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出版背景下学术出版的转型路径

2023-12-11耿亚龙

传播力研究 2023年31期
关键词:学术融合内容

◎耿亚龙

(延边大学出版社,吉林 延边 133000)

随着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从多个角度重塑了传统出版行业的发展格局,推翻了传统出版业长久以来赖以生存的发展模式[1]。随之而来的是媒体融合逐步形成,这成了新时代出版从业者形成的共识,也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当前,媒体融合已经定义为各种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出版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这一点,需要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之下,使媒体融合能够得到更为积极全面的发展,取得良好的进步[2]。但是与此同时,应该认识到在当前背景之下,出版行业面临的转型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也必须要立足于当下,结合实际情况,寻找到更为合适的发展路径,把握出版融合发展的具体规律,推动整个出版行业能够朝向一个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不断迈进。

一、媒体融合的特征

媒体融合与出版融合之间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其表层含义主要指的是传统媒体相互融合在一起,传统的广播、电视、报刊相互融合;其深层次的含义指的是,在当前信息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之下,将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智慧终端相互结合,互为补充,最终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延伸出各种形式的信息产品,通过多种渠道使受众得到更加良好的享受[3]。当前,媒体融合实行多年,带来了非常多的发展新成果,出版融合就是其中之一。当前,学术出版在融合出版的背景之下,衍生出更多的新理念,这也是当前学术界的共同认知。整个出版行业将技术、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融为一体,涉及出版行业的各个角度,所以必须要从制度、人才、内容、技术等方面去共同融合,最终实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共同发展,相互提升,使整个行业的发展更为有利。

出版融合本质上是使内容、资源、工作流程和产业规模能够融合更全面,从而能够满足更多用户深层次、多领域的需求,使服务达到模式化、规范化。当前,内容资源是整个流程发展的基础,产业规模不断融合也是当前发展的主流趋势,我国当前的出版融合是依托新的信息资源,实现一种全新的作业模式。和传统的出版模式不同,出版融合把各种生产要素逐步聚集在一起,实现最终的资源共享,通过各种不同的平台传播给用户[4]。出版融合本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法一步到位,需要逐步不断发展,但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一个互为补充的融合关系,所以涉及这个领域的人将会参与其中。

二、融合出版背景下学术出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融合出版意识相对薄弱

当前,学术出版在传统出版和新兴的融合出版方面虽然解决了有与无的问题,但是基本上是处于初级阶段,融合出版的动力不足,同时创新力度和融合深度远远不够,融合出版的意识还停留在表面。之所以会出现融合出版意识不强,主要是因为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学术出版方式较为单一。当前,融合出版的渠道较为匮乏,大多数的学术融合出版主要是依托图书数据库(如读秀)、电子书阅读平台等,很少涉及其他传播形式,在学术输出自主开发方面,更多的是停滞不前,媒体运营的质量水平相对较差,使融合出版的效果不佳。2.学术融合出版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更多的是表现为平台内容形式较为单一,很多都是纸质图书的翻版内容,很少进行二次加工和创新。同时,在内容发布方面,很多时候会出现推送不及时的现象,媒体平台用户较少,关注度也很低,读者和作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使用户的黏性较差[5]。3.在资源整合方面,创新能力不足,很多学术出版更多是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真正发挥新媒体交互性的优势,同时在学术著作出版的内容采集、编辑、加工方面,有很多工作做得并不到位;在数据分析和处理方面的能力也比较差,因此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才能够提高融合出版的意识。

(二)融合出版主导性不强

当前,学术融合出版在理念和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对网络数据库有很大的依赖性,对出版的相关知识没有掌握主动权。从长远发展来看,学术出版的核心手段需要依靠优质的内容,这也是其最为关键的核心竞争力[6]。技术和数据库只是服务其融合发展的辅助外部手段,所以,如何借助各种外部技术手段,实现内容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使出版的社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是当前学术出版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首要问题。当前,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学术著作主要依托超星数字图书馆等数据平台,形成了数据传播的渠道,对渠道相对较为依赖。出版刊物等级的评价手段,更多的是以数据库中相关内容的引用作为依据,对第三方平台依赖过于严重,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自主融合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具体实践方面,学术出版虽然作为内容的提供者,但是无法参与平台的建设[7]。

当前,我国传统的出版行业陷入了死循环之中,新技术不断涌现,行业的门槛也在逐步降低,原有的格局已经被打破,进一步使得出版行业的利润逐步降低。在利润降低的同时,新书的出版方面也受到了很大的约束,使得传统出版行业的造血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规划未来的发展方面,仍然是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没有得到更为广泛深入的融合发展。当前,数字图书已经逐步替代传统图书在不断地发行,电子书有蓬勃发展的趋势,所以在很多领域,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纸质媒介这一传播渠道,而是可以通过线上的网络渠道搜索更多自己想要的内容。很多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可以随时去涉猎自己喜欢的内容,自然无需再携带笨重的纸质图书,对知识的获取方式也有了更多的延伸[8]。

