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 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2023-12-14姚斌
姚斌
摘 要:随着我国对基层财政工作的不断重视,我国财政信息管理的目标逐步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财政基础工作建设以及财政基层建设相较于以往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和提升。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而我国财政基础工作建设以及财政基层建设能够为我国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详实可靠的资料支持以及方法引导,由此可见,财政基础工作建设以及财政基层建设是我国财政管理的基石,是推进我国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本文对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相关内容以及其重要性进行阐述,并针对目前我国在财政基础工作与基层建设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加强我国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以及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相关工作进行途径分析。
关键词:财政基础工作;基层建设;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一、精细化管理概述
(一)财政精细化管理
财政精细化管理具体是指在我国财政管理工作当中,将庞杂的管理工作整体进行不同程度的细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先进的系统化管理手段将原本整体性的财政管理工作划分为多个管理系统,并在每个管理系统当中进行细致的责任划分,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将财政管理工作当中每一个细小的工作以及岗位责任都进行对应的安排,保证其中各项工作内容以及责任能够具体落实到人,从而有效改变以往财政管理系统过于庞杂、管理困难的情况,极大程度地提升我国财政管理工作的管理效能。与此同时,在财政精细化管理工作当中,可以通过建立更加多元、更加完善的工作评价机制,提高财政管理系统当中不同岗位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财政精细化管理工作质量。
(二)财政科学化管理
财政科学化的管理是财政精细化管理的最终归宿,也就是说,财政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最终能够实现财政的科学化管理。财政的科学化管理具体是指将财政管理工作放置于当下财政管理的实际条件背景,对当下财政管理工作进行充分的熟悉以及不断地摸索,探究其中的规律性,从而根据财政管理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具体的财政法律政策,进行更加科学、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并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将财政管理工作中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具体的量化,根据不同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工资优势进行更加合理,更加合适的岗位安排,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每个人员在财政管理工作岗位当中的效能,实现财政的科学化管理。
(三)财政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一个原则,财政管理合法性原则。财政精细化管理工作当中首先需要保证管理工作的开展要遵照当下的法律法规,要求有关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在财政工作当中严格遵守工作规范与工作流程,在保證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实现我国财政的精细化管理。第二个原则,财政管理工作流程精简原则。在财政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工作层面以及工作内容相较于以往要更加多面和复杂,因此在财政管理工作相关流程的制定上难免要比以往传统的工作流程更加的复杂,这种情况会导致财政管理工作开展由于流程过于繁杂而受到阻碍,从而违背了财政精细化的初始目的。因此,在财政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相关流程设计中,要注意工作流程精简化的原则,保证在设计中利用最少的流程环节以及最高效的工作方式实现财政精细化管理。第三个原则,岗位内容与员工职责相契合原则。财政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相较于以往涉及到更多的岗位数量以及职责划分,这种情况需要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的岗位分配制度进行人员的工作分配,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岗位职责以及工作内容划分更加具体,更加明确,因此需要对不同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个人优势进行更加详细的掌握和了解,从而进行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人员分配以及岗位划分工作,保证相关人员在岗位当中能够与岗位内容更好的匹配与契合。
二、加强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 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加强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财政管理相关部门的法律意识
我国财政管理有关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对于我国财政管理资金的安全性以及工作开展的合规性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过去以往的财务预算工作当中,相关部门相较于财务预算的执行规则,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财务预算的制定,没有对财务预算的执行规则进行充分的关注与重视,在很多项目执行的过程当中,不断进行预算的追加,从而导致使用的资金严重超出原本的预算,这样的操作方式不但违背了预算执行规则,同时也导致了资金预算失去了本来意义。而加强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我国财政管理相关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与规则意识,保证我国财政精细化管理能够按照相关制度合法合规的执行。
(二)加强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我国财政资金浪费的现象
根据目前我国各地财政资金管理的现状上来看,我国有很多地方存在资金使用不合理,出现资金浪费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近些年当中尤为明显,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各地方的综合财政收入相较于以往有了明显的提升,各地方的财政资金也不再紧缺,因此有关部门在面对充足的资金储备时养成了资金使用浪费的习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在财政基础工作以及基层建设方面没有足够成熟,对于财政管理相关工作以及相关的资金使用流程没有形成完备的监管体系,很多地方的财政管理工作以及资金的使用工作没有严格地按照相关的流程与管理制度,同时缺乏良好的监督管理体系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因此导致我国财政资金出现使用浪费的情况,而加强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能够在财政资金管理工作中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对资金的使用流程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查,对资金的流向进行全面的跟踪,从而有效减少我国财政资金浪费的现象。
三、如何加强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 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一)落实基层财政责任
首先第一点,完善我国财政基础资料的相关整理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对我国财政基础资料的把控,保证我国财政基础资料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当地政府以及有关财政管理部门需要对财政基础资料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持续的监督与工作内容的跟进,保证我国财政资产台账建立的准确性,从而为我国财政预算以及拨款等相关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数据支持。第二点,对当地纳税主体资料与情况进行充分的掌握和了解。地方政府以及有关财政部门需要对当地重点纳税主体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地调查,并根据调查所得的情况进行税款收入比对和分析,保证税款收入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第三点,保证财政项目资料库与项目资金支出进行良好的匹配,从而进行更加准确的支出预算工作。第四点,保证我国财政工作的公开化与透明化。当地政府以及财务部门可以将自身的工作情况与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通过合理的方式向人民群众进行公开,并接受广大群众对我国财政工作的监督。
