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瑶族“黄泥鼓舞”非遗艺术活态传承的路径研究
2023-12-11王颖
【摘要】本文论述广西瑶族“黄泥鼓舞”非遗艺术融入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艺术课的必要性和价值,分析当前“黄泥鼓舞”传承教育中背离“活态”传承要求、“校源交流”断离、传承主体不断流失的问题,提出“黄泥鼓舞”艺术融入幼儿保育专业的路径:深入研究“黄泥鼓舞”,对其内涵形成全面认知;挖掘“黄泥鼓舞”艺术资源,优化艺术课程内容;开启乡村教育扶贫,创新教学实践环节。
【关键词】非遗传承 “黄泥鼓舞” 艺术资源 幼儿保育专业 活态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9-0018-04
“黄泥鼓舞”是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坳瑶同胞祭祀盘王的一种舞蹈,2011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以舞蹈生态学为主的非遗艺术,辐射了民歌、民族舞蹈、民间美术、民族体育等学科。中职幼儿保育专业主要面向托幼园所、社会福利机构及其他保育机构培养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热爱保育职业、热爱幼儿、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及奉献精神,具有教育情怀和信息素养,具备幼儿保教能力及持续学习与发展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保教人才,并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合格的预备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文化传承的流动特性与教育的传播功能发生耦合,基于此,笔者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分析“黄泥鼓舞”艺术融入幼儿保育专业艺术课的必要性、价值、面临的问题,寻找适应性对策,形成非遗传承的艺术教育路径与“活态”传承教学生态系统。
一、“黄泥鼓舞”艺术融入幼儿保育专业艺术课的必要性和价值
(一)“黄泥鼓舞”艺术融入幼儿保育专业艺术课的必要性
基于学前教育类专业的性质,“黄泥鼓舞”艺术融入幼儿保育专业艺术课需要落实到非遗传承的核心——“人”的活态传承。
1.“两代师表”一起抓,让传承主体“连”起来。学前教育类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幼儿保育员的专业。在中职教育领域,“两代师表”是指中职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将所学所知传授给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即未来的幼儿教师),使师德师风以及幼儿体育的相关知识、技能代代相传。在少数民族非遗传承教育的过程中,中职教师首先要对非遗艺术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再将研究成果带给幼儿教师、幼儿保育员,让他们在实践和工作中向幼儿传授自身所学的非遗艺术文化知识,形成自上而下的“两代”传承,让传承主体“连”起来。
2.从娃娃抓起,让传承从源头“活”起来。中职教师—幼儿保育专业学生(未来的幼儿教师)—幼儿,这是一个由“两代师表”串联下来的教育链接,终端是幼儿。在少数民族非遗艺术教育过程中,如果将非遗艺术的精华带给幼儿,可以从源头上让非遗传承“活”起来。笔者对瑶族“黄泥鼓舞”非遗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将“黄泥鼓舞”艺术资源融入幼儿保育专业艺术课教学中,并利用各种机会回到“黄泥鼓舞”发源地教学点进行反哺,这一融合既打破了中职院校静态传承非遗艺术的困境,又紧密连接了学校与“黄泥鼓舞”发源地,形成一个“活态”传承非遗艺术的中职教育生态体系。
(二)“黄泥鼓舞”艺术融入幼儿保育专业艺术课的价值
1.丰富幼儿保育专业艺术课的内涵。幼儿保育专业艺术课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习得适合幼儿园岗位的简笔画、手工、儿歌演唱、儿童舞表演等七大技能。这些传统的教学目标让教学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内容,如习得生活常用的简笔画技能、掌握幼儿喜欢的儿歌、学会儿童舞蹈的编排等,师生普遍缺乏对本土民族文化的了解。如果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歌、民舞、民族美术融入幼儿保育专业艺术课中,可以让师生深入了解本土的民族文化,从而更加热爱本土的民族文化,进而丰富幼儿保育专业艺术课的内涵。
