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大单元教学的内涵与理念
2023-12-10林启华
林启华
摘 要 目前理论界对“大单元”的概念表述尚不明确,广大教师对“大单元”的概念理解也不统一。我们急需对“大单元”的概念作出明确界定。我们所理解的“大单元”是指以多个单元为基础,以任务为驱动的学习活动,其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大单元包含单元,介于学期课程与单元之间。单元是大单元的基础,单元教学同样需要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单元是基础层次,我们由此开展教学研究相对容易一些。
关键词 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内涵 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改实施以来,“大单元”概念已被广大教师所熟知,大单元教学也被积极推行着。从各大期刊所发表的关于大单元的研究论文与教学设计来看,相关研究成果较为显著。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单元教学难度较大,许多一线教师一时难以操作。语文界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讨论是件好事,有利于对大单元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更有利于明确大单元教学、单元教学以及单篇教学各自的地位与意义。
一、对“大单元”教学的讨论
孙绍振教授连发五篇文章,从辩证唯物主义视角对大单元进行批评,“大单元论脱离传统,以单元阅读架空单篇解读,使一线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反弹,众诉纷纭。”[1]他立足文本解读的价值与方法,强调单篇文本解读的重要性,他说:“单篇文本的阅读是语文教学之根本,对经典文本逐篇解读是我国的传统。”[2]
王荣生教授认同“大概念”“大单元”的教学理念,但他在探讨事实性知识、概括性知识与“大概念”的内在关系后,建议慢步推行,“以‘大概念组织单元(阅读教学单元)在语文教学界目前有一股风云乍起之势。笔者经认真学习并初步尝试,对以‘大概念组织单元持高度认同态度。但……,笔者都建议‘缓行。”“总宜先在小范围消化、试验。……先要把‘理弄个明白,说得清楚,然后再善始善行,行正方能走远。”“无论如何,以单篇课文为基本单位进行课文教学,在可预见的将来,将依然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主要模式和教学方法。”[3]
王林老师对大单元教学、单元整体教学、单篇教学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探讨,他充分肯定大单元教学的价值与意义,也指出目前理论界对其概念表述不明确,也不统一。“‘大单元是一个没有精确定义,更没有内涵与外延的概念。”“但其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养成的主张及做法,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仍具有积极的意义。”[4]因为“大单元”的概念仍不明确,所以一线老师在设计单元教学时出现了很多乱象,如,“有些设计没有厘清什么是‘大单元,设计思路还停留在单元设计的表层;有的文章尽是带‘大字的词语,但因为不知道‘大单元的内涵和教学特征,导致整篇文章前后逻辑矛盾。”[5]王老师给出的建议是:“语文教学中没有必要全都采取‘大单元教学,除有些单元外,大部分单元都可以按照正常的单元整体教学即可。”[6]
魏群、黄厚江两位老师肯定了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先进性,也指出大家在推行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多以‘大取胜,以‘多见长,有面无点、知识教学缺少、文本解读肤浅零碎、写作教学名存实亡、语文实践活动虚化等问题比较突出。”
归整大家的討论,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大部分专家与教师承认大单元教学理念具有先进性,认为此理念对推动语文课程改革有着重要价值。第二,大单元教学存在情境、任务与教学内容不能切合,教学内容大而杂,忽视单篇教学等不良现象。第三,出现一些问题的原因是“大单元”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得不够明确,而推行速度过快、力度过大,且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大单元”这个外来理念与本土的教学实践磨合程度不够,许多一线教师还不能充分理解与消化该概念。
总的来看,大家的讨论并没有彻底否定“大单元”理念的价值,而是重在探讨“大单元”这个外来理念如何在本土生根,如何与以前的单元教学、单篇教学融合,发挥各自的价值等问题。
二、“大单元”的内涵
关于“大单元”这个概念,崔允漷教授说:“这里所说的单元是一种学习单位,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学习事件,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因此,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微课程。”“一个学习单元由素养目标、课时、情境、任务、知识点等组成,单元就是将这些要素按某种需求和规范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结构的整体。”[7]关于课程,狭义地讲,它是在课堂上有序实施的有教学目的的内容;广义地讲,学校一切有目的的活动都是课程。郭教授所说的“微课程”,应该是指微型的、与学习有关的活动。此处的“事件”“故事”都是指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学习活动是个动态的过程,崔教授所说的“大单元”应该是指以任务为驱动的学习活动中诸个动态要素的集合,要素包括素养目标、课时、情境、任务、知识点等。
概念之间总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说到“大单元”时,我们必须要回答它的上位概念是什么,下位概念是什么的问题。如果不能回答某一个概念的上、下位概念,就说明我们对此概念还没有充分理解。我们在前面对“大单元”作了阐述,认为“大单元”就是“以任务为驱动的学习活动中诸个动态要素的集合”,其实质是一个“微型的课程”。王荣生教授认为课程可以分为四个层级:一是科目,二是具体形态的课程,三是单元,四是课节。[8]崔教授认为“研读本学期的相关课程材料,特别是教材的逻辑与内容结构,与教材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学生的认识准备与心理准备,可得到的课程资源等,按照规定的课时,判断本学期大致可能划分为几个大单元。”[9]参照王荣生教授分级标准,一个学期的课程可以分为几个“大单元”,那么,“大单元”应该是介于学期课程与单元之间,它的“微型”就在于它小于学期课程而大于单元课程。“大单元”相当于数个单元组合的课程,是以数个单元为基础的诸个动态要素的集合。如果以“大单元”为参照概念,它的上位概念就是学期课程,而下位概念是单元课程,再下位概念是单篇课程,再下位概念是句段课程与词语课程。至于群文课程,我们认为它应该归属于单元课程。
