗为赛据,岗为证类”是以“岗”为核心,岗位确定课程标准和内容,引导比赛项目设计和证书类别;“赛促教学,赛近岗技,赛助取证”是以赛为核心,竞赛促进课程教学,竞赛训练岗位技能,竞赛帮助获取证书;“证为课设,证为赛规,证入为岗”是以证为核心,证书对接课程并检验教学成果,体现比赛规程,持证直接上岗。

图1 岗课赛证一体化融通的育人模式

(二)RPA课程教学现状

李慧等人的研究发现,RPA课程在我国本科高校的开设率约为2.2%,开设RPA课程的高校以财经类为主,开课专业集中在财经类专业,课程定位为专业实践课。[11]为进一步研究RPA课程的教学现状,本文选取了广东省23所开设RPA课程的高校作为研究样本,重点研究RPA课程教学和课程对应“1+X”证书试点情况。通过对样本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广东省23所高校“课证融通”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在RPA课程的教学对象中,95%是大二及以上的学生,92%的学生对RPA课程感兴趣,86%的学生认为RPA课程中等偏难,96%的学生认为较大篇幅的流程自动化设计开发是学习难点且不容易记忆,94%的学生认为通过RPA课程能够学会简单的流程自动化和RPA机器人设计,学生对RPA课程的教学评价满意度为88%。通过走访高校发现,RPA课程主要以企业实际项目和案例为载体,在系统平台实践教学,任课教师以企业教师为主,课程教学受学情、课时和师资水平等因素影响,强调基础和项目实操指导,较少涉及RPA技术和AI技术融合等前沿的内容。

院校开设RPA课程和试点RPA机器人“1+X”证书是“课证融通”的一种体现,在开设RPA课程的高校中试点RPA机器人“1+X”证书的数量占比可以反映出RPA课程“课证融通”的情况。由表1可知,广东省开设RPA课程的高校“课证融通”率约为39%。在开设RPA课程的高校中,本科院校的RPA课程“课证融通”率约为13%,高职院校的RPA课程“课证融通”率约为53%。通过分析样本数据发现,高职院校的RPA课程“课证融通”率比本科院校高,表明高职院校更重视RPA课程“课证融通”。根据样本总体数据可以发现,广东省RPA课程“课证融通”率不高,“课证融通”实践效果不佳。

综上,通过调查和分析RPA课程的教学现状发现,财经专业RPA课程教学较浅显,RPA课程“课证融通”实践效果不佳,财经专业学生对RPA技术的掌握不够扎实,难以胜任RPA实施与运维数字化岗位,与企业对RPA人才的技能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未能满足就业市场对RPA数字化人才的需求。

四、基于岗课赛证的RPA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岗课赛证的RPA课程教学改革是指以RPA课程为核心着力点,岗赛证一体化融通的教学改革,改革内容包括RPA课程重构、师资建设和教法升级。高校通过RPA课程教学改革这一抓手推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RPA课程重构

RPA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基础是根据岗课赛证一体化融通重构RPA课程内容,即“依岗建课,课对接岗”“以赛促课,课中强赛”“证为课设,课中通证”。根据RPA实施与运维数字化岗位建设RPA课程,RPA课程对接其岗位技能教学;以RPA相关赛项促进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对接并强化赛项RPA技能练习;RPA机器人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为RPA课程设置,RPA课程内容涵盖证书内容。

基于RPA实施与运维岗位招聘大数据梳理出RPA课程教学的核心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挖掘客户自动化业务需求,使用RPA工具流程自动化设计和开发。第二,撰写概念验证(POC验证)工作方案、说明和文档等资料,完成POC测试全程工作。第三,展示RPA产品成果,培训客户RPA产品使用和运维,与客户持续沟通并完成项目交付。第四,项目交付后的RPA产品运维工作。根据核心岗位职责分析得出RPA课程教学能对接培养的素养和技能如下:第一,运用RPA工具进行流程挖掘、设计和开发的技能;第二,撰写专业文件资料,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第三,熟练讲解RPA产品及操作能力,拥有良好的培训技能;第四,发现—分析—解决RPA产品运营问题的能力。

与RPA课程相关的竞赛主要有“中国RPA+AI开发者大赛”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业财税融合大数据应用”赛项。“中国RPA+AI开发者大赛”是全国企业和高校的RPA行业赛,而“业财税融合大数据应用”赛项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分别代表技能的深度和广度。这两项比赛的参赛对象都有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比赛内容都涉及RPA课程内容,但难度和要求要高于课程教学。竞赛主要是将RPA、AI、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融入业务和应用场景,重点考查参赛者的业务新场景认知、业务流程与风险管控、数据资源配置与分析、资源场景研判、大数据处理与数字化、应用信息技术解决专业问题和场景应用创新等能力。