2.加强在艺术课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不是在短期之内就可以实现的,尤其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层次——民族的传承更具有延续性和不可间断性。真正有价值的文化传承既能让学生感受外在的物质文化表象,又能让学生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还能通过文化再生产的方式,使学生不断地对其进行再认知、再体验。久而久之,文化传承的意识就会扎根于幼儿的内心,使幼儿形成文化传承的行为习惯,最后实现文化基因的复制、创新、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活态、动态传承。
二、广西瑶族“黄泥鼓舞”非遗艺术传承出现的问题
由于教师对“黄泥鼓舞”研究不足和学生素养不高等原因,“黄泥鼓舞”传承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由于对非遗研究不足,“黄泥鼓舞”传承教育背离了“活态”传承的要求
在课题开展之初,筆者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发现,从2011年至今,有关广西“黄泥鼓舞”艺术资源分析与研究的文章仅有6篇,开设有幼儿保育专业的中职院校对广西“黄泥鼓舞”研究的论文数量为0。由此可见,中职院校的幼儿保育专业教师对广西“黄泥鼓舞”非遗艺术的研究严重不足,未能从深层次挖掘非遗艺术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非遗“活态”传承是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文化表象背后的精神内涵,重视非遗的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深入了解非遗的活态内核。当前,教师由于对非遗的研究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动作、声音等表象的复制、拼凑等“静态”传承教学,很少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非遗艺术背后的文化与精神,也很少让学生在了解非遗项目发源地的人文、地理、历史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非遗艺术技能,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将非遗艺术的知识、技能、精神深深地刻入脑海,这样的教育背离了“活态”传承的要求。
(二)由于职校教育脱离了非遗发源地,“黄泥鼓舞”传承教育“校源交流”断离
经过查访、观摩、交流和总结,笔者发现,在广西“黄泥鼓舞”传承教育过程中,部分中学、职业学校存在脱离非遗原有生活环境及文化背景的现象。在不同环境下,不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对生命的意义有各自不同的思考和理解,他们各自的血脉中都深深地烙上了本民族特有的习俗和文化特征。从教育的源头来看,教育本身就具有极其鲜明的生活性和文化性。因此,“对以非遗传承为特色的中职教育来说,‘校源交流断离,意味着学校教育脱离了民族当地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如此必然有悖于教育、课程、文化与人的发展之间的本质关系”。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只有与非遗发源地紧密结合,才能提高非遗传承的实效性,增强非遗传承的效果。
(三)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黄泥鼓舞”传承主体不断流失
在考察与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广西“黄泥鼓舞”非遗传承方式主要以口头传授、面授等传统方式为主,这些方式要求传承人克服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长年累月的练习习得传统技艺。如今,作为非遗传承的“活”载体,年轻一代的中职学生、非遗发源地的传承人大多成长于信息时代,他们对数字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非常感兴趣,痴迷于现代技术的便利,但往往由此而怀疑、冷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甚至对本民族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生存方式产生自卑心理,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传承的理念体系濒临坍塌,民族传统技艺传承失去根基。一旦“活”的载体失去传承和保护本民族非遗文化的主观意愿,非遗也就失去了传承的渠道。因此,学校教育对文化传承主体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广西“黄泥鼓舞”非遗传承应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非遗发源地的文化氛围和时代的教育特点,将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的传承方式相结合,从而提高非遗传承教育的实效性。
