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2023-12-14陈丽华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3.23.016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社会环境日新月异,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主体,其管理成效直接体现国家财政资金政策落地的实效。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事业单位的长效发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职工的切身利益。鉴于此,本文先阐述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和特点,然后指出事业单位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再分析其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并探究如何解决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财政;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志码:A
近几年,我国各行业步入了战略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财政体制充分改革,预算绩效管理成为事业单位一种重要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措施。为了推进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文件和政策,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效果依然不佳,制约了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因此,本文思考事业单位如何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探索可行的方法,以促进事业单位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作用,并实现健康长远的发展目标。
1 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
1.1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指的是事业单位从预算资金角度出发,在管理目标的指导下将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合二为一,并设置发展目标、进行预算编制、积极执行预算及开展绩效评价的过程。
1.2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一,特殊性。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与普通企业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普通企业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升经济效益,而事业单位则更注重社会效益,主要原因在于资金由财政部门拨款。第二,系统性。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几乎要求全员参与,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发展目标[1]。第三,严肃性。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力度直接影响预算管理成效,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事业单位必须确保执行严肃。具体来说,如果预算通过审核,任何人员都不得擅自修改,这是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效落实的前提。第四,针对性。不同事业单位类型、业务项目等均存在差异,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预算绩效管理考核指标,盲目跟风或照搬其他单位的做法则难以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真实效用。
2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2.1 相关法律规定细化预算管理,提出更加明確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针对预算绩效管理原则作出了明确指示,就预算支出情况而言,各级政府、各部门以及各单位均必须及时进行绩效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对预算绩效评价的含义作出了相应的规定:“绩效评价是指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依据规范的程序,对预算资金的投入、使用过程、产出与效果进行系统和客观的评价。绩效评价结果应当按照规定作为改进管理和编制以后年度预算的依据。”由此可见,预算法的逐步完善使得预算绩效管理方向更加清晰,目标也更加明确[2]。
2.2 财政支出规模扩大、收入增幅放缓、收支矛盾要求预算管理精细化
依据瓦格纳法则,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收入及消费水平逐渐提升,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同时扩大国家职能,财政支出规模会不断扩大。如今,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随着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这就要求政府积极调控市场,而上述情形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财政支出,且近几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各行业不稳定性因素增多,财政收入难以达到预期的水平,财政支出矛盾进一步加剧,实现预算管理精细化迫在眉睫。
2.3 治理能力建设要求财政预决算公开显示结果,同时反映全部过程
现代政府发展的核心价值指引在于公开透明,这也是提升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要求,而政府信息公开的关键构成内容是财政决算信息,以往的预决算信息公开更强调公开批复结果,而预算绩效管理提出的要求明显发生了变化,政府需要主动按要求公开预算目标和资金安排等绩效信息,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完成公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同时,真实体现预算项目管理全部过程。
3 事业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作用
3.1 有利于增强事业单位预算的科学性
目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成效不尽如人意,导致预算编制和执行等各环节问题频发,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发展。针对该情形,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助力事业单位优化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为预算编制工作提供依据,同时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全面且严格地监督每一笔财政支出,能够有效规避以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预算绩效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3.2 可以提升事业单位资金利用效率
事业单位的生存及发展均离不开财政拨款,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也与财政拨款息息相关。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事业单位在国家各项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下合理应用及管理财政资金,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资金使用率,也能够为后续开展相关业务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3]。
4 事业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预算绩效指标的细化与量化难度较大
预算指标设定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尤为关键的一环,且其他任何工作都无法替代,而预算绩效管理效果也取决于指标的设置情况。结合现状来看,对于部分事业单位而言,由于预算绩效管理经验不足,预算绩效指标没有实现量化和细化,导致预算绩效管理和实际需求偏差较大,实际作用也得不到发挥。比如,部分事业单位仅关注财务指标,忽略了非财务指标;部分事业单位以定量指标为主,未设置定性指标;部分单位设置的预算绩效指标和各部门或岗位不符;等等。造成财政预算管控和绩效考核投入产出评估结果缺乏真实性和客观性。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该情形不仅会影响其预算绩效管理效果,而且会制约单位整体的发展。
4.2 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是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支撑,但是该体系不完善的事业单位不在少数,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漏洞较多,会导致预算指标难以完成,或导致绩效考核缺乏可靠依据等。而之所以出现该问题,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同事业单位涉及不同的行业,因此不同事业单位的项目之间差异较大,收集整理个性化绩效指标非常困难,增加了关键指标设计难度,由此导致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另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忽略了其内部支出绩效目标,完全依赖财务部门提供的共享数据,在此基础上设置预算绩效指标,导致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短板较多且预算绩效目标也不够清晰,由此实施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成效也不明显[4]。
4.3 预算绩效管理专业人才比较匮乏
