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国家安全观视角的高中地理试题评析及教学路径探索

2023-12-12吴刚刘淑英阴国俊邓昊源何洁祁岩

考试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教学路径核心素养

吴刚 刘淑英 阴国俊 邓昊源 何洁 祁岩

[摘要]国家安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对国家安全观的考查。通过阐述国家安全观建构的重要性及其内涵,透视国家安全观考查在等级性考试试题中的具体体现。结合考生作答情况,评析基于国家安全观考查的典型试题的考生表现,并提出教学路径建议:(1)挖掘契合要点,支撑国家安全观的教学融入;(2)设置情境主题,全面深刻认知国家安全;(3)斟酌不同视角,建构国家安全观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教育;核心素养;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4.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654(2023)03—001—012

本文为天津市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中心高考评价项目地理学科组研究成果。

一、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性及其内涵理解

(一)培养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教育“三问”的最终答案。国家安全观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全面增强大中小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提升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学生树立国家安全观,符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理念。

地理课程在教授地理基本原理规律、阐释地理事象、分析地理问题的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领土主权意识,深化对资源、人口、环境等方面基本国情的全方位了解,增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学生从地理学区域—空间视角出发,在运用习得的地理知识、掌握的地理技能,对所探究的典型区域进行认知的过程中,产生理性认知与情感关联,进而加深对国家安全观的认知和理解。《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具备社会责任、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国家安全等问题的意识。课程内容的设置中,地理1、地理2、“区域发展”模块的部分内容以及新增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模块,将国家安全教育相关的内容呈现得更为具象,案例素材更为丰富,既彰显出地理学科特色,又突出了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其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双向融合。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3国家安全观既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又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备的品格。可以说,核心素养的提升伴随着国家安全观的深化,国家安全观的内化又促进着学科核心素养认知的升华。

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家教育目标的落实,还是学科课程特性的表达,抑或是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均体现着国家安全观的价值追求,对于学生国家安全观的树立与培养是地理教学的必要责任。

(二)国家安全观的内涵理解

国家安全可以理解为呈现出的一种状态及能力,即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2]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新时代背景下拓展了国家安全教育的内涵,为国家安全教育融入了新的内容。总体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国土安全、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等传统的国家安全要素,还包括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经济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核安全等新时代国家安全要素。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传统国家安全的继承和发展,从原有的政治、军事、经济、国防扩展到社会、科技、生态、资源、环境等方面,这种变化使得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更要重视中学地理课程的作用。

《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安全教育的重点领域,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和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新型领域安全。[3]

二、基于国家安全观建构视角的典型试题评析和实测数据研究

近年来,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卷(以下简称试卷)的命題依据《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优化试题呈现方式,聚焦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2022年是天津考生使用教育部新教材的首考之年,较之2021年,试卷在保持整体稳定的前提下,注重创新,试卷中出现了众多事关国家安全的素材。具体考查内容涉及从生态脆弱区治理到流域内部协作开发,从我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的保护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到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从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试题设问旨在引导考生围绕任务主题在真实情境中激活相关知识,运用学科思维方法和逻辑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和恰当推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启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站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高度,将地理学科特色与国家安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深入挖掘课程标准与国家安全教育二者相契合的内容,又要随时关注当前的国家安全教育热点话题并搜索相关素材,润物无声地渗透国家安全教育,让地理课堂真正成为落实国家安全教育的主阵地。

为了真正发挥等级性考试对于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正面引导作用,实现教—学—评的有机统一,天津市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中心高考评价项目地理学科组结合2022年试卷,依据《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制定了《2022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考生水平表现标准》,将考生水平的表现划分为四个等级:精通水平(G4组),熟练水平(G3组),基本水平(G2组),基本水平以下(G1组),G5组为全体考生。采用安格夫方法(Angoffs Procedure)确定不同水平组考生的临界分数,建立了标准等级与考试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表1为近两年考生水平表现的临界分数。

下面选取典型试题,透视基于国家安全观在试卷中的具体体现,结合考生作答情况,评析考生表现,启发教师领会地理试题对国家安全观的渗透范式,进行教学反思。

(一)古韵徽墨彰显文化自信

文化安全是维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独立和尊严的重要精神支撑。地理教学在融合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时空发展的角度来看,维护文化安全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维护文化安全体现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与践行。

【试题呈现】第6题

地处皖南的古徽州是我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历来以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风昌盛而著称。自古以来,人们利用当地低山丘陵上生长的松树和油桐为原料制作徽墨。图2是皖南地区的景观图片。回答5~6题。

