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科学史教篇》对当代高校人文教育的启示

2023-12-11张丹红

文教资料 2023年16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人文精神人才培养

张丹红

摘 要:《科学史教篇》是鲁迅在1907年写下的一篇文章,介绍了科学发展史、不同科学家以及作者本人的科学观。它虽是一篇围绕科学而著的文章,却饱含了鲁迅丰盛的“立人”思想,这些思想在今天依旧能够为高校人文教育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本文从人文教育的目的、人文精神及其培养、心智思维及其培养三个方面解读《科学史教篇》对当代高校人文教育的启示,指出当代高校应当正确认识人文教育的目的,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在传授科学知识以外重视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 心智思维 人才培养 《科学史教篇》

人文教育以人文知识为基础,以心智思维的历练为中介,以个体生命的融会贯通(人文精神)为目标,最终指向个体人生的幸福与社会整体的福祉。[1]首先,人文教育不仅强调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人文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让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使之能够积极参与到促进社会变革的行动中去。《科学史教篇》是鲁迅于1907年所作的一篇文章,旨在通过对科学史的考察来揭示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探索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互动,彰显了鲁迅的人文教育思想,对当今的人文教育极具启示意义。值得说明的是,鲁迅的《科学史教篇》中所指的科学,多指现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而非人文科学。本文提及的科学亦采取鲁迅在《科学史教篇》中的说法。

一、从科学、艺术、宗教的关系看人文教育的目的

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冲击了整个社会,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潮之间存在着不断的冲突和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深入思考了科学、艺术和宗教之间的关系,写就《科学史教篇》,反映了鲁迅对这些领域的思考,也隐含了他对人文教育的目的的认识。

当时对科学、艺术和宗教之间关系的认识上存在着两种声音,一种声音认为道德、宗教在科学之上,对科学采取否定的态度。鲁迅将其描述道:“谓人之最可贵者,无逾于道德上之义务与宗教上之希望,苟致力于科学,斯谬用其所能。”另一种声音则认为科学和道德无关,认为“知识的事业,当与道德力分者”,即科学纯粹化。鲁迅认为,这些观点都是将科学、艺术与宗教分离,将这些领域之间的关系看成非此即彼。鲁迅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可知人间教育诸科,每不即于中道,甲张则乙弛,乙盛则甲衰,迭代往来,无有纪极。”鲁迅的这段话指出,人类教育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不同的发展轨迹,没有一条绝对正确的道路,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中,科学、艺术和宗教的发展都有着不同的重要性和作用,他批评了将科学视为唯一的价值追求,或将道德和宗教看作科学的对立面的片面观点。

那么,科学、艺术和宗教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在《科学史教篇》中,鲁迅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两个十分重要的观点:“盖科学发见,常受超科学之力,易语以释之,亦可曰非科学的理想之感动”和“盖无间教宗学术美艺文章,均人间曼衍之要旨,定其孰要,今兹未能”。科学、艺术和宗教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三个重要领域,它们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多样,既有合作共生的一面,也有相互对立的一面。“科学发见,常受超科学之力”,这意味着科学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自身的研究和推进,还受到其他非科学领域的影响和推动,而“无间教宗学术美艺文章,均人间曼衍之要旨,定其孰要,今兹未能”则表明科学、艺术和宗教在人类文明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都具有人类生活和文化的核心价值,难以确定孰轻孰重。

鲁迅在《科学史教篇》中的这些思考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人文教育的目标。人文教育与一般教育的区别在于它直面人性,并追求人格的完善。因此,在人文教育中,科学教育、艺术教育和宗教文化教育同样重要。学习科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欣赏能力,并发展创造力;宗教文化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宗教的信仰体系、道德规范和文化传统,进而培养学生的宽容之心和理解力,认识到不同信仰和文化之间的异同,发展和而不同的社会意识。

然而,许多高校的人文教育仅依赖人文学科的建设,这极有可能导致人文教育走向狭隘和单一化。成功的人文教育应当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学生在智力、道德、情感等方面共同發展。高校要充分认识当代人文教育的教育目标,在实践中要综合考虑科学、艺术和宗教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价值,让学生在多个学科领域中得到适当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各个领域之间融会贯通,获得更全面的发展,从而培养出具有广泛知识和综合能力的人才。在高新科技革命的洪流中[2],高校可以积极探索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使人文教育深入各学科领域,可以通过开设跨学科的课程或项目,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进行交叉学习和研究,积极推动人文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改变人文教育过度依赖人文学科的现状,推动人文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从鲁迅的科学观认识当代人文精神及其培养