(二)建立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制度
建立完备的预算管理制度以及针对我国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考核制度对我国财政资金预算的相关工作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和价值。我国想要实现财政基础工作建设以及基层建设的加强以及我国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进一步优化,就必须对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我国资金使用绩效考核机制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单位内部根据单位项目的具体开展状况以及财政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建立合理的预算管理机制,并责令专业的相关人员对本单位对财政预算相关工作进行持续的跟进与监督,并将跟进的情况及时向单位管理层沟通,一旦发现财政预算相关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保证第一时间内与领导层进行沟通应及时的解决。其次,我国地方政府以及基层财政部门应该针对我国财政预算以及资金使用情况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从而充分保证我国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避免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在缺乏监督管理以及绩效考核制度的情况下出现浪费的现象。可以让财政专管员对各个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预算指标下达,并在预算指标下达后持续跟进各科室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对项目的实施进度以及社会效益等因素纳入资金使用绩效考核的依据范围,促进各科室对于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的充分重视。
(三)提高基层预算编制水平及确保预算落实到位
基层预算编制水平以及我国财政预算落实情况是财政基础工作建设以及基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推进我国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想要进一步加强财政基础工作建设与基层建设,推进我国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就必须进一步提高我国基层预算编制水平,并确保相关财政预算落实到位。我国省级财政机关以及相关审计部门需要对我国基层财政实际情况进行定期的全面清查,对我国财政的资金存量进行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并对其盘活,从而充分发挥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并对基层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相关的考核,对于实际财政支出与预算标准相符合的部门进行适当的奖励,对实际财政支出与预算标准相差过于悬殊的部门予以适当惩罚,从而促进我国基层预算单位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充分重视。
(四)强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征收与优化预算支出结构
根据目前我国公共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上来看,我国基层政府以及财政部门需要进一步强化我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征收,并进一步优化预算支出结构,不断扩大税收的范围以及税收的力度,从而增强我国财政的基础财力。要保证预算单位当中的公务接待、会议费用以及公车费用支出等,严格的遵照规定,保证预算的合理性,避免资金的浪费,确保将资金投入到实际的项目开展中,杜绝资金大量使用在形象工程上。最后在确保我国公职人员开支养老等费用支出以后,将我国财政资金更多的投入到我国农业发展、教育事业以及公共医疗等重要民生领域,解决我国实际民生问题。与此同时。各基层政府应对预算支出结构进行持续的优化和改良,以保证我国财政资金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五)提高对基层财政工作的监督力度
根据目前我国财政基础工作建设以及基层工作建设的开展情况上来看,在我国财政基础工作建设以及基层建设当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监管力度缺乏的情况,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基层财政工作在具体的执行当中没有落实到位。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基层财政工作的监管力度,对我国基层财政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及时的整理并上报,自觉接受当地人大常委会以及相关政府审计部门对其的监管与审查,逐步构建更加完善的财政资金运作监督管理机制,将预算监督与项目进程监督以及资金使用监督进行良好的结合,避免利用不正当手段非法占用我国财政资金的行为,确保我国财政资金使用合法性与安全性。
(六)实现基层财政信息化管理
根据目前我国财政基础工作建设以及基层建设现状上来看,基层建设是我国财政组织体系当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和主体,是我国财政精细化以及科学化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我国想要实现财政基础工作建设以及基层建设的加强,促进我国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进一步优化,就必须进一步落实我国基层财政责任,不断巩固和完善我国财政基础工作,持续加强我国财政工作的基础建设,提高我国基层财政信息化管理水平,为我国财政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地政府以及有关财政部门可以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进行电子票据系统以及财政预算会计系统的构建,并持续加大对相关硬件与软件的维护力度,实现基层财政信息化管理。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预算法》的实施以及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地方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工作以及推行全面的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新时代下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确保财政职能发挥作用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上看,加强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以及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是我国深化公共财政改革的根本方向,也是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必须保证我国财政工作开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为我国财政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构建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宁.我国新《预算法》的实施,加强财政基础工作推进财政部门精细化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5):48-49.
[2]苏天秀.地方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工作如何实现财政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13):170-171.
[3]程海.关于加强财政监督“两基”建设的几点思考,我国深化公共财政改革的根本方向[J].地方财政研究,2021(9):48-50+55.
[4]刘敏.地方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工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研究[J].会计师,2019(11):35-36.
[5]周建中.我国财政基础工作建设以及基层建设现状,浅议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创新[J].西部资源,2021(6):176-177.
[6]郑继良,周铎.确保我国财政资金使用合法性,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提升财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J].经济研究参考,2019(41):29-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