三、广西瑶族“黄泥鼓舞”非遗艺术融入幼儿保育专业艺术课的路径
(一)深入研究“黄泥鼓舞”,对其内涵形成全面认知
为了全面挖掘“黄泥鼓舞”艺术内涵,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瑶族博物馆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与学习,走访“黄泥鼓舞”的发源地——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六巷村下古陈屯进行实地采风,通过与传承人交流,了解当前“黄泥鼓舞”的发展态势,从它产生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出发,了解“黄泥鼓舞”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再从其音乐的基本调性、舞蹈的基本动作形态、道具的制作与使用、服装的选择与制作,再到表演形式等方面,对“黄泥鼓舞”丰富的内涵进行了全面认识。结合当地史料,以及在南宁市、来宾市金秀县县城和六巷村实地考察收集得到的资料,笔者归纳梳理了关于“黄泥鼓舞”传承的四大模块内容:一是民族学模块,包括“黄泥鼓舞”源起的传说,与其相关的民俗活动(如盘王节祭祀活动、嫁娶婚俗活动等),瑶族人民生活的地理环境与历史环境,“黄泥鼓舞”现今的传承情况等;二是民歌模块,包括瑶族原生态歌曲(如《蝴蝶歌》《溜西拉咧》《喇格哩》《螃蟹歌》等),以及每首曲目的产生背景、歌词特征、调试结构、旋律特点等;三是民族舞蹈模块,包括瑶族舞蹈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过程、山耕文化主题动作学习;四是民族美术模块,包括黄泥鼓的用色习惯、制作工序、纹样研究与制作,以及瑶族服饰的扎染、枫染、瑶绣等技法。最后,笔者将四大模块的文字材料与影像資源分类存入广西“黄泥鼓舞”研究资源库,形成课程资源。
(二)挖掘“黄泥鼓舞”艺术资源,优化艺术课教学内容
根据调研整理的素材,笔者将“黄泥鼓舞”非遗艺术资源分别融入音乐、舞蹈、美术、幼儿艺术活动与指导等四门学科教学中,构建了瑶族非遗传承系列课程,具体包括瑶族非遗歌曲、瑶族非遗舞蹈、瑶族非遗美术传承、瑶族非遗艺术活动设计(即“小眼看非遗”)等四门课程,供幼儿保育专业学生选修。每门课程都有详细的课程标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步骤,丰富了艺术课内涵,优化了艺术课课程体系。最后综合四门课程的教学成果,形成综合性教学实践。
1.瑶族非遗歌曲教学内容。瑶族歌曲旋律流畅欢快,音节多重复循环,歌词多使用正词(即歌曲正常的歌词)和衬词(即语气词,常用的有“啊、欧、嘞、呀、哎、咧、呃、哕、哪、噢、啦、喝”等),听起来朗朗上口,具有新鲜感和生活气息。笔者选取《螃蟹歌》《瑶族舞曲》等瑶族儿歌曲目自编校本读本,让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合唱团,由易到难地学习演唱瑶族儿歌。
2.瑶族非遗舞蹈教学内容。“黄泥鼓舞”瑶族长鼓舞是民间舞的一种,与瑶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内容极其丰富,瑶族人民通过模仿山间事物和生活中的动作,丰富舞蹈的题材。因此,“黄泥鼓舞”舞蹈教学内容主要选取瑶族人民生活中的动作,如上山下山时的“屈弹”动作、山路上相让时的“三道拧”动作等,以及模仿身边事物的动作,如“扫地莲花”“猴子拜年”等。这些动作取材广泛且具有趣味性,能很好地与幼儿舞蹈相融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配以《螃蟹歌》《瑶族舞曲》等瑶族歌曲,让音乐和舞蹈教学融合,可以使学生的非遗艺术学习体验感更强。
3.瑶族非遗美术教学内容。瑶族非遗美术色彩亮丽、对比强烈,纹样多以几何形状构成,笔者结合瑶绣、染色、黄泥鼓等工艺制作方法,将瑶族非遗美术传承课程分为瑶族传统色彩、瑶族非遗纹样、瑶族非遗工艺等三个模块,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瑶族服饰、金秀瑶族纹样、靛青染布及瑶族成衣制作、织缕制作、瑶族铜鼓欣赏、黄泥鼓道具制作等知识。
4.瑶族非遗艺术活动设计教学内容。在音乐、舞蹈、美术选修课的基础上,笔者将本门课内容分为非遗幼儿音乐感受活动指导、非遗幼儿律动活动指导、非遗幼儿美术活动指导等三大模块,让幼儿保育专业学生以音乐曲目为引领,教幼儿学习瑶族儿歌演唱、舞蹈律动操动作、绘画与手工等。例如,第一章《螃蟹歌》,学生需学习如何组织幼儿演唱《螃蟹歌》,跳与螃蟹有关的瑶族舞蹈动作,画螃蟹的形象。由此,学生将在音乐、舞蹈、美术等选修课所学的知识,通过幼儿艺术活动指导课,学习组织非遗相关教育活动,在实习、就业岗位上灵活地传授给幼儿,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
(三)开启乡村教育扶贫,创新教学实践环节
