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建设现状及改革探索

2023-12-14杨晨怡

中国民商 2023年10期
关键词:系统建设管理会计商业银行

杨晨怡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上出现了多种利益主体,这些主体之间的关系复杂,促进我国宏观经济展现出新的形态。国内与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市场经济增长速度逐步降低,金融结构逐渐得到优化,这推动着我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长出现了新特点。而管理会计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满足银行业在转型期的多元化需求。本文利用现阶段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的现状作为切入点,分析当前管理会计系统在建设中暴露出来的几点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大商业银行的管理力度、完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和加强银行业务薄弱环节等改进措施,为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提出了新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建设

全球一体化的浪潮推动着世界经济贸易不断发展,我国银行业资金流动管理出现了国际化、利率市场化的巨大改变,在此背景之下,我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在政府的严格管理下,商业银行在运营中对各类市场风险进行有效規避。而国内商业银行的兴起,使得银行业的市场竞争与角逐更加激烈,并且各商业银行产品同质化严重,更是对银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想要发挥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作用,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就需要在新形势下改进商业银行的管理会计系统,将银行管理与会计有机结合的系统不断进行改进,应用科学、先进的财务统计和会计计算方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体制,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作为基础,实现多元化的管理会计系统改革,完成商业银行在新时代中的转型工作。

一、当前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现状

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着我国市场经济竞争愈加激烈,商业银行在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使得其不得不主动提升自身内部的各项管理水平,增强自身市场竞争能力。现阶段,许多商业银行都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了促进自身发展开始探究管理会计的新方法。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开始向着建立全套的管理会计系统方向发展,但是仍然有一些商业银行在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缺陷。最为突出的是,国内商业银行主要是在其内部管理的一些板块中推行管理会计系统,并没有将其在整个银行管理系统中广泛推广。我国商业银行同国外银行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不能将国外银行的管理会计系统运用“拿来主义”简单采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正处于市场化的起步环节,不能同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银行管理相比,国外研发的许多应用软件中的各个管理模块,也并不适合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第二,国外银行的管理会计系统软件,其工作流程通常需要进行登陆然后输入相关数据。国内商业银行同国外银行有着许多的区别,导致一些数据信息质量失真,并且不同层级员工的管理会计系统账号权限不同,这些因素都会严重影响和限制管理会计系统的应用效果。这些都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不能简单采用“拿来主义”的重要原因。

二、商业银行建设管理会计系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受数据基础不足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在建设管理会计系统工作时,其数据基础十分重要,主要由各部门向财务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和财务自身数据组合而成。各部门信息数据包含的主要内容是业务数据与管理层的各类信息等。传统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中的财务数据,主要包括了财务会计流程、会计原理等内容,便于管理会计系统对银行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层级会计科目进行深入的分析。这导致一些商业银行在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中,容易忽视其他部门的相关信息,例如业务开展信息、管理层指示信息等。导致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无法建立起业务模块、内部管理模块、客户模块、产品类型模块等,使得商业银行因受到数据基础不足的影响,难以实现管理会计系统的全面建设。

(二)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

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运作过程进行细致观察可以发现,其组织机构从顶端的总行一直向下延伸,直至最基础的银行网点,采用的是线性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根据企业管理理论和工作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展开管理,在商业银行中构建起管理量化层级模型和线性规划分析方法,从而在管理实践中归纳其存在的共性规律,最终实现商业银行的有效管理。而当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中,银行管理模式则是围绕银行业务开展的,根据银行销售的产品以及各种业务渠道进行有效管理。国外银行利用业务线条作为核算类别划分的基础,一方面能够有效掌握各分行的资产负债、经营收益等情况;另一方面则可以获取各类业务产品的发展情况及客户维系程度等多方面的数据。我国商业银行采用的是传统线性管理模式,对比国外银行采用的实施运作模式,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差异十分明显,导致国内的商业银行在建设管理会计体系时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因此需要我国商业银行陆续改变传统管理理念,以业务绩效作为主要的管理评价模式,才能保持商业银行稳健、持续、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难以确定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管理会计核算的最基础内容是建立在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之上的。因此,想要做好商业银行的管理会计核算工作及建设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必须合理化地确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工作,方可细致入微地将银行各部门的工作成绩准确地反映出来。我国商业银行各类业务资源的开发和绩效评价的核心管理工具,就是其内部的资金转移定价。只有全方位深入了解银行产品的类别以及产品审批的流程和权限,才能够在商业银行各项资源均衡分配的背景下,进行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工作。因此,商业银行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工作包含环节数量众多,每一个环节和流程都十分重要,不仅需要管理会计系统从技术层面进行考察,更关系到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等。因此,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管理会计系统建设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中,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难以确定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四)以“权责利”为主的评价体系缺失

我国市场经济的浪潮推动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商业银行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稳定、承担社会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肩负着社会的重要金融服务功能,面对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其不断调整自身内部的管理水平,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对银行管理决策提速增效。在商业银行内部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中,应创设绩效评价模块,利用“权责利”为主的评价体系,帮助商业银行提升业务质量、增加业务开展的效率。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中仍然囿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之中,许多银行管理层并不重视构建以“权责利”为主的评价体系,导致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针对各级分行、各级管理层的绩效评价及“权责利”没有统一的规范和要求,导致商业银行内部各部门和个人收入难以同自身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产生紧密联系。更有一些商业银行由于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懈怠,导致银行内部评价体系不完善的情况十分普遍。

