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泸西县菊畹村: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2023-12-11严志华

创造 2023年10期

◆ 严志华

泸西县三塘乡菊畹村通过党建引领凝心、壮大产业强心、乡愁文化润心、环境治理养心、基层治理管心等“五心”活动,着力建设宜业菊畹、宜居菊畹、和谐菊畹、魅力菊畹,探索出一条“团结、村美、增收、新风、人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路子,先后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省级文明村镇”“云南省卫生村”“云南省文明村”“云南省美丽村庄”“红河州绿美村庄”“红河州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等称号。

一、主要做法

(一)党建引领凝心,让群众有依靠

一是组织“政治引领”。坚持党建引领乡村建设,不断强化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把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作为硬任务,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强领导核心,带动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扎根基层,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带头人,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二是党员“先锋引领”。围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开好党员代表会、返乡动员会、村民小组会。菊畹村2 个党支部先后召开党员大会、返乡人员会议、群众大会,集思广益,唤醒党员、群众的主人翁意识,统一乡村建设工作近期和远期的规划,绘成有特色、有感情、可实施的家乡建设规划图。

三是人才“典型引领”。乡党委依托村“两委”换届,从年龄、专业、经历等方面综合考核,选优配强了一批有思想、有文化、有能力的新时代“三农”干部,并抓实“选育管用”全链条,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导向,全面提升村干部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为菊畹村乡村振兴夯实人才基础。同时,建立人才回引机制,组织开展“归巢行动”“返乡行动”,打好“三张牌”(乡情牌、乡愁牌、事业牌),积极引导在外干部、有致富能力的在外人才为菊畹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参与支持家乡行动、留乡创新创业。

(二)壮大产业强心,让致富有门路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争取组织部、城投、水利、交通、住建、林业等部门项目资金600余万元,围绕行、游、娱、购、食、宿等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要素,积极改扩建30000 立方米坝塘1 个、2000 立方米蓄水池2 个,硬化入村道路2 千米、村间道路500 米,铺设地方特色石板道路3.14 千米,新建卫生公厕1 座、垃圾收集处理池1 个、健身活动器材10 余套、太阳能路灯20 余盏,全村4G 信号覆盖率、通光宽带率、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均达100%,为菊畹村实现产业振兴夯实了基础。

二是创新发展模式。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以“党总支+服务社联农户联龙头企业”模式为抓手,实施“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通过发挥党总支的核心引领作用、综合服务社的生产组织作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龙头带动作用、项目资金的政策导向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把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与人才、资金、信息、管理、市场等现代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探索出一条“支部+协会+企业”的产业运作模式,引进旭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白药等著名企业,成立菊畹村中草药协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畅通销售渠道,稳定中草药的价格,充分利用龙头企业把分散的农户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参与到中草药产业化种植经营中,分享产业链收益。

三是文旅融合发展。在开发乡村民俗、乡村美食、乡村特产、农事体验、农家生活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将空间改造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独特自然风光、百年古驿道、百年古树、亿年古生物化石等自然历史资源,利用三塘乡菊畹中草药基地乡村旅游品牌,建成了集生态农业观光、民族文化传承、登山骑行康养、垂钓露营休闲、农耕教育研学、特色购物餐饮于一体的绿美乡村。目前,建成村史馆1 座、特色景点和院落10 余处,引进九只羊餐饮、红河百和商贸有限公司等商家企业入驻投资,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 余万元,2022年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11 元。

(三)乡愁文化润心,让记忆有乡愁

一是搭起“田园”舞台,唱响文化戏。以“穿越千年·遇见菊畹”为主题,进一步挖掘菊畹古驿道、古生物化石、民族文化等元素。站在明清古烽火台上,走在饱经沧桑的古驿道上,让历史遇见现在。站在层层叠叠的沉积岩前,沉寂了亿年的蕨类植物、鱼等古生物化石重新沐浴在阳光下,让前世遇见今生。走过蜿蜒的小道,穿过摇曳的风车,蹚过斑驳的树影,让你我遇见菊畹。目前,建成村史馆1座、特色景点和院落15 处,建成森林步行栈道3.4 千米,塑造菊畹文化生态,展现菊畹文化肌理,重新赋予菊畹时代内涵。

二是搭起“乡风文明”舞台,唱响和谐戏。在保护优秀乡村文化、传承乡村文脉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不断完善村庄文化基础设施,推进乡村史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一系列惠民工程建设,发挥出乡村文化凝聚人心、淳化民风、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让越来越多鲜活的乡村文化承载远方游子的乡愁。