1.追根溯源,通过非遗传承助力教育扶贫。笔者发起了非遗发源地支教活动,创新幼儿保育专业学生校外实践环节,让学生组成瑶族非遗艺术支教志愿者团队,赴“黄泥鼓舞”非遗发源地,对当地的村小学前班、幼儿园进行非遗艺术支教。从2016年9月至今,瑶族非遗艺术支教覆盖了百色市7所幼儿园与2所小学的学前班,已有430名幼儿受益。支教活动对当地幼儿的身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当地幼儿对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有所了解,具备了一定的艺术素养,并在一定程度上疗愈了其中留守幼儿的心理创伤。知识方面,幼儿了解了盘王节的历史来由、梯田出现的原因、“黄泥鼓舞”律动操动作模仿的事物、瑶族服饰上图案的含义等;技能方面,小班幼儿能很熟练地识别瑶族“正五色”、中班幼儿能熟悉“黄泥鼓舞”律动操的动作、学前班幼儿能很好地演唱《螃蟹歌》,并且正确地识谱等;心理方面,支教团队中学前教育心理健康研究方向的师生合作,通过艺术教育疗愈了部分留守幼儿自卑、抑郁的心理问题,引导这些幼儿用积极的方式与家人、同学沟通和相处。2018—2023年,支教团队精选幼儿作品参加艺术比赛,在南宁市小舞蹈家比赛、广西儿童美术双年展等活动上斩获佳绩。通过艺术支教的创新实践,“黄泥鼓舞”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同时加强了“校源”联系,让非遗发源地的幼儿通过学习非遗艺术课程,了解、热爱家乡文化,为非遗传承主体的培养与传承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基础。
2.拓展“舞台”,“以赛促学”加强非遺艺术交流。在校外教学实践环节,笔者精选幼儿保育专业学生与村小学生组成表演团队,让表演团队参加民歌、民舞等艺术比赛以及教学比赛,促进专业学生对课程的应用,以“以赛促学”的方式,传播与传承广西瑶族“黄泥鼓舞”艺术。例如,音乐、舞蹈方面,组建合唱团、舞蹈团,将“黄泥鼓舞”歌舞创编成新的节目,参加自治区文明风采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比赛,以赛促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美术方面,针对学生制作的教玩具和创作的相关艺术作品,一是引导学生参加自治区优秀教玩具评比、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提升学生的非遗艺术学习成就感;二是与社区或美术馆联合开展幼儿非遗艺术作品展,例如与广西出版社美术馆联合开展“非遗所思”瑶族非遗美术作品展等展览活动,展示学生在幼儿园实习和支教过程中的教学成果。
综上所述,笔者深入挖掘广西瑶族“黄泥鼓舞”的艺术资源,重构“黄泥鼓舞”非遗课程,将其运用到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艺术课教学中,打造幼儿保育专业瑶族非遗特色艺术系列选修课、非遗特色艺术活动指导课,丰富了幼儿保育专业艺术课的内涵,在提高幼儿保育专业教学质量与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助力瑶族乡村振兴,提高了“黄泥鼓舞”发源地以及瑶族村小学生对本地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由于非遗传承是一项复杂的历史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长期合作。在融合教学过程中,由于沟通不到位、思考不周全,导致教学研究不够深入、教学实施不够彻底的问题时有发生。今后我们会持续改进,并深入思考、总结,以期探索出一个可复制的非遗艺术传承机制,用创新与发展的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陈支越.草根文化存续的动力:以坳瑶黄泥鼓舞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14(8).
[2]陈支越.坳瑶黄泥鼓舞的社会变迁关系探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5).
[3]刘璐,吴迪.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在民族区域学校中的教育资源价值探索:以广西金秀瑶族黄泥鼓舞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1).
[4]李海革.广西金秀瑶族黄泥鼓舞发展现状与传承思考[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16(11).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广西瑶族非遗‘黄泥鼓舞艺术资源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20A049)、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新时代广西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研究”(2022ZJY35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颖(1989— ),湖南茶陵人,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美术教育、幼儿非遗艺术传承教育、艺术支教。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