部分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之所以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缺乏专业化预算绩效管理人才。在部分事业单位中,因为人员编制有限,因此预算绩效评价专业人员较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缺乏人才支撑。此外,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不足,直接要求财务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而个别财务人员也受制于专业知识和能力问题,无法有效开展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4.4 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衔接不到位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离不开绩效考核,但事实上,很多事业单位在实践过程中都未能将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挂钩,无法发挥绩效评价的约束性和激励性作用,也限制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一方面,随着事业单位不断发展,预算项目越发复杂,财政支出也更加零散,这使得绩效评价工作难度更大,部分事业单位无法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估预算项目,容易导致预算绩效管理失效;另一方面,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权责划分不清,如谁是责任人、谁是监督人等,容易造成预算绩效考核缺乏客观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4.5 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到位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融合信息技术也是大势所趋。但是部分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认识存在偏差,领导人员没有意识到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设施均不完备,阻碍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推进。此外,部分事业单位目前虽然积极着手推动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但是各部门数据信息口径不一,形成各部门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的局面,数据传输和共享方面的问题较多,影响信息数据的使用效率,容易导致预算绩效管理缺乏可靠的數据支撑。
5 事业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
5.1 细化预算绩效管理指标
事业单位要想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并达到预期效果,必须细化预算绩效管理指标。第一,各职能管理部门应参考单位内部实际发展情况及具体需求,对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展开深入分析,并以分析结果为主要参考标准,有针对性地设计预算绩效管理指标。除考虑财务指标外,还应关注非财务指标等,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充分依据。第二,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事业单位应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指标,防止出现指标和各部门或岗位不符合的问题,确保指标能满足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需求,以便于预算绩效管理发挥实际效用[5]。
5.2 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全员参与、覆盖全部业务、全程跟踪管理流程等。事业单位要想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执行效果,必须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为预算绩效管理的落实创建良好的环境。
第一,在项目支出方面,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部门应使用合理的管理办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也促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落到实处。对于事业单位发起及参与的合作型项目而言,其在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时应重点参考各职能部门的执行情况。垄断性项目通常具有公共服务性质,也应积极展开绩效考核,避免财政资金滥用、闲置或挪用。同时,事业单位还应确定合理的预算绩效管理目标,并对整体目标进行细分,落实到对应的部门,确保各部门的目标和整体目标相契合,共同实现整体目标。
第二,在优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时,事业单位还应加强监督和管理。首先,建立专门的内控或内审机构,由该机构排查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风险因素,从根本上确保评价过程公平公正、评价结果真实客观;其次,全程监督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在第一时间解决;最后,事业单位应将单位预算和推进整体绩效有机结合,以预算绩效评价反馈制度为前提,及时修正绩效监督制,促使财务监督和其他监督相互贯通、预算绩效管理形成良性循环。
5.3 培养专业预算绩效评价人员
专业人员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执行的重要力量,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专业预算绩效评价人员的培养。第一,从内部着手展开宣传,促使全员意识到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帮助全员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思想。第二,制定人员培训规划,在培训过程中纳入国家最新政策要求、法律法规、预算绩效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保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高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从人才招聘环节来看,事业单位应提高招聘门槛,在招聘环节设置严格的流程和要求,从多个维度考察应聘人员,确保招录的人才符合岗位需求。
5.4 促进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有效衔接
要想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成效,事业单位还应促进绩效评价和预算管理有效衔接。第一,在内部建立专门的预算绩效管理主管部门,并针对该部门指定专门人才,由该部门人员专门负责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改变以往预算绩效管理无人牵头、无从下手的局面,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可以稳定、顺利且高质量地实施。第二,事业单位应根据需求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并保证考核过程公开透明,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准确,突出考核的激励性作用,增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第三,注重对预算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如果根据考核结果发现相关人员对待工作积极主动且工作效果突出,事业单位应及时提出表扬和鼓励;反之,则应根据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惩罚。进一步激发工作人员的潜力,促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高效开展[6]。
5.5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要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第一,领导人员和管理者应重视信息化建设,明确将信息技术融入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并针对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完善相关硬件和软件设施,通过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效率,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满足实际发展需求。第二,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尽量确保信息数据口径统一,以便于实现信息共享,并促进各部门之间高效沟通和协作。第三,现阶段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信息技术不熟悉,难以在工作中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而这也不利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发展,对此,事业单位应从信息技术与预算绩效管理融合角度出发,对职工展开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确保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具备人才支撑。
6 结语
高质量的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事业单位提高资源配置率、增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但是目前我国许多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效果不佳,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事业单位在以后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能细化预算绩效管理指标、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培养专业预算绩效评价人员、促进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有效衔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确保预算绩效管理获得预期成效,最大限度地发挥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效能。
参考文献
[1]宋任美. 行政事業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及策略研究[J]. 大众投资指南,2023(11):182-184.
[2]庞晓莹. 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J]. 市场瞭望,2023(6):58-60.
[3]钟玉平.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2(12):43-45.
[4]姜媛媛.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的路径[J]. 投资与创业,2022,33(19):98-100.
[5]卞寒.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实践研究[J]. 办公室业务,2022(16):48-50.
[6]蓝叶胜. 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困境与措施[J]. 商业观察,2022(9):63-65.
[作者简介]陈丽华,女,山西忻州人,北京中天易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中级会计师,硕士,研究方向: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