6.徽墨成为宣传皖南地区的符号,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地

A.历史文化厚重B.制墨原料丰富

C.水陆交通便利D.销售市场广阔

【答案】A

【试题解析】本试题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将地处皖南的古徽州的历史文化地位及其文化符号——徽墨作为案例,以地域文化和产业区位因素两条知识线,考查考生运用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分析文化符号形成的最主要原因。试题的情境材料结构趋于不良,要求考生获取和解读有用信息“古徽州是我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人杰地灵、文风昌盛、历史文化厚重”的同时,理解文化有地域性,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徽墨成为宣传皖南地区的符号,最主要的原因是该地区历史文化厚重,而“原料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并非本地特有。试题的情境创设意在引导考生从地理视角挖掘情境材料中展现的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要求考生通过解决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地理试题外显自身养成的文化核心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选拔人才。

【数据分析】考生的实际作答情况数据统计如表2。

通过考生的实际作答数据可以发现:G1~G4水平组考生在第6题显示出了较为正常的层级水平,平均得分率为0.57,考生总体的表现水平与预期有一定的差距。从考生在其他三个干扰项的选择比例来看,B选项“制墨原料丰富”占比最大,成为各水平组的强烈干扰项,对低水平组的干扰更为明显。这反映出部分考生对地域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到位,对试题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的价值缺乏深入的体察和感悟,对特定空间地域文化的认同感不强烈,因此面对趋于不良的情境材料结构时,无法“去伪存真”。

【教学启示】徽州是我國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人杰地灵,文风昌盛,历史文化厚重。本题以当地最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徽墨作为研究对象,考查学生对在特定地理环境下形成独特文化表征、产生标志性文化符号的过程的深刻理解。徽墨的出现是当地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及其影响下崇礼尚文的人文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而这种沉淀历史厚重感的、共同作用的过程,正是徽墨能够成为古徽州地域文化符号的缘由。徽墨是中国特有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学生在对徽墨文化产业发展的分析阐释中,能够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威力。这启发教师应在领会地理试题对传统文化元素渗透范式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将其作为情境材料融入日常地理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二)担当尽责保障粮食安全

国家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生活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课程标准》在选择性必修3课程中设置“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模块,并在其内容中要求“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关系”[1]15。强调耕地保护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加深学生维护粮食安全乃至国家发展安全的意识,更好地落实高中地理的立德树人任务。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试卷通过真实数据生动呈现2016年以后“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增长,同时我国粮食自给率却在下降”的粮食安全新形势,鲜明展现了国家发展农业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取得的伟大成就,党和国家政府为此付出的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与此同时,粮食需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吃饱”向“吃好”转变,呈现品种需求多样化,因此我国在提高粮食自给水平、保障未来粮食安全方面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试题呈现】第7题

粮食生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平衡,解决了全国人民吃饭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图3是1983~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和自给率变化图。回答7~8题。

7.据图3分析,近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变化的原因是

A.城镇化速度加快,耕地面积持续减少

B.人口增长速度快,对粮食需求量增加

C.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品种需求多样化

D.近年气象灾害频发,粮食减产幅度大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试题围绕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以直观反映我国1983—2018年间粮食总产量和自给率的变化趋势的折线统计图为载体,考查考生在材料信息和分析图表数据变化趋势及其关系的基础上,调动运用我国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的相关知识并结合生活实践探讨近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变化的原因。结合本题的图文材料可知,粮食自给率由粮食总产量和净进口量决定,与人口变化和粮食需求量变化无直接关系,而且近年来我国人口速度增长较慢。图3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呈现上升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并未随着城镇化进程而导致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图示时间段,我国粮食自给率在进入21世纪后出现下降趋势,通过粮食自给率的公式可以得知,粮食自给率下降原因只能是粮食净进口量增加。再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材料中提及的“一些新现象”就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在满足温饱之后对粮食品种的需求多样化增加,致使我国粮食进口量增加。

【数据分析】考生的实际作答情况数据统计如表3。

表3数据显示,第7题总体得分率为0.37,属于较难试题。G1、G2、G3组得分率普遍较低,G4组考生作答情况明显好于其他组别,但也不理想。干扰项B成为G1、G2、G3组考生选择比例最高的选项,同时也是G4组考生的强烈干扰项;此外,选择干扰项A的考生占比也较高。这反映出部分考生不能综合运用所学地理必备知识和能力、人地协调观素养正确解释给定情境材料中,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耕地资源、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究其原因,是考生对新版地理教材中“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的内容理解不透彻,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和应对战略认识不深刻,因此面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新形势表现出地理思维固化,无法将试题中蕴含的国家新粮食安全观的文字材料及其对应的价值观与现实问题相联系。

