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海东说菜:闽南古早之味 一碗盛尽山川湖海

2023-12-09

餐饮世界 2023年11期
关键词:面线佛跳墙闽南

第六届世界厨师艺术节刚刚在福州落幕,我和二十几位餐饮行业的同仁,一起坐上了大巴,前往厦门和泉州,探寻闽南的古早之味。一行人中,大部分都是和我一样的北方人,对闽南味道并不十分熟悉。对闽南菜的印象,主要来自著名的福建菜肴佛跳墙,食材新鲜且奇特、味道咸香浓郁,是抚慰身心脾胃的良品。

从福州到厦门、再到泉州,古早之味尚未充分体会,却对宴席所承载的闽南文化一次又一次叹为观止。

闽南,主要指福建省东南部的厦门、泉州、漳州三地。闽南文化经历了先秦时期闽越文化的融合、汉晋至唐末五代的形成、宋元时期的发展、明清时期的曲折前进四个历史发展阶段。而泉州,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曾拥有“东方第一大港”的繁华盛景,是闽南文化的集大成者。700 多年前,马可·波罗将这里称作“光明之城”——这里梯航万国、灯火璀璨、多元文化交相辉映,街头巷尾盛开着火红的刺桐花,夜夜宴席不断觥筹交错……福建的海丝盛宴,力图重现盛世泉州有朋自远方来的盛况,主打宋元的大气,往往搭建五十人围坐的圆桌,古装侍者男女并行、鱼贯入场,更有古琴古韵全程伴奏助兴,排场甚大。

几日来,品尝的菜肴也极尽丰盛,有鸡汤汆海蚌、脆皮糯米肠、鲍鱼姜母鸭、德化特色瑚头米粉、古法红焖狮头鹅、糟香黄花鱼、东石古早菜包、黄花面、蟹酿橙、土笋冻、沆瀣浆、通神饼、蚵仔煎……都是福建有名的菜品。其中,当然少不了佛跳墙。不同宴席上的佛跳墙,都加载了各自酒楼的特色,有的鲍参翅肚一应俱全,有的是主打山珍的菌香佛跳墙,还有结合了当季小海鲜的风味杂烩。但无一例外,都是高汤浓稠、炖煮入味、爽滑鲜香,不愧是来到了佛跳墙的发源之地。

初到闽南,对当地食材和菜品很是新奇,大家餐餐大快朵颐、推杯换盏,每日醒来只觉得酒气上头。在一天的早上,我们决定逃离酒店的早餐,去泉州街市上品尝一下本地的清淡饮食。出了酒店大门,开车几分钟就拐进了一条狭窄古朴的街道。此时正是居民们出门的时候,不少人在街口不远处的一个小吃店门口停下了,在门口快速地和老板交代一声,就进去等着早点上桌,想来都是熟客了。我们也就跟随他们的脚步,在店门口停下,原来是一家招牌为“老纪面线糊”的小馆,后来细想,闽南的全民美食能是什么呢?非面线莫属了。

这家店开在一排民房之间,恰巧在两条街的交汇处,路两侧是随处可见的大榕树,枝条藤蔓密密麻麻地垂下来。面线糊店内是狭长一条,靠墙摆着一排桌子。操作台也是狭长一条,除了一大锅面线汤,还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面码”。

老板看我们是外地人,只问了一下有没有忌口,就让我们坐等着,店里立即显得拥挤了。我饶有兴趣地走到操作台前,看老板操作。配料台可真是太丰富了,各种各样的油炸食品和卤味铺满了整个桌面,有香芋、豆腐这样低调的素菜,也有醋肉(类似小酥肉,是各家面线店拼口味和招牌的关键一道)、排骨、香肠、蛋卷、鸡爪这样豪横的肉菜,当然也少不了海蛎、黄鱼、虾、蛏子、蟹肉等海鲜。

只见老板熟练地夹起一团面线掰开,扔到汤里快速烫一下,盛入碗中,面线饼立刻化成了糊状。随后他开始在操作台上挑选配菜,捡起醋肉、猪血、大肠、蛏子、小蛤蜊肉,还有一些笋、青菜等素菜,放入碗中再用开水烫一遍。反复几次,面线和辅料都熟了,就可以上桌了。一同端上来的,还有必不可少的胡椒粉和油条、马蹄酥。在面线糊里撒上胡椒粉,把油条掰碎泡到碗里,一起搅和均匀,就可以大口大口开始喝了。

面线糊,看起来像北方的细面,喝起来更像是粥的口感。一口下去,胡椒味辛辣爽快,感觉热气从喉咙一路滑落到胃里。各种辅料,有的软糯有的爽脆,吃起来很是不同,令人禁不住一口接着一口喝个不停。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线糊吃下去,已经满头大汗,头一晚的酒气都顺着热气蒸腾出去了,走出店门,只觉得神清气爽,可以精力十足地面对一天的工作了。

老板走过来自我介绍说名为曾焕平。这家店有近百年的历史,传承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早年间祖上创业没有字号,后来时间久了,还是食客给起了店名,就叫“老纪面线糊”。泉州人人都知道西街有老纪面线糊,东街有肉粽,成为泉州几代人的美食符号。为了保证味道鲜美,老板每天早上三点钟就要起来,开始吊汤。面线糊汤秉承传统的技法,选用当地最新鲜的食材,用鳗鱼、虾干、蟹肉、大骨等制成。

这碗面线糊下肚,我仿佛突然领悟了闽南古早味的精髓,一是多元、二是融合、三是传承。如何理解?这三点其实可以从佛跳墙和面线糊中充分展现出来。这两款闽南味道的名菜,分别是庙堂和江湖的代表之作。

先说多元,无论是佛跳墙还是面线糊,囊括的食材可不止三五样,而且上不封顶,只要胃口足够大,似乎可以无限加入,这不是多元是什么。

融合,指的是做法,佛跳墙和面线糊都是费功夫的菜。佛跳墙自不必说,每一款食材在炖煮之前都要单独加工,以最大程度保留它们各自的风味。面线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烫制的过程很快,而这一案台的辅料,可都是提前卤制或者煎炸好的,单说醋肉的腌制,就很费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让各类食材在混合之后,又保留丰富的口感。

最后是传承。所谓古早,说的就是这款味道已沿袭多年,充分融汇了民间的智慧和技法。佛跳墙和面线糊背后都有令人津津乐道的名人故事,背景都是明清年间,可见其历史悠久。而每一家的菜肴,都历经了几代人手把手的传授,可以创新,但必须固本,才将这古早之味保留了下来。

都说闽南以海为田。无论是一盏奢华的佛跳墙,还是一碗经典的面线糊,都装尽了闽南的山川湖海,承载了闽南人对家乡味道的一腔热爱。

面线糊

主料:面线 调料:米酒、盐、胡椒粉。

配料:鳗鱼、鲨鱼骨、蟹壳肉、干虾、棒骨、醋肉、炸虾、蟹肉、鱼肉、蛏子、大肠等。

制作方法:

1.鳗鱼、鲨鱼骨、蟹壳肉、干虾、棒骨加水,大火烧开,煮4个小时,过箩,备用。

2.将面线掰碎放入汤中,勾淀粉,加入其他配料,撒上香葱,即可。

猜你喜欢

面线佛跳墙闽南
搬梯子吃的“面线饭”
思念面线糊
闽南文化传承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佛跳墙
佛跳墙
闽南,闽南
闽菜复苏:佛跳墙的“小食代”突围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手工面线院前社最值得驻足的面线风景