涵养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核心目标,它关注人类文化、尊重人类尊严和价值,强调人类的创造力、智慧和情感,以及对人类尊严、自由和平等的尊重,强调个体的发展和全人类的共同福祉,鼓励人们思考和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价值和目的。在《科学史教篇》中,鲁迅对科学本质的思考展现出他的科学观,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代人文精神及其培养。

鲁迅通过思考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认识科学的本质。他在《科学史教篇》中指出,法国在1792年大革命期间之所以能够振作起来,摆脱内忧外患,是因为科学在那个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正是科学家们的努力和智慧,使得法国能够充分利用科学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他描述道:“而时之振作其国人者何人?震怖其外敌者又何人?曰,科学也。其时学者,无不尽其心力,竭其智能,见兵士不足,则补以发明,武具不足,则补以发明,当防守之际,即知有科学者在,而后之战胜必矣。”他还指出:“十八世纪中叶,英法德意诸国科学之士辈出,质学生学地学之进步,灿然可观。”科学的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当同世纪末叶,其效忽大著,举工业之械具资材,植物之滋殖繁养,动物之畜牧改良,无不蒙科学之泽”。鲁迅在论述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表达了一种科学观,即科学的目的在于服务国家和社会,科学的进步能够增进人民生活的福祉。

实际上,鲁迅在《科学史教篇》中对科学本质的探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言科学的背后是言“立人”,要成就科学,首先要成就人,科学的目的应当服从于人类社会的整体目的。正如他所言:“盖科学者,以其知识,历探自然见象之深微,久而得效,改革遂及于社会。”他关注的不仅是科学本身的发展,更关注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鲁迅的科学思想与当时一些片面追求科技进步的思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不要忽视科学的人文精神,而要将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整体目标相结合,使科学真正地为人类的福祉和社会的进步而服务。

当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一方面,人们更加注重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这种趋势导致一些高校过度地追求就业率,将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上,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各界人士讨论世界一流大学时多半聚焦于可量化的指标,如SCI论文篇数或刊登于Science《科学》与Nature《自然》杂志之论文数目,而忽略了大学之基本功能在于教育,在于引导青年生命的成长[3],忽略了青年的人文精神的涵养。然而,鲁迅在《科学史教篇》中所传达的科学观启示我们,科学和人文精神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科学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和引领,而人文精神也需要科学的启迪和支持。只有将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人才。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学会如何成为一个具有责任感的人,成为一个关心社会进步、心系民族命运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人。因此,当代大学教育不能只追求学生的就业率、论文的数量以及大学的各种排名,而要回归育人的本质,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真正理解人类的价值,滋养个体的生命力,进行文化的传承,推动社会的发展,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益的人。

三、从科学家精神和对科学理性的反思看当代心智思维的培养

心智思维是个体理解、分析、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心智思维的培养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鲁迅在《科学史教篇》中不仅叙述科学史,还着重描写了“人性之光”,在强调知识递增和技术发展的科学主义话语秩序之外,将目光不断投向科学史中的人的存在[4],彰显了他对科学理性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以及对科学史中人的存在与精神的关注。这种描写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个体的心智思维能力,对于当代心智思维的培养具有启发。

鲁迅在《科学史教篇》中探讨了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和科学发展的不同路径。他认为古希腊古罗马科学繁盛的原因在于人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尽管古希腊古罗马的学者对自然界的本原的认识存在错误,但他们勇于挑战未知、深入研究自然界的规律,并且持续质疑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是值得今人学习的。对于阿拉伯的科学发展鲁迅则持批判态度,认为阿拉伯的科学更多的是在模仿和阐释前人的成果,而缺乏自己的实践和创新。鲁迅并没有全盘否定阿拉伯的科学,他指出阿拉伯学者的精神也有可取之处,只是由于方术上的误导而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就,但他们的努力同样值得人们赞叹。反观当时的基督教各国,不但不发扬科学,还要贬低科学,荒谬之极。那么,科学的发现来自什么样的“人性之光”呢?鲁迅通过引用培根、丁铎尔、赫胥黎和菲涅尔等人的话,得出了结论:“故科学者,必常恬淡,常逊让,有理想,有圣觉,一切无有,而能贻业绩于后世者,未之有闻。”