【教学启示】本试题情境材料信息丰富,选项涉及知识内容较多,能力考查体现综合性和多维性,力求测评考生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试题旨在引导考生在国家尺度上正确理解人地关系,认识到耕地资源是国家可持续发展之保障的同时,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粮食安全问题,树立新粮食安全观,同时强化粮食安全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启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党和国家在粮食安全方面的新战略、新政策和新举措,并聚焦社会热点,联系具体案例进行问题式教学或具有开放式、互动式特点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沉浸在家国情境中,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国家粮食安全意识。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培养中学生的粮食安全意识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基本国情和国策教育的重要内容[4]。

(三)海岛开发维护国土安全

国土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其他国家安全内容有很强的联动性。地理学科中的国土安全观要求学生明晰国土范围和版图构成,明确领土是由多个区域元素组成的集合体,包括大陆、岛屿、领海、专属经济区等,具有捍卫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意识。地理2模块新增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权益相关内容,地理选必修3模块设置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等内容,为国土安全教育融入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生动素材,使地理课堂成为树立学生的海洋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的海洋国土安全观并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主要阵地。

【试题呈现】第17-1题

17.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舟山群岛拥有较长的深水岸线、优越的国际航道,位于该海域的洋山港、宁波港、舟山港均为世界级深水港,货物吞吐量巨大。杭州湾及周边地区通过建设跨海大桥与海底隧道工程,形成了跨海通道群(图10)。

(1)说明图10所示地区建设跨海通道群的意义。

【试题答案】修建跨海通道群有利于加强区域內城市间、岛屿与大陆间的地域联系(完善交通网络,提高区域通达性);促进区域内资源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扩大区域(港口)服务范围,提升竞争力。

【试题分析】本题以我国舟山群岛的世界级深水港及其周边地区跨海通道群的建设为背景,创设了生活实践情境,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区域发展产生的意义,重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学科素养,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地理必备知识解答现实地理问题。学生通过读图可知,杭州湾及周边地区原有数条跨海通道,又拟建多条,这些跨海通道连接了城市和港口、陆地和岛屿,可思考得出修建跨海通道群有利于加强区域内城市间、岛屿与大陆间的地域联系;扩大港口服务范围,提升区域竞争力。学生调动海洋空间资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相关知识分析可知,跨海通道群的建设为海洋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区域内资源和产业布局的优化。试题紧扣社会热点,突破以往考查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意义的常规思路,旨在引导考生运用地理视角分析国家在海洋开发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树立现代海洋观念,强化海洋意识和国土安全意识。

【数据分析】考生的实际作答情况数据统计如表4。

表4中数据显示,试题总体得分率为0.38,G1~G4水平组考生显示出了正常的层级水平。从考生总体表现来看,有23.24%的考生没有得分,有42.24%的考生得到2分,得到4分的考生占比为 33.29%,而得满分的考生仅占总人数的1.24%。G1组考生没有得分的人数占到一半以上,得分率仅为0.17,非常不理想。为了深入分析不同水平组考生的作答表现,评价组选取了以下典型答案,见表5。

通过分析表5中不同水平组考生的作答典型样卷可以发现,大部分考生运用地理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分析现实中的问题所表现出的认知思维和内在品质有待提升。考生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区域发展产生的意义”这一必备知识有一定认知,但不能将其准确应用于真实情境中解答实际问题。大部分考生对跨海通道群的建设对我国海洋开发所起的重要作用认知不到位,只有精通水平的少部分考生能写出“促进区域内资源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或与之相近的答题点。此外,熟练水平组的部分考生不能有效解读“杭州湾及其周围地区”这一区域范围,导致答题语言中出现了“两岸”、“两地”以及“对外联系”等错误。基本水平组的大部分考生没有抓住设问中的关键词“跨海通道群”或者无视试题情境中的“地理空间”,套路式、堆砌式作答现象明显。以上作答情况反映出,考生所形成的能力和核心素养与等级性考试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教学启示】试题以杭州湾及其周边地区的海洋开发为线索创设情境材料,设置了“跨海通道群建设的意义”、“淤泥质海岸的成因”、“利用潮流能发电对岛屿的有利影响”以及“浙江沿海地区海平面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等问题,充分发挥地理学科在维护海洋安全、宣传海洋文化、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关注海洋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在试卷中渗透海洋知识和展示我国在海洋领域取得的成就,有利于强化青少年海洋基础知识的构建,帮助他们及时了解我国的海洋战略发展方向,树立现代海洋观念和国土安全意识。这启发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关注必修模块与选必修模块知识的结合点,运用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等方式重塑知识结构,建构知识体系;在课堂中要注重创设国家发展战略、重点工程的建设以及区域合作、国际合作等案例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核心素养,同时巧妙地融入国家安全教育,构建有灵魂的高效地理课堂。