(三)缺乏复合型、专业性的编辑人才

在融媒体时代发展的当下,要想进一步提高融合出版的工作水平,需要更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既需要掌握编辑出版的业务,又要懂得期刊运营的整体技能。当前,大部分的融合出版工作仍然是由传统的编辑人员来完成,最终导致恶性循环的结果,使得学术出版对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的技术应用得相对不足[9]。在融合出版方面,更多的是停留在纸质出版物的数字化浅层次表达方面,限制了学术出版新领域的融合。同时,学术出版单位的传统编辑虽然具有专业的学术能力和编辑能力,但是因为日常比较复杂的编辑工作和自身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无法满足融合出版发展需要,而且大部分的内容编辑的薪酬制度也缺乏竞争力,对擅长新技术的专业人才来说吸引力不足,所以这个行业没有涌入更多的专业性复合型人才,也很难将大数据的思维理念真正融入到出版工作之中。根本原因是由于学术出版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相对不足,在人才引进方面相应的激励制度还没有健全,缺乏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吸纳能力,同时现有人才培养体系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是处于摸索的阶段,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

(四)出版行业侵权现象时常存在

一直以来,出版行业侵权问题都是真实存在的,这也是业界长期以来困扰大家的一大问题。但是,因为侵权问题没有有效的根治手段,同时查找起来又十分隐秘,使得侵权现象屡禁不止。出现侵权问题的根源在于信息传播时代传播载体更为多元化,所以受众可以获得更多盗版的资源,相比于正版资源的昂贵,盗版资源更加廉价,而人们的物质欲望也得到了满足,所以无良商家利用盗版的资源,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消费者一般也有这种需求,这个行业也缺乏规则的约束,整个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数字出版物也出现井喷,因为网络作品的门槛相对较低,受到受众阅读习惯的影响,一些严肃的文学作品也很难获得十足的青睐,给一些低俗的文学作品提供了更多生长的土壤,使得出版行业鱼龙混杂,低俗文学创作形成了一条利益输出链,上下游形成互动,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既无法养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也带来了众多不正确的信息。

三、融合出版背景下学术出版的转型路径

(一)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传播更为优质的专业内容

出版行业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也具有发展的特殊性。因为出版的内容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表面上看,出版内容有着不同的传播方式,但是其内容的本质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要求出版商必须要以内容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坚持创作高质量、独特性的内容。整个出版行业要加快转型,主动将新型的模式和技术引入到行业之中,完成对固有流程的不断创新和优化。只有将新技术跟优质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实现对内容的精准把控,才能够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对处于转型期的传统出版行业而言,推进媒介的融合是发展的关键手段,同时需要争取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融合,创造更加多元化的信息渠道来供用户选择。

(二)不断调整人才结构,加强引进复合型人才

人才是整个生产发展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不管是哪个行业,在发展期或者转型期,都离不开人才的作用,出版行业也需要把工作引入到人的角度。对整个出版行业而言,文字编辑是整个工作的重点内容,虽然跟互联网思维有着很大的关联,但是在整个转型期逼近时,必须要把人才培养提升到全新的高度,提升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同时,需要借助内外部联动的方式,加大对人才的培养,使他们适应更多相关的业务,主动求变,迎合整个出版行业发展转型的变局。

(三)加快数字平台的建设,推动平台的优质化发展

当前,大数据和互联网在不断革新,数字平台成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当前融合出版的背景之下,学术出版也必须要以此为背景,以整个数字平台作为核心,特别是在多个领域里面,要有不断的融合和渗透。当前,很多行业已经对数字平台加以布局,特别是在传统行业里面,有些公司已经在平台上开始运营,所以需要依靠平台强大的功能,实现对数据的高效处理,为用户提供更多模块化的服务。通过平台的经济赋能,使整个生产要素的产业布局得到不断调整,使出版行业的平台融合全新的发展模式,聚集更多的新花样、新手段,提供更多元化的商品和服务。

(四)明确方向做出全局性规划

整个出版行业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整个行业要制定一个战略发展目标,向着这个目标前进。转型需要开展精细化的努力,实现由点及面全方位、深领域的落实,特别是在内容资源、经营管理模式方面得到全面的转型,同时要对产品和用户有更多全新的认知,重点打造学术出版更多新的增长引擎。通过考虑利用资源倾斜的手段,建立一套更加适合媒体融合的出版体系,提前布局全新赛道,加快建成出版产业的发展新格局[10]。

(五)坚持内容质量为王

在当前传播技术手段不断创新的同时,也需要坚持理念。整个学术出版的根本在于提供优质的内容。媒体融合这一新时代,不是说仅以传播浅显的知识为依托,更多的是要呈现出更多精品优质的内容。在坚持正确的主流价值取向方面,要把不断产出精品化的内容作为当前整个出版行业转型的首要任务,在各个环节优化方面,优化生产要素的投入,获得更多全新的内容载体[11]。

(六)学术著作向移动出版转型

5G 时代,移动阅读和移动办公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流模式,学术出版融合也应该主动顺应形势,把握好这个发展的趋势。使用5G 技术建立更加完善的全流程移动出版平台,特别是学术著作移动采编系统,实现全流程移动出版,同时可以利用移动传播的平台,提升内容的传播能力,形成学术出版的共同体,把所有的作者、编辑、读者和专家利用移动平台相互串联,使整个出版更加具有实用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推动整个学术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方面,要做好布局,认清融合出版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深入调查和了解相关的模式和机制。只有制定好学术出版深度融合的具体方案,才能够更好地推动融合发展,提高我国学术出版行业的话语权,实现行业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学术融合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主要内容
学术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