三、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建设改革策略

(一)设定以产品限期划分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

根据上文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管理会计系统中还存在许多的缺陷和弊端,面对世界经济浪潮的席卷和国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商业银行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想要保持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就需要改进管理会计系统建设的方法,不断发掘新路径,以满足管理会计系统建设的改革需求。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有所选择地借鉴国外银行的先进经验,对内部的资金转移定价采用一般性原则进行拟定。并始终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首先,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必须经由资产负债部门制定;其次,在银行各项资产负债表中,设置会计科目对资金转移进行定价;最后,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不得影响其他业务的开展,并将其风险管理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在确定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基础原则后,就需要制定其拟定的基本方法。我国商业银行设定以产品限期划分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利用此方法能够助力商业银行达成利率风险政策目标,根据银行业务的产品期限、货币组成结构和银行主要存款比例等多个要素,确定商业银行中内部资金转移的价格。

(二)构建以本量利分析法为主的网点机构评价

商业银行下属的各个网点机构,能够为客户提供多项金融服务并负责银行各类金融产品的销售,是商业银行吸收社会资金、推广金融产品、参与金融市场竞争的一线经营场所。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网点机构的运营效率、工作质量等成为银行综合业务成果的重要体现。在新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构建以本量利分析法为主的网点机构评价,从而不断提升网点机构的综合业务水平,为商業银行构建管理会计系统奠定基础。在以本量利分析法的原理中,是将商业银行所筹集资金的总额作为一个整体变量,而后依照不同的贷款比例、各项投资比例、银行业不同存款比例等多项参数作为构建模型的基础,组建出商业银行在以本量利分析法中所需的模型。通过对此模型的分析可以测算出银行网点既定利润目标以及在管理费用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银行网点的总筹资数。而模型中相应的筹资数额、利润目标都在既定范围之中,从而获取银行网点的经营调节杠杆,以此作为基础对商业银行各网点后期工作的开展,进行科学、精准的预测。

(三)借助作业成本法归纳产品成本

商业银行中所应用的作业成本法,是将各类经营费用平均分布到银行的各种金融产品之中,这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较为简单、易操作的成本计算方法。商业银行使用作业成本法的目的是把一些内容和计算方式较为复杂的成本,较为均衡地匹配到各项业务作业当中,从而精确推断出业务中各项作业的成本,找到业务成本支出的最终成因,以达到支撑自身金融业务开展的合理化成本控制。对商业银行所使用的传统方法与作业成本法进行对比后得出,传统方法主要是运用会计科目对成本进行归纳整理。而作业成本法则是将每一个作业中所消耗的成本作为管理的主因。银行工作人员在新管理会计体系下,利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并利用各项业务开展流程进行未来计划的设计和分析。作业成本法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工作的定价开拓了新的渠道,能够较为精准的拟定银行内部服务转移价格,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使得商业银行所发布的产品与服务都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四)通过经济资本预测客户风险成本

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为了保障更高的收益,常常会参与到高风险投资行业中,如果出现了市场风险管控问题,会为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商业银行想要获取长久的发展动力,就需要对高风险投资进行严格管控和预测,通过经济资本预测客户风险成本。商业银行还需要根据自身业务结构提供各项风险资产、资本性占用等对应的资本,这些资本并不是无成本使用的,需要商业银行向资本所有者给予相应的回报。将这些银行资本回报拆解到不同的客户之中,就是商业银行管理概念中常见的经济资本。商业银行在管理会计系统建设的改革策略中,需要通过经济资本预测客户风险成本,依照银行自身运营特点和内部管理情况,设定对应的经济资本回报计算方法。

(五)通过责任会计原理构建部门核算评价

商业银行中的核算评价工作,通常是将部门作为独立的核算单位,即构建银行内部的部门核算评价,并对各个部门中的资金存储、收益获取、成本均摊等方面进行精确地调整,为银行管理层提供精准、动态化的部门会计信息,帮助管理层切实掌握部门运营现状,从而实现对银行内部人员的考核评价及未来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参考。商业银行通过责任会计原理构建部门核算评价,可以构建一个责任中心,用于将银行内部的经营性与非经营性部门区分开来,从而做好部门核算的基础工作。并依照各部门是否同经营收益紧密相关作为判别标准,将银行的内部部门综合归纳为两种形式: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

(六)构建分机构、部门、产品以及客户的盈利体系

综合以上几种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建设的改革策略,可以帮助商业银行从多维度获取各组织机构、部门、金融产品以及客户的各项数据资料,其中,银行的金融产品和客户相关的各项收益,被划入银行的利差收入和非利差收入当中。将以上内容进行联系,可以知晓其起点都是从银行的预算目标出发,是对银行总预算目标的一个详细分解。这些分解出来的小目标、小项目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因此其计量方式也会出现差距。这就需要商业银行构建分机构、部门、产品以及客户的盈利体系,最终顺利实现管理会计系统建设的改革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金融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政府的引导下,我国各项经济活动对外开放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在此形势下,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国内商业银行想要保持稳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结合自身运营特点,做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工作,加速资本管理体系的构建,实现商业银行综合实力的提升。这就对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应利用管理会计的优势,推动银行各部门业务的开展,从而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现代化的目标,加快商业银行的转型速度。

参考文献:

[1]牟灵芝.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建设现状及改革探索[J].财会学习,2022(15):127-130.

[2]游晓晶.国有商业银行会计系统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J].财会学习,2021(28):104-105.

[3]陈瑜.会计信息系统对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的影响分析[J].山西农经,2020(21):106-107.

[4]陈军梅.商业银行会计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探析[J].时代金融,2018(29):109-110.

[5]周万翠.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系统建设管理会计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浅谈高校经管类实践综合平台建设创新
电力企业运营监测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探究
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研究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浅谈我校教学质量标准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