三、国家安全观建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索路径

高中地理的课程特点,使其在培养学生国家安全观等课程思政元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建构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教学探索,引领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国情;明确我国领土范围和版图空间构成,在客观认知国家环境条件与资源禀赋等国情的基础上,增强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意识,形成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国家安全观念;理解国家在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方面的政策法规对国家安全的意义,从而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发展道路,增强建设国家和奉献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主动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高中地理教学中建构国家安全观的路径。

(一)挖掘契合要点,支撑国家安全观的教学融入

高中地理选必修3的主题确定为《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是中学阶段九门课程中唯一专门设置国家安全教育模块的学科,把国家安全观教育植入中学地理课程[5],使国家安全教育有了生发的土壤。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国家安全等思政要素,找到学科知识与课程思政内容的契合点,以此作为“支撑点”和“着力点”,巧妙渗透,建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融入路径。

例如:国土安全、资源安全教育的思政契合点及融入点分析。

1.国家安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契合融入点列举(表6)

2.国土安全、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关系的建构分析

以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1]15,通过整合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必修2、选必2以及选必3的相关知识,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进行内容重组和知识点整合,进行整体“谋篇布局”的大单元情境化教学。运用案例材料、恰当配图、活动素材等形式,使学生明确中国的疆域特征、自然资源及分布特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人口及发展特征、生态脆弱区的典型存在等基本国情,形成国情认同。

在认知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了解资源、环境问题的基本内涵,认识资源和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理解资源和环境问题对于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学生于教学情境中升华情感,有利于学生整体认知国土、资源、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和重大意义。

伴随着理性认知促发情感归属,进而催生学生的行为选择,树立合理利用开发资源的可持续绿色发展观念及保护领土安全、维护海洋权益的使命感,从而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在时空尺度上感知我国在科技发展、资源利用、生态脆弱区治理、农业技术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

(二)设置情境主题,全面深刻认知国家安全

地理教学中国家安全教育的融入需要一定的情境素材和创设路径,情境设计和情境主题的选取是进行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途径。

1.找准情境主题,在探究活动中形成国家安全观

地理教学在充分挖掘地理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后,不能将地理学科内容与思政教育简单拼凑,而应在教学设计时精心创设情境,选定情境主题,通过情境材料,将两者巧妙融合起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例如:选必3《中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教学中可以确定“谁来保我们的饭碗?”这一情境主题,选取美国莱斯特·布朗发表的《谁来养活中国》报告中的情境素材和相关图文材料展开教学活动。

探究活动1:归纳我国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分布特点。

探究活动2:我国的耕地资源能否满足人民需求?

探究活动3: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探究活动4:谁来保我们的饭碗?

问题设计和研究是浸润情感、真实体验的最佳载体,教师应重视其教学价值,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以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组织探究活动,通过问题链的设置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从国家安全、国际对比高度上认知我国耕地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情境中和任务驱动下,让学生领悟在我国基本国情下国家采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措施,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自足的伟大成就,增强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坚信“中国人的饭碗可以永远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理解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及其对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从而深刻增进支持党的全面领导的认可。使学生对情境的认知从感性开始,在知性中升华,于理性中结束。在认知上升和问题解决中,将粮食安全与国家安全关系教育“嫁接”到课堂教学中。

2.立足生活情境,在尺度扩大中深化国家安全观

教学中立足国家安全与学科内容的契合点确定情境主题,结合真实的案例情境进行情境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小尺度情境开启,逐步扩大情境尺度。

举例1:《碳排放和碳减排》一课教学导入的问题设置。

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校园场景和生活体验,将民间的“数九歌”和北极熊的行走方式与全球气候变暖联系起来,引起学生共鸣。[6]数九歌谣凸显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传统文化,易于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与认同。这种贴近生活的情境,能使宏观大背景聚焦于生活实际,从而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激发其真实情感和内在动机来理解雄厚的思政情怀,实现个体与国家、社会间的情感对话。[7]在问题情境中(生活情境→身边情境扩展到北极地区→全球尺度视野),引发学生思考,树立环境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观念。