政府财务与会计机器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RPA课程对应的“1+X”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按照岗位工作、任务和技能进行分层设计。初级技能要求学生掌握RPA基础原理,能够简单挖掘流程自动化需求并设计RPA机器人,熟练运用财务机器人处理高重复和标准化的业务工作;中级技能要求学生在初级技能的基础上掌握复杂项目的业务流程自动化实现的要点、设计和开发;高级技能要求学生在中级技能的基础上掌握复杂项目的RPA机器人开发、部署和运维技能。

如表2所示,根据上述“岗赛证”任务和技能点描述,梳理出RPA“岗赛证”素养和技能对应表,并将思政元素融入重构的RPA课程,实现岗课赛证和课程思政的双融合,促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和技术技能的提升,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重构的RPA课程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梯度设计10个模块和6个典型机器人项目,聚焦培养“岗赛证”素养和技能点,具体如表3所示。重构的RPA课程通过岗课赛证四管齐下训练和强化学生的RPA技能。

表2 RPA“岗赛证”素养和技能对应表

表3 基于“岗赛证”的RPA课程重构

(二)RPA课程教学师资建设

课程师资是教学的重要因素和组成部分。RPA课程是一门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业财领域的跨专业课程,需要掌握计算机技术、了解财经业务和教学相关知识的跨专业复合型师资。高校缺乏这类跨专业复合型师资,现有的RPA课程师资先是企业教师为主、财经师资为辅,而后逐步转变以财经师资为主、企业教师为辅。而财经专业的教师多为科班出身,了解财经业务和教学,但缺乏计算机技术。财经教师在通过师资培训学会RPA技能后方可开展RPA课程教学,短期内难以快速提升RPA技能,难以讲好RPA课程。因此,目前RPA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是师资水平的限制。基于企业教师可短期教学但教学能力欠缺,财经教师可长期教学但RPA技能不足的现状,本文提出RPA课程师资建设的改革措施。课程师资应具备跨专业复合能力和“双师”技能,高校可通过校内选拔或外部招聘,团队搭建应同时包含经验丰富的企业RPA专家、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教师和财经专业背景的教师。

高校应定期组织RPA课程师资参与RPA技能深度培训,培养跨专业复合型师资。具体而言,高校可通过“引、聘、派、下、带”模式开展师资力量建设。[12]第一,引进跨专业复合型教师人才。第二,聘请实践丰富和理论扎实的企业行业RPA专家讲授先进的RPA实践技能,组织高校教师听课学习。第三,选派RPA课程教师访问RPA上下游企业、参加RPA培训等,提升跨专业技能。第四,鼓励RPA课程教师进入RPA企业进行阶段性的企业实践锻炼,学习RPA新技术和新场景应用,提高RPA技能深度。第五,课程团队以强带弱,由实践丰富和理论扎实的RPA课程教师带动RPA技能欠缺的教师,技能薄弱的教师应及时补充学习,迅速提升自身的技能短板,尽快成为跨专业复合型师资。通过以上五个途径,高校可构建一支以财经教师为主、企业RPA专家为辅的跨专业复合型课程师资教学团队。

(三)RPA课程教法升级

岗课赛证的RPA课程教法在模块式、项目式教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情境化任务驱动式、比赛式教法。情境化任务驱动式教法是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和任务,由学生自主学习探讨和教师现场指导构成的多维互动式教学方法。学生围绕任务和问题, 带着动力和兴趣探索其解决方法。基本环节是教师创设情境、确定任务和问题,学生自主探索,教师现场指导、评价效果。例如,在Excel自动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假设班级是一家企业,学生是企业员工,日常上课是上班,月末企业需要按时发放员工薪资,提出“企业应如何高效发放薪资”的问题。学生利用RPA知识,围绕问题自主讨论RPA设计和开发,教师现场一对一指导,最后教师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和反馈。情境化任务驱动式教学既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发挥了教师组织教学、协调、领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情境化任务驱动式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

比赛式教法是将RPA课程教学与技能大赛进行系统衔接,将赛点技能、行业标准规范融入日常实践教学,将比赛成绩作为学生课程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以赛促训和以赛强技,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调整。具体操作如下:课堂上,教师先演示某个项目教学,然后将学生分组,小组之间互相讨论和演练;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某个项目的RPA技能考核,各小组轮流担任参赛团队、裁判评委等。整个过程需要学生熟练掌握RPA技能。比赛式教法把课堂当作赛场,在课堂中营造比赛氛围,让学生参与比赛并享受比赛过程,通过“课赛”融合的“教—练—评”强化学生RPA技能的提升。

五、结语

顺应国家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要求和企业对数字化人才的新需求,高校财经专业积极探索RPA课程教学改革,旨在培养RPA数字化人才。未来,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围绕岗课赛证开展RPA课程教学改革:第一,与时俱进,持续将新需求、新技术、新标准融入课程,加强校企合作;第二,德技双育,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融入课程;第三,注重创新创业和社会服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拓展社会服务和就业面。

猜你喜欢

课赛岗课赛证融通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讨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赛”融通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英语“课赛”结合中的教学映射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赛”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