这些论述启示我们,在今天这样一个浮躁之风盛行的时代,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恬淡之心境、谦逊之态度,使学生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冷静和自省,不被自负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所困扰。其次,还应注重对学生的洞察力和反思能力的培养,教学生以客观的眼光审视问题,深入思考前因后果,从中获取经验教训,并进行自我反省。最后,当代心智思维培养中还应该鼓励学生不断质疑现有的观念和知识,如古希腊古罗马的科学家那样,勇于思考和探索,不满足于表面的答案,不断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在《科学史教篇》中,鲁迅还对近代科学理性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科学本是彰显人的主体性的一种理性力量的显现,然而伴随着现代性实践的历史洪流,工具理性的霸权反而使人在科学认知的实践后果中不断失去自我,科学主义与人的心性需求之间产生了日益增大的裂痕。[5]鲁迅以其特有的质疑精神,从整个社会崇尚科学、一味追求科学的浪潮中看到了科学理性主义的反面:“盖使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趣于无有矣。”人们过于崇尚知识而忽视了生活中其他美好的情感和思考,如此下去科学也会变得空洞而无趣。鲁迅反对科学理性主义的绝对化,认为那将是对人思想和情感的压抑,他倡导人的全面发展。这些观点可以对当代心智思维及其培养提供启发和借鉴:其一,当代的心智思维的培养中要重视学生的质疑精神,要对科学理性主义进行审视和反思,不盲从地接受科学观点;其二,心智思维的培养不能局限于思维训练,而应包括情感、理性、创造力等多个方面的平衡发展,最终指向人之全面发展。

鲁迅在《科学史教篇》中的这些论述涉及对科技发展和人性的思考,现在依旧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当代人文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思维具有借鉴意义。教育在教学生立身之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教立人之本。要培养独立的、自由的人,不仅要健全个体的体格,还要完善个体的人格,丰富个体的思想,使个体能自由思考、勇于创新。[6]人文教育涵养人的人文精神,教人区別于其他动物,超越动物性;而心智思维的培养,是在教人如何成为一个不被迷惑、能辨是非、有创造力的人。

当前,不少高校在考试导向和专业化教育的双重压力之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的心智思维的培养,这将会导致学生在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不足。高校在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只传授人文学科类知识,避免单一化的考试评价,应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高校可以考虑采用更多综合性、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高校还应当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潜力。通过这些努力,高校可以更好地加强学生心智思维的培养,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能力的专业人才,促进人文教育的成功。

四、结语

本文从人文教育的目的、人文精神及其培养、心智思维及其培养三个方面解读鲁迅的《科学史教篇》对当代人文教育的启示。从人文教育的目的上看,人文教育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文教育的成功离不开科学、艺术、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支持,因此人文教育不能过分依赖人文学科的建设,高校要积极探索将人文教育深入到多学科领域中去的途径。从人文精神及其培养上看,当今高校在注重学生科学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科学伦理观教育,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超越人之动物性。从心智思维及其培养上看,当代人文教育不应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鲁迅的“立人”思想还体现在他的其他作品中,我们可以不断挖掘鲁迅的相关作品,思考其中所包含的人文思想的价值和意义,为当代高校人文教育的完善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 刘铁芳.学为君子:从《论语》看人文教育的古典意蕴[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1):149-162.

[2] 别敦荣.人文教育、文科教育、“新文科”建设概念辨析与价值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2022(8):79-83.

[3] 黄俊杰.二十一世纪大学生的培育理念与人文素养教育:通识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19-25,188-189.

[4] [5] 叶诚生.鲁迅科学史叙事的人学视野——重读《科学史教篇》 [J].东岳论丛,2016(8):127-131.

[6] 何云波,奚沛翀.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文教育[J].现代大学教育,2022(3):67-70.

(责任编辑:向磊)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人文精神人才培养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