举例2:《污染物的跨境转移》的情境尺度设计。

在教学中进行情境生活化设计,设置个人—地方—国家—国际情境尺度层次,以小见大,从微观到宏观尺度,随着情境尺度的扩大,使学生逐步形成感知、联系、认同的思想政治情感发生路径和情怀价值,理解中国在环境治理上向世界彰显的“中国声音、中国态度、中国方案、中国担当”,形成从个人行为—地方策略—国家政策(新发展理念)—國际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层次性情感升华的使命感和政治认同感。

(三)斟酌不同视角,建构国家安全观的教学路径

国家安全观教育,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教学设计。举例如下:

1.以单元教学弘扬“中国精神”

【案例】单元教学主题:塞罕坝的绿色奇迹

(1)结合资料,概括塞罕坝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分析塞罕坝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主要原因。

(3)简述塞罕坝万亩林场生态治理的经验,为当地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在教学中综合气候、植被、土壤、农业、科技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各要素,使学生认知塞罕坝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自然和人文方面的过渡性特征。从“水草丰美的木兰围场”到“沙尘漫天的不毛之地”再到“人地和谐的绿色长城”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生态脆弱区的“破坏之易与恢复之难”,感受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用青春与奋斗创造的人间奇迹。如今,大美的旅游资源、间伐的木材为塞罕坝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完美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理念。感悟生态环境与发展的“舟水关系”,增强对人地协调观的认知,理解生态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大影响。

2.以研学旅行感悟家国情怀

【案例】研学主题:天津中新生态城海绵城市的奥妙

研学目标:考察中新生态城的“海绵设施”及其作用;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海绵设施”的设计原理;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新生态城是在“生态禁区”上建设起来的一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的新城,也是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2019年入选“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化示范城市”名单。通过研学考察,既能将所学的地理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理”“地”结合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将学习所得与家乡、国家的发展理念及现状等结合,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地理问题,谋划、解释其可持续发展路径[8],更能让学生体会海绵城市建设在应对雨洪、缓解水资源短缺、治理土壤盐碱化等方面的意义,从而在具身认知中建构起水资源安全与区域发展及国家安全的关系。

综上,要在挖掘契合要点的前提下,确定情境主题,进行情境教学,在问题情境和任务驱动下,从不同视角斟酌进行教学设计,形成“找点—情境—问题—任务—生成”的有效路径,站在国家安全、国际合作的高度,认识资源和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了解资源、环境问题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将人地协调观升华为国家安全观,从而使国家安全观教育在润物无声中渗透贯通、在情感体验中自然贯通、在情境认知中建构贯通、在理性思维中升华贯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5,(4):701-7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4]赵佳,方修琦.人教版教材中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内容解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11):60-63.

[5]刘高峰.发挥学科优势,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J].地理教育,

2022,(11):8-11.

[6]赵安冉,仲小敏.高中地理课堂深度学习的设计与实践[J].地理教育,2019,(7):4.

[7]邓钧,罗玉婷,郭程轩,等.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情境特征及创设路径[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3):5.

[8]张萃萃,王向东,梁秀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家国情怀的水平划分与育成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21):26-30.

Test Items Analysis and Teaching Approa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Wu Gang1Liu Shuying2Yin Guojun3Deng Haoyuan4He Jie5Qi Yan6

1 Tianji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Tianjin, 300191 2 Binhai New Area Teachers Development Center, Tianjin, 300457 3 Tianjin High School Affiliated with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202 4 Nankai District Teachers Development Center, Tianjin, 300384 5 Hebei District Teachers Development Center, Tianjin, 300143 6 Hexi District Teachers Development Center, Tianjin, 300201

Abstract: 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strengthen morality education.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is in line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security. By expounding the importanc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national securit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amination of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in the geography paper of Tianjin Grade Examination, selecting typical questions, combined with the examineesanswers, evaluating examineestypical performance and the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problems reflected, and puts forward the exploration of suitable points to support the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such as setting up the context theme,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national security, considering different perspectives, constructing the teaching approach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Key words: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Core Literacy, Teaching Approach

(責任编辑:陈畅)

猜你喜欢

教学路径核心素养
激发小学生语文教学主动提问的课堂教学路径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基于能力本位、探索汽车检测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