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型阅读任务中培养信息素养
2023-12-10徐志勤
徐志勤
摘 要 综合型阅读任务犹如一个复杂的信息迷宫,其中隐藏着丰富多样的知识和信息。而信息素养则成为学生驾驭迷宫的指南针,帮助他们在信息的海洋中航行。通过培养学生高度的信息处理能力、深刻的问题解决技巧以及准确的信息评估能力,他们将如同智慧的探险家,在这片知识的未知领域里探索与发现。
关键词 信息素养 综合 阅读任务 跨文本 思辨 评判
信息科技革命、信息经济、信息社会的发展,呼唤出新的教育要求——信息素养。综合型阅读任务是语文教学中信息素养得以落地的基础与舞台。这类任务通常涉及多种类型的文本,如文字、图表、图片、视频等,学生需要综合利用这些信息来深入理解问题,并做出全面准确的回答或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 跨文本型阅读任务——筛选与联通信息的能力
跨文本型阅读任务是一种包括多文本、对立观点文本、文学作品与评论、媒体报告与原始资料、历史文献与解释等内容的涉及多个文本来源的综合型阅读任务,在其任务情境下,学生需要处理来自不同视角和领域的信息,从中完成任务找到问题的答案。跨文本型阅读任务打破了以往课程教材的单元阅读的单一性,即不再是小说单元只读小说、新闻单元只看新闻、文言单元只学文言,而是以一种专题形式提供多种阅读文本,学生需要从各种文本信息源中选择并联通有关主题的信息。跨文本型阅读任务下教师的备课工作通常仅提供文本来源而不节选文本,对文本的信息筛选与联通的工作尽可能移交给学生,以任务或问题的形式要求学生从不同文本中整合信息,将各种观点和数据关联起来,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
以《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不同媒体形式”的跨文本阅读任务。可通过网络链接、电子书、实体书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文本阅读来源,文本内容包括:与苏州园林相关的专业书籍和学术文章、旅游杂志和攻略、美术作品和摄影集、纪录片和视频、诗歌和文学作品。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有关苏州园林的专业书籍和学术文章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设计理念、园林布局与园林文化,进而解读“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巧妙巧思;也可以从旅游杂志和攻略中了解苏州园林的美景、游览线路和旅游体验,深入解读作者的游览描写顺序,掌握文章结构;还可以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和视频,以视觉体验的形式来了解园林的艺术色彩、景观构造与文化内涵,品读文中将园林比喻如画的诸多书写。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以强有力且具有目的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筛选、联通、归纳、概括,使信息素养得以落于实处。
二、 思辨型阅读任务——信息问题解决的能力
信息问题解决是信息处理过程的进阶,强调思辨性思维的运用。从信息哲学角度来看,人的信息认识过程和机制可简述为三步:凭差异而识辨,依中介而建构,借建构而虚拟。在思辨型阅读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文字表面上的信息,而是积极地与文本进行交互,通过提出问题、分析论据、推理和联想等思维活动,深入理解文本中的意义和思想。在思辨型阅读之初,学生可能会发现文本中存在着与自己原有认知不同或矛盾的信息,这些差异性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趣。以《愚公移山》为例,在进行思辨型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挑战“愚公不愚”的既有观点。因为基于现实情境,“愚公移山”在物质工具匮乏的客观情况下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美好设想,其并不具备可行性,这就不由得让学生产生对既有观点的质疑,即产生“愚公是愚”的观点。随之,便来到“依中介而建构”的阶段。在信息认识过程中,语言、符号、图像和概念等中介是我们思考、交流和建构认知的工具。《愚公移山》最核心的信息中介是概念,故事中涉及的概念包括毅力、信念、智慧、勇气等,通过概念,学生可以将愚公移山的故事与坚持信念、不畏困难的人生态度联系起来,从而对故事的主题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借助共享的语言和概念信息,教师在思辨型阅读中可以引导学生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从而形成共同的认知模式和理解,传递和传承故事的智慧。最后则是“借建构而虚拟”。借建构而虚拟是指学生在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的基础上,借助自己的认知框架和经验,想象和推测未曾经历过的情境,并在心理上体验和模拟其中的各种可能性和影响。《愚公移山》课后积累拓展部分的习题设置了如下写作任务:从下面两个场景中任选其一,以课文相关内容为基础,发挥想象,写一个片段。不少于 200 字。1.愚公一家和邻家小儿“移山”。2.愚公与智叟辩论。很好地运用了“借建构而虚拟”这一范式,可以将其加入《愚公移山》一课的思辨型阅读任务中。
三、 评判型阅读任务——评判性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的能力
评判型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对信息和其来源进行评判性思考和评价。评判型阅读任务可融入日常课文教学中,不安排专题性、活动性的学习。这种能力涉及文本信息与信息来源两个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这两个方面可靠性、可信度和合理性的识别、分析和评估的能力。基于评判型阅读任务,首先,培养学生评估信息来源的可信度和权威性的能力。简单来说,来自权威学术机构、可信媒体或专业研究机构的信息通常更可靠。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并了解“课文下注”,如课文《消息二则》的下注中便指出“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新华出版社 2014年版)。两则消息分别刊载于 1949年4月22日、24 日《人民日报》”,教师则可以在PPT的“课前导入”一栏中加入对“新华出版社”、《人民日报》的背景介绍,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信息来源的评估与查证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区分文本信息陈述的事实和观点的能力。事实是可以经过验证的客观陈述,而观点是作者的个人意见或态度。学生需要识别这兩者的区别,确保不将观点误认为事实。为此,需要仔细查看作者提供的证据和支持,并考虑作者可能存在的立场和偏见。例如,《美丽的颜色》的创作者艾芙·居里是传主玛丽·居里的女儿,传记中便存在着情感色彩过重、过分理想化、缺乏细节和批判性分析及时代背景考虑不足等问题。而学生如果要深入、真实地了解居里夫人,还需要作深入调研,阅读其他相关的文献,以保证接收的信息全面客观。在阅读中,学生需要警惕信息中可能存在的夸大、夸张、情绪化或修辞手法,如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的“春秋笔法”,这些手法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评估。此外,信息的可信度和适用性可能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学生应该具备判别信息时效性的意识。
四、结语
综合型阅读任务呈现出了多样复杂的信息处理环境,通过学习,学生拥有了在面对复杂信息环境时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的智慧和能力。而在信息素养的引导下,他们又能以独特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信息时代贡献更多的智慧。
[作者通联: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