(四)环境治理养心,让村庄有颜值

一是完善机制促治理。建立“乡党委挂点、党总支牵头、党支部落实、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党员教育管理、主题党日、党的建设结合起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系列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双融合、双推进,多种形式发动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到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中来。

二是干群联动出成效。通过召开党员群众大会、宣传发动等方式,充分引导群众100%签订《门前三包及爱护环境卫生责任书》,家庭卫生做到“人畜分离、功能划分”,公共卫生做到“人人参与、人人爱护”。在建立健全常态化保洁、垃圾清运机制的基础上,发动菊畹村党员、群众集中开展拆旧拆违、清网关鸡、人居环境大整治等行动,大力实施山地森林化、庭院花果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村庄园林化等绿化工程。目前,全村共计拆除闲置废弃房和危旧房22 座1017 平方米,改造无害化卫生户厕48 座,支砌花台6 个,菊畹村人居环境实现质的提升,“农村美、农民富、环境优”已成为菊畹村的亮丽底色。

(五)基层治理管心,让乡村有活力

一是精准网格化治理。以红河州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创建等为抓手,深化运用“1+3+5”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形成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四位一体”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2022 年共计排查经济、债务、土地、家庭、口角等各类矛盾纠纷16 起,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精细化、精准化治理格局。

二是思想引领筑阵地。以党建为引领,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民族政策等进行宣讲宣传,统一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是教育引导树新风。坚持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发挥好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黑榜”等作用,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小手牵大手”活动,健全完善红白喜事事前教育引导、申报审批等制度,集中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高价彩礼等不良习俗,实现村级管理有抓手、乡风文明有提升。

二、启示

泸西县三塘乡菊畹村是当前广大乡村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其做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一)健全机制,做好“领”文章

一是组织引领是关键。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明确党支部和党员的职责,制定党员社员结对帮扶、党员联系农户等规章制度,全面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增强基层党组织自我发展功能和带领群众致富实力。

二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在县级层面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全体或部分单位联络员会议,加强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交流,形成分工负责、相互配合、交流沟通、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

三是做实规划是核心。结合“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开展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各地、各村现状及实践做法,总结经验及不足,立足存在问题,因地制宜,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乡土特征、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提出务实、管用、好用的建议,进而出台政策,系统性破解工作推进难题。建立健全跟踪考核机制,落实常态化监测评估,开展发展水平监测,全方面、多层次评估督导,及时总结成果经验。

四是健全农民参与机制。群众是乡村建设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要在充分论证、尊重农民意愿、体现农民需求基础上,切实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作用,积极宣传、组织、发动农民,引导农民全程参与乡村建设,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形成政府、社会力量和农民共建共创共享的氛围。

(二)发展特色产业,做好“富”文章

一是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要求,理清发展思路,摸清家底,盘活资源,因村施策,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科技化、生态化水平。充分利用农村山水资源、田园景观、地域文化和人文传统,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二是找准产业选好企业。围绕增加群众就业、增加收入这个核心要素,积极引进带动力强、组织化程度高的龙头企业,推进集约化经营,探索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选准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做大做强产业,增强“造血”功能。

三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立足县域统筹规划,健全完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打破乡(镇)、村、组界限,持续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生产,充分发挥各类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推动“接二产连三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产业增值环节更多留在农村、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带动农民就近就业。

(三)提升治理成效,做好“美”文章

一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按照“综合设置、功能多样”的原则,建设好红白喜事、村民议事、科普教育、文化宣传、农家书屋等综合性活动场建设及运营管护工作。加快填平补齐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立村(社区)医生责任制度,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是推动人居环境提质。加大项目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爱国卫生“7 个专项行动”和“七改三清”活动等,全面清理私搭乱建,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大力推进村庄整治和庭院整治,优化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县、乡、村三级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垃圾分类减量与利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效。

(四)提升治理能力,做好“和”文章

一是“三治”融合引善治。立足“法治、德治、自治”融合,创新性运用“枫桥经验”,深化网格化管理,完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优化综合便民服务平台,畅通农民群众诉求渠道,形成以自治机制为核心,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村级治理模式,引领乡村善治。

二是实施村民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开展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围绕农民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道德素养、礼仪素养、卫生素养、生态素养等方面,全面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营造“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和而不同”的和美新风尚。

三是推动移风易俗改革。明确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找准具体抓手和载体,划清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的界限,扎实开展天价彩礼、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治理,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觉践行移风易俗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意义深远、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要牢记“国之大者”,团结奋斗,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科学规划,稳步推进,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努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让乡村充满活力,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现代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