要进一步追问的是:如果说“大单元”应该是指以任务为驱动的学习活动中诸个动态要素的集合,要素包括素养目标、课时、情境、任务、知识点等。那么,单元、单篇能否同样指以任务为驱动的学习活动中诸个动态要素的集合,要素包括素养目标、课时、情境、任务、知识点等。我们想,应该是可以的。
崔教授认为,“大单元”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单元”,他说:“现有教科书中的单元,譬如语文教材中一个单元通常是一个主题下的几篇课文,如果这几篇课文没有一个完整的‘大任务驱动,没能组织成一个围绕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完整的学习事件,那它就不是我们所讲的单元概念。”我们平时所说的单元,就是在某个主题统摄下的几篇课文。教材以单元为形式进行编排由来已久,其中一般有导语、几篇课文、课后习题、单元习题,崔教授将其称之为内容单元。如果我们把导语、习题也当作文本的话,那么,内容单元,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单元,就是一个主题下诸个文本要素的集合。
崔教授虽然不把我们平时所说的“单元”当作“大单元”,但他也说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两者都是单元,如果把我们平时所说的单元,以一个任务来驱动,那么就成为“大单元”。一个主题下的几篇课文,如果从静态的视角看,它们只是内容单元;如果师生围绕它们组织出一个动态的学习活动,它们就化身为活动的要素,与其他要素一起组成一个“大单元”。内容单元是学习单元的基础,没有内容单元,就不可能形成一个学习活动。
三、大单元教学的理念
“大单元”是个新的教学概念,它突出了教学的活动性。但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活动,正如王策三教授所说,“教学,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10]可见活动性不是“大单元”的独有特征。崔允漷教授说:“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是学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它对于改变当前‘高分低能、有分无德、唯分是图的育人结果,对于改变以‘知识点、习题项、活动控为标志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11]“大单元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正确理解时间与学习的关系,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念。”[12]“大单元”的理论意义在于:一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改变高分低能教育现状,改革重在知识点训练的教学模式;二是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去除一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维。这样说来,大单元教学实际上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其要领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任务为驱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我们原先的教学问题是“目标已经写了30多年,其主语还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大都回答自己要做什么”,“我们教案有意无意地坚持教师立场、内容或考试立场,很少基于学生的立场去关注学生学会什么,何以学会”。[13]崔教授提出的“大单元教学”理论,针对的是我们以前的教学思维与模式。以前的教学也是一种活动,只是秉承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教学导致了“高分低能、有分无德、唯分是图”的育人结果。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采用“大单元教学”的思维。
总而言之,教学低效的原因在于教学思维模式错误,而不是单元内容有问题。一个单元的内容,如果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来教学,肯定是低效的;而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来教学,就能有效落实学科的素心素养。所以说,“大单元教学”并不是和教学内容的多少有关,即使再多的内容,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来教也还是不能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再少的内容,少到一篇课文、一段话,甚至一个句子、一个词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来教就有助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的“大”不是指课文的数量要多,而是要把教学行为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形成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观念。
在新课程改革中,运用“大单元”教学的理念尤为重要,我們可以通过学期课程、大单元,也可以通过单元、单篇、语段、词语等课程来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的上位概念是学期教学,下位概念是单元教学,再下依次是单篇教学、语段教学、词语教学,任何一个单位教学研究都是有意义且有必要的。
在语文教学中,单元教学相对而言是基础层次,较容易理解。大单元教学、学期课程教学文本数量较多,难以概括,并且在较大的差异中抽象出共同特征不是一件易事。而单篇教学、语段教学、词语教学较为具体,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开展研究,宜从单元教学入手。
参考文献
[1][2]孙绍振.四论“大单元/大概念”:理论方法和战略前途[J],语文建设,2023(9):69-73+76.
[3]王荣生.事实性知识、概括性知识与“大概念”——以语文学科为背景[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4): 75-82.
[4][5][6]王 林.大单元教学、单元整体教学、单篇教学与教学实施[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3(8):21-25.
[7][9][12][13]崔允漷.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2):11-15.
[8]王荣生.语文课程的层级单位、疆界、维度及古今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9,48(10):107-115.
[10]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6):88.
[11]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9(4):1.
[作者通联: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